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試煤

字數:4874   加入書籤

A+A-


    這幾個鄰村送過來的謝禮,加起來有十頭豬,八隻羊,一時半會兒哪裏能全殺了?

    隻能先養起來。

    既然要養,韋仁實就打算養的稍微精細些。

    別說是將來想怎麽樣了,就是自己留著自己***細些養出來的肉質也更好吃啊。

    而要養這些東西,就得先騸。

    騸,就是閹割。畜禽的閹割不但包括公畜禽,也包括母畜禽。

    畜禽閹割就是摘除畜禽的生殖腺,即摘除**或卵巢。

    特別是豬,閹割之後的公豬、母豬失去性生理機能,其性情變得溫順,攻擊性會降低的十分顯著,便於飼養管理。也可以不再分開公母,而是直接混群飼養,減少人工和費用。

    另外,閹割也可以使畜禽的肉質更加細嫩,沒有腥味。可以將原本大量用於供應繁殖所需的能量轉而促進生長,利於肥育,也能夠縮短飼養周期,淘汰不良品種,利於良種選育等等。

    其實閹豬早在西周時就已出現,《周易·大畜卦》便有“豶豕之牙,吉”的說法。意思是,被閹過的豬已沒有攻擊性,其牙不足懼,所以吉祥。

    但是,這裏將豬進行閹割的目的,是為了減輕它的攻擊性,又或是為了祭祀所用。卻並沒有應用到養殖業上。

    直到宋代,更大規模的食用豬肉的現象的出現,才讓人們發現了閹割之後對於養殖畜禽的作用。

    所以這時候應該是有懂得如何給這些豬去勢的人的。

    韋仁實想罷,轉頭看向了鄭裏正。卻見鄭裏正一臉的驚惶,不可思議的盯著他。

    “去勢?!幹啥?你想幹啥?!”鄭裏正一臉的驚恐。

    “這些豬一下也吃不完啊,得養起來。”韋仁實對他說道:“這養豬就隻能留一頭種豬,幾頭母豬可勁兒生,其他的全騸了。騸過之後的豬不但長的快,長的肥,而且肉質醇美無異味……嘖嘖,這可是我搞養殖的獨門秘訣。”

    鄭裏正看看韋仁實,又看看那幾頭豬,滿是懷疑的道:“閹了還能有這些好處?”

    “可不是麽。”韋仁實一拍手,又道:“我這房子還沒蓋起來,就得先蓋個豬圈了。”

    “那有啥難的,待會兒我喊喊石老大,等你吃完飯豬圈就圈出來了。”鄭裏正笑道。

    “我這豬圈可不一般。”韋仁實說道:“我蓋出來的叫養殖場。”

    “甭管你叫什麽名號,不還都是養些個雞豚狗彘。”鄭裏正笑道:“對了,我將你做的掠子給縣衙了,縣尊要上報,不過這得等些時間。”

    “我也不急。”韋仁實說道:“鄭叔,你跟我一塊兒種地,養牲畜吧。咱倆五五開,用不了兩年你的家業就能追上你你兄弟了。”

    “種地和養牲畜能攢家業攢的這麽快?”鄭裏正吃驚道。

    “那得看是誰種和養的。”韋仁實說道:“旁人來或許不行,但我來就行。”

    “韋郎君是個心善的人啊。”鄭裏正笑了笑,說道:“那我也就不推脫韋郎君的提攜了。韋郎君成天的事情不少,告訴某該怎麽做,某替韋郎君打理著昌穀這些事情便是。”

    “多謝鄭叔。”韋仁實見鄭裏正明白了他的意思,也答應了下來,於是笑道。

    鄭裏正又道:“去勢的人……這個某還真是不大知道。不過可以去打聽打聽,想來是能打聽得來的。”

    韋仁實點了點頭,道:“此事至關重要,要實在是打聽不來,就隻能找個殺豬的來,咱們自己摸索了。”

    鄭裏正臉上頓時露出嫌棄的神色,道:“放心罷!某就是找到洛陽,也一定要找來!”

    “還有,各村裏幾年遭了雨水,一定有發芽不能要的麥子。鄭叔你幫我問問,就說我願意大量收購這些發芽的麥子。”韋仁實又說道。

    “芽麥?收它作甚?”鄭裏正問道。

    “用處其實很多的。比方說可以做飼料啊。”韋仁實答道:“其實也可以釀酒,但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習慣那種另類的滋味兒。”

    “那好說。”鄭裏正點了點頭,道:“韋郎君真是奇了,這些大家都不要的東西,到了韋郎君這裏還能派上大用場。”

    韋仁實咧嘴笑了起來,二人一道回家去了。

    夜裏也沒閑著,畫了自己想要蓋的豬舍的規格模樣,等焦海清找的人過來,就要開始修建養殖場,修幾間房屋,同時也將現在家裏的房子修繕一下。

    翌日一早,韋仁實起床便聞見滿院子的香味。吃了飯,誇了兮兒的手藝越來越好,然後便離開了家門,借了驢車,帶著石老大去福昌城找鐵匠去了。

    鐵匠果然已經就將煤爐子給打製了出來,韋仁實仔細看看,鐵匠的手藝不錯,打的嚴絲合縫,形狀也很美觀,跟他畫出來的圖樣幾乎別無二致。又套了套鐵管和彎頭,也是做得正好合適,緊而不死。

    手工打煤器也做好了,有些沉,韋仁實提了提,感覺應該是不錯的。

    配合煤爐子使用的燒水壺也做的很好,提手還包了一層軟木,軟木外麵還包了幾層布來,十分受用。

    “張師傅,好手藝啊。”韋仁實來找鐵匠打過不少東西了,是以跟鐵匠也是熟絡。看過之後,稱讚道。

    “承蒙小郎照顧生意。”張鐵匠笑道。

    張鐵匠幫著石老大將煤爐子抬上了驢車,韋仁實又找到城外一個土窯上。內灶筒子也做好了,韋仁實直接拿過來對著煤爐子試了試,又將外麵挫了些,便能穩穩當當嚴絲合縫的塞進去,正好放到煤爐子裏麵的橫鐵網上。

    內灶是十分重要的,能隔絕熱量,將熱量鎖在內灶裏麵。若是沒有這層黃泥內灶,那煤爐子旁邊就不敢坐人。

    又借著窯上的黃泥試了試打煤器,打出來的胚子也能合巧兒放進內灶裏麵,簡直完美。

    如此一來,煤爐子就做成了。

    用驢車將煤爐子拉回去,卸下來。韋仁實對石老大說道:“咱們接下來和煤。”

    驢車趕到旁邊,家裏人也過來看個熱鬧。

    石老大的孫兒跟指著木棍的張長貴一起過來,兮兒也跟他們一起,還給大家捎了些冰水來。

    “這石炭得先弄成粉末。河邊有水碓,先將石炭拉過去。”韋仁實說道。

    “好嘞。”張長貴拄著木棍走到籮筐跟前,身子斜倚著木棍,一手抓起籮筐上的滕繩往上一提,一籮筐的石炭就這麽被他提到了半身,然後放到了驢車上麵。

    “謔!”韋仁實驚呆了。

    這一籮筐的石炭差不多得三百斤吧!

    這還是人麽?

    眾人趕著驢車到河邊,用水碓將石炭錘成了粉末,又掃了回去。

    曬幹的河泥早幾天就已經準備好了。將煤粉跟水以一比十的比例混好,攪拌成煤糊。再按照兩鐵鍁煤糊一鐵鍁土的比例混在一起攪拌。

    “石叔,你來打煤吧。”韋仁實將打煤器給了石老大。

    石老大將打煤器對著調好的煤糊按下去,然後到旁邊空地上將成型的蜂窩煤推了出來。

    午後的日頭還很毒,烈日下麵,眾人隻是喝了幾碗冰水,閑聊了一會兒的功夫,打出來的那些蜂窩煤就已經被曬幹了。

    “試煤爐子嘍!”韋仁實喊了一聲,眾人立刻過來,將那兩截出氣管子,還有煤爐子跟蜂窩煤一起搬上了驢車,往家中回去。

    四下找了找位置,韋仁實讓他們把煤爐子擺放了過去,然後在韋仁實的指揮下,幾人合力將兩跟管子通過彎頭接上,一頭接上了煤爐子,一頭伸到了外麵。

    在外麵燒上一把火,木炭放上去沒幾分鍾就燒的通紅通紅,煤爐子裏放上一塊兒蜂窩煤,上麵鋪滿燒的通紅的木炭碎塊,然後往上麵再下去一塊蜂窩煤來,下麵的通風火門打開,兮兒拿著蒲扇順著火門往裏扇,很快,上麵那塊煤就隱隱泛紅了。不多久,便冒出了火焰來。

    看蜂窩煤上麵的火焰漸漸升高,韋仁實又往上放了一塊,然後將上麵的圓蓋蓋上,又將水壺放在了圓蓋上麵。

    走出去看看,一股股青煙正順著鐵皮管在往外麵冒,進去屋子裏麵用力抽抽鼻子嗅嗅,一點兒煤氣也聞不到。(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