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種水稻

字數:6445   加入書籤

A+A-




    第016章

    得知方格愁眉苦臉的原因後,霍雲北轉頭寫信給自己縣城裏的一個朋友求他幫忙。

    朋友家是縣城的不過人在濟南當兵,他就是蔣濤的文書徐建剛,他們是霍雲北受傷的時候認識的,徐建剛代替同樣受傷的蔣濤去探望霍雲北來著,聊天的時候得知是老鄉,就成了好友。

    他家有挖土機。

    沒幾天徐建剛他爹就用卡車拉著挖土機來了。

    說來也巧,這人他們還見過,就是那個差點開車壓著她的司機。

    司機叫徐寶國,看見他們爽朗的笑著打招呼,“我道是誰,原來是你們兩口子!”

    霍雲北和方格把徐寶國從門口讓進屋裏坐,“叔叔,我叫霍雲北,那是內人方格。”

    方格正在給徐寶國沏茶,聽見霍雲北的介紹,朝徐寶國打招呼:“徐叔叔好。”

    “我知道你們倆,建剛跟我說了。”

    他嘴裏的建剛就是蔣濤的文書徐建剛。

    徐寶國說著看了看坐輪椅的霍雲北,撓了撓頭很是疑惑:“我兒子跟我說你傷了腿不能走路了,可我見你那天跑挺快啊!”

    霍雲北知道徐寶國沒有惡意,隻是單純的好奇,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那天不知道怎麽了,突然會跑了,可是後來還是站不起來,醫生說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全好。”

    這樣他也不算說謊。

    徐寶國並不是個八卦的人,好奇心滿足了就沒再追問,先轉移了話題:“我兒子說,你們想開荒,需要挖溝,叫我來幫忙。我這就來了!”

    霍雲北把茶水給徐寶國滿上,感激的道謝:“謝謝叔!你那麽忙還這麽大老遠來幫我們!”

    徐寶國擺擺手,“這說的什麽話!你是國家的功臣,是為了保護我軍的英雄受傷的,現在需要幫忙了,我不能不來。”

    霍雲北自從腿傷還是第一次聽見這樣的話,心裏很暖。

    方格則多打量了徐寶國幾眼,看不出來這個急性子的漢子,還是個擁軍之人。

    徐寶國是個實誠人,不玩嘴皮子,說來幫忙是真賣力氣,吃了飯就開著挖掘機下地了。

    按照方格的意思,把這二百畝地分成了六列,挖了一共八條溝。

    其中三條是進水渠,兩列共用一個,五條排水渠。

    徐寶國挖溝的時候,霍雲南就幫忙趕著馬耕地。

    二百畝地,耕也是個大工程,就算馬比較出力,進度也還是很緩慢。

    方格很急,可也沒什麽辦法。

    結果第二天,有幾家街坊鄰居自動自發的帶著牲口趕著車來幫忙耕地了。

    現在不是農忙,沒什麽活,方格蓋房子的時候管的飯菜和酒都不錯,所以人們樂意來幫忙。

    一共來了四家,最近的是東鄰居的鄰居,他們家是一頭騾子。

    剩下的三家,趕驢的是霍雲北家拐了八道彎的親戚。

    另外兩家趕牛車的,一家是鄰居,一家是霍雲北的發小家。

    反倒是霍家人,除了霍雲南大概因為愧疚過來幫了會忙,其他人麵都沒露。

    有這麽多人幫忙,這下速度就快了很多,二百多畝地,四五天時間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全部耕完。

    徐寶國的挖掘機畢竟是機械,盡管隻有一台,但效率很高,兩天時間就率先收工了。

    方格拿出兩張五十的共一百塊給徐寶國,他死活不要。

    “叔,你大老遠來就是很大的情分了,我們說啥也不能再讓你搭上車搭上油。”霍雲北堅持讓徐寶國收錢。

    徐寶國依舊堅定的拒絕,指著他們的新房:“你們小兩口,剛蓋了房四處需要用錢的時候。這一百對我來說,有也富不了沒有也窮不了。可對你們來說就很重要了,可以買門窗,可以買種子肥料什麽的。你們如果實在過意不去,那這樣好不好,等你們秋收了,給我送點大米吃?”

    霍雲北和方格想了想,滿口答應。

    兩個人把徐寶國送出門。

    等地都耕完了下一步就是泡減。

    所謂泡減,就是把這些地全部灌水灌到要溢出地塹。

    地塹就是兩塊地之間用土堆成一條高約十五到二十公分寬也差不多的分割線。

    土也不是隨意的堆,是要踩實的。

    這樣就可以在澆地的時候防止漏水。

    把地裏澆滿水泡幾天,等水上飄滿白色或者黃色的泡沫,就把水從排水溝裏排出去,重新通過進水渠灌滿水。

    泡減就是重複這個步驟,直到水變的清澈。

    河流地勢低,土地地勢高,想讓水進渠裏就得用機器抽。

    這就意味著方格他們需要買抽水泵。

    方格又拿出自己放小金庫的箱子,數了下,還有八百七十塊。

    這麽多地抽水的機器需要買大的,最起碼也要二三百塊,還要做門窗。

    手裏的錢似乎又要捉襟見肘了。

    方格坐直身子翻了翻牆上掛的日曆,已經4月19號了,明天是穀雨,該播種的日子了。

    隨手又往後翻了幾頁,目光在其中一頁上停留了很久,久到眼眶都紅了。

    無意識的用指甲在這一頁上劃了幾下。

    “日曆上有花嗎?”在看書時習慣會分神關注方格的霍雲北,見她盯著日曆那麽久一動不動,瘦弱的背影莫名的有些傷感,忍不住開口問她。

    方格眨眨眼,讓眼裏的澀意散開,重新坐回了炕上,笑著回他:“日曆上沒花但是有節氣啊,我是在愁種子的事。按理說水稻是先育苗,然後再插秧,這樣成活率高,收獲多,也省種子。可我們沒那麽多人手,所以適合直接往地裏撒種子,這樣的話比育苗多費一半種子。”

    霍雲北挑挑眉,近來越發自信的臉上寫著明顯的迷茫:“種地不是把種子撒地裏?我們平時都那樣啊!”

    這真不怪他孤陋寡聞,是西紙坊還沒人種過水稻,確實不懂水稻跟旱田是不一樣的種法。

    倒是方格就算沒有上一世的記憶,也會種水稻,因為她出生的地方就種水稻,還是一年兩熟。

    方格隻好耐性的向霍雲北普及了水稻和旱田作物的區別。

    霍雲北聽完問她,“那我們這二百畝地大概要多少種子?”

    方格想了想,“撒種子的話,大概一畝地要十到十五斤,育秧的話,要少一半還多。”

    霍雲北略微沉吟了下,“用撒的吧!種子我來想辦法。剛才聽你說的意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思,插秧的話會很累吧?你別太辛苦了,多花點種子錢沒關係的。”

    這是目前他唯一能做的讓她不那麽累的一件事。

    方格看了他一眼,又低頭開始算。

    他的好意她明白,可是有道是貧賤夫妻百事哀,比起苦她更怕窮。

    對她來說,霍雲北如今的樣子已經是對她最大的幫助了。

    種子大概幾毛一斤,二百畝地大概用兩千斤種子,這要大概上千元。

    如果是請人幫忙的話,假如平均一個人每天插一畝水稻,請十個人,也要二十天才能插完。

    每天需要管三頓飯,按每人每天一元的標準,那麽就是二百塊,這樣還要欠人情,再加上種子錢,成本就差不多了。

    所以算下來,方格還是決定撒種子。

    雖然這樣還有個後遺症,就是收割的時候麻煩。

    而且,產量也許會比插秧的低。

    不過,就方格他們目前來說,撒種子是最好的做法。

    方格是個行動派,算好了第二天就跟霍雲北去縣城的種子站買種子。

    讓方格意外的是,水稻種的價格遠遠高於自己想象中的,要一元一斤。

    她當下苦了臉,自己的錢,隻夠買七八百斤,遠遠不夠。

    想了想,方格決定先買幾百斤,等明年自己留種子。

    她買了五百塊錢的,五百斤種子。

    挑好了水稻種結賬的時候,老板問她:“你買這麽多種子是要賒著等秋後還還是付現錢?付現錢的話,我可以給你打九折。”

    方格眼睛一亮,她怎麽忘記了,這時候買種子化肥是可以賒賬的,而且不用付利息。

    這樣的話,她就不用發愁種子怎麽辦了。

    當下笑眯眯的跟老板說:“我賒賬,今年家裏剛開荒了二百畝地,沒那麽多現錢。老板再給我來兩千斤種子。”

    老板雖然有一點失望,但是也不意外,何況像方格這麽大的主顧也不多見,所以老板還是痛快的讓方格立了字據,讓店裏的夥計幫著方格把種子搬上了馬車。

    老板還多給了她一袋五十斤的糯米種。

    方格看著夥計把種子裝車,站在路邊等霍雲北。

    霍雲北難得出來一次,縣城裏碰到熟人的概率也不是很大,所以讓方格在種子站這等他,他自己不知道跑哪去了。

    兩千多斤種子都搬到車上了,他才滿頭大汗的跑了回來,懷裏抱著個包袱,很開心的樣。

    方格不由好奇的往他懷裏看了眼,“那是什麽?”

    作者有話要說:  有小仙女跟我說,二百畝地很多。

    我想了想,可能跟地域有關係吧。

    文中是架空的地方,可是我寫的時候是按照老家做參照的。

    我們這裏是退海之地,最不值錢的就是土地。

    土質不好,但是數量龐大,幾十畝地,隻是一個大戶正常的人口分地。

    開荒的話,少些。

    所以,這種小事,我們就不深究了哈,十幾畝和二百餘畝對故事走向來說無差別,所以,將就看?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