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追及流求

字數:3895   加入書籤

A+A-




    船上的亂局一時沒法抑製,李旭心下一狠,抽出腰間寶刀當場將一名驚恐亂竄的士卒砍翻在地,拿起腦袋往甲板上一扔,大聲嗬斥:“再有高聲喧嘩四處亂竄者,斬。”

    血淋淋的腦袋在甲板上滾出一圈酒出一條血跡,驚惶不安的士卒無不駭然,看李旭手持滴血長刀殺氣騰騰的樣子,無不站在原地不敢動。

    “不就一條鯨魚嘛,瞧把你們嚇得,要是遇見千軍萬馬衝來,你們這幅慫樣,尚未接戰便與潰敗,平白給敵人去送人頭……”

    李旭一番大罵,總算把惶恐不安的士卒鎮定下來,尋問身邊一臉淡定的水手:“那真隻是一條魚?”

    水手兩手一攤:“那不就是一條魚麽。”

    整個船隊的混亂總算在李旭嚴令、將官們的彈壓下平靜下來。

    當越來越多的鯨魚的浮現在船隊兩側,除了時不時躍出水麵掀起海浪,從頭頂噴出高高的水柱外,就是正聾發聵的鯨叫。

    士卒們發現,碩大無比的鯨魚卻實沒有攻擊他們的意思,甚至主動靠近用比燈籠還大的眼睛好奇的打量船上眾人,調皮的翻起白肚皮,甚至故意噴起水柱將圍觀它的人類淋的儼然從海裏撈起來一樣。

    士卒們這才鬆了一口氣,這還真隻是一條大號的魚而以。想起剛才的驚恐,個個羞的無臉見人,偏偏一幫子水手在他們身邊對遊蕩的鯨魚有說有笑指指點點,更令他們羞愧難當。

    “為一條魚丟了命,真不值當。”

    船長看著被扔進海裏的人頭搖頭歎息,見李旭朝他看了過來心頭一緊,快步離這個小殺神遠點。

    船隊以極快的航速航行了兩天一夜後,早晨李旭朦朧著雙眼走出船艙,之前被李旭嚇得都不敢靠近他的船長一臉賤笑的跑來稟告:“使君,咱已經通過黑水溝了。”

    “通過了啊!”李旭沒啥情感的回了一句,撇下還有話要說的船長來到船首眺望遠方。

    一望不要緊,李旭居然看到了海的前方出現高高的山影,揉了揉雙眼確定那不是海市蜃樓,急喊:“姓朱的……”

    “使君叫某何事?”

    船長屁顛顛的上前幾步聽命。

    “前麵的山是何山?”

    朱船長看都沒看回道:“那是流求北端的大屯山,是否到達流求的重要參照物,隻要看到它的山巔就說明流求就在眼前了。”

    李旭回過頭來,玩味的打量起四十好幾的朱船長,出征前曾看過強征來駕船的一眾船長履曆,記得他是會稽的小海商,手上有兩百料的小海船,憑著在會稽名頭響亮的航海經驗被強征來駕船載官軍出海剿匪。

    如今看來這家夥航海經驗豐富外,流求也來了不少次嘛。

    在李旭的逼視下,朱船長隻得悻悻道出他曾數次駕船到流求從移居島上漢人那收購鹿皮、樟腦等特產運回會稽販賣。

    “如此說來,你也知道索超呢?”

    “某曾和他做過兩次買賣。”

    索超是吳令光餘孽,朝廷通緝的要犯,使君問起他來令朱誕惶恐,生怕使君給他安個知情不報私通海賊的帽子。

    瞧朱誕緊張的神色李旭就想笑,我長得如此英俊帥氣,混身透著正氣凜然的正人君子,是那種冤枉好人的人嗎?

    不過,朱誕說他數次到流求與移居島上的漢人做買賣,難不成島上除了索超這夥海賊餘孽外,還有其他漢人?

    李旭腦子裏那點可憐的曆史好像是到唐末至宋朝時,福建沿海的漢人才開始移居流求才對,明末、清中後期才大規模遷入。

    在李旭追問下,才知道,在流求沿海地帶分布著大大小小十來個漢人村子,多者上千人,小者僅數百人。早的是三國東吳時期奉孫權之命,將軍衛溫、諸葛直率一萬官兵抵達當時還稱為夷洲的流求,後為因瘴癘瘟疫肆掠,大部分官兵都撤回了東吳,但仍有小部分留了下來。後有東晉末年孫恩、盧循作亂失敗後,其餘黨為躲避東晉朝廷追殺逃入流求開墾定居,及前隋乃至本朝,一些貧民不堪貪官酷吏欺壓,逃避賦稅亦駕船渡海至流求生存。

    據朱誕估計,流求上的漢人加起來不過萬把人。

    萬把人雖不多,但對流求有圖謀的李旭來說簡直就是天大的喜事,諾能一一收服,將來開墾流求有了這群在島上生存數十上百年的漢人幫襯不就事半功倍了嗎?

    高興之餘,李旭將朱誕召入艙室,拿出筆紙,讓他將所知的流求島地形畫出來,將島上的漢人村子所在地在圖上標注。

    朱誕隻是一個能寫會算略懂天文地理的小海商,對於勾畫地圖並不在行,隻能憑借記憶簡單勾勒出流求西海岸的大致走向,對於靠岸的地方到能描繪的詳細些。

    看著眼前這幅與記憶中台灣地圖差別較大的流求西海岸地圖,李旭臉上並無失望之色,還仔細端詳與腦海中的台灣島地圖相互對照,本想提筆對地圖進行糾正,想起朱誕還杵在根前,便將他打發了出去好好駕船。

    朱誕出去前,李旭吩咐:“船隊在大屯山腳下淡水河邊靠岸。”

    “喏。”

    待其出去,李旭就急不可耐的另尋一張紙,對著朱誕繪的圖將腦海裏台灣島的地圖繪了出來,兩相比較李旭發現,台南一帶地貌與後世差別很大。因此處有一座上千人的漢人村子,朱誕對此描繪的很詳細,位於後世台南市海岸邊竟有一個麵積不小的瀉湖,由一連串的小島與大海隔開。

    台灣地質變遷曆史匱乏的李旭隻能將之歸為一千三百多年的間隔,地質運動導致台南這一帶地形變化較大。

    轉而一想,台南有一座大小瀉湖反而是一件好事,將瀉湖與大海隔開的島鏈阻隔了遠洋吹來的大風大浪,使瀉湖成為一座天然避風良港。

    李旭不知,此瀉湖即為台江內海,一千多年後,被明朝水師驅離澎湖列島的荷蘭殖民者看中了此地的優良港灣,於瀉湖內最大島大員島上築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東岸築普羅民遮城(赤嵌樓),建立起殖民台灣的政治中樞。

    時至下午,在一眾將士的歡呼聲中,船隊緩緩駛入淡水河,在大屯山腳下的河岸邊拋下船錨靠岸。

    三日未曾腳踏實地的將士們臉上掛著喜悅之色,請得李旭準允後迫不及待的上岸,打量周遭環境。

    持續暈船顯得頭重腳輕的尉遲瓊上岸,見一眾士卒在岸上都快放羊了。瞧見一頭鹿,數日未吃新鮮肉食的士卒忍不住追上去獵殺,連在外行軍最基本的警戒、尋哨都沒有布置。頓時怒氣衝衝的跑上去將幾個將官叫來臭罵一通,安排眾人布置營地,派出斥候四下偵查是否有敵情。

    比起將士們登岸後的歡呼雀躍,李旭內心難以抑製的激動。後世的寶島現今深處蠻荒中的流求已在他的腳下,諾處治得當,這座島上埋於土壤下富饒的礦產,上萬平方公裏肥沃的土地都將為他所有。

    此刻,李旭真想在捉到袁頌後好生感謝他,將自己引到流求來得以早早將流求納入囊中。(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