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和風細雨

字數:5896   加入書籤

A+A-


    和風細雨中,點點雨水順著呂布衣襟留下,流下一灘紅水。

    五具屍體躺在那裏,地上的鮮血被雨水衝淡了,慢慢匯到一處。

    怎麽死的?

    呼征單於痛心疾首,占盡上風的三力士,居然在一息之間,盡數喋血倒地。

    心底除了那悲痛、震驚之外還有恍然大悟。

    中計了!

    原來他一早就有殺任何一力士的能力,他卻等到了三力士同時登場,然後將其一網打盡。

    怒。

    卻不能言。

    挑起爭端的是自己,打碎了牙,一口氣五顆,再硬,也隻能咽在肚子裏。

    臧旻,難以抑製心頭之喜。

    天不亡我大漢!

    執此內憂外患之機,為我邊關送來好一員有勇有謀的小將。

    今天殺匈奴四力士的,若是漢家高官,必是一場腥風血雨。

    可他之是區區支就塞鄣尉,二百石少吏,也隻能說你呼征單於,舉全族最強的勇士,來此秋射。

    自取其辱。

    “呼征單於,五場了,還剩五場,還比嗎?”

    臧旻真是忍不住擠兌呼征,又望向白夫人:“夫人,您要不再勸勸單於,別失了胡人氣節?”

    “比,幹嘛不比?”

    骨都侯須卜離在呼征單於之後,一個健步邁出:“我須卜離……”

    “退下!”

    呼征一聲冷哼,這才想起來。若無你須卜氏跋扈於塞外,怎有今日連折大將?

    “臧大人,今日之事,本單於無話可說。但你別高興太早,我胡人有得是勇士。”

    “那為最好,我二族共戍邊關,勇士再多,也不嫌多。”

    臧旻微微一笑:“此等小事,斷不要傷了和氣。”

    打完了,該拉了。

    這是整個大漢對待外族的策略,臧旻也是得心應手。

    ……

    呂布早已和苓兒走入人群之中。

    匈奴四力士,有勇無謀也就罷了,偏偏狂妄自大,自以為是。

    若有我方天畫戟,哪有如此費力?

    若我赤兔馬在,又豈會如此勞力馭馬。

    “奉天…奉先,你…我……”

    李朝欲言又止,咬了咬牙:“這幾日多有得罪,奉先氣度過人,朝…朝不知……不知。”

    “噗通”一聲。

    李朝不知該說什麽,幹脆跪下了:“受我一拜賠罪,若有不棄,某渡遼營軍司馬不幹了,與呂鄣尉為一馬前卒可好?”

    “某不缺兵!”

    呂布淡淡說完,帶著苓兒,緩緩離去。若不是剛剛看李朝在送弓的人群中,呂布不會與他多說一個字。

    “為一軍中更夫也行啊!”

    李朝還不死心,想呂布的背影大吼。渡遼營淫靡、腐敗,麵前的男人,才是他想要跟隨的人。

    有能力,連殺匈奴四力士。有氣度,忍他幾日不恭。

    呂布充耳不聞,小心的與苓兒保持著不遠不近的距離,怕自己身上的血,蹭到苓兒身上。

    苓兒用手指輕戳呂布,低聲說道:“不理他,這樣不好吧。”

    “聽苓兒的。”

    呂布微微一笑,站定身體,懷中掏出李朝欠錢一貫的木簡,頭也不回的扔回去:“某遲早要為一任渡遼將軍,屆時再來與你討這一貫錢。”

    區區二百石少吏,要做一任度遼將軍。

    旁人說來,那是笑話。

    呂布說來。

    霸氣。

    望著呂布繼續離去的背影,李朝收好那一塊木簡,喃喃說道:“屆時,某定會令你刮目相看。”

    “某也要跟著你,侯子都、宋蠻子都隨你從軍了,九原城中都沒幾個好友了。”

    王琦笑哈哈的小跑過來,一拍呂布肩膀。

    “全了忠義,該回去盡孝道了。”

    呂布委婉拒絕了王琦,這王琦確實令人感動,但他那性子,實在惹人厭。

    呂布可以忍住不揍他。

    那金甲、童環?

    那城頭上的戍卒?

    王琦從軍,會被人打死。

    走吧!

    一會走不了了!

    呂布向魏續打了個眼色,魏續為呂布斷後。

    秋射的九個魁首、督瓚的親衛戍吏、城中的達官顯貴,一窩蜂似的衝過來,結交呂布。

    魏續、金甲、童環、唐琳,站成一條線。

    人潮宛如洪水將他們四人淹沒。

    當人們衝過四人,放眼再望去。校場那高壘的圍牆下,有一緊閉的小門。

    呂布呢?

    一場惡戰,呂布功成身退,自是不能讓他們找到。

    說好的,晚上陪苓兒貊炙。

    ……

    夜幕降臨,支就塞營地,貊炙的火熄滅了,營中還有火把。

    戍卒們仍圍成一個圈,聽金甲、童環,講呂布的故事。

    他倆看到的也不多,但是他倆會編。

    兩個說書人,一場喝一喝,竟然引得周邊軍營的人,圍在外圍,一起來聽聽:

    草原的新傳說,呂布,字奉先。

    沒有人知道,英雄揚名之時,他為何至始至終沒有露麵。

    究竟去了哪裏?

    支就塞人說,鄣尉返回支就塞了。

    有人連夜追到了支就塞,就為了一睹草原英雄的風采。

    城頭上的一員小將卻說:“呂鄣尉秋射未歸,煩去稒陽城尋。”

    “我們就是從稒陽城來的,二百裏路,換馬不換人。”

    無力的申辯得不到任何回應,這些人悻悻返回各自駐地。

    又有人去督瓚府上去尋,誰知道督瓚也在找呂布。

    那麽呂布到底去哪了呢?

    仿佛人間蒸發了一樣。

    臧旻應付完呼征單於,隱隱覺得呼征單於定會找呂布麻煩,修書漢庭陳情。

    一切妥當,夜已深,臧旻一身常服,來支就塞駐地尋找呂布。

    正執不惑之年,臧旻卻生得一臉滄桑,胡須有些許花白,

    沒尋到呂布,比兩千石高官和將士們一起,箕坐在地上,聽金甲、銅環講故事。

    講那呂布,如何智鬥匹孤,退宇文、擒拓拔。

    帳中。

    洗去了一身血腥,呂布與苓兒對塌而坐。坐榻就是折在一起的行軍榻。

    幾案上,有一盞當戶燈。

    外麵金甲、童環好吵,呂布也不出去,聽聲音臧旻似乎沒走。

    苓兒看著呂布,後怕、微慍、不解、崇拜,都寫在臉上。

    良久,她才開口問呂布:“若我沒有讓唐琳帶我去校場,你是不是不會告訴我,今天發生了什麽?”

    “不會,願苓兒一生,看到得都是我這一雙,為你遮風擋雨的手。”

    呂布伸手手,攤在苓兒麵前:“而不是這雙沾滿鮮血的手。”

    苓兒伸出纖纖玉手,輕撫呂布手心,撫摸他每一個關節上的老繭。左手虎口處,最厚實。

    十六歲的少年,這一雙手卻好似三十多歲的壯年,粗糙而又有力。

    苓兒忽然有一些心疼,她知道呂布從軍不久,也知道呂布父母早亡,寄居在舅父家裏。

    這滿手老繭,定是無數個日夜,苦練武藝留下的。

    也許,是為了擺脫魏氏的烙印。

    無數個苦練的歲月,苓兒沒有陪著你。

    以後的日子。

    你若不離,我便不棄。

    哪怕這是一雙沾滿鮮血的手,苓兒也會握著它,直至鶴發。

    苓兒,用力握緊了呂布的手。(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