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鄉君
字數:3630 加入書籤
他猶豫片刻,對上她真摯而企盼的眼,不忍拒絕,將塤放在她的掌中。
她拿起塤,放在唇邊嗚嗚吹了兩下。
他心中一跳,某種奇異的感覺從心底升起。對他來說,那是許多年不曾有過的悸動了。他早有妻室,側妃兩名,妾侍也有五六個。最大的兒子已經開始跟他學兵法了。若不是朝廷頒下來的新政令他煩惱,他沒辦法了才來這山寺之中尋個清淨地思考,隻怕此生都遇不到一個這樣無邪的少女。他跟她原本是不該有任何關聯的。
可是那個清晨他們相遇了,她接過他剛吹奏過的塤無意識地放在自己的唇邊。
她皺眉吹塤的模樣就那麽突兀地擊中了他的心房。
從此他再也忘不了她。
後來他找人查過她,如果身家清白,他願意將她娶了。
誰知她是唐家養女,生父竟是他的嶽丈……
嶽父舊年的荒唐糊塗造就了她尷尬的身份。她是他王妃的庶妹,王妃對她們母女更是深惡痛絕。如果她進了王府,以王妃的手段,大可以不留痕跡地將她治死。
王妃多年來與他同甘共苦,他不能背棄王妃,也不願讓她冒險。所以他忍住了自己心內澎湃的感情,隻在思念泛濫成災之際創造幾次與她的“偶遇”,他將陶塤送給她,並耐心地教她吹奏之法,在她出嫁前將自己留在京都的保障壓在她的箱底。希望能給她充足的底氣和富足的生活。
後來他忙於政務,忙著打仗,對她的關注慢慢少了。她有了丈夫,又有了孩子,他曾想去看看她,卻礙於沒有充分的理由,與她隔著千山萬水,慢慢的將她鐫刻在自己記憶深處,很少去觸碰心底那蒙塵的角落,逃避揭起那份永遠得不到而越發深刻的感情。
一別二十五年。
她已成為皇城腳下的一堆白骨,而他給她的一切也早被人蠶食瓜分。她從不知他給她的是什麽。
不知也好,否則她的人生該有多麽沉重。
他曾將聖宮和聖宮全部財富交於她手。而對她來說,他不過是個親切的陌生人。
如今她的女兒成為了聖宮之主,將四分五裂的聖宮重新拚湊在一起,將那些已經渙散的人心重新聚攏,並創造了新的財富王國。
他失去的東西不會再回來,而重新得到的卻絲毫不比當年要少。
他驚訝於麵前女子的堅韌和聰慧。這是她的女兒,明明跟他沒有絲毫關係,卻讓他倍感親切。
“你做的很好,你替朕守住了地宮。”他由衷的讚歎。
她抬起臉來,大膽的望著龍座上的新皇,“皇上,民女可不可以知道您究竟為何要將聖宮交給我娘?”
縱知僭越,她仍然問出口了。那疑團太令人不解,揪扯得她頭痛。
他微微蹙眉,然後笑了。
“你母親與朕乃是舊識。她與朕的元配是親姐妹……她嫁到京城來,自然需要人手和財富傍身,可惜她沒能親手打開箱籠瞧一瞧自己擁有些什麽。”
他說的輕描淡寫,說得含糊不清,她很想揪住他問清楚,但她知道自己沒有資格去質問,她默然地點了點頭,勉強接受了這個不完美的答案。
他轉頭想起了另一件事來,“聽說,孟閣老反對你跟赫連郡的婚事?朕問你,你是否真心想嫁給赫連郡?朕可以為你指婚……”
衛雁想了想,拒絕了他的提議,“多謝皇上關心,臣女想再考慮幾天,此事不急……”
新皇聞言笑了,知道這是個有主意的姑娘,孟閣老不願意讓外孫娶她,人家小姑娘心裏說不定不樂意還不稀罕嫁呢。
新皇想了想,決定還是幫她一把,畢竟赫連郡這次從龍有功,總不能讓他繼續打光棍吧?
“來人,擬旨,衛氏雁娘端莊淑惠,乃名門淑媛之典範,特賜封為鄉君,賞良田八百畝,食邑三百戶。”
衛雁被嚇到了。
新皇對她如此厚待,究竟為何,總不會隻因著母親跟他那點不值一提的姻親關係吧?
就算母親是他的小姨子,也犯不著如此吧?
衛雁覺得這個問題自己是一輩子都解不開的了。
想想自己如今的處境,前任聖主重新出現,聖宮是不再屬於她了。即使人家不將聖物收回,自己也不好前去調遣人家的人馬吧?香粉廠的投毒案還沒有結,不知能不能繼續經營下去,以新皇對她的態度來看,也許還能繼續賞她一碗皇家飯吃,但市農工商中商人地位最為卑微,她自己是沒奈何,以後衛貞和衛進長大了還要上進,總不能讓他們也跟著自己受人白眼吧?
這麽一想,她就欣然接受了新皇的賞賜。
鄉君是宗室貴女的封號,多數隻有虛名,並無封地和食邑。但新皇卻給了她食邑五百戶,良田八百畝,這都是實打實的好處,她就是一輩子不做事,也餓不死自己。隻要新皇在位,她又沒犯國法,就可以心安理得的當一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米蟲。
她跪地謝恩,新皇笑眯眯地望著她,囑咐她沒事可以多來宮裏走動。
宮裏現在沒有公主和妃嬪,不久後他會選妃,到時他想見她,就可以用後妃的懿旨宣她進宮……
想到這裏,他又覺得自己可笑極了,她不是唐淩,而是他的一個晚輩,他宣她進宮做什麽?她能跟他說什麽?如果臣子們有所誤會,幫他迫她入宮伴駕,那豈非害了她麽?屆時又怎麽麵對赫連郡?他可不想做個昏君!
他笑著搖頭道:“算起來朕是你的長輩,以後有什麽委屈,盡管找朕給你撐腰。”隻要她不要染指朝中大事,就是在京中橫著走也由得她。他的妻妾女兒們都死了,身邊隻餘下幾個兒子,有這麽一個模樣清秀讓他大有好感的晚輩時時在眼前晃一晃,也總比對著空空的宮牆品嚐寂寞滋味要好得多。
衛雁謝恩後就出了宮。禦書房外等著各色朝臣,她從他們中間走過,餘光瞥見赫連郡跟孟仁川分別站在左右兩側隊伍的最前麵,赫連郡朝她咧嘴笑著打招呼,她點了點,沒有抬眼,目不斜視地往前走。
她驚訝的是不僅鄭靜明在,徐玉欽也在。
改朝換代並沒有對忠於宇文煒的鄭家和徐家造成任何影響。他們向來隻支持宇文氏一族的正統皇帝,如今他們的主子是新皇,從前對宇文煒的輔佐是應當應分,輔弼新皇卻也是應當應分。(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