第三千五百一十二章

字數:2431   加入書籤

A+A-




    厲秋風聽灰衣老者說話,心中越發驚疑不定,暗想這個老家夥屢次說起什麽“大事”,可是又不詳細解說到底什麽是“大事”。方才我猜測這個老家夥或許與柳生宗岩這個老賊一般心思,對大明錦繡江山虎視眈眈,想要傾覆大明朝廷,奪取中原。可是聽他說話,卻又不像對中原有所企圖。不過看這個老家夥雙眼放光的模樣,似乎對所謂“大事”頗為熱心。眼下他手下人多勢眾,若是倏然翻臉動手,我和慕容姑娘要護著葉逢春,必定討不到好去。不如先與這個老家夥虛與委蛇,小心周旋,無論他說些什麽,我隻是聽而不語,引逗他長篇大論,得意忘形,一時之間顧不得向咱們下手才好。若是能夠拖到晚上,對我和慕容姑娘頗為有利。

    念及此處,厲秋風點了點頭,口中說道:“得蒙老丈看重,乃是我的榮幸,隻是老丈屢次提到所謂大事,讓我心中疑惑不解,猜不透老丈到底想與我商議什麽事情。”

    灰衣老者見厲秋風的臉上並未露出厭煩之色,心中頗為高興,當即微微一笑,口中說道:“老夫自然要將此事向閣下解釋清楚。”他說到這裏,略停了片刻,雙手捧起茶杯,接著說道:“老夫以清茶代美酒,敬閣下一杯。咱們共飲這杯清茶之後,老夫自然會將此事詳細說與閣下知道。”

    灰衣老者說完之後,雙眼緊盯著厲秋風。厲秋風暗想方才我搶著說話,便是不想喝下這杯茶。這個老家夥行事詭異,我可不能相信他的話,若是稀裏糊塗地將茶喝進肚子裏,一旦茶裏有毒,我豈不是自尋死路?念及此處,厲秋風並未將茶杯舉起,口中說道:“多謝老丈的好意,這茶確是好茶,隻是我對茶水一向敬而遠之,恐怕要折老丈的麵子。那是因為幼時在蜀中喝茶喝傷了,一旦飲下茶水,便要上吐下瀉,痛苦不堪。是以老丈的美意意我心領了,這杯茶我借花獻佛,敬與天地罷!”

    厲秋風說完之後,不等灰衣老者說話,雙手托起茶杯,向著灰衣老者一舉,以示敬意,隨即將茶杯倒轉,茶水盡數撒在地上。他一邊傾倒茶水,一邊口中念念有詞,似乎正在向神佛禱告。片刻之後,厲秋風將茶杯放回到桌子上,笑著說道:“老丈有話盡管說便是,我洗耳恭聽。”

    灰衣老者見厲秋風如此做作,心中雪亮,知道厲秋風害怕自己在茶水中下毒,這才再三推托,死活不肯喝茶。隻是他雖然猜透了厲秋風的心思,卻並不生氣,微微一笑,口中說道:“原來閣下有如此忌諱,倒是老夫強人所難了,還忘閣下不要見怪。此事牽連甚廣,推究源頭,卻要從秦始皇在位之時說起。”

    慕容丹硯和葉逢春躲在大黑魚屍體的背後,探頭向厲秋風望去,眼看著灰衣老者和厲秋風隔著木桌相對而坐,口中不斷說話,可是離得遠了,壓根聽不到兩人在說些什麽。隻是看到四名帶刀高手離著厲秋風和灰衣老者有三四丈遠,而厲秋風和灰衣老者相對而坐,相距不過七八尺,若是厲秋風想要將灰衣老者或擒或殺,可以說是易如反掌,可是厲秋風始終沒有出手,而是一直在與灰衣老者說話,似乎談興正濃。慕容丹硯和葉逢春見厲秋風如此模樣,心中驚疑不定,不曉得厲秋風在打什麽主意。

    厲秋風一心想要知道灰衣老者口中的所謂“大事”到底是什麽事,是以灰衣老者說話之時,他聽得甚是仔細,不敢有絲毫懈怠。隻聽灰衣老者沉聲說道:“我中土上國源遠流長,起自盤古開天辟地,造出了萬裏錦繡江山,後有女媧娘娘以泥土造人,便是漢人的先祖。待到三皇五帝出世,世間百姓懂得天道倫理,其後又有堯、舜、禹三位賢王承前啟後,中原形勝,百姓安居樂業,其樂融融,說不盡的逍遙自在。

    “堯、舜兩位賢王秉承三皇五帝之風,不將王將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禪讓給賢者來繼位。但是禹做了國王之後,初時尚能處事公道,得到百姓的愛戴,但是年紀漸老之時,他竟然起了私心,一改堯、舜兩位賢王的禪讓規矩,將王位傳給了他的兒子啟。啟做了國王之後,立國號為夏,尊禹為先王。大臣和百姓對啟並不服氣,許多人站出來反對啟做國王。啟竟然派出爪牙斬殺對他不服氣的大臣和百姓,天下人敢怒而不敢言,隻能眼睜睜看著啟將死之時,又將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從此禹的子孫代代都做夏國國王,禪讓之製就此斷絕。

    “隻是禹壞了先賢定下的規矩,惹惱了天下人,雖然他的子孫得勢於一時,將夏國的王位傳了幾十代,但是報應最後還是來了。大夏國的王位傳了幾十代之後,出了一個暴君,名叫桀。此人做了夏王之後,狂暴無比,殺人如草芥,弄得天怒人怨,大臣和百姓對他恨之入骨。有人勸說桀善待百姓,桀卻狂妄地說道,我手下有雄兵百萬,若是有賊子膽敢叛亂,出來一個殺一個,出來一萬個殺一萬個,直到將他們殺盡殺絕才好。

    “桀以為自己手中握有精兵強將,必定能夠鎮壓百姓的反抗,沒想到他倒行逆施,不隻百姓對他恨之入骨,就連他身邊的親信也畏他如蛇蠍,不想為他賣命。待到百姓一呼百應,起兵造反之時,他手下的兵將也紛紛叛亂,倒戈相向。桀成了孤家寡人,才知道自己魚肉百姓,殺戮太過慘烈,實在是大錯特錯,但是已經晚了。最後商國崛起,在百姓的引導之下攻入夏國國都,殺死了桀全家,滅亡了夏國。禹出於私心,壞了禪讓之製,將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啟,原本以為自己的子孫能夠千秋王代做中原的主人,從而錦衣玉食,享盡榮華富貴,沒想到自己的私心給子孫帶來了滅頂之災,最後子嗣被殺得幹幹淨淨,斷了血食香火,淪為世人笑柄,可悲亦可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