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時應棋出城

字數:2946   加入書籤

A+A-


    nbsp;   一覽平川,這裏是京城看不到的景色,金黃的稻苗,微風一吹,層層波浪。出城的時候底下人覺得時應棋很急切,等出了城,他到像是來秋遊一般,馬車慢得與走路一般,凡到一處都是吃喝玩樂。

    每次有人問來。

    他隻說:“人這輩子,趕著過,回頭看不過這樣。想得到的東西太多,反而什麽都得不到,何必如此著急。”

    這些時間他們還真不知道,這少爺是怎麽想的,做什麽事都是突然想起,到了這荒地卻感慨這感慨那的。之前還真沒看出他有這般胸懷和思慮。

    一路玩樂,底下人反正是樂意的,不管怎麽玩鬧反正錢也沒少,主子樂意糟蹋錢,誰也沒好心去提醒他。時家的錢就任他這花法,一時也不會有什麽影響。

    其實這一路,時應棋都在想事,無論怎麽看他都沒辦法想明白現在的事。說起來很簡單,從一開始他隻想幫夏臨淵,到頭來把自己攪了進去,攪進了一個拔不出腳的泥潭,越掙紮越深陷。所有人都被牽扯進來,明明自己很清楚該怎麽做,可一抬頭滿眼又是這泥潭深澤。

    每晚,他依舊睡不著,閉上眼就是李思雨的那張臉,他老是看見她。有時是小時候的模樣,紮著兩小辮,有時是長大後,一身紅衣,出嫁的新衣。一邊是回不去的過往,一邊是走不到的未來。

    離開了那座繁城,這幾日時應棋居然睡得好了一些,睜開眼不用討好奉承任何人,自己好像從新活了一遍,回到了之前那種狀態,可惜這些隻是短暫的,隻要他稍微想起一點,自己又回到泥潭。好像並不是夏臨淵、李思雨、左溢並不是這些人,而是他自己把自己困在那裏,或許左溢也是一樣,史玉蘭也一樣,都是自作孽。

    時應棋回了一趟家,幾日觀察,姑媽與父母都不知道李思雨失蹤的事,不知道還是好一些,這件事不知道怎麽開口根他們說,自己的責任還是很大的,自責也沒有辦法換回李思雨。自己派出去那麽多人到現在也沒有任何音訊,大概不會有消息了。

    “姑媽,這是。”找了個理由,到了李府,見時應棋現在的樣子,與之前大有改變,平日並不搭理他的姑父,也與他聊了幾句,之後時應棋找了個理由去了趟李思雨的房間。說是與那丫頭斷了關係,但李思雨的房間依舊收拾得幹幹淨淨,物件擺放的也是整整齊齊的,仿佛這人還每天都回來住一般。

    “你不記得了,這是你小時候買給她的,也是她最喜歡的。”拿起那支小孩帶的小鐲子,小時候李思雨是經常戴在手上,後來人大了才取了下來。鐲子是金的,款式和工藝都有些粗糙,時應棋想起來,這個東西是他自己偷拿了弟弟金鎖做的,做出來太醜就送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給了李思雨,當時時麓嶽還哭了好長時間,一陣回憶讓時應棋有了好多感慨。看著這鐲子被人保管的很好,鐲子本生有些磨損斷裂,被人拿金絲描銀做得極其精細,後來的描金要比之前好很多。

    “這個我可以拿走嗎。”

    姑媽有些疑惑的看著時應棋,隨後笑笑隻說,你要想要就拿去吧。

    之後一路上他時不時的拿出那鐲子,一時看看一時摸一摸,好像在想些什麽,但閉口不說。

    離開時縣,時應棋比之前要安靜很多,雖然一樣的慢。

    原本一個月的路,時少爺磨了兩月還沒到,從秋收到飄雪,還在路上。難怪說這烏龜比較長壽,凡事都慢吞吞的的確是要比一般生靈要長壽的。

    比烏龜還長壽的是什麽。

    樹木。

    大概隻要有土,有空間,它好像就可以一直活著。

    這樣一想還是當棵樹比較好。

    隻要有腳下的土,頭頂的太陽,就可以不管他人,不思旁事。

    時大少爺好像悟出來什麽,就這麽幾天,就那麽一會。

    從眼神到動作都和之前不一樣。

    他站在一個土山坡,很小的那種,遠遠看上去像個墳頭,站得不是很高所以看得也不是很遠,眼前是冬日的頹敗之景,他眼神堅毅,像鷹盯著獵物一般,看著遠方,一副要做大事的表情。

    “我記得那裏,該有一片桃林的。”

    順著他的手指看去,與別處的敗相沒有什麽差別,枯枝橫起,沒有詩意美感。

    “我們去看看。”

    “那個,少爺。”旁邊一人提醒著“這寒冬近臘月的日子,哪有什麽桃花可看。”

    “我不看花,就去看看樹。”時應棋說。

    “看樹?”桃樹?有什麽好看的,家裏什麽樣的樹沒有,跑了這麽遠,花了這麽多錢,就是來看這樹,還不如早早回家準備過年的好。

    說到過年,看樣子不可能回去了,隻能在這他鄉湊合了,早知這樣還不如不掙這份錢。下人走神想著這件事,可這件事隻能在腦子裏想想,並不能真說出來,萬一得罪少爺,不僅幸苦這一趟,連一厘一毫的辛苦費都沒有那就不合算了。

    早知道....

    誰也沒有早知道的可能。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