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悶聲發財

字數:5052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林駒就拉著林甲寅、趙傑英、老五、老六、老七,到了二姨的飯店。

    “我就聽說你開車回來的,這兩天我看這個車來回走,就尋思是你,都到了門口,也不進來。”

    二姨埋怨道。

    “二姨,這可不怨我,你問我媽,我是一點功夫也沒有,昨天去給學校弄煤了”。

    “這就難怪了,我就尋思,你要是不忙,一定會到這裏來”。

    “今天這不就來了嘛”。

    “駒子,今天中午在這裏吃飯”。

    二姨夫說道。

    “姐夫,你就不用留他了,中學那邊兒會餐,叫他去呢。一回來就這個找,那個找的,家裏倒是抓不著他的影兒,走到哪喝到哪”。

    趙傑英說道。

    “中學找那就去吧,你也在那裏待一回,人家挺看重你的”。

    “好,那我就走了,技術學校那裏還沒去呢,我得先過去一趟”。

    “去吧”。

    “少喝點兒酒”。

    “媽,我知道了”。

    技術學校已經放假,林馳和黃天大騎自行車在後麵走,現在還沒到。

    車剛到門口,李明河和王安全員就打開了大門。

    “你們怎麽知道是我”?

    “哈哈哈,別說我們,怕是整個三道河都知道是你呢,昨天就傳開了,說你開了進口車回來”。

    這消息傳得還真夠快的。

    “都誰在這裏”?

    “陳校長、叢老師、韓主任、還有左師傅”。

    林駒剛下車,幾個人就出來了。

    陳輔材手裏牽著個小姑娘,已經能磕磕絆絆地走路了。

    “前天就回來了,怎麽這會兒才來,幹脆不來得了”?

    叢麗照舊是嘴上不饒人。

    “今天來就夠快了,這還一大堆事兒沒辦完呢。你們哪天回家?我送你們”。

    “過幾天吧,你現在也忙,再說了,現在回去也早,家裏地方小,還有孩子,回去也鬧騰”。

    “你們什麽時候回去,提前告訴我,我就不答應別人。什麽時候回來,也事先計劃好,到時候我去接你們”。

    “回來就不用了,我們坐火車回來就行”。

    “火車人多,咱們自己不是有車麽。再說了,我還想掙叢姐幾個車費錢呢”。

    “你想得美,要錢沒有,要命有一條”。

    “這家夥,還拚命了。我不要錢行了吧?韓蝶,你什麽時候回家”?

    “我跟叢姐一車走”。

    “也好,叢姐到綠江下車後,我把你送回家去”。

    “不用了,我到綠江就行”。

    “沒事兒,正好看看你哥,兩年沒看見他了,你哥現在幹什麽呢”?

    “弄了兩個蝦池子,養對蝦呢”。

    “效益怎麽樣”?

    “去年掙了十來萬,今年還不知道呢。你去給你弄點兒海貨回來”。

    “有海貨我更得去了”。

    “去,叫我哥給你多弄點兒”。

    “左師傅還在這裏”?

    “在屋裏呢,天天忙著”。

    “我到左師傅那裏看看,一會兒再過來”。

    林駒拿上這次從京城帶回來的書畫,進了自己的庫房。

    “哎喲,林老師,你回來啦”。

    “回來啦。左師傅,我還以為你回家了呢”。

    “不急,家裏也沒什麽事兒,月月都回去,我再幹兩天再走”。

    “回家的時候,我開車送你回去”。

    “也好,我就威風一把,叫老太婆知道我在外麵混得好,省得她總是提心吊膽的。這回又淘弄回來什麽好東西啦”?

    “都在這裏了,你給掌掌眼”。

    “好,我看看”。

    林駒打開箱子,就把書畫一張張擺在案子上。

    “嗯,不錯,比以前拿回來的東西好多了,看來你的眼力有進步啊。咦,等等,我看看這個”。

    左慶芳拿起了一張畫,仔細打量起來。

    看了一會兒,拿到窗戶跟前,對著陽光反複打量。又放回案子上,用手電反複照著。

    然後戴上手套,把畫翻過來,用一根竹簽,輕輕地撥弄一角。

    “林老師,你來看看”。

    左慶芳用手電照著那個角。

    “左師傅,我沒看出來有什麽不一樣啊”。

    “哦,也是,這是行內的事兒,你們也不懂。你看看,這個角上麵,是不是有一根金線,很細的,仔細看”。

    “哎呦,還真有一絲金光啊”。

    “這就對了,這是劉鶴年的手藝。隻要是他裝裱的畫,他就要偷偷地流下這個標記。林老師,你得到寶貝了,這是明代周眠柳的畫啊”。

    “我從歸老爺子一個朋友那裏弄來的,他說是一件仿品,三百塊錢賣給我。我覺得不錯,就留下了”。

    “哈哈哈,真是傻小子有傻福。不是仿品,是真品,你賺大了,就這一件,起碼頂你這屋裏所有藏品一半兒的價值”。

    林駒心裏一陣激動,不過還是盡量保持平靜。

    “左師傅,你看準了”?

    “當然準了。劉鶴年是明代萬曆年間京城最有名的裝裱師傅。隻給宮裏和少數達官貴人裝裱書畫。隻要是他親手裝裱的,就在左下角背麵埋伏兩根金線。”

    “劉鶴年和周眠柳還是同一時代人,這手藝也是劉鶴年的手藝,紙質也對路。這副《簪花圖》,是周眠柳的真跡,確定無疑”。

    “這麽說,我是真的撿著大漏了”。

    “當然,隻要是內行,就能確定這是真跡,你就相信我吧。這個我給你好好保管著。對了,你說的這個歸老爺子,跟你什麽關係”?

    “秋天的時候,到咱們這裏的那個歸不遇,你記得麽”?

    “京城那個司機,還在這裏住了兩晚那個歸師父”?

    “對,就是他,歸老爺子就是他父親。我跟他們一家很熟,經常到他家去,每次都帶點兒水果什麽的,基本上不空手,他們一家也拿我當家裏人似的。”

    “哈哈哈,這就是好心必要好報,你那點兒水果什麽的,送的太值得了。回去的時候,買點好東西送給人家,暗中感謝一下”。

    “好,那我就悶聲大發財啦”。

    “也不是悶聲大發財。你得了便宜,自己知道就行,也不要跟他們再說。”

    “為什麽?”

    “人家當仿品賣給你的,他覺得占了便宜,你去說這是真跡,他豈不是要後悔一輩子?有的時候,就要將錯就錯”。

    也是啊,要是那個家夥知道了真相,說不定會怎麽樣呢。

    “好,我就聽你的。左師傅,要過年了,這三百塊錢給你,算是過年的一點兒心意”。

    “你姐姐都格外給二百了,我就不要了”。

    “她給是她的,我給是我的,兩碼事兒”。

    “好,我就不客氣了,也沾沾你的喜氣”。(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