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古代朝堂世界
字數:5889 加入書籤
佛係主角的打臉日常[快穿]!
“臣妾見過陛下。”一個婉轉的聲音響起。
蘇雲放下手中的遊記, 借著朦朧的燭光, 向聲音傳來的地方望去。
都說燈下看美人, 眼前的女子經過精心打扮, 在朦朧的燭光中,又美了幾分。
她身穿一襲水紅色齊胸襦裙, 輕紗製成的上襦下,透出隱隱約約的如雪肌膚。
下裙材質異是特殊, 行走間, 在燈光下竟有一種如水般流動的質感。
一頭如雲的秀發沒有梳成發髻,而是用一個芙蓉花冠樣式的飾品壓住, 更添了三分秀美。
微微下蹲行禮時,能看見她如蝶翼般顫動的睫毛, 這副略帶緊張的樣子,反而給她更多了幾分惹人憐愛的風韻。
若是一般的男人見了,恐怕當下就會心生憐意, 恨不得馬上疼愛。
可惜,蘇雲顯然不是一般人。
他用欣賞的眼光看著美人嬌怯的樣子,眼中卻獨獨沒有欲望。
已經看過天宙之間的他,自然很清楚眼前到底是什麽樣的人。
娛樂圈當紅小花,愛慕虛榮,花了三年撬掉一個富商原配的牆角,小三上位,好不得意。
是慣會哄騙男人和玩弄心眼的。
“免禮。”蘇雲神色淡淡。
韓葉直起身來,抬眼含情脈脈的看了蘇雲一眼, 眼中似乎有千萬萬語要說,臉上現出一點緋紅,又似乎有些羞澀和緊張,飛快的低下頭去。
聲音小小的說道“陛下,臣妾……臣妾前來侍寢。”
這神態,這聲音,真是楚楚可憐。
果然有做小三的本事。
蘇雲心中感歎,麵色不變,隨手一指窗邊的貴妃榻,“坐吧。”
韓葉看著蘇雲漫不經心的神色,嫋嫋婷婷的走到窗邊坐下,一邊卻在心中疑惑,麵對這麽一個活色生香的大美人,竟然如此冷淡。
難不成,有什麽隱疾?
韓葉心中荒唐的誹謗,蘇雲自然是聽不見的,他此時正在思考的,是該怎麽對待這個穿越者。
直接驅逐自然是可以的,但是,驅逐以後再找一個這樣合適的擋箭牌卻難了。
蘇雲觀察了留牌子的其他幾個人,都是心性不錯的女子,自己也不忍心讓無辜女子的青春年華埋葬在這深宮中。
看來,隻能先留幾年了。
蘇雲微微一笑,對韓葉說道“聽聞愛妃擅琴,朕這裏有一首曲子,想請愛妃品鑒一二。”
韓葉一愣,這是,唱的哪出?
難道古人都這麽有情調,用音樂助興?
韓葉暗地咬牙,臉上卻擺出最柔美的笑容,輕聲道“那臣妾就洗耳恭聽了。”
蘇雲走到琴幾前坐好,一曲《曉夢》從指尖流瀉而出,飄飄渺渺,悠悠蕩蕩。
眼見的,韓葉的目光就變得迷醉起來,眼中像是蒙上了一層霧氣,唇邊的笑容卻又好似在做著什麽美夢。
蘇雲見引夢術生效,在她耳邊輕聲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韓葉囈語一般的回道“韓葉。”
“到這個世界多久了?”
“五年。”
“來皇宮,是為了什麽?”
聽到這個問題,韓葉緊閉的眼珠快速的動了兩下,聲音很拔高了一些,“做皇後,成為天下間最有權勢的女人!”
有野心就好,蘇雲點點頭,那就再讓你過幾年痛快日子。
問完了自己想知道的,蘇雲不再理會躺在貴妃榻上的韓葉,閉眼打坐修煉。
到快天明時,才用道法把韓葉放到床上。
待韓葉醒來,她就會把夢中發生的一切信以為真,以為自己已經承過寢了。
此後,大魏的深宮中,正式多了一位正六品的韓寶林,對比同期幾個同樣留了牌子卻又被婚配的小主來說,顯得尤為紮眼。
景帝不喜縱欲,每半月召這位韓寶林侍一次寢,而且還是獨寵,可讓後宮的其他妃子咬碎了銀牙。
韓葉一身華麗宮裝,獨坐在禦花園湖心亭的欄杆邊,欣賞荷花,有一搭沒一搭的喂著錦鯉。
瞟了一眼不遠處死死盯著她的那兩個健壯嬤嬤,本因剛晉升了份位的好心情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信手把剩下的魚食一股腦的丟進湖裏。
他人羨慕韓葉的好運道,韓葉卻是有苦說不出。
這景帝性子古怪之極,除了侍寢外,從不踏足她的寢宮,自己多次使出的小手段都沒讓他多看一眼。
後來幹脆找人盯著自己,禁了足,宮外傳言說景帝是金屋藏嬌,隻有韓葉知道,這哪裏是金屋藏嬌,分明是看犯人。
最古怪的是,每次侍寢前還得聽景帝彈琴,來來回回就那麽一首,開始聽著還挺好聽,時間久了,簡直就是酷刑。
偏偏這些苦處,自己還不能說,真是打碎了牙往肚子裏咽,這與自己剛進宮時想象的樣子簡直全然不同。
韓葉煩躁的舉起團扇扇了扇。
唯一慶幸的是,景帝隻召自己侍寢,隻要懷了龍嗣,自己就能翻身了。
今天晚上,又是景帝召自己侍寢的日子。
想起蘇雲俊美的麵容,韓葉舔了舔唇角,嫵媚的笑了起來。
正好換上自己設計的,讓宮人剛剛趕工完成的衣服,定能讓他更有興致。
後宮的那些事,蘇雲在有了韓葉這個擋箭牌後就不再怎麽關注了。
他現在,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朝堂上。
蘇雲一直認為,在其位謀其政。
一個人身處什麽樣的位子,有多大的能力,就該盡力發揮出自己的影響力去幫助一些人。
否則,就是暴殄天物,有負蒼生。
這種思想,沒少被弟弟蘇易笑話過。
“我看哥你啊,就是聖母心泛濫,注定勞碌命。”
蘇雲聽到了也不惱,他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就像弟弟遊戲人間的態度,自己雖然不欣賞,但也不會去反對幹涉。
俯仰天地之間,無愧於心就好。
對自己來說,位高權重卻不擔起應有的責任才是讓他最難受的。
所以,自繼位以來,他一直在想,該如何讓這個國家慢慢的強大起來。
大魏剛剛經曆戰亂不到百年,人口少,土地多,但耕作方式卻十分原始。
再加上農人大多靠天吃飯,一旦遇上天災人禍,就是毀滅性的打擊。
教化方麵,雖然民風淳樸,但知識仍然是掌握在少數的世家和貴族手中。
寒門子弟想要讀書,異常的艱難。
可以說,此時正是百廢待興之時,最需要的,是一個能讓天下休養生息的中興之主。
對於眼下的大魏來說,蘇雲認為,需要著手的地方無非是農業、商貿、教育、軍事和醫療。
農業方麵,蘇雲已經開始讓工部培育優良的糧種,眼下第一批已經成熟,在蘇雲的監督下,工部也掌握了方法,相信不到兩年,定能培育出更好的糧種。
同時他把記憶中一些有用的農具畫下來,讓工部打造,並撥款派專人分發到縣郡中,作為公有免費借給農人使用。
商貿方麵涉及到多方利益,比較複雜,蘇雲沒有插手的太過厲害。
而是頒布了一個讓群臣有些爭議的旨意,任何商賈若是按朝廷要求和規劃修足百裏的路,或是造好一定數量的橋,就準許其後代參加恩科。
每完成一定數量,就給一個名額。
這政令一出,天下商賈無不振奮,畢竟士農工商,商人有錢卻地位低下,能舍棄一些錢財,給兒孫掙個前程,自然是再劃算不過。
一時之間,修橋造路之風大興,順帶著,解決了一大批難民的生計問題。
群臣這才開始讚歎蘇雲的高瞻遠矚。
對此,蘇雲卻不以為意,想要富先修路,這可是現代人的寶貴經驗。
交通發達了,商貿和經濟自然而然就能發展起來,好處還在後麵呢。
另外,蘇雲還在每個州府建了書院,聘請秀才教一些簡單的字或者珠算,讓願意學習的孩子可以免費識字讀書。
雖然短時間內可能看不到成效,但是潛移默化之下,會有更多的人擁有學習的機會。
其實蘇雲心中,最想改革的是科舉製度,可惜,當下根基還尚不穩定,科舉製度牽扯的勢力又太多,很容易引起反彈,不宜輕舉妄動。
這些政策,蘇雲是在一年的時間內一點一點的頒布下去,初期看著很多不打眼,甚至有些莫名其妙。
但是麵對安頓好的難民,不費國庫之力就修好的橋和路,還有充盈了近乎一倍的國庫,這些眼見的成效,讓蘇雲在朝中和民間的威望日盛。
再加上,久久沒有戰事,人們逐漸開始遺忘武將的功績,武將的地位被大大削弱。
原本朝堂上文武對抗的局麵竟然慢慢被打破了。
眼見著,武親王一係的人就變得焦躁起來。
蘇雲冷眼看著這一切,他在等一個時機,一個,讓武親王自取滅亡的時機。
作者有話要說這穿越女段數很高,奈何,在蘇雲這裏不管用啊,替她默哀三秒~
後半章這些建設流的內容,要放在點娘家,至少夠水幾十萬字了,哈哈哈。
晚安啦,愛你們,麽麽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