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 13 章
字數:6140 加入書籤
翌日,淩晨四點崔茂懷被叫起來也沒什麽起床氣,隻在床上呆了三秒,隨即神思回歸,立刻翻身下床穿戴洗漱完畢,丟下過夜費就騎上他的烏騅往家去了。
絲毫不知從昨晚到早上他離開春風樓,有多少雙眼睛在關注他。
“常媽媽,胖冬瓜,快開門!”
剛進入延善坊大門,崔茂懷就高聲吆喝。本想早點叫醒家裏人,哪想等他走到門口,門閂應聲取下,常媽媽一身整齊的立在門內微微躬身,“公子回來了。”
崔茂懷手裏的韁繩被接過去還有些發怔,看了眼廚房露頭的胖冬瓜,就聽常媽媽又道,“公子這時候回來,想必沒有吃飯吧,我起早做了些吃食,擺出來請公子嚐嚐?”
“好。”
崔茂懷聽到起早二字,才算放心。旋即想到晚上敲了閉坊鼓,常媽媽就該知道他回不來,自然不會再等通宵。倒是他一想起舊事,就差點忘了根本是兩個時空了。
“阿活阿秋,快從庫裏抱高粱麥子出來。”
崔茂懷喊著,對上常媽媽詢問的目光,笑著道:“我想到賺錢的營生了,等弄出來常媽媽也幫著參詳一下。”
“是。”
常媽媽顯得十分高興,胖冬瓜也跑出來看熱鬧。然後阿活阿秋就在三個人六隻眼睛的注視下,按照崔茂懷的吩咐從井裏提了水將高粱麥子各泡了半盆。
“這時節泡一天應該就夠了。”
僅僅是兩盆粱麥泡了水,看在崔茂懷眼中,仿佛看到了成品在向他招手。心情愉悅的進屋換了衣服,等出來看到長案上的十餘種麵點,崔茂懷不由驚訝。
“這是?”
“讓公子笑話了。”常媽媽笑著將碗盤擺好,“奴婢沒什麽拿手的,之前一直是廚娘,私下琢磨過幾種麵食做法。這幾日見公子為鋪子的營生著急,本想做出來請公子看看樣子嚐嚐味道,若實在沒合公子心意的生意或者也可以先開間麵食鋪子應急。不想公子有了更好的主意,那就隻來嚐嚐奴婢的手藝吧。”
“哪裏,常媽媽千萬別這麽說。”
崔茂懷看著擺滿桌案的食物。時代所限,這一桌子放在後世,或許隻是或寬或窄或揪成麵片的湯麵條,以及捏成各種花型有餡兒沒餡兒的包子饅頭蒸餃,以及饢餅。
但崔茂懷在這個世界生活了這麽久,逛過西市,吃過侯府或豐盛或家常的飯菜,也在春風樓見識了當下最流行熱門的吃食,哪裏還不懂這些東西要花人多少心思精力。感激之心更勝。
“常媽媽辛苦了,這麽多種樣子花型,不知費了多少心力……”
“公子千萬別這麽說,公子不嫌我們累贅晦氣,買下我們,還對我們關懷備至不吝銀錢治病療身。我等便是為公子粉身脆骨也在所不惜。何況身為公子家仆,本該為您分憂。”
常媽媽深深一禮,說罷就讓崔茂懷坐下,將桌上食物逐一送到崔茂懷麵前,一一講了大致做法和配比哪種蘸料食用之法。
尤其帶餡兒的,時下最常用的都是羊肉,這裏麵卻通通換成了雞肉豬肉,可見常媽媽細心。而發麵蒸餅,竟無市集賣的酸硬口感,比侯府做的蒸餅味道都好。隱隱帶著一絲甜味,無疑是常媽媽的看家本領了。
一餐飯吃的美味又添信心。知道後麵還有一層保險,崔茂懷做起事來就更大膽放的開。
飯後興致勃勃去看他的高粱麥子,順便說了接下來所需之物。這麽一理才突然發覺,缺的東西還挺多。
晾曬用的席子,籮筐,釀酒的器具根本一樣沒有,全需打造,就連酒曲現在才製,那得等到什麽時候?
“沒事。第一回先買了來用,之後自然就有曲了。其它晾曬漏水的器物,需要多大,今日等西市開市買了篾條回來半日就編出來了。隻是公子說的雙層...冷卻鍋,卻不知如何造法?”常媽媽問。
“就是……”
崔茂懷說了半天覺得解釋不清楚,幹脆回屋研了點墨大致化了樣子,將裏麵的原理也在旁標注了一下。常媽媽看了這回倒是立刻懂了。隻是……
“這東西若用陶燒怕耐不住高溫會裂開,最好是鐵打的,偏偏密封又是一個問題。”
常媽媽所說正是難點,這會兒不像後世,用焊接就能輕鬆解決難題。要什麽形就得一錘一錘敲打定型出來。像這樣大甕套小甕,中間有空間且密封程度好,的確很難。
崔茂懷不由心急,就見常媽媽微微思索後道,“公子可介意我將這圖紙拿給我家那口看看,他曾在匠鋪打過雜,或許有通融的辦法。”
“常伯嗎?好啊!”崔茂懷點頭,遂又想起,“常伯受著重傷呢,算了算了不急在一時,反正高粱封壇還要發酵些時候,等常伯傷好些再說吧。”
“無妨。”常媽媽的笑容竟似帶著幾分感慨,“他躺在床上也是幹躺著,正好幫忙想想辦法,若有法子打造這鍋也需要些日子呢。”
常媽媽自帶了圖畫去後麵找常伯,崔茂懷檢查了一遍東西確定再無遺漏,聽到西市鼓響就準備回屋補眠。
他現在的生理鍾略顯詭異,晚上遲遲睡不著,早上,被鼓聲一吵就醒也再難安眠。非要聽到西市三百鼓聲後,似乎身心才能全部放鬆下來,睡覺睡的格外深沉舒服……
不過,常媽媽卻不許他一覺睡到閉市鉦的時候。最多一個時辰,怎麽著都要將他從床上拉起來。
院子裏,外出采買的常媽媽和負責搬運的阿活都已回來。常媽媽已經在用篾條編簸箕,胖冬瓜,阿秋在旁邊一麵幫忙一麵學習,阿活則在給崔茂懷指名要的竹子分節分片。
崔茂懷便過去,指揮阿活怎麽做。常媽媽笑問他這竹子是做什麽用的,崔茂懷故作高人狀,說等做出來,常媽媽就知道了。
幾人便望著崔茂懷笑說,“那我們就等著公子的驚世稀罕物了。”
直至晚上,崔茂懷讓阿活阿秋先將泡過的麥子平鋪到簸箕席子上,灑了水蓋了東西。又把高粱倒入鍋裏煮透,再撈上來同樣晾曬到外麵,然後備了大甕,將高粱酒曲一起攪拌密封。
這一晚的工作就算結束了。
接下來的幾日,壇子裏的高粱不用管,隻日日往麥子上澆水助其發芽。胖冬瓜看到嫩黃的芽苗,驚的嘴巴都合不攏,說是沒種到土裏,怎麽也長大了?
“笨,種子遇水溫度適宜就會發芽,沒別麥子,缸裏的豆子見了水……呃……”
崔茂懷看著隻到他大腿,細胳膊細腿的小丫頭,當日常媽媽要他給她起個名兒,他心裏的首先想到的就是豆芽菜,瘦豆芽,隻是為了她能長胖健康,才特意叫她胖冬瓜。
可是,可是,他怎麽就忘記最最簡單的發豆芽了呢?似乎自從在這裏見到了豆腐豆幹,他對這些最簡單的東西反倒屏蔽了。
“胖冬瓜,想不想看更神奇的?去,再泡半盆豆子來……”
要說還是常媽媽最聰明,自看到麥子發芽長苗,再見崔茂懷讓胖冬瓜泡豆子,她大概就猜到崔茂懷咬做什麽,英明的將豆子減了一半。就這,等茂密的豆芽菜頂著石板發出來,眾人一看那個量,都不由咽了咽口水。
嗬嗬,之前幾天不用買菜,大家頓頓吃豆芽吧!
當然,這都是後話。豆芽其實也挺好吃。
但眼下,崔茂懷等麥子苗長的有一掌高,就搬回去讓阿活一一剁碎。又抱來蒸好的糯米……
“公子這是要做麥芽糖吧?我來!”
常媽媽果然一副熟手模樣,安排幾人做活也更合理快速。搗碎的搗碎,泡米攪拌,再次發酵,濾汁熬煮,等崔茂懷再次去廚房看的時候,...大鍋裏紅稠濃甜,竟是已經好了。
“公子看這樣行嗎?盛出來放涼切塊,就是頂好的糖了。”
“這是第一步。先弄出來稍涼一些,阿活,”崔茂懷叫人,“你把糖繞在這上麵拉扯。鍋裏趕快炒米炒豆,還有核桃榛子也得炒香。”
崔茂懷為了他的成品第一次足夠驚豔,當真是把家裏所有好東西都拿出來了。
要知道,按照這時代的規定,不論官府民間,買賣租用土地,若是地上種了莊稼,便是你三四月買的這塊地,但隻要前麵的土地主人已經翻地下種,那這一季莊稼就是人家的。你得等人家收了這一季糧食這地才能交接給你。
何況崔茂懷此時出來,典州地裏的糧食具都收了。他本來什麽都沒有,得買糧吃飯。可府裏仍將各類米糧黍豆,山裏田地特產給他裝了足足兩大車,反正常理是夠他吃到明年去的。
隻是如今又是麥芽糖,又要釀酒,後麵能撐到哪一日還真不好說。
“公子,行了嗎?”阿活被派去碾豆米,拉扯麥芽糖的活兒就交給了阿秋。
“行了。”
崔茂懷見豆粉,米粉都已經準備齊全,便取了一小塊麥芽糖,憶著奶奶的手法,輕輕拉扯,打8字,再拉扯,咦,怎麽斷了?
“奴婢來吧。”
常媽媽接過崔茂懷手裏的糖,先拉扯扭轉數次,似乎在適應手感,然後再學著崔茂懷剛才8字繞法,一卷一扯一拉一抖,一麵沾粉,一麵不斷重複往返,不一會兒,常媽媽手裏的麥芽糖就成了千絲萬縷,細若絲線,卻根根不斷、亦不粘連的,龍須酥。
眾人皆是驚異。
常媽媽一連做了幾個。熟悉之後,又照崔茂懷說的,在裏麵裹上各種幹果餡料。又新添了豪華版的核桃夾棗樣式,讓胖冬瓜將幹棗剖開去核,炒香的核桃夾在裏麵,外麵裹了龍須酥,胖嘟嘟,白團團一隻。
豆粉的味道更香,但顏色偏黃。米粉潔白如雪,實在招人眼球。
別說阿活、阿秋、胖冬瓜一個個吃的嘴巴一圈白花,連話都顧不得說。就是常媽媽也讚歎不已。
“當真是心思精巧,名字起的更好!龍須酥,實實在在恰如其名,再合適沒有了!”
崔茂懷咬一口幼年曾最愛吃的零食,雖這物是借了後世人的才思智慧才做成的,但聽到常媽媽這般讚譽,也莫名生出中與有榮焉的感覺!
特意留了一份給常伯吃,知道他最近為了他的酒器,煞費腦筋。崔茂懷也正琢磨著替代品,卻見常伯扶著牆慢慢走出來。
“公子要的東西一般人怕做不了。小人從前倒識得一個鐵匠,手藝精到鐵薄如紙。就是聽說後來斷了右臂,不能像從前一樣煉鐵。但或許這東西他還能造出來,公子要試試嗎?”
作者有話要說: 飽滿一章!o(n_n)o大家不要用平常眼光看咱們家小懷,說實話,即便現在落魄了,但其實富貴毛病依舊在骨子裏存著呢!幸好已經有了接手的飼養員,否則當媽滴不得操碎心!
某·即將接手的飼養員:。。。。(=_=)~(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