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伏日百鬼行

字數:4875   加入書籤

A+A-


    歸途漫漫,呂布將那杆血染的大旗,掛在馬上,與架牛車的魏續並行。拓拔詰汾父子的人頭掛在車尾,尚未瞑目的雙眼,望著那片血染的大地。

    四人退宇文、斬拓跋。文書經候官上報,難免令人覺得誇誇其他。陳治決定先行一步,麵見五原西部都尉——督瓚陳情。

    順路給三嫂報喪。

    呂布二人目送陳治,藍天白雲之下、青青綠草之間、目光所及之處,陳治化為一個黑點。

    “表兄,要不咱們繞路回趟九原。免得宇文莫那所贈財物,被官家做繳獲,充入府庫。”

    魏有有些擔憂,畢竟這是戰場繳獲,可不是他與呂布二人說給誰,就給誰的。

    “不用,尋柴草遮掩即可。返回頭曼城中,我想交給三嫂。”

    呂布眉頭輕蹙,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下意識摸了摸懷中的辟邪人麵。

    日出、日落,周而複始。

    直到第三日,才看到大漢邊關的遊騎斥候。二百裏烽燧盡毀,又趕上黨錮再起,遊騎斥候增加了數倍。

    既防範鮮卑人複來犯邊,又要防黨人出逃,一個個斥候擦亮了眼睛。

    遠遠的看到一群鮮卑人,遊騎斥候擦亮了雙眼。

    為戰死兄弟們報仇的時候到了。

    走近了才發現,為首的是兩個戍卒,血染的戎裝,書寫了赫赫戰功。

    一人姓魏名續,字文短。另一人卻眼神暗淡的說道:“微名不足掛齒”。

    一路與匹孤鬥智,最後卻折了趙三兄,呂布顏麵無光。

    遊騎斥候的竊竊私語,猜測起呂布身份:

    “此人莫不是日前救了唐琳的奉天吧?”

    “哪裏是奉天,我怎麽聽說是表字奉先。”

    “誰與你說的?此人尚未及冠,哪裏會有表字,就是奉天,姓奉名天!”

    ……

    話語間,他們自發排成兩列,在左右護衛。

    這是邊軍對英雄的最高禮遇。

    另有數騎,通知沿途各烽燧修複的戍卒,一路備水、糧。

    ……

    六月初二,伏日。

    呂布遠遠的望到了頭曼城。四十名遊騎斥候先於呂布策馬而出,夾道兩側,直至城門處。

    呂布一行人在夾到中緩走。

    魏續悄然對呂布說道:“表兄,可算是趕在伏日回來了。”

    伏日百鬼行,盡日閉門不做他事。魏續這還是第一次伏日在外麵,心裏有些怕。

    死都不怕,鬼有什麽可怕的?

    呂布笑笑,沒有說話,抬頭仰望頭曼城。

    頭曼城傍陰山而建,巍峨的陰山,到這裏山勢漸緩。向南不足三裏,便是長城。

    這座匈奴第一位單於所建的單於庭,如今已是長城外烽燧線上,最重要的一座障城。

    緩緩走近頭曼城,便可看清這土夯的城牆上,立著一群大漢官吏。再向前走,蔚藍的一汪湖水,湖水旁是碧綠的稷田。

    稷田中,大漢邊軍田卒一個都沒有,今日伏日,除了守城吏卒,皆在家中閉門。

    “三兄,回家了。”

    呂布深吸一口氣,輕拍馬鞍橋上趙老三的屍體。

    “表兄。”

    魏續輕輕喚了一聲,算是安慰呂布。說來慚愧,從小一起習武,沒想到被表兄落下這麽多。

    “以後要勤練武藝了,戰場上你遲早是要獨擋一麵的。”

    呂布語重心長,這一世也許沒有那麽久的時間,給魏續成長。

    英雄凱旋,便是伏日,也有人迎接。

    頭曼鄣尉劉侃、障司馬、騎司馬、假司馬、千人、騎千人等十數人,簇擁著一個須發連鬢的中年人,順登城步道而下,走出城門。

    呂布一看認識,此人是中部都尉督瓚,也是五原郡下一任太守。

    上一世,呂布與督瓚相識,也是督瓚出任太守以後的事了。相交不深,印象中武藝不錯,也隻是不錯而已。

    候虜燧長陳治就在督瓚身旁,指著呂布說道:“此人便是呂奉先。”

    “這就是……呂布?”

    督瓚抬頭遙望呂布。

    大戰之後,呂布蓬頭垢麵、衣衫襤褸、身上還有幹涸的血漬。唯有劍眉下一雙鷹目,爍爍放光。

    督瓚迎出數步,見呂布下馬,好似多年師長,主動開口問道:“奉先,這一路可好?”

    “督都尉。”呂布拱手施以軍禮:“布一路安好。”

    又和督瓚客套了兩句,呂布指著馬背上的趙老三屍體說道:“都尉見諒,某想先去三兄家報喪,再與您問話。”

    “某與你同去。”

    督瓚執呂布的手,向城門走去。

    頭曼城的一幹官吏,目送呂布督瓚執手相行,透出羨慕的目光。

    “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假司馬一臉豔羨的看著呂布,真沒想到,他居然這麽年輕。

    “想不到此子居然如此年少,此一役不知賜爵幾級?”

    騎千人眉頭輕索,他若是皇帝,定封候敗將,令呂布揮師北伐。

    “我看會賜官爵,隻可惜他在七科謫內,算不得良家子。不然這呂奉先以良家子為羽林郎也說不定。”

    假司馬歎了一口氣,呂布立此大功,照例是要查一下出身的。

    七科謫:賈人為首,其後治獄吏不直者、諸嚐逋亡人、贅婿、嚐有市籍者、大父母(祖父母)或父母嚐有市籍者。

    ……

    頭曼城內,一條寬闊的大道直通鄣尉府。

    大道左邊,屋舍儼然,連成一片,這是兵營。右邊小路很多,有一進三合小院、亦有高樓連閣,這裏是軍屬生活的地方。

    督瓚引呂布來到了一處三合院,呂布把馬拴在門外,輕叩宅門。

    “咚咚咚!”

    無人應門。

    “咚咚咚!”

    “三嫂,我把三兄帶回來了。”

    還是無人應門。

    三叩其門,呂布加大了力度,院門自開。走入院中空空如也,唯有東廂放著一副棺槨。

    棺槨之上,有卷券書。呂布拿起券書,眼眶中不禁擎滿淚水。

    “若我戰死,載至家舍,即時殯斂,斂以時服,皆以故衣,無更裁製。殯已開家,軍開即葬、祭食如存,無用三牲。勿告群僚,以密靜為務。妻善述吾誌,不宜違我言也。”

    這是三兄的先令券書啊!

    生前遺囑三嫂,此役若死,就以身上這身戎裝,低調入殮。

    三兄啊!你怎麽早就料到,此役歸來的,僅有一副皮囊?

    留下縣令券書,交給三嫂,真是羞煞布也!

    三嫂抱著保兒,藏在西廂旁的耳房中,眼看著呂布將趙老三屍體放入棺槨,泣不成聲:

    “保兒,你若是男兒,定要你和奉先從軍。”(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