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戰地冒險
字數:5860 加入書籤
登陸場四麵平坦,方便部隊登陸集結,但也為防守造成了極大困難。陸戰隊員們被迫在四個方向上分兵把守。每個排都要麵對近十倍兵力優勢的半生化人部隊。
楊文亦少尉是第三名接過全連指揮權的軍官。連長以及另兩個排長先後陣亡。他這個排算是傷亡最小的部隊了。
同在軌艦隊的聯係依舊暢通,除了指揮排上士兵們不斷用火箭彈對付那些難纏的家夥,楊文亦少尉唯一做的事情就是不停向艦隊指揮官要求一切可以給予的支援。不管是火力支援還是兵力支援。
當然得到的答複都是兵力增援正在籌備,火力增援正在途中。風伯運兵船已經充當起臨時的前線支援戰鬥機。但畢竟體型相對較大,而且火力較為薄弱,很容易就成為懸停在空中的巨大靶子。
敵軍半生化人雖然行動較笨拙,可腦子不會蠢到連防空導彈都不會使用的地步。多艘風伯運兵船被防空導彈擊中造成嚴重損傷,雖沒有被擊落,但隻能返回太空中的戰艦進行維修。
“呼叫過江羅漢!登陸場需要支援!火力支援或者兵力支援什麽都可以!我們兵力太過分散,敵人隨時可能突破防線!”
楊文亦半小時內已經第三次扯嗓子喊著要支援,可得到的答複都是千篇一律的。
“固守待援,增援正在途中!”
風伯運兵船一艘艘的來,可一個兵沒有給他,隻是懸停在空中,傾瀉一陣機關炮炮彈,然後遇到敵方防空導彈來襲,拋下密集的幹擾彈就逃之夭夭。確實拖慢了敵人推進速度,可一點沒有改變戰場上的不利局麵。
陸戰隊沒有足夠的重裝備。諸如年獸級重裝坦克愣是一輛也沒有。僅有大量配備電磁槍等輕武器的磁感應驅動的輕型車輛。而陸戰隊員們就是依靠車上的500克電磁槍穿甲彈配合火箭彈的攻擊才勉強壓製敵人進攻速度。
如果不擊中敵人身上為數不多的要害部位。單兵的電磁步槍發射的細小彈丸打在敵人身上也無異於隔靴搔癢,幾乎沒有任何效果。
那些被生物機械工程改造過的半生化人因為本體的生理特征並不完全一樣,因而其命門弱點也不在同一個地方。因而除非用火箭彈將其完全摧毀,否則哪怕被打的肢體殘缺仍能夠繼續爬行戰鬥。
emp火箭彈癱瘓半生化人機械部分功能的嚐試也宣告失敗。似乎敵人早已掌握共和國陸戰隊普遍裝備的單兵emp脈衝波頻。
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登陸場彈藥供給還算充足,有足夠多的火箭彈可供陸戰隊員們使用。但沒人敢用爆炸威力驚人的熱核火箭彈。即便當量僅有數噸,在敵人已經相當接近登陸場的情況下使用,無異於同歸於盡。
在沒有有效的製衡辦法和外來援助下,976團3連的官兵隻能冒著槍林彈雨利用有限的間歇發射一枚枚火箭彈來遲滯敵人進攻。
至於攻入礦業基地的976團5連和7連,以及戰略先遣營的部隊,情況比登陸場的3連好不到哪去。
礦業基地外部看去非常普通,甚至有些寒酸。但內部,尤其是地下部分簡直是另一幅景象。
雪白潔淨的現代化的加固通道和明亮的照明設施,讓人無法將這裏跟滿是灰塵肮髒黑暗的地下礦井聯係到一起。
通道並不複雜,但是機關重重。不單有自動機槍塔不時冒出來射擊,更有高能激光障礙。不斷有陸戰隊員的士兵被打死打傷,甚至燒成灰燼。這些障礙設施自然無法阻擋部隊的前進,而這也並不是這座礦業基地全部的防禦設施。
陸戰隊員們終於通過重重機關,抵達了一處金屬大門。依照情報,大門的另一邊就是礦業基地內存放著所謂“貨物”的地方。陸戰隊員們不清楚那是什麽貨物,也不會去在意,隻要能活著完成任務,就是他們最開心的事了。
最初打開金屬大門時,內部空間幾乎是一片漆黑。僅有這處設施深處有一個碩大的圓形台座被深藍色燈光籠罩著。那是一個有機玻璃製成的容器,因為隔得較遠並不能看清楚內部究竟是什麽東西。根據這個台座同金屬大門之間的距離就可以判斷,內部空間絕對不小。
當後續部隊陸續進入,小心翼翼的向中央那個台座靠近時,卻突然遭遇了敵人猛烈的火力襲擊!
進入金屬大門內的一個連陸戰隊士兵被四麵八方突如其來的火力壓得抬不起頭。而這個關鍵時刻,金屬大門更是脫離戰略先遣營的技術士官控製而緩緩關上。陸戰隊5連和在門外外部的7連與戰略先遣營小隊被分割。進入神秘大廳的5連更是處在覆滅邊緣!
大廳天花板上突然彈出整整五十部自動武器站!四周牆壁上更是彈出不下於百部的自動武器站,它們形成的交叉火力頃刻間就造成二十多名陸戰隊士兵傷亡。好在大廳內麵積很大,而且並不空曠。借助夜視儀的幫助,陸戰隊員們很快利用大廳內的各類工業機械設備、貨箱貨櫃作為依托躲避密集的彈雨,並嚐試著對那些自動武器站射擊,隻是數量實在太多,僵持中陸戰隊員的傷亡開始增加。
陸戰隊員探出頭超過兩秒鍾就必然會遭到密集的彈雨,有不少士兵就是在用火箭彈瞄準射擊時被擊中頭部陣亡。可見這些自動武器站的觀瞄係統相當先進。
在大廳內的陸戰隊員們遭遇伏擊的同時,被金屬大門擋在外邊的陸戰隊員和戰略先遣營小隊同樣遭遇到伏擊!
五十多個半生化人士兵不斷從翻轉的牆壁內走出來,對著陸戰隊員們火力全開!
較為狹窄的廊道內,十多名陸戰隊員來不及臥倒就被被敵人密集火力擊中打成篩子。
戰略先遣營小隊不愧是海軍的精銳。他們立即以受傷或者陣亡的陸戰隊士兵身體為掩體,開始對半生化人士兵展開反擊。
對於海軍的戰略先遣營,竟然以自己的陸戰隊袍澤的身體做掩體的行為,陸戰隊員們一瞬間都紅了眼睛。如果不是有更危險的敵人在眼前,他們恨不得直接幹掉這些海軍的雜碎。
陸戰隊員們不會用自己戰友的身體作為掩體。他們隻會勇往直前!
不顧敵人的密集火力,在先後付出多達七名扛著火箭筒的陸戰隊員犧牲的代價後,五名成功發射火箭彈的陸戰隊員們取得了扭轉戰局的結果!
狹窄的廊道導致陸戰隊員在敵人火力下無處可躲傷亡慘重,同時也造成火箭彈的打擊效果遠超開闊地帶!
聚能裝藥形成的高速金屬射流能夠連續貫穿多達三個半生化人!爆炸的強大衝擊波和破片也對半生化人的身體造成嚴重傷害。
僅僅一輪五枚火箭彈,就造成多達十七個半生化人失去戰鬥能力。也為後續陸戰隊員的火力打擊提供了時間!
更多的火箭彈和戰略先遣營精準的電磁步槍擊中半生化人的要害。五十多個半生化人士兵終於被消滅。陸戰隊員們為此付出了多達三十人陣亡,二十人受傷的代價!戰略先遣營也有兩人陣亡,七人受傷。
結束戰鬥,精通電腦係統破解的戰略先遣營士官抓緊時間破解自動關閉的大門響應程序。
新太平洋智能工業聯合體對人工智能的應用規模和標準遠超共和國法律限製。主要原因就是他們的人力資源極度缺乏。這也是為什麽基地內有如此多的自動武器站的原因。不過再厲害的人工智能總是有弊端可以突破。即便是對人工智能極為仰仗的新太平洋智能工業聯合體也會對自己的人工智能技術留下後門,避免遭受三百年前的慘劇。
而隻要存在後門,戰略先遣營那幫無所不能的家夥總是能搞到破解的方式。幾名掛著上士軍銜的先遣營士官僅僅用了半分鍾時間就再度破解了金屬大門的安全密碼。大門再度被開啟,後續隊員的加入避免了更多陸戰隊員被宰殺的命運。
可大廳內不僅有自動武器站,同樣出現數量不明的半生化人士兵!戰鬥再度陷入僵持!
但僅僅形成僵持對於共和**隊而言等於是失敗!他們必須迅速拿下這裏,取得情報局需要的“貨物”,然後再盡快撤離。拖延的越久,新太平洋智能工業聯合體自治政府如果長時間聯係不到石巣比売神星,必然會派遣艦隊一探究竟。
但那時軌道上的共和國海軍艦隊肯定不會管他們這些陸戰隊員的死活,而戰略先遣營不少士兵隨身攜帶的熱核炸彈,就是用來保證一旦無法脫離,就引爆確保消滅一切可以指向共和國的不利證據。當然,陸戰隊員們也攜帶著用來毀滅證據的熱核炸彈作為雙保險。
雖然有覺悟,但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不會放棄希望而去自我毀滅。他們首先尋求的就是支援兵力,希望將留守登陸場的3連調派至少一半兵力來支援。
可陷入苦戰的3連別說支援了,能夠自保並維持住防線完整就已經燒高香了。情報局低估了半生化人部隊的作戰能力,也低估了礦業基地內可能存在的防禦火力。書麵報告上幾個字的差異,就造成地麵上近百人死傷的慘劇。
基地內陷入苦戰的部隊終於等到一個好消息。956團9連的部隊已經登上風伯運兵船,直接殺向礦業基地入口,而不是在登陸場著陸投送兵力。
這是一次戰術冒險行動。戴卓天就是這次行動的直接策劃人。他意圖將全連一百多名陸戰隊員分成兩個戰鬥單位分別行動。表麵上看來,這犯了兵力分散的大忌。然而這卻是在目前局麵下扭轉整個不利戰局的關鍵一步。
在完成貨運飛船奪取任務後,戴卓天中尉就登陸支援的進入方式和作戰計劃同鄭宇天中尉發生激烈的爭執。他們爭執的焦點不是部隊登陸位置,而是登陸部隊投入戰鬥的人數和方式。
鄭宇天的意見是部隊在主戰場外圍登陸後主力直接支援登陸場的976團1營3連,扭轉不利局麵,進而集中兩個連的有生力量支援礦業基地內部陷入僵局的部隊。
戰術看似穩妥,而且顧及到勢如危卵的堅守登陸場的部隊。但戴卓天僅提出一個反對意見就讓鄭宇天最終不得不同意戴卓天分兵行動的計劃。
“我們沒有時間!”戴卓天非常清楚行動要迅速。情報局需要的貨物確實重要,不然新太平洋智能工業聯合體不會在這裏增設如此之多的兵力,而且對方肯定還會不定時同這裏聯係以確保沒有意外發生。說不定此時敵方已經發覺異常,正在集結部隊趕來!
行動如果失敗,那些身陷基地內部的人員顯然無法逃脫,最終都是以身殉國。情報局的人不會在意為了任務死多少人。在他們眼中那些不過是毫無意義的數字而已。但戴卓天不能無視陸戰隊員們的生命。
根據鄭宇天提供的情況,戴卓天分析出打破礦業基地內部的僵局其實非常容易。他隻要投入兩個攜帶使用500克重型彈丸的單兵電磁槍,以及多聯裝火箭發射器的加強型重型單兵動力裝甲的戰鬥排,就能改變僵持局麵並完成主要任務。
另外兩個同樣重型裝備的戰鬥排足以壓製圍攻登陸場的半生化人部隊。能夠分擔陸戰隊3連的壓力就可以。主要任務完成後,他們隨時可以搭乘風伯運兵飛船撤離。地麵上的半生化人部隊就交給軌道艦隊用重炮來對付。
戴卓天所做的一切,都隻是為了讓更多的陸戰隊員能活著回來。秦風與戴卓天抱著同樣的想法。陸戰隊勇於犧牲!但弟兄們的生命是無價的!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