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八章吉安!

字數:3683   加入書籤

A+A-




    議事大堂之中,後廳。

    李江獨自一人坐在那,看著手中的一份加急文書。

    這份文書乃是從應天府發出來的,而信中的內容是有關大明陛下宣旨,以鄭和為正使,王景弘為副使,前往福建準備下西洋之事。

    盡管距離真正下西洋還有一到兩年時間,但此事一旦定下,除非是出現重大變故,否則那位陛下定會頂著重重壓力,一直堅持下去要下西洋的。

    “沒想到鄭和第七次下西洋的時間大大提前了,如今是大明宣德三年,也就是1427年,吾記得鄭和第七次下西洋是大明宣德六年,也就是1431年,如果算是準備時間,那就是前麵一年,也就是1430年,至少提前了近三年時間!”

    三年時間,看似不起眼,但其實已經變化很大了。

    如今的大明宣宗還算是年輕,精力也比較旺盛,不過同樣,許多改革卻沒有完成,大明永樂年間的一些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

    因而要想組織曆史上那般龐大的下西洋船隊,卻是不可知?

    但李江覺得,這其實並不重要,這次下西洋的目的是什麽,李江比誰都清楚,那就是那位陛下覺得西洋、東洋諸國該敲打敲打,免得大明天威被忘記了。

    的確,經曆了舊港被圍攻,滿者伯夷國與蘇門答臘以及滿刺臘國的崛起,大明越來越感覺對於西洋、東洋的掌控已然出現了問題。

    “算了!反正還有至少一年時間,這倒是不急!吾還是想想探索澳洲的事宜吧!也是開始征服澳洲大陸了!”李江微微搖頭,小聲念叨了一句,卻是從一旁拿出了另外一份文書。

    然而就當這時,桌案上一堆文書當中最靠後的一份吸引了李江的注意。

    “這是......鄭西河發過來的?張桐怎麽沒通知吾!之前不是告知他,凡是鄭西河發過來的都必須提醒我嘛?這家夥......”李江念叨了一句,將那份文書打開仔細查探了起來。

    “咦.......居然已經修通了通往那處露天超級大礦的道路?怎麽會這般快?之前不是說......嗯......原來如此,敢情隻是修了三十裏,而且還死了一百多人,一萬多人死了一百多人,這死亡率已經很不錯了!”

    原來,鄭西河並不是將近六十裏道路修通了,他隻修通了從新建的隴海港至中間三十裏道路,而且還隻是簡單的泥路,而剩下的路程,他找到了一條小河,此河流剛好經過那礦產區,原本水流量並不大,而且比較窄,後來鄭西河找到了水流的上遊,築起了一道堤壩,蓄了足夠水這才加大了小河水量,能夠走大船了。

    “看來不需要半個月,第一批銅礦就會運到東陽港了,不過,我要不要在隴海縣設立一個新的大型鑄造工坊了?”

    “哎......還是算了!那地方食物不足,若是再養些人,後勤就不足了,何況就算冶煉出了銅塊,也還是需要運送回來,還不如直接運礦石回來冶煉!而後打造各種武器、農具”

    目前東陽縣工坊區所用的原礦石都是從新浦縣幾個零星小礦挖出來的,隨著所需礦石不斷增加,其實早就因為原礦石受限,而不得不停止了一部分高爐。

    要知道,如果將工坊區冶煉坊之中的所有冶煉爐全都開工,至少可日產三萬斤銅,一萬斤鐵。

    至於精鐵與鋼,也可以日產三千斤,也就是一噸半的產量。

    一天就是一噸半,一月便是四十五噸,一年也就幾百噸。

    這點產量如果是現代,連個小鋼產都比不了,就算是如今的大明,也是遠遠不可及。

    但要是放到東洋、與西洋,那就不同了,沒有一個小國可以擁有這麽多鋼的。

    再說,目前漢華王國產量最高的並不是鋼,而是銅,這些銅,除了一部分製作為銅錢外,基本上都將其鑄造成了大炮。

    ..........

    大明江南江西吉安。

    陳府後院書房之中。

    “家翁,您要找的那些人已經找到了,是否需要把他們都召集到陳府來?”管家阿福對著陳誠恭敬說道。

    “嗯......你將他們都帶來吧!對了!將那潘安平也帶來,他屢次科考,卻屢次不中,或許這次是一個機會!”陳誠思索了一下說道。

    “是!家翁!吾這就派人召集他們過來!”管家阿福說完轉身離開了書房。

    待到阿福離開之後,陳誠獨自一人坐在那,默默思索著。

    自從答應李江為其尋找失意人才之後,他便將此事記在了心上。

    待到他從西洋返回家鄉吉安之後,便派人去尋找了一批失意的科舉之才。

    這些人大多都是秀才,而且還是那種屢次科考不中的秀才,且大部分都是貧寒子弟。

    他們多是與陳家有些聯係,亦或是家中的佃戶,還有一些是朋友的遠方子侄,一共四十九人,再加上那潘安平,一共五十人。

    這五十人雖然都熟讀聖賢書,但大多因為各種緣故,一直沒有考中,還有一部分純粹隻是為了應付家中期盼不得不屢次參加科考,其實他們反倒是希望那些格物致知的東西。

    一個時辰之後,前廳之中。

    許多人正擠在前廳內,小聲議論著,他們的家都在吉安,大部分都在附近鄉下,這次有人召集他們到陳府來,他們一開始還不願意,但是當他們聽說是陳誠相邀時,他們激動萬分,一口便答應了下來,畢竟陳誠在吉安的大名可以媲美朝堂之上那位閣老存在了,他們哪會拒絕。

    “李兄,你說陳翁召集吾等來此有何事?”

    “這吾哪知道?還是等著便是!或許陳翁不久便會出來跟吾等解釋清楚的!”

    “徐兄說得對!吾剛才偷偷打聽了一下,發現在場眾人之中大部分都是貧寒子弟,且都是失意的秀才,說不定老大人.......!”

    “咦.......老大人出來了!”

    “見過陳翁!”

    “見過陳翁!”

    眾人看到一老人在管家阿福的攙扶下緩緩走了出來,立即站好,對著那老人道。

    他們盡管沒有見過陳誠,但是既然身在陳府,又是老者,他們很自然便猜出眼前老者便是那位老大人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