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太皇太後
字數:5968 加入書籤
如果說謝寧和林晞之間的兄妹情是塑料花,那麽榮華公主和太子之間的兄妹情就真摯且深厚了。
這對兄妹感情極佳,很多不能對外說的話都可以互相轉述。
在得了謝寧的心意後,榮華公主就打算將謝寧的意思透給太子。
榮華公主心中百般思緒,琢磨著怎麽說話會更委婉一些,省的自家兄長傷心。
第二天清早,榮華公主就離開了別苑,回宮了。
她回宮後沒有回自己居住的瓊華殿,而是先去了太皇太後的仁壽宮。
榮華公主去的正是時候,太皇太後剛梳洗完畢,正準備用早膳。
聽說榮華公主回來了,太皇太後露出一絲笑容,讓身邊的夏嬤嬤搬了個繡墩。
繡墩剛放好,遠處就有人稟報:“公主殿下來了。”
隨即榮華公主踏入殿門,她的笑容明媚張揚,眉宇間彰顯著公主特有的尊貴和傲氣,隻是看著就覺得心裏敞亮。
“阿姽見過曾祖母。”
榮華公主笑盈盈行禮,太皇太後眼中笑意加深:“快起來吧,你之前得了你父皇的別苑,好不容易能出宮玩,怎麽沒幾天就回來了?”
榮華公主起身,笑著湊到太皇太後身邊,她坐在繡墩上,握著太皇太後的手。
“自然是想念您啊~阿姽以往住在宮裏,雖說課業繁忙,卻也能每日都來向曾祖母請安,這幾日出去住,一時竟有些不適應。”
她歪頭,像是有些不好意思。
“這不,我索性就回來見您啦。”
太皇太後失笑,她搖搖頭,拍了拍榮華公主的手,眼神落在了跟著榮華公主身後的婢女身上。
榮華公主的婢女如心手裏捧著一個白瓷瓶,瓷瓶裏插著幾株杏花。
榮華公主笑眯眯地說:“父皇賞我的別苑裏有一片杏林,近日杏花竟相開放,我看這些杏花絢爛多姿,就想讓曾祖母也看看。”
太皇太後聽後臉上笑容加深,如心很有眼色地上前幾步,太皇太後身邊的夏嬤嬤連忙伸手接過瓷瓶,親自捧在太皇太後麵前。
瓷瓶裏插著的花枝明顯是精心選擇過的,粉嫩的花朵開的極為豔麗,花瓣舒展的姿態清麗脫俗,花蕊微微顫動著,散發著幽幽香氣,恍惚間仿佛看到了陽春三月的絢爛景色。
太皇太後的心情極好,她欣賞了一會後,就讓夏嬤嬤放在旁邊的紫檀矮幾上。
恰在此時,有小太監過來低聲稟報,說早膳備好了。
榮華公主自然也聽到了小太監的稟報,她立刻用輕快的語氣說:“啊呀,看我來的多是時候,曾祖母,我大清早就回來了,點心都沒吃上一口,您就收留我吧。”
太皇太後輕笑起來,她就喜歡榮華公主身上這種爽利,她笑著說:“你這丫頭,也忒精了,行了,少不了你一雙筷子。”
話音落下,立刻就有婢女上來為榮華公主擺放碗筷。
太皇太後用的膳食自然是極好的,不過禦膳房為了照顧太皇太後的牙口,做的東西大多以軟綿為標準,也不敢放太多調料,入口頗為清淡。
&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nbsp;太皇太後擔心榮華公主吃不慣,就想讓夏嬤嬤再去禦膳房要些吃的。
榮華公主卻道:“不用那麽麻煩了,曾祖母這裏的膳食雖然口味淡了些,卻勝在鮮美,完全將作料本身的味道體現了出來,吃著也挺好的。”
太皇太後莞爾,就不再說什麽。
食不言,太皇太後的年紀大了,雖然吃的少,但吃的極慢。
一頓早膳花費了大約兩刻鍾,吃完早膳,撤了桌案,上了春茶,榮華公主坐在太皇太後身側,笑吟吟地開始講述著別苑裏的趣景和花會時發生的事。
太皇太後年紀大了,可謂見多識廣,經驗豐富,榮華公主說的景色於太皇太後來說,也不算什麽。
老太太隻是喜歡曾孫女身上那股鮮活勁,聽著女孩輕快的言語,仿佛自己也跟著年輕了起來。
太皇太後笑吟吟地聽著,在榮華公主吃茶潤喉的瞬間,冷不丁開口:“說了半天的花會,除了在花會上,你可有再見到其他什麽有趣的人?”
榮華公主心裏微微一顫,麵上卻一如既往,沒有絲毫變化。
她笑著說:“正要和您說呢,鎮國公府家的阿寧回來了,我昨日見了一麵,幾年沒見,真沒想到她變化那麽大,居然比我還高一頭。”
太皇太後仿佛來了興致:“哦?那丫頭長高啦?”
榮華公主點頭:“是啊,比我高一頭呢,跟著鎮國公舞刀弄槍的,據說戰功累計到校尉了。”
太皇太後臉上的笑容略微淡了些:“女孩子家去舞什麽刀槍?鎮國公也太疏於管教了。”
榮華公主垂眸,繼而笑吟吟地說:“您說的是,要不讓阿寧繼續進宮陪我吧~有您教養,阿寧一定會變得知書達理、貞靜嫻雅的。”
太皇太後看了一眼曾孫女,露出微笑:“阿姽長大了。”
能不動聲色地接她的話,又立刻能想出不錯的理由來搪塞她,她這曾孫女真是不錯,看來讀書沒讀傻。
榮華公主聞言露出羞澀的笑容:“阿姽為楚朝公主,自不敢有分毫鬆懈。”
她臉上的笑容從一開始就沒變過,帶著貴女獨有的驕矜和爛漫,仿佛隨意似的說:“而阿寧上麵無人教導,又出身不足,怎可與我相比。”
太皇太後絕對不會親自教養一個舞刀弄槍的公府庶女,鎮國公府沒有名正言順的女主人,謝寧無人教養,還可能被封為宗室。
太子娶妻自然不會娶無教之女,種種條件和因素綜合起來,榮華公主連消帶打,試圖讓太皇太後明白,謝寧並無入宮之心。
太皇太後淡淡歎息:“你和她的感情倒是挺好。”
這麽多年沒見,榮華居然還幫謝寧說話。
榮華公主微微垂頭,她抬手撫了撫耳邊的發絲,依舊笑容得體:“我和她畢竟也有生死之交,縱然分離多年,可最初共麵刀兵和叛亂時,終歸是她站在我身側,從未退卻。”
聽到榮華公主如此說,太皇太後沉默不言。
當年重景帝登基時,朝內發生動蕩,被廢為李庶人的李皇後和她所出的齊王謀逆,暗中害死了上任皇帝宣明帝,並試圖圍殺當時尚為太子的重景帝。
重景帝當時下落不明,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如今的太子,當時隻有十一歲的祁昭陰差陽錯躲在了隱秘之處,東宮內隻有六歲的榮華公主以及謝寧。
叛軍圍困東宮,試圖尋找下落不明的重景帝。
東宮嬤嬤本來試圖帶著公主逃跑,□□華公主卻厲聲拒絕:“我為太子女,豈可拋棄東宮衛士,獨自求生?”
她帶著仆從和衛士親自站在東宮牆頭督戰,穩固東宮兩衛兵馬士氣,拒叛軍於宮牆之外。
謝寧手持短劍,始終隨護於公主身側,不曾退後半步。
正因榮華公主於動蕩之際挺身而出,親自督戰,功不可沒,所以才以稚齡加封榮華這一尊號,並頗受重景帝的喜愛。
而謝寧也因此得養於宮中,由皇後親自教導,直到五年前皇後病逝,這才隨鎮國公前往邊疆。
知道這段內情的人並不多,但太皇太後並不在此列。
想到當初宣明帝去世時的心痛,太皇太後發出長歎息,她拍了拍榮華公主的手背,輕聲說:“既然她當年就很忠心,體諒上意,那就希望她今後能一如既往。”
榮華公主唇角迅速下撇,但馬上又揚起,她微微抬頭,一雙黑色的眸子明亮極了。
她的聲音輕柔明快:“曾祖母,我和阿寧向來親近,有我在,您就放心吧。”
太皇太後聞言笑了起來,也罷,小輩自有小輩的福氣,她都一把年紀了,何必管那麽多?
想到這裏,太皇太後笑著說:“對了,我昨日宣了你大姑姑和臨川姑祖母,還讓她們帶了你表妹和表姑來,你且看看吧。”
榮華公主聽後心思急轉,她之前還在懊惱沒見到臨川姑祖母家的盧大娘子,也還沒向太皇太後撒嬌癡纏,太皇太後居然已經宣她們覲見了?
難道太皇太後知道她的想法了?怎麽可能?她會怪罪太子兄長,惱怒阿寧嗎?
榮華公主心中忐忑,臉上卻流露出欣喜之色:“啊呀,大姑姑和臨川姑祖母要來嗎?阿姽之前還下帖子給臨川姑祖母和堂姑,卻無緣得見,很是懊惱呢。”
榮華公主和太皇太後說了一會話,就有太監來稟報,說陽和公主攜小郡主過來拜見。
太皇太後笑著道:“宣她們娘倆進來吧。”
榮華公主起身,從太皇太後身側離開,站在下首。
沒一會,一個身穿公主品級禮服的女子緩緩進來,她身邊還跟著一個約莫七八歲的小女孩,女孩穿著粉色短衣,下身穿著淡綠色褶裙,胸前掛著金項圈,秀雅中透著一抹富貴。
這就是陽和公主和她的女兒。
陽和公主是宣明帝的大女兒,被宣明帝指給了揚威伯世子陸玨,夫妻成婚十餘年,育有兩子一女,日子過的和順美滿。
可即便如此,陽和公主帶著女兒進宮,依舊十分謹慎,生怕觸了太皇太後的黴頭。
如今進宮一看,嗬,榮華公主竟然也在,陽城公主頓覺這時間將萬分難捱。
畢竟……
誰讓她的母妃,當年的孟淑妃跟著李皇後一起謀反呢?
作者有話要說: 雖然主角的確是公主啦,但她大部分時間都在宮裏……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