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穿越,初見村中婦人
字數:5249 加入書籤
永慶二六年,遠離都城外的一處村落裏,夕陽準備西下,陽光已經退至了山頭,相信過不了多久,天就會全黑了,然此時兮木正雙手撐著下巴,坐在門沿上,目不斜視的望著要落山的太陽,不知道過了多久,遠處的太陽隻能看得見一丁點的時候,兮木無奈的歎了一口氣。
“你就是再歎一百口氣,你還是會在這裏,你就省著點吧,不然沒被餓死就歎氣死了”兮水手裏拿著兩個跟香蕉一般大的紅薯從屋裏走出來,望著坐在那唉聲歎氣的兮木,很是無語的就說了這麽一句,說完自顧自的的往廚房走去。
見此,兮木也不坐了,站起來拍拍屁股,也走進了廚房,廚房裏,兮水把紅薯放木盆裏麵,再打水仔細的清洗,兮木蹲在火灶旁,任命的拿著打火石點火,想她剛剛來的時候,光是這兩打火石就研究了半天才生起火,才過了兩天,已經這麽輕車熟練了,在看看旁邊認真洗著紅薯的妹妹,不由得歎道:“我到現在還是恍恍惚惚的,感覺跟做夢一樣”。
“說得好像我就不恍惚了一樣,可你看看都過了兩天了,我們還是呆在這破屋子裏,吃著這爛紅薯,我都要見鬼了都”,兮水把洗幹淨的紅薯放到案板上,拿刀把紅薯切成小塊,一邊切一邊說道。
天知道她現在神馬感受,不到23歲的她,大學剛畢業,找了份工資不高但好歹輕鬆的工作,好不容易盼個休假日,跟著她姐去了趟雲南玩,結果路上大巴車不知怎的,失控就掉下了崖,醒來好一陣才發現兩人變成了十三四歲的少女模樣,身體縮小了不少,但頭時不時的會傳來一陣疼痛,一陣陣模糊的記憶湧現腦海,這是什麽破地方啊?
顧不上驚訝和哀傷,此時的身體狀況已經不容許再去感傷了,隻想找處地方好好休息一下。憑著原主留下的殘缺記憶,拖著疼痛難忍的軀體,兩姐妹從山裏摸索著回到了這所謂的家,說是家其實也就是三四間殘破不堪的茅草屋,估計風大一點雨大一點,這茅屋就得打水漂了。
頭部受創,加之又餓又累,無暇顧及其他,兩人爬上床就直接挺屍了,其實說起來,兩個原主也是可憐的孩子,可能湊巧,兩個原主名字竟然大的也叫兮木小的也叫兮水,也是雙生子,兩年前其母親王氏就去世了,就隻留下兩人獨自生活,在加上不是本地人,所以並沒有什麽田地。
當初王氏帶著兩個原主逃難到此,就花光了身上所有的積蓄,也隻買下這屋子和屋後半畝的菜地,現如今在這個身無分文的家裏,想要生存下去,可謂舉步維艱。
所謂靠山吃山,所以兩個原主餓急了經常會上山找吃的,這不,可能是倒大黴了,大雨剛過,姐妹兩人就上山了,山裏道路泥濘濕滑且亂石遍布,行走艱難險阻,本就虛弱的兮木不辛的,踩滑了腳不慎摔倒,兮水為了拉她,兩人紛紛滾落下來,頭砸在了石頭上,生命脆弱啊!這一砸兩人便一命呼呼了,這才便宜了現代的姐妹兩人,又能重活一次。
想到此,兮木很無奈的答道:“好了吧,能有這紅薯吃都不錯了,這好歹也是先前那姐妹兩人都不舍得吃的東西,現在吃了人家當寶的東西,你還抱怨啥?”說完,兮木就把火給生好了。
見兮水還在切紅薯,她就把鍋放到火灶上,舀水把鍋洗了,其實兮水也知道現在家裏能吃的東西也就這十幾個紅薯了,而且還是村裏人接濟兩個原主的,在挺屍一晚之後,第二天兩人都是餓醒的,畢竟兩個原主就是因為餓了才進山的,結果還什麽都沒有找到就先掛了,再過了一晚,當然就餓得不行了,所以姐妹兩人勉強下了床,把屋子裏裏外外都找了一遍,也隻發現廚房破缸裏的躺著十幾個半爛不爛的紅薯。
兮水把切好的紅薯放到鍋裏,蓋上蓋子,也跟著兮木坐在火灶旁,火灶裏的火苗照著兩人的臉,紅撲撲的。望著燒得旺的柴火,兮木說道:“我們頭上的傷已經結疤了,雖然還有點疼,但不礙事了,等下我們去村裏走走吧,總不能一直呆在家裏,出去看看了解些情況也是好的”。雖然還保留著原主的一點記憶,但那些記憶零零散散的幾乎等於沒有。
“好吧”其實就算大姐不說,兮水也是有這個打算的,畢竟都來了兩天了,都還沒有出過這個家,出去看看有什麽法子,能弄到吃的,家裏的紅薯差不多就要煮完了。
計劃好,姐妹兩人吃完紅薯粥,洗好碗,就鎖上院門出去了,其實鎖不鎖都無所謂,村裏誰不知道她們家是這村裏的“貧困戶”就四五間茅屋,一間廚房,四間房子圍成半個橢圓,從左往右依次是廚房、堂屋、再到姐妹兩人住的房間,最右邊的是以前王氏住的屋子,現已人去樓空,廚房後麵還有一個比較小的茅屋,這個茅屋還是王氏自己搭建的,屋子前就是泥牆圍起來的院子,院子還種著棵桃棵,桃樹旁邊還有一口井,屋裏最值錢的可能就是姐妹兩蓋的一床被子,其餘的都是半爛不爛的一些家具,都是木材做的東西,農家最不缺的就是這些,但在現代住慣了,出門都是隨手關門的,而且加上初來乍到,雖然家裏的東西都不值錢,但好歹也是全部家當,所以兩人還是找了把發黴的鎖頭出來,鎖在院門上,鎖好後兩人這才慢悠悠的往村裏走。
從兩個原主殘留的記憶中得知,這個村名叫下山村,因為四周都是延綿的高山,村子就坐落的山腳下,不知哪位人士取了這麽個名字叫下山村而不是叫山下村,可能是山下村說起來比較俗一點吧,雖然下山村這名也好不到哪裏去。
村子周圍的半山腰及村子周圍比較平坦的地方都被村民開墾做了田地,有條小溪從山裏穿過村子中央,村民得已借助這溪水灌田洗衣,村子裏住著幾十戶人家,不過好像生活都不怎麽富裕,勉強得以溫飽,當然了除了裏正家外,裏正的大兒子在鎮裏開了間小雜貨鋪,所以裏正家過得是比較富裕點的。
村子幾乎大半都是姓周,也有少許外來姓,姐妹兩人的茅屋離村裏人居住的地方有幾百米遠,當初王氏來到這村子的時候,村裏並沒有多餘的房子,隻有村旁半山腰上以前一個獵戶住的房子,獵戶因為進山打獵遇到了大蟲(古時老虎的叫法),不幸被咬死了,又因為是個老鰥,無妻無子的,所以死後村裏就收回了房子,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王氏就買下了那房屋。
兩人走在村子的道路上,望眼處是一處處土屋,屋子與屋子之間都有道路相通,也幹淨,並沒有什麽雞屎或牛屎之類的,也難怪啊,這麽窮,哪裏買得上牛啊,要知道以前一頭牛,就好比現在的一部車,也隻有村長家裏有一頭大黃牛,雞這些家禽大概都養家裏了,沒有所謂的放養,所以道路才那麽幹淨。
剛走到村頭,便看見村頭榕樹下的石頭上坐著些婦女,兩姐妹望了那些人群一眼,發現老一些的婦女頭上都拿半舊不新的頭巾圍住,隻有年輕一點的婦女才不圍,可能是年老了,圍個頭巾擋風吧,兩人都不一而同的這樣想到。
在現代,姐妹兩人因為讀書的關係,不怎麽呆在家,在學校除了老師,就不怎麽跟叔嬸輩的人打交道了,也不知道怎麽相處,怕有代溝,也跟她們不熟所以兮木兮水也不打算過去打招呼了,回過頭,正準備往村子裏走,便聽到有人喊到:“小木小水,你們這是要去哪啊?”
聽到有人喊,怎麽的也不能裝模作樣的走了,所以姐妹兩人停下了腳步,望向說話的人,發現是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大嬸,原主記憶中,好像這位大嬸叫周何氏,因為姓何,夫家姓周,所以一般人都喊她何大嫂,何大嬸為人比較彪悍,加上是村上老婆,所以在村子裏也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不過何氏對兩位原主確是不錯的,所以當下兮木兮水都乖乖的喊了聲“何大嬸你好”。
望著走過來的兩姐妹,何氏不滿的道:“要不是我這老婆子喊你們,你們是不是就打算直接走人了?”知道何氏是因為姐妹兩人沒先打招呼而有點脾氣,所以兮水連忙說道:“大嬸,您說哪裏的話,隻是太遠了,沒看清是您,要是看見了,哪能不過來跟你打招呼啊,要知道,幾天才不見您,我們可想您想得緊呢”要知道古代百事孝為先,見到長輩不打招呼,那可是沒有禮貌的事情,再說了何氏待兩個原主又那麽好,怕何氏多想,兮水就急忙開口了。
聽到兮水這麽說,何氏也是高興的,畢竟好聽的話誰不喜歡聽,兮木兮水走近了,何氏便站了起來,打量了一下姐妹兩,便驚呼:“哎呀,怎麽才兩天不見,頭上就整了這麽一個窟窿了”?要知道兩天前她才剛剛給姐妹倆送了點紅薯過去,那時姐妹倆可是好好的,說完不待姐妹兩走近,就先拉著兩人檢查了一遍,發現除了兩人頭上已經結疤的傷,身上沒有什麽傷了,這才放心的呼了一口氣。
何氏臉上擔憂的表情,兮木兮水兩都瞧見了,見到一個對不是親戚不是女兒的人還能這般關心,講真的,姐妹兩人瞬間就覺得眼前的何氏人品真是好的,見此,兮木道:“前兩天我跟妹妹上山找點柴火,沒想到下雨,山裏道路難行,我不小心摔了一跤,妹妹為了拉住我,也跟著摔了一跤,砸到了石塊上,流了點血,不過現在除了有點疼外,也沒事了”,兮木才剛說完就聽到一嗓門大聲道
“哎呦,兩個可憐的孩子,瞧著本就長俊,要是頭上不小心留了疤,可怎麽是好,可不能不重視,我回去讓我家那老頭,給你們整點草藥敷敷。”
姐妹兩望著正站起身打算往家跑的婦女,發現她穿著一身灰綠色的衣服,頭上包著巾,衣服上有一兩塊的補丁,但衣服卻也是幹幹淨淨,這人便是馮氏了。
馮氏的男人周項是村裏的太夫,雖然醫術不能說很好,但一般什麽頭疼腦熱的還是能看好,收費也便宜,一般村裏人有個不舒服的都去找他,畢竟鎮上的太夫收費可是他的幾倍,所以周氏和她男人周項是除了裏正、村長之外,村裏畢竟有威望的人了。
見此,兮水趕忙拉著住馮氏,“馮嬸,沒事的,現在都不留血了,~”兮水都還沒有說完,馮氏便打斷“你這孩子,女孩子哪有不看重臉蛋的,就算是咱們這些鄉下地方,那也是看重的,這萬萬是馬虎不得,你們可別大意,我家裏也不常備這些敷的草藥,現在回去,老頭子還能上山去找些給你們送過去,早些敷,好的快,”說完馮氏就風風火火的走了。
“這馮大姐,都一大把年紀了,做事還是這麽急躁,像大火點著屁股似的,”其中一個婦人說了一句,其幾個較為年輕的婦人也都笑了幾聲,見馮氏走了,兮木兮水也不感歎著古代民風還真是淳樸。
打趣馮氏的那個婦人趙氏,走到姐妹兩人前麵“你馮嬸說得沒錯,這傷啊,傷到臉上可得注意了,特別是女娃娃,這山上的路可不好走,下次去,可得注意了,不要走太遠,山裏可是有大蟲的,你家以前住著的老獵戶,可是被大蟲咬死的,我們村子裏一般上山打柴挖野菜,也都隻是在外圍,可沒人敢進深山裏頭去,別看你們瘦不拉幾的,這山裏的大蟲可不挑食,”
“知道了,趙嬸,我們記住了,以後會注意的”,知道趙氏也是擔心她們,所以姐妹兩人急忙答道,說完,其他一些較為年輕的婦人也跟姐妹兩人寒暄幾句後跟何氏打了個招呼便都跟著趙氏準備回家去了,畢竟已經快旁晚了,婦人們得回去喂些個家禽和為家裏的人準備晚飯,見人都差不多走完了,何氏也不留了也準備回家裏去,她也該回去準備晚飯了。
(m.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