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星海工業

字數:3741   加入書籤

A+A-


    看著凱爾的布加迪,凱恩有些羨慕。

    他知道,前麵那台布加迪可是莫凡送的……

    “係上安全帶。”莫凡看向愣著的凱恩:“羨慕?”

    “啊?”凱恩回過神來:“沒……在想我的兒子,我想讓他到這邊學習,給他找個好的大學。另外,我準備將妻子也接過了。”

    “嗯,很好。”莫凡的手伸入西服口袋,拿出一張紙條遞了過去:“你在我這的借條,還你了。”

    “呃?”

    “是你前幾年和後幾年的獎金。”莫凡笑了笑:“今年你會很忙,這是給你的獎金。星海集團各個子公司,你得抓緊了。”

    凱恩猶豫了兩秒鍾,接過借條:“各子公司管理層人員都已經就位。可是各個崗位的人才,從無到有,這需要時間。”

    莫凡發動車子,向星海工業園區駛去:“金屬冶煉公司的一期工程盡快完善起來,世紀新苑的建築用鋼全部從公司采購。最重要的質量監督體係,一定不能馬虎。”

    “我會監督的。”

    星海工業園區,60平方公裏土地,周圍正在砌高牆,拉電網。偌大個園區,隻有兩個出入口。

    一個麵向澄海新區,一個麵向珠江經濟區。

    前門保安是海軍特種作戰部隊的人擔任,保安隊長郭啟峰,上校軍銜。名義上,他們整個部隊人員已經退伍了,但依舊由國家發放薪水、補貼,直接聽從中央命令。現在穿的保安製服……

    也沒有國家保密單位檢查的嚴格,甚至沒有停車,就直接開進去了。

    工業區還在建設,每天進進出出的人很多。這邊駐紮的兩個部隊,主要是保證治安和巡邏。等以後,進出工業園區就需要工作證和登記了。

    協調發展委員會買了20平方公裏土地,集中在工業區中部,北的位置。兩個團級編製的駐地,則隱藏工業區重要地段。一個是星海工業園區保安部,一個是星海工業園區消防部。

    偌大一塊土地,有接近10萬人的施工隊伍入駐,現階段還在平整土地,另外有房產正在修建、道路規劃等等。

    原來的省道兩邊建起了一個個棚戶區。

    大門進去右手邊就是世紀房地產有限公司的廠房。鋼架鐵皮屋的房產,建成的廠房有十幾座了,主要生產預製鋼架結構和預製模塊。

    凱爾的車停在外麵,正等著莫凡他們。

    趙振華也在,身邊跟著幾個精裝漢子。

    “侄女婿。”趙振華精神不錯,心情大好的模樣。

    “振華小表叔。”莫凡也賣他一個麵子,笑著喊道。

    “來,給你介紹兩位。”趙振華笑著介紹他右邊的那位:“郭啟峰,我的老戰友,現在是園區安保部的總經理,負責園區的安保工作和巡邏工作。你的星海重型裝備製造有限公司的安保,還有其它幾個在建公司的站崗保安都是他在負責。”

    “郭經理您好。”莫凡笑著點頭,伸出手去。

    “莫總好。”

    郭啟封四十幾歲,皮膚黝黑,身上的肌肉紮實。笑起來,給人親和的感覺。

    趙振華再介紹:“這位是孟飛,現在是星海工業園區消防站的站長。負責園區安全,處理突發事件。”

    “孟站長您好。”

    “你好。”孟飛是特警大隊的大隊長,也叫支隊長,手底下隻有幾十號人,不過,他的隊伍會擴張,但肯定沒有郭啟峰手底下的人多就是了。

    孟飛的皮膚更黑,高個子,不苟言笑。他對這次上頭派下的任務很是抵觸,特警多威風,過來當消防站的站長,別提多鬱悶了,不僅他自己抵觸,他的精英隊員們,心裏麵更是不爽。

    “孟站長很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啊。”莫凡笑嗬嗬伸出手。

    孟飛猶豫了一下,和莫凡握了握手。

    孟飛他年輕,看上去應該就比莫凡大個幾歲……

    “上頭委派的命令,我們一定恪盡職守就是了。”孟飛鬱悶的道。

    趙振華嗬嗬笑了笑:“別介意,小飛的心裏很有氣。你說,一個威風凜凜、戰功赫赫的特警隊長,忽然變成一個消防站長,他能不氣嗎。”

    孟飛心裏不爽,郭啟峰實際上也不太願意過來,不過相對於孟飛的抵觸情緒,郭啟峰好多了。

    郭啟峰帶著兩百多現役軍人直接退伍,後期他還可以根據實際要求招募員工,當然也都是特種部隊退役的軍人。而且普通員工都享有海軍部隊連級幹部的待遇……

    預計,星海工業園區全部建成,至少要兩千人以上的保安團隊。另外就是超級多的經費,需要武直十都給配置。

    “辛苦你們了。”莫凡點點頭,正準備邁開步子進去工廠,又停了下來:“別小看了現在的工作。它可是一點也不輕鬆……走吧,跟著我參觀參觀。”

    世紀房地產公司算不得機密。

    已經招聘到的員工有450人以上,招聘還在繼續。

    廠房裏正在製作建築鋼架,所用鋼材都是星海重裝備製造公司生產,新型的建築用鋼。都經過國家的專家組驗證過了……

    漆黑色的鋼筋,直接動用了船塢的金屬熔煉爐生產製造。本來可以直接打印成成品鋼架結構模塊,但計算了電的成本,還是人工製造模塊來的劃算。

    在配套核電站沒有建成以前,幾個船塢的3d金屬打印機都不太敢啟動。而建築公司這邊也要培養人力資源……

    船塢使用的幾套3d大型金屬打印機,領先地球起碼一個世紀,它可不是將金屬熔煉材料一圈一圈澆灌上就完事,而是一層一層的貼膜,表麵平整度可達到0.1mm……整個工序全部使用電力,人工智能機械手臂,對電的消耗有些嚇人。

    工廠裏,有幾個國家項目的工程師在和建築公司的工程師討論他們需要的建築結構。

    采用新材料,一些在以前看起來天馬行空不符合建築學的建築結構,也都能建造出來。但是要根據材料的性能計算……比如沒有支柱的大跨度建築,又比如跨海大橋結構、高鐵橋梁等等。新材料,新合金、新鋼材,僅用在建築領域,現在廣泛使用的建築學教材就得重新編寫。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