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典籍整理
字數:4753 加入書籤
登瀛門內,海棠開得正好,晨光朦朧中,氤氳出一抹又一抹白裏透紅的婀娜身影,沒有刻意妖嬈,卻也明媚動人。
顧蘭亭歎了一句可惜海棠無香,抬腳進了編檢廳。一如既往地,她是第一位到翰林院的大人。
“顧大人早啊!”
“早!”
負責點卯的直堂吏王義對顧蘭亭有些刮目相看了,他以為顧蘭亭第一日來得早不過是一時興起、做做樣子,哪成想她竟然堅持了下來,日日來這麽早。
顧蘭亭畫卯後在公案前坐下,過了一會兒,楊遇安也到了。
“楊兄,章程準備的如何了?”顧蘭亭站起來,笑著問道。
“這是我昨晚列出的章程,顧兄且先看看寫的如何。”
說罷兩人互換了各自草擬的章程,看罷之後,兩人竟是同時讚道:“寫得甚好!”
“哈哈……”
兩個人初步達成共識,便一同去了藏書庫,把章程拿給書吏他們看。
幾個人就擬好的章程再次商量了一番。
“我覺得如果還是按天幹地支給書籍編號的話,未免太麻煩了,又不能每本書都編到,不知大家對此有什麽看法?”編號問題,是楊遇安一直沒想通透的,他覺得肯定有簡便方法,隻是他沒想到。
聽楊遇安問,大家紛紛搖頭,曆來都是用天幹地支編號,他們想不出什麽別的方式了。
隻顧蘭亭沉吟片刻,將自己的看法說了出來。
“我也想過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用數字編號。藏書庫約有三萬本書,按顧兄所列分經、史、子、集四大書庫,其下再分小類,共分了三十四個小類。我們可以每個小類從一開始編號,這樣每本書都可以有編號。”
“大人,這方法是可行,但這樣會不會工作量太大?”高安問道。
“那肯定是的,除去不能動的珍本、善本、孤本,藏書庫的普通典籍大概有兩萬八千本,而我們隻有八個人。”這話是楊遇安答的。
“那這樣吧,原來書庫很多書是沒有編號的,但也有很多四本或是五本內容差不多的書用同一個編號的,我們現在就統一四本書同一個編號,減少工作量,大家覺得可行?”
“可行!”
“我覺得可行!”
書庫裏的書都是同類放在一起的,如若四本書用一個編號,那他們隻需要寫編號、貼編號就可以,寫數字又比寫天幹地支簡單太多,這樣至少可以減少一大半的工作量,眾人紛紛答好。
“那這樣我先去請示一下姚學士,畢竟換編號方法可是大事……”顧蘭亭話還沒說完,門外就傳來了姚學士洪亮的聲音。
“不用請示我了,老頭子我覺得甚是可行啊!而且此法延行下去,必將惠及後來者。”姚東宇本來是想來檢查工作的,看他們在商議就沒進去,站在門外聽了聽。數字編號的方法,他覺得極好。
“見過姚學士。”見姚學士進來了,顧蘭亭幾人忙俯首作揖見禮。
“不用多禮,都起來吧。顧大人不愧是聖上欽定的狀元郎啊,這等簡便的好方法,可從沒人想出來過啊!爾等不用怕工作量大,我再給你們撥兩名書吏過來。”
“多謝姚學士。”
很快姚東宇便撥了手下兩名得力的書吏過來,一行人熟悉了章程,又將三十四個小類改良縮減成了三十二個小類。
章程完善後,顧蘭亭便開始安排分工了。她的分工是一大類一大類來的,先是經書一庫,三個人負責書籍初步整理歸類,三個人負責寫編號,三個人負責用白膠將編號貼到書架上,還有一個人負責在書目上記錄編號。後麵三類依然按此分工即可。
顧蘭亭寫字快,便負責記錄編號,因為編號方式變了,她便做了新的書目。某小類下,某編號對應某四本書籍,她將書名都寫得清清楚楚的。不過書籍排列順序一般不會有什麽變化,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她按照舊書目把書籍名字謄寫下來,再寫上編號、書架號,有變化的做好調整記錄即可。
大家都井然有序地忙碌著。
一日下來,經書一庫竟然完成了快一半,大家勞累之餘都是笑逐顏開,這工作效率太快了。
不過相對於大家整理編號完成的進度,顧蘭亭的記錄慢了些,還有好多已編號的書沒有記錄在冊。她便決定散值吃完飯後,再過來記錄,爭取記錄完。
顧蘭亭再來時,翰林院裏隻剩王義等幾名看院兒的小吏了,他們是住在翰林院裏的。顧蘭亭一直記錄到了晚上,還沒寫完,王義給她送更換的燭燈時勸她早些回家去,她隻叫王義隻管休息,不用管她。
紅燭高燒,夜色漸深。
嫋嫋的東風吹動了淡淡的雲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海棠花的身影融在朦朧的夜裏,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回廊。
不知何時,李勖來了。他就站在門外,靜靜看著她奮筆疾書的嫻靜樣子。柳月高懸,他迎著月光,在眼裏、心裏一遍一遍勾勒著她清秀的輪廓,柔腸百轉。
他不知站了多久,直到他看到顧蘭亭趴在書案上睡著了,才抬步走進去。
他看了看她手上的書目,才知她是在記錄書籍編號。他將她抱至外間的軟榻,又回到書案,提起筆照著她的筆跡寫了下去。
次日,顧蘭亭醒來時發現自己睡在藏書庫外間的軟榻上,身上還蓋了毯子。她揉了揉眼睛,窗外天才微微亮,可內間的燈還亮著。
她又眯了一會兒,天才亮了幾分。她起身準備滅掉內間的燈,卻發現書案上她昨天落下的書目不知什麽時候竟已經寫完了,而且還就是自己的字跡,可她明明記得自己沒寫完,怎麽回事?
顧蘭亭整理了一番出去,看到直堂吏王義也是才起來。
“大人昨晚沒有回去?”王義揉了揉眼睛。
“沒有,敢問可有地方容我洗漱一番?”顧蘭亭摸了摸發髻。
“有的,大人隨我來。大人也太勤勉了些,書目大人可以慢慢寫,也可以讓底下人寫的。”
“無妨,無妨,對了王義,昨晚後來有人來過翰院嗎?”
“沒有吧,除了大人,沒有了。”
其實那跟自己一樣的筆跡是誰的,顧蘭亭心裏自然是清楚的。她心中突然悵惘起來,她不知為何他與她的字跡會一模一樣,更不知兩人有怎樣的過往。
但她深怕自己,承不起他眼中情意。
不管他是誰,她都不是以前的沈家小姐了。
回首卻記不起往事,讓人愁腸百結,卻不得解。那些如詩如歌的豆蔻年華,秋月春風的柔情蜜意,她都忘記了,她何時才記得起呢?
顧蘭亭畫了卯,在公案前坐了一會兒,等楊遇安來了,兩人便去了藏書庫。
這一日顧蘭亭又是奮筆疾書,偶爾奔波於書架間,比對那些位置變換過的書籍。
不知不覺眾人便忙碌到了中午,一行人正準備去吃飯,這時卻出了大事。
“不好了,《金剛經》不見了!”是高安第一個發現,存放孤本的百寶閣上空了一大塊兒。
顧蘭亭過去一看,還真不見了。她心下驚愕,麵上卻不動聲色。
“莫慌,大家先在藏書庫裏找一找,說不定是被放錯了地方。”顧蘭亭吩咐下去,自己也開始在各處找起來。
藏書庫有三層,顧蘭亭一行十人樓上樓下都找了個遍,可最終也沒有發現《金剛經》在哪兒。
翰林院這本《金剛經》是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著的原本,流傳於世也隻此一本,是為絕世孤本。
這孤本入翰林藏書庫這麽多年也未曾遺失,宮裏有明文規定要好好保存,這下卻不見了,藏書庫的書吏都慌了。
這可是要掉腦袋的大事!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