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鞭長莫及

字數:7028   加入書籤

A+A-




    何進直到吃過午飯,才得到線報說今天蔡邕沒去教劉辯讀書。再一調查,才知道蔡邕已經辭官,甚至都出關了。

    正欲派人去追回來,曹操開口勸住,“大將軍,不可追。蔡邕一生唯求著書立說而已,由他去也無妨。”

    何進怒道:“他辭官不回老家陳留,卻走了河內,想必是往冀州去了。這豈不是明珠暗投?”

    曹操和蔡邕也有些師徒情誼,作為詩人,他對這些文學大師都是很敬仰的,眼下當然要盡力阻止。以何進現在的權勢,把蔡邕追回來,肯定少不了一番折磨。

    “大將軍豈能因一時怒氣而失天下所望?夏國公不過諸侯而已,隨時可以除去。”

    何進是能聽進去勸告的,曹操又給了他一個合適的理由,就坡下驢,此事作罷。“算了,一個儒生,不值得浪費好馬。”

    曹操鬆了口氣,拱手道:“大將軍英明。”

    蔡邕隻是個搞學術的,爭權奪利的事情的確做不來。何進也並不重視蔡邕,反倒是更加在意蔡琰,畢竟蔡文姬的名號無人不知。想到這,看了一眼曹操,難怪他如此維護蔡邕,“文姬歸漢”的故事不就是曹操幹的麽?這可是中國曆史上的文化大事件之一。

    想到蔡文姬,腦子裏又冒出一串文化典故。又想起來,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開啟了建安文學的新風尚。他們若不是稱孤道寡,也是會是一代文豪。

    念及此,何進道:“聽聞孟德府上有一姬妾卞氏,尤善歌舞。若得閑暇時,請奏一曲。”

    不料曹操卻大眼瞪小眼的看著他,莫名其妙道:“大將軍何出此言?某府上並無一個卞氏。”

    “啊?”何進一時間沒反應過來,奇怪道:“沒有一個卞氏?”

    曹操很不開心,冷聲道:“不知大將軍聽了何人胡言亂語。某府上姬妾不多,還是記得清楚的。”

    惦記別人家的姬妾,不算什麽丟臉的事情。本來她們就隻是物品,可以隨意買賣、贈送,何進若是看上了曹操家的姬妾,可以花錢買下,曹操也可以贈送。但記錯了人,可就有點失禮了。

    何進這才恍然大悟,搞個鬼哦!曆史上曹操納卞氏為妾,是他辭官回鄉,在老家隱居的時候。可這一次曹操根本沒有辭官,一直在雒陽,每天都跟何進溝通工作。

    卞氏一個徐州的歌妓,自然沒法遇到雒陽將軍幕府的官員。納妾之事也就無從談起。

    “嗯……”何進想了想,這樣也好。卞氏為曹操生育的兒子都很強悍,他們沒了對自己有利。歉意道:“是我記錯了。孟德見諒。”

    曹操也是爽朗,笑著說:“某府上卻有幾個美姬,大將軍若登門做客,自當好生招待。”

    何進大笑,“多謝孟德美意。”

    到休息的間隙,曹操問自己的守護神,“大將軍所言的卞氏,真有其人?”

    守護神不明就裏,“不清楚。”

    曹操想了想,可能是何進真的搞錯了,便也放下這一茬不去理會。

    蔡邕離開雒陽,從河內北上。需要途徑魏郡、趙國兩地才能抵達夏國。抵達趙國時,劉協與趙國國相在邯鄲城外迎接。

    劉協還以為蔡邕是來擔任自己老師的,發現他是辭官去西柏亭,不由得大失所望。可是他現在也不敢再對郭鬆出言不遜,隻好勸告:“老師留在趙國,也可著書立說。學生定當鼎力。”

    蔡邕笑道:“殿下有所不知。小女自小仰慕夏國公,如今更是恨不得背生雙翼飛過去。老朽是萬萬去不得其他地方的。”

    劉協便轉而找國相商量,“我去西柏亭讀書,應當可行吧?”

    國相道:“殿下年幼,不宜離開封國。”

    “太後可以陪我去。”

    國相道:“此事應當上奏陛下。”

    “那就上奏吧。”沒有國相批準,劉協連宮門都出不去,自然也就沒有什麽底氣和國相對抗。

    辭別劉協,蔡邕繼續北上。郭鬆已經得到消息,安排了歡迎的隊伍在國境迎接。按照蔡邕的意願,安排他在西柏亭修書。

    郭鬆複蘇的神跡很快便傳遍天下,將他的形象進一步推上神壇。蔡邕加入後,西柏亭一躍成為黃河北岸的學術文化中心,與北海郡高密縣的鄭玄齊名並立。

    郭鬆按照近現代的中小學教育,設立年級製度,考試製度,主要教授九年義務教育的內容。但也有很多東西是紙上談兵。比如生物學、物理學、化學,郭鬆雖然可以把教科書搬過來,但實踐的缺乏是致命傷,難以說服學生去相信。

    荀攸提出了“增補製”,即:當通過實驗證明理論之後,將該理論編入教科書作為教學內容。未經實驗證明的,暫不教授。

    郭鬆有點愁,道:“沒有基礎的科學理論,如何能說服他們去研究呢?”

    何智道:“夫子難道忘了這些理論,本身就是通過實驗摸索出來的嗎?何況我們隻是需要老師們去實驗證明理論,這比憑空摸索可要難多了。”

    荀攸也正是這個意思,道:“路是人走出來的。就像打鐵,也是一塊塊鐵礦燒過了,才能知道高效冶鐵的方法。”

    “是我糊塗了。那就施行這套政策吧。”郭鬆承認是自己“學院化”了,以實踐來摸索理論是不錯的辦法。既然這世道已經是神仙滿天飛,物理規律也未必一成不變。

    郭鬆道:“我們要多生產消費品,換取外麵的錢財,收購大量的糧食。”

    荀攸道:“酒、玻璃等都是可以賣出好價錢的。”

    “我們積蓄好錢糧,底子足了,就可以施行義務教育和全麵掃盲了。隻要我們得到足夠多的智慧型人才,就一定可以贏得勝利。”

    荀攸擔憂道:“何進提出了‘九品中正製’,如今天下士人都歸心何氏,我們這是逆天而為。”

    “等著瞧吧!”郭鬆冷笑,非常自信的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當我們的鋼鐵洪流在中原大地馳騁的時候,任何士族都是不堪一擊的。”

    荀攸問道:“若是何進也如我們一般施政該如何?”

    何智笑了笑,道:“不可能的。他既然決定投靠士族來奪取皇權,那就不可能走我們這條路。我們這兒都是平頭百姓出身,所以才能搞科教興國。士族不會同意文化下流的。”

    其實荀攸也不想同意。但正如何智所說,郭鬆這邊有分量的士族就他一個,而且還不是在自己的老家潁川的地盤。麵對整個集團都同意的決策,哪怕荀攸是第一謀士,也不得不同意。歸根結底,集團的集體利益,就是整個集團的奮鬥方向。

    郭鬆道:“何智,你來負責起草方案,三天內拿出來。”

    “諾。”

    雒陽,何進要忙活著處理涼州的軍務,通過討伐羌族而崛起的涼州武勳群體是個燙手山芋。不獎勵吧,難以服眾,重用吧,他們又沒忠誠可言。朝中也有不少人主張放棄武威郡以西的領土,加強防禦。

    何進是個現代人,是有寸土必爭的思想的,放棄難以管轄的領土,在封建時代是家常便飯,讓他來做這個決定,卻是絕對不行的。

    “大將軍,袁紹求見。”

    “讓他進來。”何進放下手裏的羽毛筆和尺子。在推廣基礎工具方麵,何進也在努力,畢竟現代人用慣了,沒有很不方便。但他畢竟是大將軍,國務繁忙,無法像郭鬆那樣事必躬親,親自製作。

    何進把玩著手裏的尺子,采用郭鬆的標準製作的。自言自語道:“不如讓他多活幾年吧。”

    袁紹大踏步走進來,氣勢不凡。拱手道:“大將軍!下官有事稟報。”

    何進示意他坐下,“有什麽事情稟報?”

    袁紹坐下,高興道:“董卓傳來捷報,攻破羌人三城,斬首萬餘。羌人平定就在朝夕間。”

    又是來邀功的。何進壓下心裏的不滿,試探道:“董卓的確立了不少功勞,該升官了。你有沒有什麽好建議?”

    袁紹清楚他要打擊董卓,但自己家用得著,就必須推薦出來。道:“董卓是涼州人,又征戰幾十年,可為涼州牧。”

    “隻能做刺史。”何進再次重申了自己的立場,“州牧軍政一把抓,必割據為患。董卓交出兵權,可做涼州刺史,封亭侯。”

    目前,全天下,就一個州牧,即涼州牧皇甫嵩。皇甫嵩的忠誠是載之史冊的,何進也需要這樣一個人去穩定涼州。既然如今羌族已經快被平定了,涼州的戰事可以暫緩,州牧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袁紹不滿道:“董卓是我袁氏門生,靠得住。大將軍何故一再阻撓?”

    何進道:“董卓可入朝做官,九卿皆可。但必須放下兵權!天下好不容易才安定下來,不能再爆發割據作亂。”

    袁紹冷聲道:“大將軍這個時候講起忠君愛國的話來了?”

    何進哪裏會被他威脅到?神色自如,笑著說:“此事不消本初說。我正準備上奏,命董卓交出兵權,如若不從,立斬不赦!皇甫將軍為人敦厚,唯獨在懲治叛逆這一點上,淩厲果敢。”

    “大將軍!”袁紹捏著拳頭,緊鎖著眉頭,冷聲道:“我袁氏出力不少,為何求不來一個官職?”

    何進亦冷聲道:“我重複最後一次:兵權必須收歸朝廷!要做官,做大官,來雒陽!本初可如此傳話。”

    “諾。”袁紹的手在發抖,他沒料到自己會碰釘子。難道是袁氏的支持力度還不夠?還是說何進對袁氏一直心懷不滿?

    袁紹一時間想不清楚,隻能氣呼呼的告退。門口與曹操迎麵相遇,笑道:“孟德好勤快。”

    曹操見他麵色不善,連忙拉他到一旁詢問,“出什麽事了?”

    袁紹道:“董卓功勳卓著,想求一州牧而不可得。”

    曹操想了想,道:“州牧職權過大,的確不能再任命了。如今羌族之亂漸息,正好廢除涼州牧。”

    “孟德!”袁紹氣呼呼的喊了一聲,拂袖而去。

    曹操欲言又止,隻好由他去。進屋拜見何進,見他正在繪圖,好奇道:“大將軍怎麽幹起這個活來了?”

    “伊犁河穀。”何進在圖紙空白處點了點,他並非地理專業,也從未去過西域,無法繪製出精確的地圖。歎息道:“你可知道在西域萬裏黃沙之外,有什麽?”

    曹操想了想,道:“曾聽人言,絲綢之路一路往西,穿過荒漠,可以抵達大秦。這個大秦國據說是選賢任能,天下為公,其帝王是百姓推舉選出,並非父子相傳。”

    “正是。”何進微笑道:“這個大秦,真名應該叫羅馬帝國。我們穿過西域,走過波斯,渡過地中海,便能抵達‘永恒之城’羅馬。他們的確實行選舉製,有別於我國的世襲製。在這個位置。”

    何進點了點空白的地圖,喟然長歎道:“在我國與羅馬的中間,在天山山脈之後,有一條伊犁河,在群山峻嶺中形成一處河穀。此河穀水美土肥,物產豐饒,種出來的糧食可以養活上千萬人。”

    “啊?!”曹操是何許人?戰略家,軍事家,是能注《孫子兵法》的人。聽說這個情況,腦子裏立刻冒出了一整套的戰略方案,激動道:“若大將軍所言非虛。我軍拿下此地,便等於在荒漠中有了一個綠洲,再也不愁補給。如此西域則盡在囊中,再也不必因為糧草運輸問題丟掉西域,導致絲綢之路斷絕。”

    “對!此地綿延的山脈與昆侖相連,是天然的國境線。隻要拿下此地,西域諸國便是囊中之物,北方蒙古高原的威脅也能緩解。”想歸想,以東漢如今的國力,想要支持一場對伊犁河穀的征服戰爭已經太難了。

    何進扼腕歎息,阻礙東漢擴張的,不是武器裝備,不是士兵數量,而是財政。東漢是西漢的繼承,光武帝隻是小規模的更換了上層集團,大量的貴戚都還是西漢的遺留。這樣的直接後果就是土地兼並,大量的老百姓是無地可種,大量的土地無稅可收,國家財政不出問題才有鬼了!

    九品中正製已經穩住了士人,將他們拉到了自己的戰車上。可這樣一來,何進就喪失了解決土地兼並的主動權。扼製土地兼並就是從士族那裏虎口奪食。對於依賴士人支持的何進而言,這就是一個無法被解決的問題。

    “或許,後世史書會罵我。說我的政策導致土地兼並更加嚴重,致使國家走上了不歸路吧!唉,這樣發展下去,北方的蠻夷入侵是遲早的事,國家無錢戍邊。”何進連聲歎息。(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