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三碗不入城

字數:3748   加入書籤

A+A-


    晨鍾伴隨著鳥鳴,傳入韋仁實的耳中。

    睜開眼睛,一縷晨光透過窗子照進屋內。

    坐起身來,看見床裏邊的兮兒正蜷縮著身體,一隻手還捏著韋仁實的衣角。

    她倒是被“鬧鬼”的宅子嚇的不敢一人睡覺。跑到韋仁實屋內聽了半宿故事,還是不敢,連留宿在韋仁實屋內,也不不敢睡在床外邊。

    韋仁實起身下床,又扯了薄被給兮兒搭上。整理了一下身上壓皺的長衫,便輕手輕腳的出去了屋子。

    到門外深吸了一口早間清新的空氣,這才感覺腦中清醒了不少。

    老實說,兮兒睡在他旁邊,讓他一晚上都沒有睡好——兮兒睡得亂拱,他還得注意讓自己莫碰到她。

    “少郎君起得怎這麽早?”孫老漢從前院進來,看見了韋仁實,便過來請安。

    “孫阿翁不是更早。”韋仁實笑道。

    孫老漢回頭望前院看看,說道:“今日咱們就要去城門外設廬,老漢起來將酒分好。”

    韋仁實點了點頭,又問道:“孫阿翁,您覺得咱們是將前院改成什麽更好?是全做成庫房,還是再建個能釀酒的地方?”

    孫老漢說道:“這個老漢也想過,覺得是各有利弊。若是都改成庫房,就得不時從昌穀將酒拉來,日後前麵鋪子開張了,一日裏消耗不少,這運酒的馬車恐怕隔不了幾日就得跑一遭。好處是在昌穀咱們可以敞開了釀酒,地方大,出酒多,釀酒方便。若是將前院改成作坊,就地釀酒,便不用來回拉,更為方便些。可這麽一來,前院就又有些小了,隻能改成個小些的作坊。”

    “您老說的不錯,跟我想到一處了。”韋仁實聽了孫老漢的話,心裏便已經有了決定。

    一抬頭,看見孫鵬從前院走進來,見韋仁實跟孫老漢說話,便過來給二人請安。

    韋仁實便又將剛才的問題問了他一次,又將孫老漢的話說與了他聽。

    “孫鵬,你是酒坊的掌櫃,這事兒須你來拿個主意的。”說完之後,韋仁實問他道:“你覺得應該如何改?”

    孫鵬皺起眉頭來想了想,說道:“回郎君的話,小的覺得還是都改成庫房。”

    韋仁實笑道:“為何?”

    “都改成庫房,這前院便算是一個極大的庫房了,能存放不少的酒。”孫鵬說道:“昌穀的酒坊小的看過,就算是將前院不留庫房,全都改做作坊,也不如昌穀的酒坊大。況且若要釀酒,除了釀酒的作坊之外,還要儲存不少的糧食,這裏也沒有這個地方。這這裏釀起酒來,遠不如在昌穀釀酒方便,釀出的質量也可能不如在昌穀釀出的酒。至於需要不時拉酒,這也不是大問題。一來昌穀距離洛陽城不遠,就算是馬車隊,至多也不過兩三日時間,二來,到時候酒坊有了營收,咱們大可以自己組支馬車隊,專門往來昌穀與洛陽拉酒。或許到時候還能替別人捎拉東西,又或是將洛陽和昌穀的東西兩頭倒兒,多少賺個馬夫工錢。”

    韋仁實眼中一亮,兩手一合,道:“不錯!你與我所想一樣,且比我考慮的還又多了一層。既如此,今日你就不用去城門外了,便立刻開始著手改這前院和前麵鋪子。我托了田掌櫃派人過來與你領路,幫你找人。你便找齊人手,這幾日盡快將前麵鋪子與前院改出來。哦,冰坊也一並改了。照你的想法行事即可。”

    孫鵬當即大為興奮,立刻行禮道:“多謝郎君信任!小的一定將事情辦妥!”

    但凡城門外,都多有草廬,倒也不知道是誰修建的,簡單的四根柱子搭個草棚,下麵可供人休息、躲雨,都在人流量多的城門外沿路的地方。

    若說洛陽城人流量最多的城門,那必然是南麵的定鼎門。

    定鼎門乃是洛陽城外郭城正正南門,隋初名建國門,唐時更名定鼎門。定鼎門內的街道稱為天街。隋煬帝曾在定鼎門外設四方館,東方稱東夷使者,西方叫西戎使者,南方為南蠻使者,北方是北狄使者,各一人,用於接待各番國來使和處理互市、貿易事務。

    隋唐二朝還經常在定鼎門外舉辦盛大的集會,向外國使節誇耀本朝的富強。

    所以這定鼎門是進出洛陽城最主要的一道城門,也是人流量最多的一道。

    韋仁實與孫老漢幾人拉車酒壇子出了定鼎門,過去門禁,來到距離定鼎門最近的一間草棚下麵,擺開了幾張桌子到路邊,然後將高度酒拿出來擺上。又在後麵草棚裏的桌子上擺出不同香型的酒來,混雜在一起。

    孫老漢從馬車裏取出一張大幡,展開之後,讓孫有慶掛上了草棚上。

    大幡隨風而展,隻見那上麵寫了五個極為顯眼的大字來——三碗不入城!

    往來路人已經看見了那幡,不少人已經不解的盯起了這邊。

    孫有慶和孫有全二人過去,各站在路兩旁,開始大聲喊道:“韋記酒烈,三碗下肚,不得入城,三碗之後猶能不醉者,贈酒十壇,贈錢百貫!”

    又喊道:“韋記白酒,清涼如水,滋味不同。能嚐出不同滋味者,亦可贈酒!”

    一邊說著,二人齊齊拿出一壇子酒來打開,盡數潑到了路上。

    立時,一股濃鬱香醇的酒香便立刻彌散了開來。

    聽見孫有慶和孫有全二人的吆喝,本已有不少人停住了腳步。此刻聞到酒香,便有更多的人駐足不前了。

    二人口中不停的吆喝著兩句話,將路人的目光全都吸引了過來。

    當下便有好酒之人過來問:“這酒倒是香極,但三碗之後不得入城,卻未免口氣太大了罷!”

    韋仁實就是喜歡這種人,這可是免費的托兒啊。

    當下便笑道:“今日嚐酒,分文不取,任君品嚐。口氣大不大,試試便知道了。”

    韋仁實對這些烈酒很有自信。擺出來的這些烈酒,都是經過多次蒸餾之後的高度酒。以韋仁實嚐來,估摸著怎麽也要有個五十來度了。甚至會更高,六十多度也而不是不可能。

    不過韋仁實沒有具體測度的法子,隻能靠自己嚐嚐來估計。

    這時候的唐人喝的最高的酒,估計也就是三十來度而已。初喝這麽烈的酒,肯定不會太耐受的。

    而且,韋仁實挑的碗也有講究,看似不算大,但實際上也挺耐盛,倒進碗裏的酒其實也不少。

    所以,韋仁實有把握,能喝下這三碗烈酒都不醉的人,不會有幾個。

    “如何?這位大哥敢不敢試試?”韋仁實拿起一個酒壇子,臉上露出些挑釁似的神情,笑道。(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