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說客

字數:5311   加入書籤

A+A-




    辰叔說完了,謝寧覺得自己仿佛聽了一出戲。

    還是狗血大劇。

    她忍不住向辰叔確認:“真的不是趙侯爺得罪人了?”

    辰叔嘴角抽搐,果不其然,任誰聽了這件事,第一反應都是趙明得罪人了。

    他搖頭:“今天狀子剛送到京兆尹,那小兒子被皇宮禁衛揍了五十軍棍,關到京兆尹的牢獄裏了,具體情況還不清楚。”

    謝寧頓覺為難:“辰叔,您覺得父親會怎麽做?”

    辰叔歪了歪頭,他看著謝寧,反問道:“大娘子怎麽想?”

    謝寧猶豫了一下:“那兩個部曲既然已經脫離了主家,就和趙侯爺沒關係了,不管是否和趙侯爺有牽連,趙侯爺最好當不知道,讓京兆尹秉公處理即可。”

    辰叔聽後笑了笑,他提醒謝寧:“若是趙侯爺真這麽做,將來如何繼續控製安西軍權?”

    謝寧麵色一變,她沉默良久:“原來如此。”

    她想起了之前父親說的西域不穩,再結合著敦煌郡突然出現替換刑囚一事,謝寧總覺得山雨欲來。

    “趙明這個糊塗蛋!”

    果不其然,等鎮國公回府時,明顯氣的不輕。

    謝寧默默上前給父親奉茶,結果鎮國公端起茶杯後看也不看,直接摔碎了。

    砰一聲,碎裂的茶碗碎片四濺開來,嚇了謝寧一跳。

    “老子居然被長孫老兒堵在了定國公府!!”

    鎮國公從沒吃過這樣的虧:“要不是晞兒在他那讀書,他又有幾分本事,老子非半夜去砸長孫榮家的窗戶不可!!”

    謝寧:“………………”

    長孫榮是何許人也?

    他是宣明帝提拔上來的宰相,又在重景帝手下幹了幾年,後來因勞累過度,身子骨撐不住了,就在六年前向重景帝告老。

    重景帝允了長孫榮的致仕折子後,長孫榮也沒回老家,而是住在了京郊雲明山下,還開了一座書院,一邊調養身體,一邊教書育人,日子過的很是悠哉。

    書院叫雲深書院,取雲深不知處的意思,書院招收學生不問出身,隻看人品和學識,一時之間不少貧家子弟紛紛去雲深書院學習,使雲深書院聲名大噪。

    鎮國公當年和長孫榮同朝為官,共同經曆了兩朝,關係不好不壞,屬於麵上認識,私下裏卻沒什麽交情。

    等長孫榮退下來並開了學院後,長孫榮的名聲越發清貴,鎮國公的爵位再高,在讀書人眼裏也是泥腿子出身,所以兩人之間沒什麽交集。

    但偏巧那一年,林晞虛歲九歲了。

    隨著邊疆平定,楚朝開始漸漸側重文名和治內的官員。

    定國公去世後,定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國公在軍中的勢力大部分都被鎮國公繼承了,林晞身體瘦弱,鎮國公就考慮讓林晞走文官的路子,慢慢轉型。

    就好比武將很看重出戰和隨軍履曆,文官也看這個。

    想要在文官裏混,一個好的老師必不可少。

    鎮國公一琢磨,既然長孫老兒敢在京郊開書院,那肯定是有本事的,他和長孫榮又同朝為官,哪怕長孫榮退下來了,他還有兒子在朝裏當值。

    說的好聽點,他們也是同僚嘛。

    於是鎮國公就瞄上了在雲明山腳下開書院的長孫榮。

    長孫榮有三子二女,長孫榮的長子長孫碩如今就在禮部當侍郎,雖然禮部侍郎和鎮國公八竿子打不著,但鎮國公什麽人啊!楚朝官員中臉皮最厚的一個!

    鎮國公讓人拉了十輛大車,車上裝滿了錢糧和學習用的筆墨紙硯,再帶著林晞,施施然上門了。

    看著幾乎要將書院堆滿的錢糧和物資,長孫榮很憤怒,他老人家絕不會為五鬥米折腰!

    鎮國公卻說:“誰說這是給你的?我這是給廣大來求學的貧家子弟的!”

    鎮國公讓人在書院外的大路上支了個攤子,又派了親兵天天在這裏發傳單。

    傳單上寫的清清楚楚,鎮國公府有感於雲深書院免費開課培養貧寒子弟的義舉,將為廣大學子提供每日一餐和日常所需的筆墨紙硯。

    每日一餐,兩個大餅和一碗插著筷子不倒的粥,再加一點醬菜。

    筆墨紙硯的檔次也是最低的,花不了鎮國公幾個錢。

    對於有錢的富家子弟來說,他們不屑於用這種東西,可是對那些身無分文的貧寒子弟來講,這簡直就是及時雨啊!

    沒多久滿朝文武都知道了長孫老大人家開的書院,有鎮國公的一份。

    長孫榮聽到傳言後氣的好幾天沒睡好,最後隻能捏著鼻子收了林晞這個徒弟。

    長孫榮本想著要是林晞資質不堪,他就有理由拒絕了。

    結果老頭仔細詢問一番,發現林晞這小子雖然年紀小,可是讀的書不少。

    林晞以前的先生學識不足,他自然也沒學多少知識,可是該背的文章一個字沒少,甚至因為他沒機會深入學習,空餘時間都用來背書了!

    小孩記性極佳,雖然達不到過目不忘,但多讀幾遍就能熟記於心。

    而且小孩和他名義上的姑父實際上的爹比起來,簡直太有禮貌了!

    林晞小時候長得還可愛,嘴巴也甜,長孫榮最開始收林晞隻是迫於鎮國公的壓力,時間長了,長孫榮就覺得……哎,收這個徒弟也挺好的。

    而且長孫榮收了林晞當徒弟沒多久,鎮國公這個大土匪就被重景帝打發到邊疆四處巡查了,沒了老子在眼前晃,長孫榮怎麽看林晞怎麽覺得順眼。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於是長孫榮就選擇性地忘記了林晞他那個無賴爹,開始好好教導林晞。

    林晞也沒辜負長孫榮的期待,收徒不過一年,林晞就考中了童生,又三年考上了秀才,如今在國子監讀書,很為長孫榮長臉。

    長孫榮的學生有很多,今日告禦狀的那個算是林晞的師兄,也是長孫榮比較喜歡的一個學生。

    消息一傳出來,長孫榮將自己關在書房裏思考了許久,打聽了林晞請假回家,掰著指頭算了算時間,這老頭索性直接去了定國公府。

    誠如他所想,鎮國公還真就在定國公府,被長孫榮堵個正著。

    因鎮國公回朝,林晞這兩日請了假,不在國子監,自然也不知道國子監的同窗幹下了大事。

    林晞聽說老師登門時還很開心,他是知道自家父親和老師之間的關係有些僵,如今倆人陰差陽錯在定國公府遇到了,那若是能從中緩和幾分,豈不美哉?

    林晞想的挺好,等他將長孫榮請到正廳,奉上茶,長孫榮一開口,林晞才知道外麵出大事了。

    林晞還是讀書的年紀,鎮國公黑著臉直接將林晞攆了出去,關上門,開始和長孫榮聊天。

    長孫榮的意思很簡單,他希望鎮國公出麵,壓一壓明遠侯,將他那個可憐的徒弟從牢獄裏撈出來。

    鎮國公氣:“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長孫老頭,這種事難道不應該去找大理寺卿嗎?”

    長孫榮隻說了一句話:“陽關外壽昌互市上繳的稅額增長緩慢,存有貓膩,陛下有意重整西北之地,否則陛下何須將您調回來?”

    鎮國公聽後翻了個大大的白眼。

    長孫榮前半句話沒說錯,重景帝的確想搞一搞西北,但將他調回來和搞西北可沒關係!

    他是沒打算再回邊疆的!

    “敦煌郡守不過是明麵上的替罪羊,當年明遠侯和韓涇侯將西北邊界線向外拓展,西域碩大版圖全歸楚朝所有,但有鑒於西域文化和習俗的特殊性,朝廷往那派遣的官員很少有能留下來的。”

    長孫榮慢吞吞地說:“不得已之下,朝廷遂定了權宜之策,要求打下疆域的將軍們便宜行事,先行處理當地政務,三年後才交歸於國。”

    “可即便駐守的大都督們將政務還給朝廷派遣的官員,前幾年的稅收依舊有大部分被大都督吞了,直到這幾年才慢慢有了起色。”

    長孫榮盯著鎮國公的臉色,一字一句地說:“作為開創了不尊上令而出兵他國,奪取了九真、日南之地的謝公爺,事情發展到如今的局麵,您難道打算袖手旁觀嗎?”

    鎮國公聞言猛地看向長孫榮,臉上慣有的大咧之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冷漠和深沉。

    鎮國公心裏很鬱悶。

    說起來楚朝的將軍都督們全都膽大妄為,然而開創不尊上令之先河的,當屬鎮國公。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