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養殖場

字數:3569   加入書籤

A+A-




    新的科技,新的技術,新的材料和時代。

    讓以前停留幻想的東西,不僅可以將之實現,還會出現更多更科幻的產物。

    莫凡和張東躺在船艙甲板,無人駕駛遊艇,直播間好多觀眾流口水了。

    流線型體感十足,內飾奢華有濃濃的科幻風,很多人都在想象,如果有這樣一艘遊艇,帶上幾個妹子,將會是怎樣的炮火連天……

    汗!

    “將會去的地方在深海……應該是遠海。是現代海洋養殖的試驗基地……”莫凡看著直播間彈幕:“剛才我們談到了創業。海洋大規模養殖,在將來可能會是一個不錯的方向。但是對前期的投資比較高,而且要求的技術也比較高。”

    “不知道直播間有沒有家裏從事海洋養殖工作的觀眾,如果有,可以登錄澄海新區海產養殖協會的官方網站。這邊在招商引資,澄海新區也在大力扶持遠海養殖產業。”

    莫凡看到彈幕上有人說‘有’,繼續道:“這邊將會建設世界上最大的海洋養殖基地。對前來投資的商人,海產養殖協會將給與百分之三十五的基礎建設補貼。但是投資標準有門檻,最少投入2個標準網箱,一個標準網箱是1200萬元人民幣,兩個就是2400萬元。”

    “標準網箱,可一次性養殖110萬條石斑魚。”

    “其實我也說不準確,養殖場很複雜。不僅有養魚的網箱,還有養蝦米、螃蟹等等的網箱。是分區養殖……我打算等到技術成熟以後,在那邊投資兩個黃鰭金槍魚養殖場。”莫凡聳聳肩:“如果願意從事海產養殖,這邊可以提供免費學習的機會。將來就算不自己創業,用學到的知識,找一個相關的工作也是不錯。”

    “直播間裏都是想要創業的彈幕,很多人,還有不錯的主意。創業,說的輕鬆,想象的也很輕鬆……它很難,但也很簡單。每個人都想發財,但是少有人膽敢踏出第一步……現在的社會,已經過了‘想要富先修路的時代,而是想要富敢行動’。要不滿足於現狀,動起來。”

    海洋養殖並不是莫凡的想法。

    這事情說起來,還得提到南方島。南方島居民時代靠海吃飯,經濟發展,前段時間炒作地皮,島上很多居民發財了。另外將來海洋社區的規劃,南方島現有的大麵積海洋養殖產業將會被叫停。如此由政府牽頭,聯合當地的海產養殖協會,最後決定搞一個類似‘挪威超級漁場’的項目,到之前還是星海重型裝備製造的公司的重裝製造定製設備……

    莫凡聽說後,就也想搞一個,搞一個金槍魚養殖場,以及大麵積養殖‘藍藻’,空間水藻。

    藍藻中蘊含一些對人體非常有益的東西,經過提煉,甚至能製造出‘長生不死藥’。該藥品可以喚醒人體細胞,從生理上延緩人類衰老。在大溪地的安東尼克教授正在主持相關工作的研究,據他說,長期服用此類藥物和實用此類海藻,人類壽命有可能突破200歲,甚至更長。而‘年青人’這一概念,以後挪延到130歲後。

    這世上,沒什麽比命更值錢的了。

    莫凡賣掉星海工業園區,抽出時間,就為了今後親自參與到該項目的研究。而掌握藍藻生長秘密的莫凡,這將會是壟斷性產業……能創造多大價值?隻要研究成果公布,莫凡的麻煩會很大吧。

    而這,也是莫凡送出‘中華號戰列艦’的一點點私心,用它來保護養殖場。

    不知不覺,養殖場到了。

    最先看到的是三艘大型深海工程船,就是為了青山島樁柱特意開工建造的特種工程船。

    此處海深79米——95米,工程船在打樁柱,會搭建一個簡易海上平台。不遠,有三個標準網箱下水了,網箱也是樁柱固定。在網箱上,還有用來居住和生活的小房子。

    每個標準網箱高49米。是深海半潛式智能養殖場,養殖場的位置在洋流線上,主要飼養符合當地氣候的魚類。

    深海半潛式智能養殖場這個東西並不稀罕,著名的有深藍一號,等。但是造價,這玩意便宜太多了。

    可以同時飼養110萬尾石斑魚,網箱內設計成石斑魚喜歡的棲息環境,一個網箱,年產量1000噸以上規模。

    莫凡遊艇靠上網箱,一個略微發胖的中年男子從小屋子探出頭:“莫總?”

    “嗯。”

    周興福,南方島小港村的村存在,兼南方海產養殖公司總經理。

    南方海產是小港村的集資企業。他們村子都發財了,家家戶戶百萬富,有十幾個膽子大的人,靠投機,做成了億元戶。不過,一大半億元戶隻停留理論上,因為土地泡沫,這些人欠下銀行和其他人一屁股爛賬,還不知道怎麽搞。

    “歡迎光臨,歡迎光臨。”周興福先是怔了一下,不敢相信莫凡會親自過來,連忙走出屋子迎接。

    “這個網箱如何?”

    “先進,太先進了。不怕您笑話,這個玩意,我們現在還沒有搞懂。”

    這個網箱,單獨是網箱的重量達3510噸。配備有各類傳感器3000餘個,可實現全自動監測、喂養、清潔等工作。

    根據設計,僅需要11名員工就能實現一次養魚110萬條,由中船重工武船海工研究院進行工程設計,由中遠集團和中船重工聯合建造。

    中船重工武船海工研究院此前有過類似的工程,再次設計,並有中遠集團的技術,建造這樣的工程非常輕鬆可簡單,而造價,也超乎想象的便宜。

    11名員工飼養110萬條魚,也就是說一名員工飼養10萬條魚。在深海養殖,成本更低,成活率更高,隻要喂養的飼料不出現問題,養殖的魚,比野生魚更安全衛生。

    很多人都認為野生的才是好貨,那得看什麽水質裏的野生魚。這裏遠離大陸,地點是千挑萬選的出來,水質幹淨沒有汙染,隻要喂養的餌料沒有問題,產出的魚,應該就不會錯。

    周興福邀請莫凡他們上去參觀,走走看看……

    這個玩意,看起來平常,就是使用的材料不簡單。至於技術含量,好幾年前就有的東西。

    莫凡他們立足的網箱已經投放了育苗。旁邊幾十米遠還有一座網箱,有走廊連接著,幾十名海產養殖專家教授和幾百名學生在網箱旁邊的漂浮平台居住和生活。搞研究,參與實際工作,為將來的推廣工作儲備技術和人才。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