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戰前

字數:5145   加入書籤

A+A-




    nbsp;   在房間裏呆了大半天,朱鴻信隻覺得渾身酸痛。起身走到門外,隻見漫山遍野都是白茫茫的一片。紛紛揚揚的大雪從天而降,似柳絮,似蘆花,似一簾雪幕。

    從天邊撲向大地的雪花,似乎能夠鎮壓人世間的一切喧囂。也似乎可以鎮壓火熱而躁動的人心。

    之前的一些焦急與煩躁在這天地一色間變得風輕雲淡。朱鴻信轉身對廉峰說道:“你安排兩個人,讓快馬前往青河城,此時地主應該已經清理結束了,讓張之平從查封的銀兩中點135萬兩出來,還是運到上次那個院子裏麵。讓他注意保密。”

    “是,大人。”廉峰點頭應到,然後下去安排此事。

    在外麵站了好一會兒,朱鴻信回到書房。剛一坐下,那種莫名的焦慮感再次襲上心頭。朱鴻信心中煩躁不已,拿出地圖鋪開放在桌子上,對著研究好一會兒,還是一點頭緒都沒有。無奈之下,朱鴻信隻好暫時放下此事。

    朱鴻信雖然對於孫子兵法了解不是很多,但其中有些很出名的朱鴻信還是知道的。比如說:“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朱鴻信如今的主力動向,他相信府城方麵早已經了如指掌,而宋向天就是他準備的“奇兵”。

    ……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府城那邊的135萬白銀便已經提煉結束。朱鴻信選擇在蒙倉縣生產新塘衛所需要的武器。而且同樣是分批生產,保證每天都會生產出來一批。一共八天的時間就可以全部生產結束。

    而每一批武器生產出來後,朱鴻信都會排一個連的部隊護送往新塘縣。和上次一樣,都是晚上12點之後出城,一路上放出幾十名斥候確保無人知曉朱鴻信的計劃。

    朱鴻信大致計算了下,半個月後新塘衛所需要地武器應該可以全部到位。那個時候也才剛到一月下旬。宋向天有足夠的時間訓練他們火器戰法,何況,在這之前朱鴻信已經派了100名教官和一千支火槍讓他們開始訓練了。

    朱鴻信這邊在為了不久後地大戰緊張的做些準備,府城同樣沒有一點輕視的意思。從周邊調集的府兵縣兵已經陸續從各自駐地出發,最多不過五天,便會有第一支調集過來的縣兵來到丹靖城。

    這次丹靖府的叛亂是漳州近十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叛亂,涉及丹靖府東部八縣,幾乎占了丹靖府一大半的區域。若是此次鎮壓叛亂沒有成功,那麽彭世玉和薛振南以及周晟和羅榮飛幾人都沒有好果子吃。

    而且最重要的是大夏國皇帝樓承雲最疼愛的女兒,大夏國九公主就在丹靖城內。若是她出個什麽好歹,彭世玉隻有拖家帶口逃亡海外了。

    更不用說有趙越一萬亡魂的前車之鑒了。

    所以彭世玉在調集援兵的時候,一點都不顧及他這張老臉,最初商議的調集五萬府縣兵,結果,從彭世玉經手後,一下變成了八萬的府縣兵。僅僅從丹靖府西部四縣便抽調了兩萬縣兵。然後從緊挨丹靖府的望海府、平昭府和安慶府各抽調了兩萬兵馬。

    這八萬兵馬最遲在一月末便可以全部抵達丹靖城。

    &n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bsp;  調令全部簽發下去後,彭世玉才算是鬆了口氣。自從青河城外一戰,趙越統帥一萬騎兵在一個多小時之內全軍覆沒的消息傳回來後,彭世玉便對朱鴻信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忌憚。手中沒有足夠的兵力,他總是覺得不夠安心。

    當初朱鴻信擊敗趙越的兵力隻有兩千人。而如今他已經有兩萬這樣的士卒。雖然後來薛振南也分析過,說主要原因在於趙越的臨陣指揮出了問題,才導致這次的全軍覆沒。但那畢竟隻是後來分析而已,遠沒有事實來的讓人信服。

    當然這次的騎兵將領周晟和羅榮飛的能力讓彭世玉很是放心,從上次商議進攻計劃便可看出一二。這兩人都是真正的將門之後,對於行軍打仗是非常精通的。

    單說羅榮飛提出的那個計劃,就能讓彭世玉歎服。而現在一切戰前的準備工作已經做好了,最後的結果隻能聽天由命了。

    ……

    府城大軍雲集。這個消息不僅僅是朱鴻信知道了,各地的百姓也都知道了。空氣中壓抑的氣氛越來越重,很多人走在街上也是匆匆而過,毫不停留。

    城中的糧商開始悄悄囤積糧食,拉高糧價。

    這段時間朱鴻信已經從各地鄉鎮購買了許多糧食儲存在兩座縣城,但是對於糧商這種惡意囤積的行為還是深惡痛絕,在朱鴻信下了命令後,不久,這些糧商就老實了。

    朱鴻信已經回到青河城,喬璿依然留在蒙倉城。在朱鴻信的潛意識裏,他覺得蒙倉城要比青河城安全。

    青河城的地主已經清理結束,所以換防的部隊早已經離開了青河城。坐在都衛司大堂裏,朱鴻信正在查看著這次行動的報告。

    報告是張之平寫的:

    “稟都指揮使大人:

    本次青河縣清理地主的行動前後持續月餘,各地小衝突共計不下兩百次。我方士兵傷亡一百四十二人,其中三十七人已長眠地下。

    此次清查共計查封一千八百多地主,抓獲地主及家丁共計五萬餘人,查獲白銀四百八十萬兩,另有糧食不計其數……”

    合上手中的文書,朱鴻信長長的舒了口氣。

    丹靖府第二大縣的底蘊之深厚超乎了朱鴻信的想象,更超乎朱鴻信想象的是地主勢力的龐大。

    上次九堯山附近的地主算的上已經清理了一遍了,沒想到最後匯總的結果,居然還有一千八百多地主。這一刻,即便是朱鴻信擁有係統,也感覺到一陣膽寒。

    一個青河縣便是如此了,那麽丹靖府呢?漳州呢?甚至整個大夏國呢?

    想到這裏朱鴻信不禁一陣頭皮發麻,統治這個國家的不是皇帝,而是這些地主啊。

    這樣封閉頑固的一個階級,怎麽可能會允許新學黨發展壯大?

    朱鴻信第一次對自己提出的綱領產生了質疑。以一人之力對抗整個天下,真的是人可以做到的嗎?

    但轉念間,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朱鴻信又回過神來,他並不是一個人,且不說他擁有係統這個最大的殺器,同時他還得到了底層百姓的擁戴,現在還有新學黨對他伸出橄欖枝。

    朱鴻信甩了甩有些發蒙的腦袋,眼神逐漸變得堅定起來。

    一月末的時候,天氣已經有些回暖的趨勢,但依舊寒冷。

    最後一批武器已經秘密運到了新塘縣外麵的一個營地。宋向天在得到朱鴻信的任命後,立即便開始挑選士卒組建新塘衛。

    後來當他看到那一車一車的火器不斷地運到這裏,甚至還看到有大炮的時候,他就明白,這次他跟對了人。於是訓練士兵也格外的賣力,一掃前段時間頹廢的模樣。

    韓中澤的狀態和宋向天一樣,人一旦有了希望,就可以迸發出連自己都驚歎的力量。

    回到新塘縣的韓中澤立即配合李漢陽組建新的縣衙,每天都忙的不亦樂乎,卻一點也不覺得累。

    李漢陽跟著陳慶年學了很多處理政事的方法技巧,所以做起事來也算是有條不紊。很快,在兩人的通力配合下,縣衙的基本框架已經完成搭建。剩下的就是挑選吏員充實各個機構。

    宋向天那天收到的不僅有他新塘衛指揮使的任命書,還有朱鴻信讓韓中澤轉交個給他的一封密信。宋向天當晚看完密信後,第二天就如同打了雞血一樣,拚命的操練起了新塘衛。

    這下可苦了這些士兵了,不過宋向天府庫好歹還有好幾十萬兩白銀,所以吃的他也沒有吝嗇,幾乎每天都有肉,同時承諾的餉銀也是和青鹿衛等幾個衛一樣的三兩白銀一個月。所以這些士兵訓練起來也沒啥抵觸情緒。

    在一百名青鹿衛的教官指導下,新塘衛很快便熟悉了各自手中武器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要說這裏麵最讓宋向天覺得不可思議的,並不是那24門大炮,而是那25挺馬克沁重機槍。

    在實地觀看了這種機槍最高速度的射擊後,宋向天總算明白。當初趙越那一萬騎兵死得不冤。

    這次朱鴻信除了係統附送的一個基數彈藥,他還額外給宋向天購買了一個基數的彈藥。因為新塘城沒有軍工廠,無法就近補充彈藥,隻能提前準備好。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夏元曆1359年的第一個月就這樣溜走了。

    而連通蒙倉城和青河城的水泥路,終於在不計代價的情況下貫通了。比最開始規劃的時間足足提前了半個月,這也讓朱鴻信很是高興。雖然對於眼下的戰局沒有什麽實質的影響,但多少還是能起到一定得作用的。至於是什麽作用,是好還是壞,現在還未可知。

    這條路最開始規劃的是兩架馬車的寬度,後來才改成如今的三架馬車的寬度。朱鴻信坐在馬車上,在這條水泥路上試行了一個小時,一路上地麵反饋的震動很小,這點震動對於坐在墊子上上的人來說完全可以忽略。而這一個小時的時間馬車就前進了二十公裏左右,幾乎是之前馬車速度的一倍還要多了。也就是可以節約普通人出行花在路上的一般時間。想到這裏,朱鴻信不由得有些自豪起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