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難得的溫情

字數:2743   加入書籤

A+A-




    第十九章難得的溫情

    傍晚時分,曦月帶著紫嫣來到了寧壽堂,看到在紫檀雕鶴紋床塌之上的祖母的氣色漸漸好多了。看到曦月的到來,杜老太太吩咐身邊的珍珠去拿了一些果盤小吃,杜家雖然清貴,但是因為子嗣單薄,杜老太太對幾個孫女一直慈愛有加,沒有特別嚴格的嫡庶之別,再加之杜曦月的母親早逝,以前的頑皮讓杜老太太頭疼不已,現在的杜曦月聰慧孝順讓老人家更多了幾分心疼,沒娘的孩子不易。杜曦月將做好的抹額和護膝拿出來,希望在寒冬來臨之前給祖母能帶來一些暖意,杜老太太身邊的張媽媽誇獎著二小姐繡的繡工現在越發的好了,抹額和護膝是一套,深紫色錦緞配上金銀絲線繡出的白鶴,祥雲,勁鬆,栩栩如生,雖然是普通的平針繡但是針法綿密,最能考較女子的繡工了。“老太太,這是小姐熬了三個晚上給您趕出來了,花樣是小姐親自描紅的。”紫嫣說道,“紫嫣不許多嘴”杜曦月連忙製止了,老太太對她的照顧和關心不亞於父親,正因為老太太的疼愛,才讓她過的自由灑脫,很多時候,老太太派珍珠將新巧糕點,時令蔬果送過來,在一些年節時更是從自己體己裏麵拿出一些銀子來補貼她。現在給祖母隻是做一個尋常的抹額,聽到紫嫣的大嘴巴,給人感覺就是在顯擺一樣。

    “曦月呀,過來,讓祖母看看我的小孫女眼睛是不是變小了”杜老太太打趣道。杜曦月趕忙起身坐到老太太的床榻邊,杜老太太吩咐張媽媽取了一盒珍珠凝露,這個對緩解眼睛疲勞最好不過了。珍珠凝露用重陽節的金盞菊,熟地黃,人參,決明子配合山泉水熬製三個時辰,在子夜時分靜置一個時辰,等涼透了用上好的珍珠粉和藥水混合起來,攪拌裝壇,密封好之後放到梅花樹下,經過冬日霜雪,來年春天再取出來,就成膏狀,有淡淡清香,塗抹起來清清涼涼特別舒服,藥材並不費事,隻是做法麻煩,這還是當時杜老太太早些年吩咐張媽媽做的,原來有五盒,以前的老太爺在任上用過一盒,後來老爺給過一盒,少爺讀書給過一盒,現在隻剩下兩盒珍珠凝露膏了。張媽媽取了一盒,紫嫣趕忙接了過來。杜曦月知道這個藥做法繁瑣,忙推辭了一番,“祖母,這個還是給大哥哥讀書留著用吧,曦月這兩天就好了。”“你大哥哥那裏已經給過了,這一盒你就拿去用吧,姑娘家針線少不了熬壞眼睛。”杜老太太道,知道祖母對自己的疼愛,杜曦月心裏一股暖流湧起。祖孫倆正說著話,珍珠從外麵揭了簾子說道,“大少爺好”,杜少康從稷下學宮回來了,比賽在即,最近一段時間杜少康讀書很晚才從書院回來,杜老夫人已經免了孫兒的請安,今天下學早,好幾天沒見祖母了,杜少康剛進門就直奔寧壽堂了。杜老太太疼愛孫子孫女,孩子們也愛把一些趣事講給老太太聽。  看到杜少康進來,曦月忙起身福了福。“大哥哥好”她脆生生的道,“曦月妹妹近來臉色好多了”杜少康含笑看著杜曦月。“彼此見了禮,分別在下首兩個墩子上就坐。這個時候正是晚飯時間,張媽媽吩咐了小廚房做了些精致的飯菜,平時老太太的飯食以清淡為主,今晚有孫兒孫女作陪,除了素常的飯菜之外,還增加了一些葷菜,知道大少爺最近看書甚是辛苦,二小姐身子剛剛見好,張媽媽親自下廚做了西湖醋魚和飛龍湯。早些年,杜老太爺在南方任上時,杜老太太帶著張媽媽在南方,因為老太爺勞心傷神,老太太那會身體虛弱,張媽媽特意向當地的歸雁樓的大廚學的,拜師學藝後,張媽媽做的菜讓大廚也讚口不絕。

    西湖醋魚此道菜選用西湖鯤魚作原料,烹製前一般先要在魚籠中餓養一兩天,使其排泄腸內雜物,除去泥土味。烹製時火候要求非常嚴格,僅能用三四分鍾燒得恰到好處。燒好後,再澆上一層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鰭豎起,魚肉嫩美,帶有蟹味,道鮮嫩酸甜。肉滋別具特色。西湖醋魚”又叫“叔嫂傳珍”。相傳古時有宋姓兄弟兩人,滿腹文章,很有學問,隱居在西湖以打魚為生。當地惡棍趙大官人有一次遊湖,路遇一個在湖邊浣紗的婦女,見其美姿動人,就想霸占。派人一打聽,原來這個婦女是宋兄之妻,就施用陰謀手段,害死了宋兄。惡勢力的侵害,使宋家叔嫂非常激憤,兩人一起上官府告狀,企求伸張正氣,使惡棍受到懲罰。他們哪知道,當時的官府是同惡勢力一個鼻孔出氣的,不但沒受理他們的控訴,反而一頓棒打,把他們趕出了官府。回家後,宋嫂要宋弟趕快收拾行裝外逃,以免惡棍跟蹤前來報複。臨行前,嫂嫂燒了一碗魚,加糖加醋,燒法奇特。宋弟問嫂嫂:今天魚怎麽燒得這個樣子?嫂嫂說:魚有甜有酸,我是想讓你這次外出,千萬不要忘記你哥哥是怎麽死的,你的生活若甜,不要忘記老百姓受欺淩的辛酸之外,不要忘記你嫂嫂飲恨的辛酸。弟弟聽了很是激動,吃了魚,牢記嫂嫂的心意而去,後來,宋弟取得了功名回到杭州,報了殺兄之仇,把那個惡棍懲辦了。可這時宋嫂已經逃遁而走,一直查找不到。有一次,宋弟出去赴宴,宴間吃到一道菜,味道就是他離家時嫂嫂燒的那樣,連忙追問是誰燒的,才知道正是他嫂嫂的傑作。原來,從他走後,嫂嫂為了避免惡棍來糾纏,隱名埋姓,躲入官家做廚工。宋弟找到了嫂嫂很是高興,就辭了官職,把嫂嫂接回了家,重新過起捕魚為生的漁家生活。古代有人吃了這道菜,詩興大發,在菜館牆壁上寫了一首詩:“裙屐聯翩買醉來,綠陽影裏上樓台,門前多少遊湖艇,半自三潭印月回。何必歸尋張翰鱸(譽西湖醋魚勝過味美適口的鬆江鱸魚),魚美風味說西湖,虧君有此調和手,識得當年宋嫂無。”的最後一句,指的就是“西湖醋魚”。飛龍湯又名榛雞,產於興安嶺。飛龍湯是將榛雞脫毛去掉內髒後,用高湯煮熟即可,湯中不需放任何調料以保持湯原汁原味。飛龍湯肉質鮮美,營養豐富,適合用作滋補湯品。飛龍(榛雞)是盛產於興安嶺山林中的一種較小的飛禽。鄂倫春人用飛龍氽湯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將洗淨剁成小塊的飛龍肉放進已加鹽的沸水中煮,約二分鍾就須將湯從吊鍋子裏倒出來,再放上一點''俄歐特''—野蔥末後即可食用。另一種是先將鹽末撒在飛龍肉上,待吊鍋子水滾開時,一手拿著飛龍,另一隻手不停地用勺子將吊鍋子裏的沸水掏出來澆在飛龍肉上,邊澆邊轉,燙至六分熟時,再將整個飛龍連同野蔥末一塊放進鍋裏,在沸水中煮十來秒鍾就可倒出食用。無論是那一種氽法,事前都必須把吊鍋子擦洗幹淨,使其不沾一點油性。為了使飛龍湯保持原有的鮮味,不得加入任何調料或醬油。此菜湯清見底,湯中紅、白、綠、黑四色相間,其味鮮鹹異美。此菜以飛龍(榛雞)為主要原料,配以口蘑,湯呈乳白色,味極鮮美。三味同食,極富營養,是滋補之美味湯菜。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