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馬生
字數:4861 加入書籤
nbsp; “咚!”一道身影從梁上跳下,將劉奇二人嚇了一大跳。看著一身緊身衣的中年男子,劉奇還未開口,黃承彥就開口嗬斥,“鄧展,你打算幹嘛?”
劉奇則是開口問道,“我吩咐你的事情有眉目了?”
鄧展如同一截木頭樁子,挺直的站在暗處,開口說道,“回稟主公,張羨的一些舉措是受到一個名為馬生的人指示。至於這個馬生是何人,現在我等追查不到蛛絲馬跡。”
“馬生?”劉奇輕輕念叨著,他可從未聽說過三國有個叫馬生之人,唯一出名的,也就是西涼馬氏,西涼錦馬超之名後世誰人不知?其次就是宜城馬氏,諸葛亮就曾評價說“馬氏五常,白眉最良。”,而這五常之中的老大,馬玄馬伯常,如今還在自己軍中效力。
如今西涼馬騰,肯定沒那個實力,也沒那個心思,來指示人來扯荊州的後腿,更何況,如今西涼亂局紛紛,道路阻塞,馬騰也沒辦法和張羨通信交流。
除了西涼馬氏,那就是宜城馬氏了?曆史上馬良的長輩也無從記載,宜城馬氏後輩既然能培養出來馬良那等人物,想必這一輩也不會差了,而且張羨乃是南陽人,馬氏紮根襄陽,對於荊州發生的事情,再不濟也能了解一二,從而很快傳訊給張羨。
“宜城馬氏?”劉奇沉思良久,開口詢問道。
鄧展沉思片刻開口說道,“屬下不知,從張羨那裏,屬下仔細探索之後,通過書信,屬下隻能查出與張羨聯絡之人名為馬生,其他的絲毫查不到。”
黃承彥低眉沉思,欲言又止,猶豫了好一會才開口說道,“主公,宜城馬氏應當不會做出有損荊州之事。”
“哦?這卻是為何?”劉奇開口詢問說道。
黃承彥開口說道,“宜城馬氏乃是馬服君裔嗣,如今天下局勢尚未明朗,馬氏應當不會這麽快插手諸侯鬥爭,更遑論,荊州亂了,於馬氏而言,弊大於利。”
劉奇朝著門外喊道,“陳就,周倉,你二人去一人將太公和戲忠請來,另外在四周布防,我有些要事商議。”
“黃公、鄧展,稍等片刻,等人到齊了,我等參詳一番,看看到底是誰在背後推動這件事情。”劉奇轉過頭來說道。
一陣兵戈之聲肅起,隨著一道聲音的指揮,這小院之中多了一絲肅穆之氣,不一會,戲誌才推門走了進來,衝著劉奇拱手道,“主公。”
劉奇點頭示意,然後沉思起來,看到劉奇的模樣,戲誌才覺得發生了什麽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愣了愣回過神的戲誌才,朝著黃承彥抱拳說道,“見過黃公,戲忠失禮了,黃公可知,主公深夜召我等前來有何時?”
黃承彥頷首示意,開口說道,“戲公,莫要著急,具體事情我也不清楚,還是等刺史大人來了再讓主公細言。”
不一會,劉表推門走了進來,看到除了劉奇之外,還有三人在場,登時有些愣住了,不過劉表好歹也是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經曆過大場麵的人,迅速回過神來衝著黃承彥點頭道,“黃公能來府中,真是稀客。”
黃承彥拱手行禮道,“草民愧不敢當,見過刺史大人,山野草民,如有失禮之處,還請大人見諒。”
戲誌才淡淡的朝著劉表一拱手,後退一步站到了劉奇身後,鄧展則是在戲誌才推開門的時候,就已經如同一根柱子一般,站在了陰暗處,隻留下一個背影在昏暗中若隱若現。
劉奇也顧不得施禮,開口說道,“父親,孩兒派出去的人查探到,背後指使張羨之人,喚作馬生,如今廳中都是自己人,咱們推衍合計一番,看看這馬生到底是什麽人?”
劉表率先跪坐下來,開口說道,“平日裏也沒那麽多規矩,大家隨便坐。”
眾人坐定,劉表輕咳一聲清了清嗓子說道,“大致是去年九、十月份,有人從益州傳來消息,說劉焉違反禮製造了一千多輛乘輿車具,暗中謀劃有自立為帝的心思。”
“我與手下一眾人商議了三天,也沒談論出來個結果,有一天,零陵太守張羨私下裏來找我,勸我說劉焉有謀逆之心,我等二人俱為宗室,為了避免被劉焉牽連,應當上書朝廷,將劉焉謀反的事情告訴朝廷。”劉表有些意興闌珊的說道,“我將奏表已經寫好,準備擇日上書朝廷,不想袁術來襲,這表文到現在還沒來得及送出,還好子瑾發現其中玄機,差一點就釀成大錯。”
“是否有一句是劉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聖人之論?”背對眾人的鄧展冷不丁的說出來一句話。
“是有!”劉奇頓了頓又問道,“除了此事,馬生付與張羨的書信中,還有沒有說其他的事情?”
“馬生付與張羨的書信有三封。”鄧展稍微頓了頓說道,“除了刺史大人所言之事外,另外兩封書信中,一封中馬生要求張羨放棄州內佐官,謀求荊南一郡太守之位;另一份要張羨拉攏說服一批官員,勸諫刺史大人攻伐交州。”
劉表開口問道,“這馬生是何人?可否能探得些許消息?”
劉奇開口說道,“父親,卻是毫無蛛絲馬跡,不過有些許猜測,我等合計一下,看看這馬生到底是何人?”
黃承彥捋了捋頷下胡須,開口說道,“會不會是朝廷從中作梗,董賊欲學昔日秦王,雄踞關西而一掃中原殘局。”
“馬生,馬生!”聽到黃承彥分析,劉表連著念叨了好幾次馬生的名字,這才開口說道,“扶風馬氏,伏波將軍的後人,昔年大儒馬融族人兄弟數十,皆列高位,如今董卓當政,馬日磾仍位居三公,掌太尉之職,名義上節製天下兵馬。”
“西涼馬騰,也自稱是伏波將軍後人,兩者之間會不會有聯係?”劉奇開口詢問道,他確實被這些掩蓋在曆史的塵埃之下的東西折騰的苦惱不已,原以為隻是地方興起的豪族,誰料想好多都是戰國時期名門貴族之後。
“應當不會是朝廷從中作梗。”戲誌才分析道,“劉焉隻是占了蜀地偏安一隅,而相對於關東袁紹、袁術、曹操等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人,董卓與荊州的關係更為親近一些,就算是董卓背後指使,想要坐山觀虎鬥,也是挑起荊州與揚州、兗州、豫州等地群雄的矛盾,消耗我荊州實力,而不是讓我荊州與益州交惡,占領交州荒僻之地。”
“而且,董卓想要的是一個能與關中成掎角之勢,為自身分擔一些壓力的盟友。”戲誌才侃侃而談,“若我等占據交州,與益州爭鋒陷入泥潭之中,偏居天南,董卓恐怕心有戚戚。”
當局者迷,戲誌才從天下大勢入手分析,短短兩句話,點破了荊州事態發展於董卓的利弊,一針見血,讓劉奇瞬間撥雲見日。
劉表也不沉吟,開口說道,“我並非是說董卓,而是說馬日磾,如果這馬生是馬日磾族人,一則,馬日磾出生名門,才學出眾,有命令張羨的能力和實力。其次,太尉掌兵,如今朝中兵馬盡數由董卓掌管,馬日磾太尉之職不過虛名而已。”
“更何況,董賊殘暴,馬日磾名門出聲,未必和董卓一條心,如果劉焉有謀反的跡象,到時候或是朝廷與我荊州同伐蜀中,或是朝廷出征益州,到時候董卓大軍一動,那些人豈不是有了機會。”劉奇麵色陰鬱的說道,“到時候,朝中公卿大臣扶持天子,一呼百應。而我與劉焉交惡,宗室不能齊心,也不至於讓聖上權柄在手,對他們的一些卑劣行徑得以追究。”
聽到劉表的話,劉奇明白,劉表還是沒有看透事情的本質,沒有兵權在手,朝廷的威嚴何在?朝中那些屍位素餐之輩身居高位,袁紹袁術曹操等手握重兵之人豈會甘於人下,可是,劉奇忽然覺得,劉表分析出來的東西,也不一定沒有道理,這種想法,和曆史上王允的想法多麽接近。
王允?想到此人,劉奇心中咯噔一下,馬生?馬日磾?馬日磾身為太尉,而王允身為司徒,更是朝中尚書令,若是圖謀董卓,肯定有王允的份,馬日磾很可能也參與其中了,如此一來,馬日磾很有可能就是那個不知名的馬生了。
“馬生,不一定姓馬。”黃承彥開口說道,“很有可能,隻是一個代號。”
黃承彥開口說道:“諸位可以想一下,不管是我荊州與益州交惡陷入泥潭,還是攻伐交州偏安一隅,都將我荊州的兵力拖住了。”
“如果征伐交州,而荊南四郡中有張羨的存在,到時候此人暗中使點絆子,我荊州就可能損兵折將。”戲誌才冷不丁的插了一句話,“如果損失過大,別說交州,連荊州能不能保住都是個問題。”
“竟惡毒如斯!”劉表怒罵一句,後背已然發涼,此人跟自己到底有什麽深仇大恨,竟然設計如此惡毒。
“如此說來,將我荊州拖在一地,不能挺進中原,迎奉天子,於誰好處最多,那就可能是誰嘍?”劉奇鬆了一口氣問道。
“不錯!”戲誌才開口說道,“除了不可能是劉焉、董卓之外,其他人都有可能。”
“有人想渾水摸魚,有人想漁翁得利,也不能說是誰好處最多就是誰。”戲誌才低頭說道,“我荊州如此做了,於誰有利,就可能是誰。”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