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你看這天下多不喜歡你(上)

字數:3195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獨步虛空 !

    洛陽城又擴建了兩次,當初的外城牆徹底變成了內城,早些年的五十四坊如今也變成了一百二十六坊,越發的顯出帝都之尊,在這仙靈界越來越顯赫。來來往往有許多遊人,不乏有大小修士在內,域外奇人亦士也是不少,但都是奉公守法,未有作亂者,總之一片百姓安居樂業全民祥和歌舞升平之景。

    戊穆鍾今天足足敲了三十九下,洛陽城內回蕩了許久。平常大早朝的時候才會敲十九下,今天已經是極多了,想必是有什麽大事發生。

    大早朝,大昊殿。

    文武兩班官員分列左右,不講究修為,隻說官職大小。不過今天的主場卻不是這些人,而是在殿外等候的數十人。

    眾人先齊呼始皇萬歲無疆,直到始皇道一句平身,官員們才直起身來。百年的始皇之尊,在這個女子身上明顯至極,當年的婉約女子徹底不見蹤影,一身袞龍袍,頭戴大皇冠,這是何等的氣勢萬千。

    “宣諸門派人。”

    “宣諸國之人。”

    兩道朝令遠遠的傳來,從大昊殿開始,直到宮門外。

    “見過始皇陛下,叩謝萬壽無疆。”諸人恭敬參拜。一個個毫無姿態,和普通官員似乎一模一樣。

    “汝等平身。”李隋珠的聲音淡淡響起,在這殿內久久的回蕩。

    “謝始皇恩典。”

    站在最前麵的是一個老者,穿了一身華貴的衣衫,看上去怎麽都有些奇怪。其次是一個童子,身著五色衣裳,臉上似哭非哭、似笑非笑,看上去古怪至極。旁邊則是一個白衣女子,背負著長劍,一臉的冷淡。

    “我等請始皇開恩,入書院,教修行,從此不說閑雲,再不講宗門。”最前麵的老者說躬身說道,似乎是畢恭畢敬,但眼裏的憤怒卻一閃而逝。兩邊官員都是靜悄悄的,一言未發,對老者的話似乎毫不吃驚。

    那童子又說道:“我等真心實意,望始皇法外開恩,得大道相續。”聽起來似乎是誠懇至極,但這聲音卻是陰冷至極,讓人聽起來極為的不舒服。

    接著是那個蒙麵的女子,同樣也是這般說道:“世間人有百類,修士亦有不同,我等願入書院教習法術。”

    其餘數十人同樣躬身一拜,齊聲道:“請始皇法外開恩,我等願入書院。”

    過了許久。李隋珠沒有說話,這些人也沒有直起身來。

    “眾卿有何意見,不妨直說。”

    當下一個年輕人立刻站了出來,道:“這等山野修士,若是入了書院,難免會敗壞書院報國之風。”

    “不錯,下官同樣是這麽認為。陛下絕對不可以同意,這些人放逐山林即可,命其不得入世。”

    李隋珠點了點頭,卻並沒有對此說些什麽,一百年的執政生涯早就鍛煉了她自己,管理這天下憑眼睛是遠遠不夠的,真同意的可能是反對的,而反對的又可能是同意的。在這一百年,別人在琢磨她這位始皇,她又何嚐不是在琢磨著百官。

    “太卿,你有何意見。”李隋珠直接點名道。當年的九卿全被吳越放逐到了山林裏,如今官場早已經不知道又換了多少人,如今的太卿名字叫做範躍升,號平湖,稱作西湖居士。

    範躍升踏出朝班,說道:“下官覺得缺不妨接納。如今書院雖多,但卻缺乏大修士坐鎮。現在便有大小書院三千餘,在這短短一年內便增加了兩百有餘,以後肯定會越來越多,真正的大修士也越來越少,不如宣這些人入職。一則解了書院燃眉之急,二則也算是大道齊鳴,不致讓神通失了傳承。”

    他話音剛落就有一人站出來,大聲的反駁道:“太卿所言誤矣。第一,書院肯定會越來越少,畢竟人數終有其限製。第二,何謂大修士?古時稱之結神為大修士,如今在下卻是不敢苟同,有修為無道德和猛獸何異?”落地有聲響亮,這個人又指向那個童子,道:“就說此人,竟然號稱什麽南山道人,手下屠戮生靈不知多少,這等人若入了書院,可能育才能?”

    那個童子也就是南山道人,臉色一陣青一陣紅,但卻不敢發作。

    “大人,如果這麽說的話,那貴國的.....提雷軍,吳大人,不知道又有多少殺戮?那又該如何稱道?怕是一百個南山道人也沒一個吳越殺人多吧。”一個年輕的修士突然站了出來,大聲的說道。

    朝堂突然的啞然無聲,這個人越說越不害怕,繼續道:“整整百年,仙靈界隻聞馬蹄聲。提雷軍所到之處,生靈退避,無一敢反對。屠滅宗門近千,若是邪宗魔道那也就罷了,但卻不乏有良善道德之宗,守一方水土,佑一方平安,得香火永傳。可就是這樣的門派又如何?擋不住馬蹄震震,攔不住吳字大旗!”

    李隋珠慢慢睜開了雙眼,看著下麵說話的年輕人,正氣凜然。她突然的笑了,終於到正戲了,說了這麽多都是鋪墊。自從一年前接到提雷大軍的密令,也不算什麽密令,內容很簡單,他們需要一個封號,然後班師回朝。

    本是勝利之師,本是有功之軍,但卻因為朝堂之人的恐懼,所以他們就要消滅了這個軍隊,最少也不想看到那個人回來。沒有對與錯,更多地還是立場問題,很多人都是這樣想的。

    朝堂上的朱紫大臣是這麽想的,百年前的事情他們不想在發生在自己身上。書院的教官是這麽想的,此人又毀宗門滅道統之大仇。甚至那些書生也是這麽想的,這個殺了近百萬人的魔頭,實在是和道義不符。甚至很多百姓也是這麽想的,一個總殺人的軍隊太可怕了,實在是嚇人。

    他們早已經忘記,如今的局麵是由誰打造。官員忘了他們的權力是怎麽來的,教官們忘了當年是怎麽樣的喪家之犬,書生們忘了,百姓們忘了,這個天下忘了。

    “的確有些功高震主了。”李隋珠喃喃說道。看著前麵桌子上的三冊陳舊的書卷,又輕輕的說道:“你看你又得到了什麽,很多人都不想看到你。”(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