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青雲觀
字數:3176 加入書籤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蒼青色的起伏群山,一座疊著一座,像大海的波濤,無窮無盡地延伸到遙遠的天盡頭,消失在那雲霧迷漫的深處。虎頭山,茫茫群山中的一座,因形似虎頭而得名,清晨的虎頭山霧氣繚繞,空氣清新,淙淙的溪水在山林間流淌,山野深處,不時傳來一陣虎嘯猿啼,鹿鳴呦呦。
清風徐來,霧氣漸漸散開,山腳下露出一條羊腸小路,順著青石鋪就而成的小路,幾經轉輾,來到了虎頭山頂,入眼,是一座略有些破舊的道茫茫山野間觀,道觀不大,從空中俯瞰,不過三四間,在那木製的牌匾上寫著“青雲觀”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散發出古樸深遠的韻味,那略顯破舊的木門上掛著一對對聯,上書:“紫氣東來三萬裏,劍氣霜寒十九州。”那青磚堆砌的院牆裏,一枝梨花悄然探出頭來,散發出陣陣的清香,嗬,真是好一幅山水畫。
一輪紅日跳出雲海,伴隨著朝霞,略顯破舊的青雲觀前,出現一個小小的身影,那是一個十來歲的少年,手中拎著一個菜籃子一路小跑進正殿中,口中一邊大喊:“師傅,開飯了。“
“來啦,這次可有什麽好吃的?”屋內迎來一個老道士,穿著一身略有破舊的道袍,左手拿著一根拂塵,麵色紅潤,灰白頭發挽了個道髻,頜下長須隨風而擺,行動間,腳步不見絲毫停頓。
“嘿嘿,是白米飯,配上昨日醃製的鹹菜,可香了。”
老道士聳鼻一動,臉上露出笑意:“縱是山珍海味,亦不過如此。”
青麟嗬嗬一笑,輕輕掀起菜籃上的白布,鋪在地上,師徒二人席地而坐,淡淡的飯香彌漫開來。
看著青麟狼吞虎咽的模樣,老道士輕笑:“古人雲,‘民以食為天’人食五穀雜糧,產生穢氣,阻礙成仙的道路。我等修道之人,當以天地靈氣為食,所謂‘食氣者,神明不死’當如是也。“
青麟嗤笑:“師傅,您老人家還在做長生的美夢啊,我修煉了八年,一點感覺都沒有,我看啊,你我皆是凡人,自然當以五穀雜糧為食,若能食肉,最好不過,不曾聞‘食肉者勇敢而悍’若是將來行走江湖,還是多吃肉才好,免得受人欺負。”
老道士伸手敲了阿笑一下,笑罵道:“你這臭小子,若你肯用心修煉,江湖雖大,亦可去得。再者,老道我而今壽一百五十多載,早已無望長生,何談。”
青麟輕笑:“師傅,您常說,古人有長生者,可活五百載,若您所言為真,怎地如此頹然。”
老道士哈哈大笑:“為師如今早已風殘燭年,看破了生死,縱是長生,又能活多少個歲月,到頭來,終究不過是一抔黃土。好了,不說了,麟兒啊,去講為師的酒葫蘆拿來,對了,再拿一碟鹵豆。”
“知道了師傅。”青麟應答一聲,他知道師傅好酒,也不奇怪,放下飯碗,跑了出去。不一會兒,他便一溜煙的跑了回來,手中拎著個酒葫蘆,還捂著一小碟的黃豆。
接過青麟遞來的酒葫蘆,老道士咕嚕咕嚕的灌了一口,有用手捏起一顆黃豆,吧嗒吧嗒的吃起來,臉上露出陶醉的神情:“果然,這秋梨酒還是那般滋味。”
青麟在一旁看得有趣,樂嗬嗬的笑道:“師傅,這秋梨酒也不曾有甚名氣,為何您還要天天喝它。”
老道士雙眼迷離:“你知道什麽,這秋梨酒乃是仙釀,自你青雲祖師那會兒,可謂是舉國聞名,若不是如今古籍失傳,青雲觀哪還是現在這副模樣。”
······
微涼的山風,拂過青雲觀的正殿,那破舊的窗戶,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
似乎想起了當年的往事,老道士醉了,躺在那香火案旁,沉沉睡去,青麟收拾了碗筷,給師傅蓋了層單衣,退出了正殿。殿中,那座破損的雕像,早已不如當年那般神韻,時光流逝,留下的,是數不盡的滄桑。
穿過不大的庭院,青麟來到青雲觀破舊的後院牆外,一塊形似臥虎的青石擺放在那裏,青麟叫它臥虎石,據師傅,這塊臥虎石,早在青雲觀修建之初,便已存在,距今已不知有多少個年頭。青麟敏捷的爬上臥虎石,這裏,可以清晰的看清臥虎山的風景,閑暇之餘,這裏是他最喜歡待得的地方。
靜靜的躺在臥虎石上,青麟的思緒飛的很遠,記得師傅青虛子說過,青雲觀早在千年之前便已創立,昔日,青雲祖師遊曆山河,偶見臥虎山,心中不由一陣心血來潮,於山頂建下青雲觀,修道百年,據說有飛天遁地、禦劍千裏的無上神通,名聲震懾臥虎山方圓百裏,被尊為青雲仙師,青雲觀更是被當時的國君封為國教,門下弟子更有數千眾,青雲觀創建二百年,青雲祖師白日飛升,更是引起了震動,隻可惜,後繼無能人,自祖師之後,青雲觀再無人修道成仙,青雲觀就此沒落下來,直至今日,若非依靠著一點香火錢和售賣秋梨酒帶來的收入來維持,怕是,早就荒廢了。
師傅青虛子便是第二十三代觀主,一直以振奮青雲觀為己任,隻不過如今年老體衰,恐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為此,還曾經逼迫他學習道法,更是將下一代觀主之位交給他,按照青虛子的說法,既然入我青雲觀,怎能忘記昔日之輝煌,你是我青雲觀之希望,這重振青雲觀的重任便交給了十五歲的青麟。
想到此處,青麟不禁嘴角微翹,他才不在乎什麽觀主,至於修道成仙?哪有什麽白日飛升,他才不相信哩。更多關於神仙的認知,也大多是青虛子講的,或是書本上零星記載的。
雖然不相信神仙的存在,但對神仙的幻想,青麟與普通人般,都心存希望。師傅修道一百多年,在他看來,除了一身的養生功夫外,也就那岐黃之術入得了世麵,距離成仙得道,還差個十萬八千裏。
每日與師傅修習,有時間,便下山玩耍,這樣的生活,豈不美哉?
聽師傅說,他是被撿來的。
當年師傅尋道無果,便下山尋找機緣,遊曆了數年,心中偶有所感,便想回山繼續修行,歸途中,遇到了被山賊劫掠後的村莊,在一處廢墟中發現了,尚在繈褓中的他,苦苦尋不到他父母,心中不忍,便將他帶回了青雲觀,盡心教授他道法,按著師傅的說法,至少在自己死後,青雲觀不至於滅絕傳承。(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