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不喜

字數:3736   加入書籤

A+A-


    v章購買比例不足者看不到更新,補齊或等幾天即可~  大理段氏是無人敢撼, 因為他們是大理國的皇族, 有名正言順治理一方土地的權力不說,更有世代相傳, 非皇族不能學的無上武功心法。

    原芙月還沒有正式習武練劍的時候, 為了躲開原隨雲,便本著眼不見為淨的心,時常鑽進無爭山莊的藏書閣, 一待就是一整天。

    無爭山莊作為一個威名遠播的武林世家,不管是藏書類別還是藏書量都不容小覷。

    原芙月對正經的典籍興趣不大,但待在藏書閣內不出去總要看點什麽來打發時間,於是她就專門去找那些寫武林秘聞的書看。

    不得不說八卦是人類的天性,四歲到七歲的三年裏, 原芙月津津有味地翻完了她能夠到的所有“武林異聞錄”。

    原芙月對這個江湖的大概了解,也正是從那些書裏開始的。

    而這些書裏提到的諸多奇人異事,講得最詳細的大概就是大理段氏, 全因兩百年前, 原家一位先祖曾去大理國遊曆過,與當時的大理皇帝一見如故,成了朋友。

    後來這位先祖遊曆結束回到太原, 同大理皇帝也依然保持著來往。

    之後的兩百年裏,前一百年段家和原家的關係始終不錯, 後一百年原家自覺在武林中風頭太盛, 主動遠離了許多江湖事, 才同大理國稍有疏遠。

    但稍有疏遠並不意味著斷絕往來,比如今日段家來了人,原東園還是得敞開大門迎接,並派人把溜出門的女兒接了回來,以免失了禮數。

    思及此處,原芙月又忍不住問還搭在她手臂上裝得一派溫柔慈愛的兄長,道:“段家的人,為何忽然千裏迢迢來了太原?”

    原隨雲聞言表情未變,語氣也依舊柔和不已。

    “大理皇帝薨了。”他說。

    原芙月:“???”臥槽?這事有點大啊?

    原隨雲繼續:“大理皇帝當年與祖父交情不錯,據大理來使說,他留下了一道遺旨,與原家有點關係。”

    大理皇帝和他們的祖父有交情這件事原芙月是知道的,藏書閣裏好幾部書上都記著呢。

    但那也是幾十年前的事情了,這幾十年間,無爭山莊對江湖事的參與越來越少,最後幹脆徹底不作理會了,同大理國的聯係也不曾再聯係過。

    在這種情況下,大理皇帝居然還會在遺旨裏提到原家?

    ……看來藏書閣裏的八卦寫得不夠全啊。

    這樣想著,原芙月發現自己已經跟著原隨雲走到了無爭山莊的正堂前,而大理段氏的來使此刻就在裏麵。

    尚未進門,原芙月便率先聽到了父親原東園的聲音。

    原東園道:“幾位的來意我知曉了。”

    盡管他的聲音聽上去同平時區別不大,但原隨雲和原芙月還是敏銳地辨別出了他略顯複雜的語氣。

    兄妹倆俱是皺了皺眉,而後又一同邁進正堂,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在原東園的目光下,見過了那三個大理來使。

    對方的態度比原芙月想象中要客氣和恭敬許多,見他們一進門就彎腰行禮,忙站起來表示不必如此。

    這神態這語氣這架勢令原芙月愣了一愣。

    在原芙月看來,大理段氏怎麽說也是皇族,就算是幾十年前同無爭山莊有過交情,也不至於這麽……這麽誠惶誠恐畢恭畢敬的。

    所以大理皇帝的遺旨裏到底寫了什麽?

    懷著對這個問題的好奇,原芙月跟著原隨雲一道入了座,順便不著痕跡地打量了一下對麵表情微妙的自己父親。

    待兄妹倆入座完畢,為首的那位使者也重新開了口。

    使者道:“我等初至太原時,便聽說了原莊主的一雙錦繡兒女,今晚一見,果真不負盛名。”

    原隨雲聞言,微笑著和聲道:“家妹的確錦繡無雙,我便算了,不過是個登不上台麵的瞎子而已。”

    原芙月:“……”你神經病啊!在客人麵前都要即興演一演!

    然而整間正堂裏,也隻有她知道原隨雲在演。

    大理國的使者聽他這麽說,當即表示話不能這樣講,而後萬般真情實感地將他誇了一通。

    平心而論,以原隨雲的武學天資和造詣,的確當得起那些溢美之詞,但原芙月聽在耳裏,還是很想翻白眼。

    好在那三位使者各自誇了幾句後就將話題切到了剛過世沒多久的大理皇帝身上。

    大理皇帝,不,應該說大理先皇駕鶴西去之前,的確留下了一道親筆書寫的密旨。

    登基的新皇是他唯一的兒子,向來和善孝順,打開密旨看完後,便立刻遵循了先皇遺願,派了使者北上太原。

    原芙月聽到這裏,仍舊一臉懵逼:“那密旨上寫了什麽?”

    使者低歎一聲道:“先皇在遺旨中提到了原莊主的身世。”

    事情還要從原芙月爺爺與大理先皇的交情說起。

    當初兩人認識的時候,大理先皇段譽尚是個少年,不僅沒當上皇帝,甚至連太子都不是。那時的大理國君是他的伯父,而他則是大理鎮南王家的公子。

    鎮南王段正淳一生風流,欠下情債無數。

    有這麽多情債,他流落在外的孩子自然也少不了。

    後來段譽離開雲南來到中原武林行走江湖,不僅結識了幾位好兄弟,也認識了段正淳在外頭生的那些孩子。

    當時的段譽還曾為自己喜歡的姑娘可能是父親的私生女而深深困擾過,後來幾經輾轉得知自己原來不是段正淳的親兒子,才算揭過這一茬。

    其間經曆之複雜,實非簡單的幾句話所能表。

    後來一切結束,段譽回到雲南當了皇帝。為了弄清楚養父段正淳到底有多少子女流落在外,他還特地派人去徹查了段正淳年輕時的荒唐經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