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文昌之財

字數:4948   加入書籤

A+A-


    在生活仍然普遍窘迫的時候,除了過年的時候,至親好友之間會互相宴請之外,平常的時候,人們幾乎不會請人吃飯喝酒。

    即使在宴請的時候,也是請家裏的長輩們。

    象林駒這個年紀的小孩子,不會有人請喝酒。

    黃老道也算是有點兒臉麵的人,現在主動要林駒留下來喝酒,盡管有黃天大的關係加成,也是給足了林駒麵子。

    黃老道沒請林甲寅,卻找了林駒,可見在他的眼裏,林駒要比林甲寅重要。

    這層關係,林駒自然明白。

    對於黃老道的心意,林駒坦然接受。

    年齡是一方麵,更重要的是看一個人做的事情。

    起碼到現在為止,放眼整個馬家堡子,還找不出幾個人,能做出林駒這樣的事情來。

    酒過三巡,黃老道放下了筷子。

    林駒遞上一根煙,給黃老道點著。

    林駒現在兜裏經常揣著煙,就是一毛二一盒的白貓煙。

    他自己幾乎不抽,遇到有事兒的時候,和比較順心人的時候,才會給上一棵。

    “駒子,我聽天大說,寒假的時候,你要去南方做一筆大買賣”?

    “是的,黃大爺,我是有這個打算。你以為如何”?

    “我推算了兩回,可做,不過,到時候怕是要有些糾紛,你們還要小心”。

    “有些糾紛也正常,畢竟這麽大一筆生意,環節不少。富貴險中求,到時候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隻要下定決心,就一定做成”。

    “好一個富貴險中求,年輕人就該有些闖勁兒。本錢的事兒,你不用擔心,到時候我想辦法解決”。

    “黃大爺隻解決天大的那份兒就行,我那份兒我自己解決”。

    “如此也好,到時候你們就去吧”。

    “黃大爺,這回本錢不小,你就不怕賠了麽”?

    “哈哈哈,駒子,問得好。這才幾個錢?我還賠得起。我這一輩子,賠的比這大的事兒多了,哪裏會在乎這幾個錢”?

    “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錢才用得其所”。

    明白了,這個黃老道,又是一個二姨夫式的人物。當年也是個有故事的人。

    “駒子,你到底要做什麽生意?今天也沒有外人,能不能說說,我天天都在猜測,可就是猜不出來”。

    這幾天,黃天大動不動就問林駒這個事情,這會兒又問了一遍。

    “天大,林駒不跟你說,就有不說的道理。若是不小心把消息透露出去,別人知道了,豈不是就跟你們搶生意”?

    “不過,我可以交給你個底兒,這是一筆文昌財”。

    “文昌財,難道跟文化藝術有關?駒子,我爸說的對不對”?

    黃老道一說出來,林駒心裏不禁震驚。

    看來黃老道確實推算過這筆生意。重要的是,他算得還真準。

    文昌,就是文昌星君,主管天下文學藝術,文字教化。

    林駒要做的生意,還真就屬於這個範圍。

    “黃大爺說得對,就是文昌之財。黃大爺,真是令人佩服”。

    “雕蟲小技而已,天大,你也不要問了,到時候跟駒子去便是”。

    林駒並不是不相信黃天大。如果如此,他也不會找黃天大做這筆生意。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筆生意雖然比較大,但門檻兒很低。

    說穿了,隻是一個信息的事兒。

    如果別人知道了,也能去做這個生意。甚至可能比林駒做的更好。

    重生之後,林駒雖然大體上混的風生水起,這個時代也比較落後。

    但是,這並不說明這個時代就沒有能人。

    一個小小的馬家堡子,就有陳二成和黃老道這樣的高人,更何況大地方呢?

    一場酒喝了兩個來小時,林駒喝的暈暈乎乎,也沒回家,就在黃家睡了。

    第二天一早跟黃天大去起網,這一網收獲不小,得了十五六斤魚。

    林駒把魚分成三份兒,黃天大一份兒,自己家裏一份兒,另一份兒給羅雅家送去。

    “哎喲,林駒又給送魚來啦,謝謝你”。

    羅嬸也不客氣,高興地接了過去。

    “昨天晚上下網抓的,我們也吃不了這麽多,順便給你家送點兒”。

    “對了,林駒,你今天有事兒麽”?

    “沒事兒,羅嬸有事兒麽”?

    “你要是沒事兒,一會兒吃完飯,就騎自行車帶著羅雅,去三道河買點東西。我家這個月的東西還沒領呢”。

    “好,我回家吃飯,一會兒就去”。

    羅家雖然下放到農村,但戶口還是非農業戶口,仍然吃商品糧。隻是糧油關係遷到了三道河。

    買糧,買肉什麽的,也都在三道河買。

    標準沒有原來做市民的時候高,跟二大娘這樣的非農業戶,是一樣的標準。

    林駒趕緊回家吃飯,就等著一會兒帶羅雅去三道河。

    別說他今天沒什麽事兒,就是有其他事情,他也會推辭。

    畢竟幫著羅雅辦事兒,才是大事兒。

    吃過飯正準備要走,才發現自行車沒了。

    “二姐,自行車呢”?

    “叫大哥騎走了”。

    “今天又不照相,他騎車出去幹什麽?我還要去三道河呢”?

    “我也不知道他幹什麽。問他也不說。把回力鞋穿上了,又是梳頭又是洗臉的,好像看對象似的”。

    林駒不禁心裏一愣,湧起一股不詳之感。

    “二姐,最近沒人給大哥介紹對象吧”?

    “有啊,頭半個月之前還有人給介紹呢”。

    “哪裏的姑娘?姓什麽”?

    “周家堡的,姓周”。

    “成了麽”?

    “沒成,媽和大哥去看了,大哥沒看中,找人訪了,那家人不行,不會過日子”。

    相親時了解一下對方家庭情況,是各地都有的風俗。

    這一帶人也是如此。不過更加注重對方母親的情況。

    在這裏人看來,一個家庭的母親什麽樣,女兒就什麽樣。

    母親正派,女兒就正派。

    母親會持家過日子,女兒也是如此。

    “上回我跟你說的那個胡巧,你還記得吧”?

    “哦,記得,我跟媽和大哥都說了,沒人給大哥介紹她”。

    “哦,那就好”。

    “過兩天還有人給大哥介紹對象,忙過這幾天就去看”。

    “嗬,大哥現在還成了寶兒了”。

    “那當然,咱家照相這麽賺錢,誰不想嫁到咱家來”?

    奔著錢來,倒也是人之常情,隻要不是胡巧那樣的人就行。

    自行車已經騎走了,林駒無奈,就隻好跟羅雅步行去三道河。(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