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兵臨城下
字數:5047 加入書籤
nbsp; 此時駐紮在清河縣城外的五千軍隊已經進城駐防好幾天了。這支駐軍的主官名叫沈陸洋,其家族沈家是丹靖城有名的將門,在丹靖府影響力頗大。
這幾天沈陸洋接到過好幾次探子的回報,對前來攻打青河縣縣城的這支軍隊有了一些了解,這是一支純火器軍隊。沈陸洋出身將門,自然對火槍很是了解,甚至他以前還在家裏使用過火槍。
所以對火槍兵的戰鬥力他很清楚,這種火槍兵的遠程能力很是突出,但是近戰卻是其軟肋。對於步兵克製還是比較大的。不過若是給他五千騎兵,他有把握在半個小時內徹底擊潰敵人。
隻是現在他卻沒有騎兵,於是為了穩妥起見,便隻能守城作戰。
此刻他正在縣令府,縣令張兆景親手給他端了杯茶放在桌上。
沈陸洋看著張兆景故作鎮定的樣子不由得有些好笑,不過他也是人精,自然不會表現出來。
張兆景醞釀了一會兒後對著沈陸洋說到:“沈大人,賊寇不日便可抵達城下,不知守軍可做好準備?”
沈陸洋語氣平淡的說到:“張縣令,我們五千駐軍幾天前就已經進城接管城防,如今清河城有這五千兵馬,當是固若金湯。大人大可不必擔憂。”
張兆景聞言略微有些放鬆了些,不過他還是有些不放心的說道:“沈大人切不可輕敵,他們的火槍可不是一般的火槍可比的,據說威力不俗。”
沈陸洋語氣有些不虞的說道:“張縣令放心,這五千兵馬雖說出城野戰可能不是這些火槍的對手,不過隻是守住城池,卻是輕而易舉。”
張兆景卻是不敢把希望都放在他身上,那些城破後被殺的縣令的前車之鑒還曆曆在目,他可不想自己也走上這條路。況且他和張兆英謀劃過刺殺朱鴻信的事,此時朱鴻信來進攻清河縣,擺明了就是已經知道上次刺殺他的幕後主使是誰了。要是一旦城破,自己的下場絕對很慘。
所以他還是決定往府城修書一封,請求援助。在送走了沈陸洋後,張兆景便回到書房,打開信紙,把這裏的情況好好誇大了一番,直說的似乎縣城旦夕間便要城破一般。然後仔細看了看,確認無誤後,讓親信帶著密信快馬加鞭的送往府城。
忙完了這些,張兆景才舒了口氣。不怪他這麽謹慎,實在是關乎小命,沒有辦法。而且他知道的比沈陸洋多,他知道朱鴻信中軍之間似乎還有火炮,而且數量不少。他判斷縣城被攻下來的幾率達到了六成。所以隻能往府城求救。
而張兆英此時比起張兆景也好不了多少,雖然他在張兆景的默許下收了許多銀子,並且招募了許多私兵,可這一千多人都是沒有上過戰場,也沒有經過訓練的新兵,是在難堪大用。
他沒想到派過去的人居然失手了,這還不說,失手了居然還把他拱了出來,從而引來朱鴻信大軍攻城。他們難道連自己的家人都不顧了嗎?
他不知道的是,他派過去的人沒有傷到朱鴻信,卻刺傷了喬璿,這讓朱鴻信暴怒不已,給廉峰下了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死命令。所以廉峰才費盡手段,一夜之間審問了出來。
如今張兆英也隻能祈禱,祈禱沈陸洋爭一口氣,把朱鴻信擋在城外。
……
而城中另外一處豪宅裏麵,卻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李府。李世安書房。
此時書房裏麵氣氛熱烈,因為不僅李君茹李世安在這裏,而且李世安在城外駐軍中擔任千戶官的二公子李漢炳也在這裏。
雖然就是一牆之隔,但是大夏國軍紀森嚴,沒有調令擅自離營是按叛變論處。所以李君茹也很少見到她二哥。
她調侃的對著李漢炳說道:“二哥,你們有沒有信心打敗來敵,保衛我們青河城啊?”
李漢炳這會兒還不知道李世安已經改變了策略,不再繼續庸碌下去。所以他有些猶豫的說道:“聽聞沈大人說這次賊寇裝備的都是火槍,而且似乎和一般的火槍不同,此種火槍威力不凡,若真是這樣,恐怕這次會是一場苦戰。”
他沒有直接說能不能贏,而是用“苦戰”來間接的表明他的看法。
李君茹聞言一噘嘴,“哼,二哥,你太樂觀了。”李君茹自從在朱鴻信那裏住了幾日後,對朱鴻信便有些曖昧。
她雖然自小聰敏無比,更是一直以來被李世安當做掌上明珠,可是這樣長久形成的傲氣在朱鴻信麵前卻吃了癟。她從來都對自己的美貌還有才氣很是自信。可那個少年卻對她一點也不感冒,這讓她很是挫敗。
可人世間的姻緣是個很奇妙的東西,很多可能對你百依百順好的不能再好的人在你麵前,你卻毫不在意,可是某日一個對你不理不睬不聞不問的人站在遠處,你卻對他如癡如醉。
而李君茹也正是這樣,可是高傲如她,又怎麽會承認自己居然會真的喜歡這樣的人呢?所以說,作繭自縛,便是如此。不過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李君茹聽到她二哥言語間並不是很重視朱鴻信,不由得便替朱鴻信說起話來,“二哥,小心你到時候被人追著打。”說完還一臉的不高興。
李漢炳這就很納悶了,他不解的說道:“小妹,為什麽這麽說?”
李君茹這才反應過來剛剛自己表現的有些偏向朱鴻信,所以呐呐的不再言語。
李世安看著女兒窘迫的樣子哈哈大笑,他對李漢炳說道:“漢炳,雖然君茹說的有些偏向敵人,不過卻也是事實。我很早就開始關注那個人了,他的火槍威力用‘不凡’來形容還有些委屈了,應該用神奇來說了,那種火槍,一旦形成規模,怕是千軍萬馬也難以抵擋。更何況,他們可能還有火炮。”
李漢炳聞言驚的站了起來,大聲說道:“不可能,火炮這種東西朝廷是一直封鎖著的,怎麽一個小小的縣城裏麵會有火炮?除非,”說到這裏李漢炳停了下來。目光中帶著詢問看向李世安。
李世安緩緩的點了點頭:“沒錯,除非他是新學黨的人,而且地位不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低。”
說到這裏,李世安也站了起來,“這就是今天找你過來的原因了。”他背起雙手,挺直腰杆,“如今我們李家是一天不如一天,如果不做出一點改變,隻會慢慢的沒落下去。”
李漢炳有些明白了李世安的意思,他眉頭緊皺的說道:“可是這樣風險會不會太大了?”
李世安擺了擺手說道:“做大事哪能沒有風險?我大半輩子都是求穩,如今卻隻能在這小小的清河縣,現在有個飛黃騰達的機會擺在眼前,我不想再畏畏縮縮了。”
李漢炳還是有些猶豫,他想了會說道:“爹,不是我膽小,而是前車之鑒啊。”
李世安聞言淡笑,“以前你可見誰有過這種火槍火炮?”
“這……”李漢炳一時有些語塞,因為他發現他爹說的非常有道理。以前那麽多反叛和起義都沒有成功,是因為他們都沒有朱鴻信那樣的火器。那麽如此看來,他爹所做出的決定,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
於是李漢炳也不在猶豫,“既然爹已經考慮好了,那就告訴孩兒該怎麽做吧。”
李世安滿意的點了點頭,“既然你也同意了,那我就先給你在府城的大哥修書一封,讓他趕緊趕回來,免得到時候消息傳過去,連累你大哥。君茹,來幫我研磨,好久沒讓女兒幫我研磨了,哈哈。”
……
夜晚,城外一人雙馬往府城方向疾馳而去。
秋雨一場寒。
雨停後,空氣變得冷了起來。一場秋雨洗刷了空中的塵埃,視野仿佛一下變得開闊了許多。
朱鴻信正在營帳吃著早飯。昨天一場秋雨讓他們不得不就地紮營,直到晚上都沒停,於是隻得在此地宿營,不過還好這秋雨隻下了一天。不知為何,朱鴻信心中有些煩躁,他快速的吃完早飯,便讓警衛傳令全軍開拔。
一天時間一晃而過,中途休息一晚後,第二天上午朱鴻信視野裏終於看到了青河縣縣城。
這座縣城明顯比蒙倉縣的縣城要大了不少,城牆也有七八米高的樣子,上麵旌旗林立、崗哨密布。明顯已經開始戒備了。
朱鴻信在縣城東邊三公裏處尋找一塊高地紮營。把糧草物資等放在營地中間後,立馬分出一部分人去周圍的密林伐木。雖然他有火槍火炮,可是城牆上也有牆垛,何況最終還是需要登城,雲梯是必不可少的。同時為了方便士兵壓製城牆上的弓箭手,也需要建造以前的那種箭樓。這樣有一定的高度才可以瞄準城牆後的敵人。
城門就不用試了。肯定已經從裏麵給堵住了,即便拿大炮來轟,也隻是浪費炮彈。
不過火炮的威力是不容小覷的,這種野戰炮隻要炮彈夠多,轟塌這種城牆也不是不可能的。隻是先不說朱鴻信沒有這麽多炮彈,即使有,他也不會這麽做,因為最終塌了的城牆還是需要自己去修繕。更何況攻打這種遠程武器隻有弓箭的軍隊,完全沒必要這樣做。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