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商議平叛

字數:4050   加入書籤

A+A-




    nbsp;   “本王說父皇,兒臣並不想做皇上。然後父皇便問,既然不想做皇上,哪有為何要做太子。“皇上問蕭彥城的這個問題,已經不再是暗藏的殺機,而是明晃晃的大刀壓在脖子上。

    “本王回答,做太子隻是能更好的為父皇分憂而已。“蕭彥城說罷,看著兩個人。

    “王爺,自從秦王為保陛下而戰死沙場後,隻有您殫精竭慮的為朝政而忙碌奔波。“郭禕走上前說道:”而武陵王與瀝泉王隻知道黨同伐異,霍亂朝綱,太子之位非王爺莫屬。“

    “本王現在不想聽這些。“蕭彥城皺著眉頭,頭靠著牆,閉著眼睛沉思著。

    蕭秦猜不透皇上是否有意扶持蕭彥城登上太子之位,皇上的問題實在是太富有殺機。這並不想簡單的試探。

    “殿下無需猜測陛下之用意,隻需做好我們該做的事情便好。“蕭秦說道:”以孝待陛下、貴妃娘娘;以勤待朝廷;以謀待環敵、以憫待蒼生,將來之事必可水到渠成。“

    “你說說看,需要如何做?“蕭彥城坐直身子,認真的聽著蕭秦的話。

    “殿下代替武陵王去江州平叛,便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蕭秦坐到蕭彥城的對麵說道:”以南軍的戰力,剿滅江州叛亂易如反掌,但殿下卻不可以武平之。叛亂首徒誅之便可,其餘從者多為農戶,近些年朝廷在江州地區施行改糧為桑,陛下為不增加百姓負擔,命令禁止加稅,而桑田的收入要在農田收入的六倍以上,這使得很多富商勾結官府侵占農戶土地,以至大量農戶無地可種。“

    “這件事下官也有所耳聞,太守府勾結州府;州府又有京官保護,所得之款也多數流入京城之中。“郭禕跟著說道:”而保護京官的,便是武陵王與瀝泉王。“

    “荒唐!“蕭彥城憤怒的拍桌而起,將手中的茶杯狠狠的扔在地上,茶杯被率的粉碎。:”我大齊被這兩個鳥人折騰的烏煙瘴氣!簡直豈有此理!“

    蕭彥城憤怒的大罵著自己的兩個兄弟,而蕭秦與郭禕兩個外人,則在旁邊麵麵相覷,不知該如何接話。

    “本王有些失態了。“蕭彥城意識到自己過於失去儀態:”蕭秦,你接著說。“

    “諾,殿下,蘇雙之亂導致禹城郡人口稀落,殿下可奏請陛下,收服的叛軍可遷至禹城郡屯田,隻要百姓了有了糧食,便不會再造反了。“蕭秦說道

    “哎,此事雖好,但是你也知道,禹城郡是陛下的心底的傷,揮之不去,我擔心……“

    “殿下,蕭將軍說的甚對,禹城與江州較近,氣候也相仿,將降軍遷徙過去屯田,是一件好事。“郭禕讚同道

    “恩,此事本王會向父皇提起,蕭秦,你說說,江州該如何平叛。“論軍事才能,蕭秦自然高於郭禕。

    “江州之地多湖泊江河,水道縱橫,叛軍依湖而建寨,更兼其車船以輪激水,其行如飛,故官軍多次未能剿滅。“蕭秦看蕭彥城與郭禕聽得入神,便繼續說:”如是強行攻取,勝算不大,不如招降。“

    “朝廷也多次派人前去招降,都被賊首黃佐斬了,此事你不知嗎?“蕭彥城頗有些失望的說道。

    “並非招降黃佐。“蕭秦接著說道:”黃佐麾下有謝欽、孫皓、劉磐、潘隱等將,可派人招降其將,隻要有一人歸降,黃佐必死無疑。“

    “你意招降何人?“

    “謝欽是最初便跟隨黃佐之人,對黃佐忠心耿耿,更是叛軍二當家,此人機會渺茫。“蕭秦便說便盤算著;”孫皓乃騎牆之人,可無需理會,潘隱的實力最小,且與黃佐有親,也難招降。恐怕隻有劉磐可用。“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磐乃賊軍之中驍勇之將,如何肯降?“郭禕插言道。

    “郭大人有所不知,劉磐曾是江州麾下軍司馬,隻因曾有人辱罵其母,他便出手打那個人,不曾想出手過重,人被打死了。“蕭秦如數家珍般的說著:”劉磐加入黃佐軍後,江州太守謝苗便囚禁其母,如殿下能放出其母善待之,我想定能招降劉磐。“

    “蕭秦,你真乃妙才啊。“蕭彥城心中想著有蕭秦輔佐,將來何怕蕭彥章:”恐怕蕭彥章比起你來,也不過爾爾。“

    “此計甚妙,可是這些情況,將軍是如何得知?“看到蕭彥城更加倚重的是蕭秦,郭禕有些不滿,卻又不好表現出來。

    “若非越大哥搗亂,司馬恪恐怕就要奏請領軍剿滅叛軍了,因此他便有意收集了一些情況。“在去朔州之前,司馬恪曾經收集過江州叛軍資料,曾經有意毛遂自薦前去平叛。

    “這也難怪,司馬恪之父司馬正將軍掌管著鐵鷹衛和內衛,能得到些這些情報也不意外。“郭禕撫摸著胡子一下子瞅到了蕭秦放在牆角的‘靖雲’。“將軍,這口寶刀,便是‘靖雲’吧。”

    蕭秦的臉一下子漲紅了,此刀是蕭彥明在朔州所贈,以感謝蕭秦為自己討來抵禦西涼之事,宣平王喚自己過府議事之時便說,讓自己帶著這把刀,當時便想拒絕,但是恐怕會增加自己與蕭彥城之間的誤會,便硬著頭皮帶來了,原指望宣平王因其他的事情,將其忘卻,不曾想郭禕卻提醒了蕭彥城。此時,宣平王以沒有了煩心之事,可聽到郭禕提起靖雲,眉頭輕微的抖動了一下,便含笑看著刀,一隻手示意蕭秦將刀遞過來。

    “是的,此刀乃瀝泉王在朔州所贈。”蕭秦雖回答郭禕的問題,眼睛卻看著蕭彥城,雙手將刀遞了過去。

    蕭彥城接過刀,拔刀出鞘,在手中反複的變換著角度,以便自己看清楚此刀的每一個細節,從刀刃到刀身,刀鄂,在手中掂量了一下,感受刀的重量是否平衡。

    “好刀,如此之輕,不愧是玉鋼所製,此刀價值,我看在千兩之上。”蕭彥城已經微微帶笑著說話,讓人難以捉摸。

    蕭秦原本還擔心宣平王會生氣,但是看其一臉笑容,便放下心來,講述著這把刀如何鋒利的斬斷一名侍衛的佩刀。蕭彥城將刀納入刀鞘,扔給了蕭秦。

    “此刀果然不錯,看來瀝泉王眼光不錯,對將軍也舍得花錢。”一旁的郭禕似玩笑般說著。

    此話一出,蕭秦心頭一震,趕忙道歉向宣平王道歉:“瀝泉王贈此刀給在下,那是因為自認為在下替他說來了朔州之事,如果在下不收,恐其……“

    “你呀你,真是見外,整天跟本王說話一會一個王爺,一會一個殿下,你是父皇的義子,我們兄弟幾個從小一起長大,都是自家兄弟,彥明送你點東西,你又何必在我這裏緊張呢。“蕭彥城表現的完全不在意此事。

    可是蕭秦知道,蕭彥城生性多疑,卻有不喜形於色,難以琢磨其內心想法,至於是不是真的不在乎,恐怕隻有蕭彥城自己清楚。

    “今日要談的事情已畢,兩位在我府中用膳如何?”蕭彥城如此問,兩人自然起身告辭,蕭秦離開後,郭禕也準備離開,卻被蕭彥城一把拉住,郭禕不明就裏,回過頭便問:“王爺還有何事?”

    “郭禕,我問你,治書禦史董啟前幾日所奏之事,你為何不報與我?”蕭彥城麵色突變,陰沉的麵龐讓郭禕不由自主的哆嗦了一下。

    “王爺,董啟乃瀝泉王的人,與在下雖同台為官,卻很少交往,更何況治書禦史有秘奏之權,在下實不知是何事呀?”郭禕小心翼翼的為自己開脫。

    “董啟奏請陛下,廢掉丁皇後,改立母妃為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