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風雲激蕩,局勢突變
字數:5152 加入書籤
nbsp; 如果覺得本書還合您的胃口,請動動手指幫忙投一下推薦票,謝謝書友。另外,這一章算是漏發後加更的一章吧。
——
漳州的州治所是宣寧府的府城永昌城,這是一個靠海的大城。這裏的天氣四季溫和濕潤,空氣清新宜人。同時宣寧府草原廣闊,盛產馬匹,是漳州最重要的養馬場。
如今的漳州牧是太子樓泓玳的大舅子,名叫唐敬言,四十歲上下。這人麵如冠玉,風度翩翩,玉樹臨風。即便人到中年依然看不出歲月流逝的痕跡。
大夏國的州牧擁有很大的權利,總攬一州的軍政大權,但是他們又很苦逼,除了妻子可以跟著州牧一起去他管轄的州,其他家人必須全部留在陪都,居住在皇宮後麵的屬宮裏麵。同時州牧每兩年必須回京述職。這些措施都是為了防止州牧擁兵自重、割據一方。這些製度從大夏國建國開始便傳承下來,千年未變。
這也是為什麽大夏國雖然年年叛亂起義不斷,卻從來都是穩如泰山。因為這些叛亂和起義最多也就是府一級,而一個府的叛亂對於州牧來說翻手就可以撲滅。更不用說擁有更多兵力的朝廷了。
此時唐敬言正在州牧府裏麵的書房,桌子上是一封用牛皮包裹起來的信,唐敬言從裏麵抽出信紙仔細看了起來:
“下官丹靖府知府彭世玉稟州牧大人:近日蒙倉縣叛軍在其頭目朱鴻信的帶領下大舉進犯青河縣,我收到青河縣縣令的緊急求援信後,與彭振南將軍商議,令騎將趙越率一萬騎兵前去救援青河縣。不料在即將到達青河縣時遇到攔截,趙越所部急於救援,死戰不退,遭遇叛軍密集的火槍攻擊,於11月6日在青河縣縣城外二十公裏處全軍覆沒。青河縣縣城亦於頭日被攻破。”
“叛軍所持火槍射程威力以及射擊速度都十分優秀,其火槍齊發之時如同狂風暴雨,勢不可擋。我府軍如今亦不敢輕舉妄動,特此請示州牧大人,該當如何。”
“此外,薛振南將軍請下官代為轉奉:若是朝廷決意圍剿,我薛振南願為前鋒。”
唐敬言看完密信,眉頭一皺。倒不是青河縣被破讓他驚訝,而是信中出現的這種火槍。
唐敬言堂堂一個漳州牧,鎮守一方的要員,自然知道很多下麵的人所不知道的事。據他所知新學黨這些年發展迅速,主要的推動力便是其迅速增強的科學實力。可是即便是新學黨,似信中這樣威力的火槍也還做不到批量生產吧。
唐敬言站起身,在書房裏走來走去,皺著眉思考著。他有些摸不清朱鴻信的底細,但他知道肯定不是新學黨的人。因為新學黨是不可能會叛亂的。若是新學黨有這個膽子。隻怕是如今新學黨早已經煙消雲散了。當年的一些秘聞,在高層裏麵也不是什麽秘密。
想了很久,也沒有什麽頭緒。隻是不管這人有什麽依仗,在漳州境內反叛,那都是他漳州牧的事情。從彭世玉的信中,唐敬言可以看得出來,薛振南有些忌憚這個朱鴻信。所以僅僅隻是讓府城出兵怕是有些困難。
想到這裏,唐敬言對著門外叫道:“來人。”
&nb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sp;門外走進來一名披甲的親衛單膝下跪道:“大人有何吩咐?”
“傳令,讓駐紮在海燕城的騎將周晟和羅榮飛統帥五萬騎兵,準備妥當後出發,前往丹靖府。協同丹靖府府軍平息叛亂。周晟為主將,羅榮飛為副將。中途補給可征調沿路府縣的庫存。”
“是,大人。”親衛應答後立即便轉身走了出去。
唐敬言想了想,又提筆寫了一份奏折,命人快馬加鞭送往陪都鳳陽城。
……
白泉縣,縣城。
這天已經是馬永明和張開霽聯軍包圍白泉城的第十天,也是正式攻城的第七天。
攻城戰一般都很少有戰術可言,唯有不斷得用人命去堆,去消耗。
這七天時間中,馬永明就像瘋了一般,每天都用出全力來進攻。但守城官軍的韌性也出奇的強,直到現在還在苦苦支撐。
然而雖然城牆都還在手裏,士卒的傷亡卻已經過半了。守城的將領和縣令都已經不抱希望,隻是能拖一天是一天。
這天一早,馬永明又帶著親衛來到城外不遠的地方。看著城牆上的守軍已經比最開始稀疏了差不多一半,馬永明嘴角露出一絲看不見的微笑,他轉身對著身邊的親衛說道:“傳我命令,立即開始攻城,哪麵城牆先被攻破,那裏的士兵就增發三個月餉銀。”
“是,大人。”
不一會兒,低沉有力的號角聲響起,登城的士兵如同海浪一般一波又一波的往城牆奔去,身後箭樓上是無數火槍開火的聲音,城牆上的弓手頓時被壓製的不敢抬頭。
“嘭”“嘭”“嘭”
一架架雲梯推著靠上城牆,無數的士兵如同蝗蟲般往城牆上衝去,又一個個從雲梯上或者城牆上摔落下來。
今天從一開始接戰,守城的將官就覺得壓力比之前大的多,而且四麵城牆都是如此。他咬牙把城中最後的幾百預備隊平攤到四麵城牆上,然後坐在城樓地麵上聽天由命。
他已經盡力了,幾千人能夠在兩萬人的圍攻下堅守七天,已經是很難得的了。如今他已經做了該做的一切,剩下的就看老天爺怎麽安排了。
很顯然,老天爺並沒有偏袒他。
攻城戰持續大半天後,東城牆陷落了。
緊跟著沒多久,其他三麵城牆也落入了敵手。他帶著人且戰且退,最後聚集在縣衙前麵。此時退守到這裏的已經隻有一千左右的士兵。那主將看著這些人,很多都已經受傷,有的已經奄奄一息,不由得閉上眼睛。
馬永明和張開霽來到縣衙的時候,這裏的一千多官軍已經全部投降了。馬永明沒有為難他們,隻是讓人暫時把他們都看押在一邊。在縣衙轉了一圈,馬永明和張開霽又來到縣令府。白泉縣縣令頂著個歪歪扭扭的官帽出來跪地求饒,馬永明眉頭一皺,揮手直接讓手下的人也一並帶走看押起來。
坐在縣令府寬大的廳堂。張開霽首先抱拳說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道:“馬兄此番成功攻下縣城,真是可喜可賀啊。”
馬永明也開懷大笑起來,他毫不在意的擺擺手說道:“若不是張兄鼎力相助,這縣城我是萬萬不敢來的。張兄請放心,我們的約定我一直記得。後天我便出兵8000隨你一起返回金鼓縣,助你攻打金鼓縣縣城。”
“馬兄高義,張某在此先謝過張兄。”張開霽興奮的說道。
馬永明攻下縣城,此時心情不錯。
“張兄客氣了。這是約定,自然是我應該做的。另外,如今丹靖府不怎麽太平,鬧的動靜有些大了,我怕上麵會派人來圍剿,所以你我二人還是得守望相助才是啊。”
張開霽點點頭說道:“馬兄說的是。正該如此。今日馬兄剛攻下縣城,想必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張某就不多打擾了。就此告辭。”
“嗯,張兄慢走。”
……
此時南方楊青山帶著聯軍也已經攻陷官溪城,雖然他們攻打官溪城比馬永明進攻白泉城地時間要晚幾天,但他們合起來也購買了一千六百火槍,同時聯軍也有兩萬主力。攻打的官溪縣縣城實力也比不上白泉縣,所以兩邊幾乎是同時攻下縣城。
楊青山攻下縣城後,和韓棣釗、王嶽約定好,第三日直接帶領聯軍去進攻白登縣。這幾天攻城的戰鬥中,楊青山的指揮本領讓另外兩人大是歎服。所以直接邀請他繼續擔任聯軍主帥,去幫他們攻打另外兩座縣城。三人甚至還結成了攻守同盟。
於是,丹靖府東部八縣的勢力便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北方是白泉縣和金鼓縣,這兩縣同樣關係密切,雖然沒有組成同盟,卻勝似同盟。
而南方的淮山縣、官溪縣和白登縣的三股勢力已經結成了名義上的攻守同盟,並且正在攻打縣城。待這幾個縣的縣城被攻下,那就代表著丹靖府東部的朝廷勢力已經全部被清除了。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偉大的勝利,是一個很鼓舞人心的消息。
而青河縣和蒙倉縣被朱鴻信占據,最東邊的新塘縣被宋向天占據。如此便形成了四足鼎立的局麵,其中以朱鴻信的勢力最大,而宋向天的實力反而最弱。
那麽如今的宋向天到底在幹什麽呢?為什麽最開始起義的他如今卻在這幾個勢力中墊底了呢?
其實這事還得怨朱鴻信,由於朱鴻信的崛起太過於迅速,同時又和宋向天有過摩擦。所以宋向天在得知朱鴻信率兵去攻打清河縣的時候,便有些心灰意冷了。於是整日裏就在後院種種花,練練拳,也不在對外麵的局勢有過太多的關注。甚至於上次朱鴻信售賣火槍,宋向天都沒有留意。
他現在就等著朱鴻信來收編他,他好混個清閑一點的官職,然後就慢慢養老了。
不過朱鴻信最近事情太多,於是新塘縣的事情朱鴻信就無限的往後推遲了。起碼得等到青河縣安定下來後,朱鴻信才會去考慮進攻新塘縣的事情。其實這裏麵卻是宋向天自己有一些放不下架子,沒有派人去和朱鴻信溝通,不然此時新塘縣已經在朱鴻信麾下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