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上山

字數:4735   加入書籤

A+A-


    林駒找了一把鐮刀帶上,兄妹四人喊了羅雅,五個人就一起去上學。

    “老四,你拿鐮刀幹什麽”?

    二姐林馳問道。

    “嶺上的道邊兒,柞樹棵子長出來了,我去砍一下,走道方便些”。

    “行啊,還知道做好人好事兒了,到了學校老實點兒,別跟人打架,別叫咱媽操心”。

    “二姐,我知道了”。

    提起不讓媽操心,林駒心裏一陣高興。

    昨天隱瞞了學費的事情,避免了讓老媽為難。

    看來,這就是一個好的開始呢。

    不過,學費的問題,還要解決,林駒今天拿鐮刀,就要解決這個問題。

    到了嶺上,林駒叫弟妹和羅雅先走,說自己把道邊兒的柞樹棵子砍一下。

    “林駒,你真的不用我等你麽”?

    “羅雅,不用等我,你先走吧”。

    “好,那我就先走了,一會兒別忘了交學費,省得老師批評你”。

    “我知道了,今天就交”。

    羅雅蹦蹦跳跳地走了,她為能幫助林駒感到高興。

    望著羅雅的背影,林駒不禁感慨。

    多麽純真的感情啊,真希望永遠停留在這一刻。

    隻是讓這麽一個小蘿莉,來幫助一個大叔,大叔感到心中有愧啊。

    林駒開始砍道邊兒伸出來的樹枝,沒有多久就砍完了,然後就向山裏走去。

    今天,他要去割杏條和臘條,解決兄妹四人的學費問題。

    馬家堡子的周圍都是高山,有一些地方還是原始森林,樹木很多。

    有落葉鬆、油鬆、紅鬆、白鬆等針葉樹,還有樺樹、柞樹、榆樹、楸樹等闊葉樹。

    在比較低的地方,就是各種低矮的灌木。

    這樣的地方,往往就是杏條和臘條生長的地方。

    杏條就是杏樹新發的枝條,臘條就是臘樹新發的枝條。

    這兩種枝條,大概有一米高左右,筷子般粗細,是編製筐籃的材料。

    馬家堡供銷社就收購這兩種枝條,然後賣到外地去,用於編製筐簍,裝水果、蔬菜等用。

    收購枝條按斤計價,臘條每斤二分錢,杏條每斤一分五。

    如果有二百斤臘條,就能賣上四塊錢,解決學費問題。

    前世的時候,林駒曾經跟著哥哥到山上割過條子,什麽地方有,他也知道。花了二十來分鍾,就到了地方。

    坐下歇了一會兒,林駒就開始割臘條。

    這裏的臘條已經被人割過,不過,那些人隻是挑比較集中的地方割,有些散落在各處的,就幸存下來。

    一口氣割了兩個多小時,攢下了一堆臘條和一堆杏條。

    林駒把條子歸攏到一塊兒,先把杏條打捆,一捆三十來斤的樣子。

    捆條子不用繩子,用一根比較長的臘條,或者比較柔軟的椴木條、柳木條都行。在一端擰幾下,讓枝條的結構鬆軟,但是不斷掉,然後就可以纏繞起來。

    這裏人上山打柴,都是這樣捆柴的,是個男人,從小就會幹。

    臘條有些枝杈,需要修理一下,不過也很容易。

    花了半個小時左右,林駒把兩種條子都捆好了。

    一共六梱臘條,估計有一百八十斤左右。四梱杏條,有一百二十斤左右。加一起,應該能賣五塊多錢。

    行了,這就夠了。

    割條子,其實還是個比較賺錢的生意,供銷社那裏也敞開收購。

    人們之所以不願意幹,一是害怕被扣上搞副業的帽子。

    因為現在是不允許搞副業,自己賺錢的。

    雖然有人偷偷摸摸幹,畢竟不是光明正大的事情,一旦來了什麽運動,槍打出頭鳥,興許就要倒黴。

    在這種氛圍下,雖然有這個財路,許多人也不敢幹。

    此前,都是越窮越光榮的風氣,隻有在生產隊幹活兒,才是正道兒。

    另一個原因,就是割條子雖然比較容易,但是把條子運到供銷社,卻是個實實在在的力氣活兒。

    沒有什麽車輛,隻好靠人力扛著過去。

    對於十四歲的林駒來說,把三百來斤條子扛到三裏地之外的供銷社去,確實是個不輕的差事。

    肚子嘰裏咕嚕的叫了起來,林駒餓了。

    早晨吃的是玉米餅子,玉米這東西,澱粉含量低,熱量就少,沒有大米和麵粉那樣頂餓。

    林駒從書包裏拿出一個玉米餅子,已經涼透了。不過,他還是啃了起來。

    這就是他的午飯。

    能有個玉米餅子當午飯,已經是不錯的生活水平。在學校裏麵,有家庭困難的同學,中午連個玉米餅子都吃不上。

    啃著玉米餅子,林駒不禁想起了前世那些孩子們。

    這個不愛吃,那個不愛吃,吃肉怕胖,吃蛋怕膽固醇,不是怕血脂高,就是怕高血壓。

    就是在監獄裏麵的犯人,也是頓頓大米白麵,連肥肉都不吃。

    沒趕上這種物質匱乏的時代,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餓上你們三天三夜,喝口涼水都是甜的。

    想起了水,林駒就覺得渴了。

    順著一條小山溝,找到一個泉眼。裏麵清澈見底,純天然無汙染的山泉水。

    林駒趴下去,一口氣喝了個夠才起來。

    來了一頓撅尾巴茶。

    所謂的“撅尾巴茶”,是本地人自謔的說法。

    指的是在外麵渴了,隨便找個山泉和一條河水,就趴下去,撅著屁股喝水解渴。

    雖然是自黑,但沒有汙染,喝了也沒事兒。

    至於茶水,北方不產茶,能喝上茶葉的,是極少數有錢人的譜兒。

    吃完了餅子,林駒發現自己忽略了一個問題,忘了帶一條繩子來。

    不過也沒關係,他找到了一處軟棗藤子,割下了三米多長。

    這種軟棗,其實就是野生的小獼猴桃,秋天成熟之後,味道鮮美,比市麵上賣的獼猴桃好吃得多。

    把藤條鋪成一個弓形,在頂端橫上一捆臘條,然後把三梱臘條搭在橫著那梱臘條上,又把剩下的臘條和杏條搭在那三梱臘條上,最後用藤條串聯起來。

    林駒背上書包,蹲下來把藤條搭在肩上。這樣,他隻要承受橫著那梱臘條的重量,就可以把其他的條子拖走。

    這裏的人往山下運柴火的時候,就都是這樣幹的。最多的時候,一個人一次可以拖十幾梱柴火下山。

    都是下坡路,走起來其實不太費勁。主要的注意事項,就是防止樹茬子紮腳。

    盡管如此,林駒還是花了大約半個小時,才把條子拖到了供銷社的後山腳下。

    這裏距離供銷社還有七八百米遠。(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