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風鈴

字數:4144   加入書籤

A+A-




    邀月館

    九霄環佩的琴音回蕩在桃林中,桃花紛飛,李獻沉了口氣,無心聽琴,示意聶裳停奏。

    “殿下,是裳兒彈得不好嗎?”

    李獻搖了搖頭,“你說,昨夜李昭和宋煜一同赴宴,二人感情深厚?”

    “昨夜來看確實如此,那幅畫我已歸還給郡主了。”

    “不應該啊,兩人從未有過交集,宋煜也是這幾天才回京的,他們兩個能有什麽交情呢。”

    聶裳起身,為李獻斟了一杯茶,淡淡道,“男女之事,從來隻看緣分,或許二人情投意合一見如故呢。”

    “嗬,紀王府這些年半點波瀾也起不來,於本王毫無用處,隻是可惜了紀王府在豫州的勢力,若能為我所用....”豫州太守府是紀王的舅家,豫州地勢險要卻也是苦寒之地,朝中能找出與之有聯係的獨紀王一家,卻偏偏是個遊手好閑之輩,無從下手,除非是用李昭的親事拿捏。

    宋煜就不一樣了,他這些年在軍中的表現足以證明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同輩之中難得的有抱負的世家子弟,憑借他在軍中的聲望,已經讓人不容小覷,更不用提他身後的鎮國公府。

    “既然宋都統是如此有誌之輩,區區聶裳又怎能讓他傾心呢,宋都統,絕非兒女情長可羈絆住的人物。殿下想要招攬他,隻有用別的法子了。”

    “也是。”李獻轉而問起,“這些日子,你可有得到什麽其他消息。”

    聶裳便緩緩掏出一張字條遞給李獻,“據這些日子的觀察,字條上的人,殿下或可招攬一二。您雖羽翼未豐,可太子殿下同樣勢弱,若能得到這些世家大族的支持,殿下在朝中勢力便可更上一層樓。”

    粗粗掃了一眼,平陽侯府郝然在列。

    “平陽侯府?”見聶裳點了點頭,不由陷入沉思。

    “殿下,您今日留的太久了,是不是該回王府了?”

    李獻收起字條,挑眉一笑,“趕我走?”

    “聶裳不敢,隻是殿下必然公務繁忙,聶裳不能占用殿下太久。”

    “也是。是該回去了,裳兒,你真好。”李獻一貫是溫柔多情的,聶裳低著頭,忽然被他輕輕一吻,呆了片刻,再回神時,她的殿下已經穿過桃林不見了蹤影。

    聶裳從不是向李昭想的那樣,家道中落流落風塵的女子,她從一開始,就是江湖聞名的殺手閣培養的死士,多年前任務失敗的聶裳在追殺之下奄奄一息,得李獻所救,這才被他安插在京都世家子弟雲集的地方,成為了他搜集情報的工具。

    江湖險惡,朝堂亦然。一開始或許隻是想報恩,可一年又一年,與他的羈絆越來越深,李獻離不開她,她也舍不得就此離開。年複一年的相伴,李獻人前虛偽的麵具開始逐漸在聶裳的麵前時而摘下,可是那時的李獻卻更讓人心疼,身在皇家,也有許多身不由己的地方。

    不知從何時開始,聶裳想,無論他想要什麽,她都願意取來奉到他手邊。算是報恩麽?也算吧。

    晚風之下桃花四處紛飛,桃花會結束,春季就要過去了,這樣的一年又一年,殿下,我還能陪你到幾時呢,等他大事已成,聶裳想過,或許自己會回到原本該去的地方,過她原本該過的日子。

    李昭自桃花會以後便安分地待在家裏,偶爾會去溫若寒的畫館跟著學畫,李昭剛從畫館出來,看見一個黑漆漆的人影蹲在畫館門口,見李昭出來,一個閃身擋在李昭跟前,把人嚇了一大跳,定睛一看,原來是宋煜身邊那個不愛說話的冷麵小哥。

    &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nbsp;   “小....小哥你有事嗎?”

    淩霄冷著臉搖了搖頭,手裏攥著什麽東西遞到李昭眼前,一陣叮當聲掠過,是一串風鈴。

    “給我?”李昭伸手接過,風鈴小巧玲瓏,用一根紅繩串起來,底下蕩著幾條穗子,伸到耳邊一搖,叮咚作響,李昭驚喜地笑起來,“多謝你。”

    淩霄臉一紅,飛快地說了句,“世子送的。”便消失在了眼前。

    李昭還是很開心得收起了風鈴,那晚遺憾沒有追上那小販,沒想到宋煜隻是問了一句,卻記在了心上。鎮國公世子,跟她一開始想的很不一樣。

    回到晴風院,在綠翹的幫助下把風鈴掛在了屋簷下,湖麵的風吹過來,丁零當啷十分悅耳。

    “郡主,慢點。快下來。”

    湖麵上忽然劈裏啪啦落起雨來,湖上新冒出的荷葉被這突如其來的雨點打得東倒西歪,一池子的錦鯉亂竄,李昭被綠翹攙扶著從高處下來,“下雨了。”

    屋簷底下擺放的鳥食已經許久沒被動過,想來廊上那一窩燕子已經搬家了。

    “是啊,下過這場雨天氣就該熱起來了,郡主,咱們今年還去別院消暑嗎?”

    “去吧。”李昭想了想,“晴風院還算涼快,等到酷暑再去也不遲,到時候再問問薛姐姐,往年我們都是一處去的,不知自那以後她的日子好過些沒有。”

    綠翹一麵護著李昭進屋,一麵將屋裏頭窗子都關上,“長公主親自給了顏色她瞧,又知道了薛姑娘與咱們紀王府的關係,想必應該收斂些了,郡主大可放心。”

    “我也這樣想。”窗外屋簷下剛掛上的風鈴在風裏響個不停,李昭看著風鈴出神,綠翹燒開了熱水沏了一壺新茶,茶湯的香氣彌漫在屋子裏。

    “鎮國公世子真是個有心人,竟有那功夫叫人送這玩意來給郡主玩。”

    李昭抿了口茶,連帶著茶葉含在嘴裏嚼,托著腮似乎是沒聽見綠翹的話。宋煜,宋明台,究竟是怎麽樣一個人,她越來越無法說服自己了。眼前浮現他那天站在圍牆下的模樣,一襲深紫,眉眼清澈柔情,那郎君,生的格外俊俏。就像石子投入湖麵,漣漪過後,又歸於平靜。

    “綠翹,我總覺得他十分讓人熟悉,卻又說不上來。”

    綠翹笑道,“這可不正應了郡主讀的詩本子上那句話?”

    李昭問,“哪一句?”

    綠翹十分艱難地回想,“額.....啊,想起來了,與君初相識,猶如.....猶如故人歸,是不是?”

    李昭笑起來,“你記性倒好,我讀過一次你就記得了,綠翹你真該去讀書的。”

    綠翹道,“我可不愛讀書,隻是那日郡主讀到此處便停了,我才多想了幾遍,就記住了。”

    李昭又念了兩句,“與君初相識......”

    門外雨疏風驟,越是這樣的天氣李昭越是靜的下心來讀書,又忍不住拿出那副宋煜題過字的畫卷來細細揣摩,宋煜的字如他本尊,清瘦有力,渾然大氣,挑的地方也好,兩行行楷掛在李昭的桃花枝頭,這宋明台真是個有意思的人,寫個字也要這樣講究,非得賞心悅目才可。

    綠翹看郡主對著一幅畫傻笑了半天,外頭的雨恐怕一時半刻停不住,就翻出兩把油紙傘擺在門口。“郡主,傘在門口,一會可不必四處尋了。”

    李昭仍然沒有應她,撥弄著眼前筆架上的一排畫筆,恐神遊天外去了,綠翹搖了搖頭,撐起傘走進門外雨幕之中。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