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使者
字數:3311 加入書籤
那名民夫嚇得雙腿一下子就軟了,秦法苛嚴,這是誰都知道的事情,攤上這樣一個罪名,不死也得脫層皮,立即跪在地上磕頭道:“小人知錯了,小人知錯了。小人願意留在這裏好好的為皇帝修建陵墓。”
“這還差不多。”那名都尉冷冷地說道:“看在你態度誠懇的份上,死罪就免了,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拉下去,笞五十。”
那名民夫隨即就被拉了下去,結結實實地打了五十鞭子。
都尉看著嚇得噤若寒蟬的眾人,歎了一口氣,擺出一副悲天憫人的樣子,道:“我也知道諸位想家,可是皇帝陵墓乃是丞相大人親自督辦,工期很緊。更何況,皇帝今年又打算修阿房宮和直道,人手緊缺,諸位就再忍一忍吧。”
聽到這句話之後,劉季心裏泛起一絲惡寒,修陵墓已經夠折磨人了,若是再被留下來修阿房宮和直道,絕對就剩下死路一條了。
必須想個辦法離開這裏,看著都尉那副貪婪的麵容,劉季心裏忽然冒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就在這時,一名秦兵就來報告,道:“大人,朝廷的使者來了。”
都尉的臉色瞬間凝重了起來,對劉季等人揮了一下手,道:“你們先下去吧。”
劉季心裏閃過一絲納悶,這名都尉是出了名的貪財好色,現在正是他發大財的時候,卻把他們這些搖錢樹支開,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了。
不過,劉季也不會傻到去問他,更何況他對這件事不關心,滿腦袋裏想的都是怎麽逃離這個鬼地方,便和眾人一同作了一揖,道:“諾。”
隨後,便退了出去。
回到住所之後,劉季一言不發地就上床睡覺,兄弟們見他這個樣子,也沒有誰出言詢問,便都躺在床上呼呼大睡起來。
然而,率先上床的劉季卻翻來覆去的睡不著覺,他在回顧自己這三十多年的人生。
雖然他不想承認,但是他不得不承認他這三十多年,是乏善可陳的三十多年。這麽多年來,一件大事也沒有幹成,若是他今日死在這裏,最多也就是家裏的父母兄弟為他哭泣一番,別人誰還會記得這個世界上曾經有過他這麽一號人物。
對了,他的老相好曹氏和兒子劉肥估計也會傷心的哭泣吧,畢竟他們也是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親人。
劉季越想越睡不著覺,他從小就是個不安分的人,沒少給家裏惹麻煩,長大之後又不幹活,總是喜歡東遊西逛,蹭吃蹭喝,讓他的老爹劉太公操了不少心。
實際上,劉季的家庭條件並不是太差,在當地還算是一個小地主,隻是沒有爵位,這在秦朝就隻能算是平民。
劉季排行第三,上麵還有一個大哥和一個二哥,大哥早在多年前就去世了,二哥也已經分家單過。
現在他的家裏就剩下他和父母還有老爹娶的小老婆李氏以及她生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楚元王劉交了。
坦白來說,在整個家裏,他也就和自己的同父異母的弟弟劉交對脾氣,劉交也不喜歡幹活,從小聰明好學,家裏就給他出錢讓他去遊學。
隻不過,劉交學的是劉季最不喜歡的儒術,而劉交的師傅倒是很有名,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儒家宗師荀子的弟子——浮丘伯。
算起來,浮丘伯跟當今的大秦丞相李斯也算是同門師兄弟呢,不過,荀子門下公認的最優秀的人才並不是現在身居高位的李斯,而是被李斯害死的同門師弟——法家宗師韓非。
據說一個人隻要通過六層關係就可以和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產生交集,我們不妨拿劉季試驗一下。
假設劉季想要和秦始皇發生交集需要找幾個人呢?首先,他可以通過自己的弟弟找到浮丘伯,再通過浮丘伯找到荀子,再通過荀子找到李斯,最後就可以通過李斯找到秦始皇了,如此看來,苦役劉季和君臨天下的秦始皇之間的關係也算是蠻近的。
隻不過,秦始皇怕是做夢都不會想到,這個隻比他小三歲的民夫將來會舉起義旗,取而代之。
劉季長大之後無所事事,隻知道遊俠浪蕩,惹的劉太公心急不已,劉太公愛子心切,經常拿劉季跟他的二哥作比較,希望劉季能像他的二哥一樣努力種田,過上像樣的生活。
隻是劉季雖然每次都假裝答應,但是轉過頭之後卻依然我行我素,濤聲依舊,為此沒少挨老爹的批評和同鄉人的非議。
不過,劉季對這些事情都不以為意,他知道這些人是無法理解他的誌向的,他認為自己生而不凡,怎麽能做一個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夫呢?
他有自己的誌向,也有自己的偶像,他的第一個偶像就是本縣的豪俠王陵。王陵是沛縣的豪族,為人慷慨豪邁,任俠使氣,手下有不少小弟,劉季曾經專門去投奔過他,把他當成兄長來對待。
隻是出身豪族的王陵對劉季並不怎麽看重,他最看重的還是跟他一樣出身豪門的雍齒。
在王陵那裏碰了一鼻子灰之後的劉季並沒有氣餒,很快就找到了自己新的偶像——魏國外黃令張耳。
張耳也是當時有名的大俠,王陵雖然也是俠客,但是俠客跟俠客之間也是有等級之分的。
按照影響力來算,王陵充其量隻能算個縣俠,其影響力最多也就是在沛縣一縣範圍之內。
而張耳則不同,張耳的影響力可以跨過國界,從魏國的外黃延伸到楚國的沛縣,令沛縣的不安分子劉邦都仰慕不已。
說起張耳來,那可是一個響當當的人物。張耳年輕時很仰慕信陵君魏無忌的風采,專門跑過去給他當門客,信陵君死後,張耳不知道犯了什麽事,亡命到外黃。
此時,外黃有一個富家小姐,長得很漂亮,卻被她的父親嫁給了一個平庸之輩,這位富家小姐心裏很不滿意,經常出言抱怨。
秦漢時期,人民的生活作風還是很開放的,離婚再結婚的事情是常有的事,被認為是家常便飯,沒什麽大不了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