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我的女兒
字數:5627 加入書籤
已經有一位學士成了榮華公主讀書的獻祭品,後來的學士自然多了幾分慎重。
新提拔上來的翰林院掌院很有眼色,這位掌院姓孫,孫掌院走馬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皇帝陛下遞交了榮華公主的學習計劃。
孫掌院也挺狠,他完全將教導太子的那份教案拿了過來,修修改改遞了上去。
太子祁昭的文化課可是非常重的,作為未來的帝王,他總不能連臣下委婉勸誡或者罵人的話都看不懂吧?要知道文人罵人可是含蓄中透著辛辣,一個字看漏了非常丟人的。
太子的課業比那些要考科舉的學子還要重三分,就算孫掌院減免了一些學業,這份學習計劃也有普通學子苦讀的分量。
孫掌院想的挺好,莘莘學子尚需要十年寒窗苦讀,以公主殿下的嬌貴,恐怕堅持不了多就會放棄了。
這樣一來就不是他們翰林院不好好教,而是公主殿下沒讀書的天賦,重景帝也不會怪罪他們了,對吧?
然後這份精簡的計劃依舊沒有得到重景帝的許可。
因為孫掌院的這份計劃裏隻有詩、禮以及論語,還附帶一本女則。
重景帝覺得自己的女兒雖然脾氣大了點,但性子是好的,詩肯定是要讀的,這是基本的啟蒙讀物;書也需要看,這畢竟講的是三皇五帝,他們本就是皇室,皇室子弟都需要讀書嘛。
禮就更不用說了,這個也要讀;易嘛,可以作為課外讀物,就不算是必修課了。
再加上大學、中庸、論語以及孟子,這才算是初期文化課的全部內容。
至於女則?那什麽玩意?
他的女兒是天下最尊貴的女子,隻要楚朝不倒,隻要女兒不謀反,她就算犯了七出,誰又敢真的休公主?
重景帝的想法不可謂不神奇,於是這位新上任的孫掌院也被皇帝陛下削了。
倒黴的孫掌院領了一項新差事,收集並修繕楚書大典。
楚朝之前是唐末,亂了很長一段時間,很多先賢經典都已經失散,不少圖書都損毀在戰亂中了。
如今楚朝開國快四十年,也算是國運穩定了,外禦番夷,內治經濟,接下來當然要開始文治了,所以重景帝就讓孫掌院帶著幾個人離開京城,開始了全天下搜集圖書的工作。
這工作聽著挺好聽,名目也很高大上,但是先期搜集圖書卻是一個苦差事。
可憐孫掌院已經六十多歲了,還需要遊遍天下,搜集圖書,最後還需要編纂成冊……
估計有生之年都要耗費在這上麵了。
連著削了兩個掌院,第三個掌院姓張。
張掌院這次是老老實實地按照皇帝陛下的來,既然重景帝打算將女兒當兒子養,那他們就催眠自己眼前這位公主是皇子,一切都按照皇子的規格來!
於是在榮華公主開始讀書的時候,她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經成了朝臣眼中麻煩的代名詞。
好在榮華公主雖然讀書讀的兩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眼發懵,可還是咬著牙讀下來了。
宮中隻有她和太子,榮華公主沒有對比對象,再被自家父皇拿出來的太子兄長的課業本子一打擊,她就隻能繼續發奮讀書了,不管那些聖人文章有沒有讀懂,好歹是會背了,也能解釋其中的意思。
榮華公主認真讀書這件事多少為她挽回了一點印象分,可是從朝臣的角度講,公主殿下學業有成,不輸男兒,那將來找駙馬……哎,那駙馬的日子可就苦了。
家中老爺們提起公主都是一副慎重搖頭的樣子,傳到內院,朝臣命婦自然對這位公主殿下有些敬謝不敏的感覺了。
更何況榮華公主很少露麵,除了新年諸命婦入宮朝見太皇太後時能遠遠見到公主一麵,其他再無了解榮華公主的渠道,天長日久,在榮華公主不知道的情況下,她已經成了外命婦口中不好招惹的代名詞了。
即便前些日子她開了幾次花會,可她當時憂心太子的婚事,心情沉鬱,每次出席的時間也不長,邀請的人家不算多,來參加花會的女郎回家一稟報,都說公主威儀甚重,不愧是天家女郎。
所以此刻看到榮華公主突然鬆了口氣,甚至還如釋重負的樣子,盧沫兒不可避免地同樣笑了起來。
這一刻,她突然覺得,即便尊貴如公主,也是會有覺得麻煩和頭疼的時候。
盧沫兒心中升起了幾分親近,恰好榮華公主剛被自家兄長和曾祖母連著削了兩頓,脾氣正寬和,兩人再說話,倒是沒了仁壽宮裏的虛假和浮誇,多了幾分真意。
“臨川姑祖母是不是很嚴格?”
榮華公主小聲問盧沫兒。
盧沫兒同樣小聲回答:“娘總是擔心我惹事,實際上我覺得自己很乖。”
榮華公主不無羨慕:“有隨時擔憂你的娘親,這是好事,總比我強。”
盧沫兒有些不知所措,皇後幾年前病逝了,公主殿下是由重景帝撫養大的,這話她要怎麽回答?
不過好在榮華公主也不過隨口一句,她伸手拉著盧沫兒往自己的書房走:“你平時在家都做些什麽?我書房裏有不少書,你沒事了可以來讀書。”
盧沫兒聽後頓時一副受不了的樣子:“好殿下,您可饒了我吧,我平時一看到書本子就頭疼,若不是父親逼著,我連詩都讀不完。”
榮華公主怔了怔,她歪頭:“哎?不需要讀嗎?”
她眨眨眼:“等等,難道不是每個人都要讀詩書禮春秋的嗎?”
“………………”
盧沫兒仿佛明白了什麽,她憐憫地看著公主殿下:“不需要啊,家裏請了教書先生,平日裏會學幾句詩,然後練練琴,再和母親學計生管家,學學女紅和烹食,偶爾和母親出去上香吃素齋,或者去手帕交的家裏坐一坐,雖然不算清閑,但也不會像公主一樣……讀這麽多東西的。”
盧沫兒的話音落下,榮華公主仿佛變成了一尊雕像。
聽聽,這生活多愜意美好啊!
再想想這幾年自己過的日子,簡直是……
&nbs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p; 穩住,穩住,榮華公主雖然心中無比鬱卒,可是這些年良好的教養和苛刻的要求還是讓她下意識地繃住表情。
於是盧沫兒就看到公主殿下的表情先是凝固成雕像,隨即這雕像又活了,嘴角上挑,慢慢扯出了一個還算和煦的笑容。
“這樣啊。”公主殿下說:“聽著真有趣,你可要好好和我說一說。”
哇……
盧沫兒這一刻衷心佩服榮華公主這份養氣的功夫。
她覺得眼前這位公主殿下和傳聞中相差甚遠,也許並不是那麽難相處。
榮華公主和盧沫兒相處的還算不錯,兩人年歲不大,又單獨住在瓊華殿,於是就拋開了輩分,互相通了名字。
盧沫兒這才知道榮華公主單名為姽。
“……這倒是個不常見的名。”
姽可以做美好來解釋,也可以做詭詐來解釋,盧沫兒心裏奇怪,麵上隻做淡淡,生怕說錯話。
榮華公主卻道:“母後當年起的是嫿,最後父皇卻定了姽這個字。”
盧沫兒一愣:“原來是陛下聖裁啊。”
榮華公主笑了笑,沒再細說,當年重景帝定了姽這個字,皇後還很不樂意,畢竟詭詐並不是什麽好意。
不過重景帝卻說:“榮華的性子太直,她若真能因姽而多幾分精明,倒也是好事。”
皇後這才不說什麽了。
盧沫兒看榮華公主避而不談,就笑著說自己的名:“我名沫兒,家裏這一輩從水字旁,我又年紀最小,父親就偷懶給了個沫。”
榮華公主饒有興致地說:“你不是行大嘛,怎麽還是最末?”
盧沫兒解釋說:“按照家族女郎排序,我的確是大娘子,若是單獨按照我們二房來算,我是沫兒。”
“哎?你們家是二房?”
榮華公主驚訝地看著盧沫兒。
盧沫兒莞爾,她覺得榮華公主好似生活在另一個世界似的,竟然連一些常識都不清楚。
她就細細解釋道:“我父親上麵還有一位兄長,下麵還有兩個弟弟,雖然如今父親在朝為官,可是在範陽老家那邊還是以伯父為尊,伯父才是範陽盧氏的族長。”
雖然楚朝開國四十餘年了,然唐時的世家大族依舊盤踞在地方,盡管已經開始式微,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一些人心中,世家貴女可比皇室公主尊貴多了。
當然,這種事自然是沒人告訴榮華公主的,此刻她聽著盧沫兒講述世家各脈傳承,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盧沫兒講的是世家傳承枝繁葉茂,可、榮華公主聽在耳朵裏,卻想到了世家門閥,累世尊榮,堪為地方豪強,致使政令難通,官員難治。
若一心為公倒也罷了,若是以百姓之財富家族,必會引起民怨。
民怨起而天下亂,如今楚朝立國才四十餘載,還遠遠不是安心的時候。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