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古怪的白話

字數:3404   加入書籤

A+A-


    劉禹錫帶著韋仁實整理出來的資料走了。

    林岑林肅勉也從韋仁實家裏帶走了一把椅子。因為轉桌隻有一張,廚具隻有一套,所以得以幸存下來。

    幾輛馬車搖搖晃晃上了官道,一路往西走去。

    “韋郎君真是個妙人。”林肅勉坐在車廂裏頭,對劉禹錫說道:“不對,是個奇人。這一趟跟著劉主簿跑來,真是跑對了。”

    “還未感謝林掌櫃願意買荒地幫我驗證韋郎君的法子。”劉禹錫說道。

    “我與劉主簿一見投緣,又跟著劉主簿結實韋郎君這般奇人,說起來我還得感謝劉主簿。”林肅勉笑道:“況且在下以前也是書生,心裏也曾有過匡君輔國,造福百姓之念。若韋郎君的法子當真有效,那對大唐來說便是平添無數良田,福澤萬千百姓。這打壩淤地,還有改良荒土,劉主簿若有所需,但憑差遣!”

    “林掌櫃果然高義!劉某能與林掌櫃結實,也是一番造化啊!哈哈哈哈!”劉禹錫很是高興,笑道。

    說罷,又按捺不住,掏出韋仁實給他的那厚厚的兩遝紙來,在馬車上就直接看了起來。

    “呃……《關於打壩淤地工程的詳細說明及施工指導》……嘶——這名字拆開來看,如此白話,某也看得懂,隻是合在一處,怎的讀起來如此別扭!”劉禹錫翻開一頁,看過之後抬起頭道。說完,又拿起另外更厚的一遝,翻開一頁一看,又道:“又是這般古怪的寫法——《不同類型鹽堿地形成的原因研究及具體對策》……瞅瞅,通篇都是白話!”

    林肅勉伸頭過去看了幾句,便笑著坐了回來,道:“白話也好,容易看懂。到時候按這上麵的說法說給匠人,匠人也能聽懂。”

    “那倒也是。”劉禹錫無可奈何的搖了搖頭,說道:“可就是看起來這麽古怪!”

    二人的對話韋仁實自然聽不到,他此刻正捂著鼻子在自家地裏挖的蚯蚓尺子旁邊站著。

    單獨圈出來專門養蚯蚓的那塊地上,為了養蚯蚓,需要不時往土裏混許多雞鴨牛養的糞便,還有其他的雜料供以蚯蚓食用。

    所以氣味真的很難聞!

    但是偉大的勞動人民不怕!

    “韋郎君,你養這麽些地龍幹啥,莫非要跟藥坊做生意?”韋仁實雇來幹活的村人一邊從裏麵挑出蚯蚓扔到竹筐裏,一邊問道。

    他們幾個人的臉色沒有一點變化,似乎對這塊地裏的氣味渾然不覺。

    “你們不懂,這可是真正的好東西。”韋仁實臉色有點白,受不住這氣味,但還是開口說道:“真的,你們往自家的田地裏扔些,保管你們的莊稼長的比旁人好。”

    那幾個人哈哈笑起來,對韋仁實的話根本不在意。他們都是種莊稼的老手,跟田地打了半輩子交道,自以為誰也不如自己懂得自家的地,在他們自己的地裏沒有人能種的比他們好。

    見幾人無動於衷,韋仁實也不多言。

    實在是受不住這氣味兒,於是又道:“幾位叔伯,我實在受不了這味兒,且先過去躲躲。這幾個竹筐裝完就差不多夠了,完了之後咱們去找鄭裏正。”

    “韋郎君去吧,哈哈,讀書人忍不得這味兒呢!快去吧。”幹活的農人對韋仁實笑道。

    這都是昌穀的鄰裏,都是看著韋仁實長大的,是以都很熟絡。

    韋仁實離開那裏,剛走到田邊準備找塊兒石頭坐下,就瞅見孫老漢領著一個人過來,可不正是孫老漢的侄子孫鵬麽。

    二人走到近前,孫老漢連忙上前行了一禮,道:“少郎君,老小兒的侄子來了!”

    孫鵬連忙從孫老漢的身後走上前來,也行了一禮,說道:“小的何德何能,竟然教郎君親自跑去請小的,真是折煞小的了!小的雖沒做過掌櫃,但一定會盡心盡力去學,絕不叫郎君失望!”

    “別的不說,就說我家破落之後,孫阿翁還一直記著接濟我們,這份情義我終須報答。所以給了你一個機會。”韋仁實笑道:“你必須要盡心盡力的去學。我給你了機會,你要自己把握住。我給你兩年的時間,兩年之後,你若是還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掌櫃,那便隻能說你讓這機會生生溜走了。”

    “小的明白!”孫鵬用力的點了點頭。

    有野心,有拚勁兒,又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應該去學,這很好。

    韋仁實道:“鋪麵在洛陽南市,地方不小,我走時叫你。咱們這酒如何,讓孫阿翁告訴你。你這幾日且先想想,到了洛陽之後咱們應該怎麽經營這份生意。冰坊的事情簡單許多,我隨後再告訴你。但冰坊需要個在前麵用冰做成各種飲品吃食的人,你這幾日可以帶你媳婦過來,待我教會了她,咱們就出發去洛陽。”

    “多謝郎君提攜!”孫鵬鄭重的又行了一禮,道:“小的必定不辜負郎君!”

    “希望你記住今日之言。”韋仁實點了點頭,道:“且讓孫阿翁帶你去酒坊看看,認一認咱們酒坊的酒,弄清楚每一種的特點。”

    孫老漢千恩萬謝的帶著他侄子走了,韋仁實坐在田邊,等那幾個農人將那幾個竹筐裝滿,便一同往鄭裏正從縣衙要來的那片荒地過去。

    荒地距離韋仁實家的田地不算太遠,正在昌穀與另一個鄰村交界的地方。

    眾人到了那裏,鄭裏正這幾日已經帶著人,照韋仁實的要求,用新式耕犁將這片地縱橫深耕深翻了好幾次,徹底將土掀了個遍。周圍也用籬笆圍了起來,似韋仁實養蚯蚓的籬笆一樣往下挖的極深,且埋在地下的部分是竹編的,不留一絲縫隙。

    水也是接了竹管,從昌穀距離這裏最近的田地裏引了過來。又按照韋仁實的要求在地裏挖了排水的溝渠。

    這幾日功夫裏,水日夜不停從竹管流進土中,在滲出到排水渠中流走,已經將這塊地徹底漫透了。

    韋仁實指使著那幾個農人將竹筐裏的蚯蚓撒到了地裏,然後用耙慢慢的將土壤耙鬆,耙平整。

    “好了,給這些小東西們一點時間,它們會派上大用場的。”韋仁實對鄭裏正笑道。(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