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殺、太宗
字數:2239 加入書籤
“轟!”
秦商以是在子時響起第一聲雷時驚醒的。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漆黑的案幾,上置一個紫檀筆架,各式長短粗細的筆垂豎在其上。目光越過筆架旁的硯台,穿過那排排精美的筆。
眼前的一幕與睡前幾乎一模一樣——穿暗紅色的太監總管何達海挺直著老腰中規中矩地研著墨,父皇擰著眉頭捏著筆,死盯著奏折,時不時地沉吟著。
案上還放著一個玉碗,看碗的外形及所處位置,秦商以猜出這是他睡前命人給父皇做的清神粥。所置角度不曾改變,想來父皇不曾動過。
是不喜歡吃他令人做的東西嗎?盡管他知道隻是因為父皇太過忙碌。
自曾祖父母在遊玩秦淮山水被巴蜀越族所刺殺,過於年幼的祖父登基後,這華夏便紛爭不斷。幸得忠賢之士輔佐,皇位才能安然順利傳到父皇手上。
然而,動蕩仍未平息,反倒愈演愈烈。各地難民持續增長,父皇實在束手無策,於是四方罵聲漸起。臣子的稟報他也聽過——昏庸無能,殘暴無道。原來這就是百姓眼中的父皇。
可在他眼中,父皇相較於上五代的老祖宗實在算是明君了。父皇是個很死板平庸的人,雖然他會犯錯,但從不曾罪無可恕。老祖宗們欠百姓的債致使大康朝元氣大傷,即使經過父皇的努力已經改善了一些情況,但隻能算是杯水車薪。
父輩祖輩的爛攤子扔在父皇身上,大康朝的複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思及此處,十一歲的秦商以小臉一皺,故作老成地歎了口氣。
聽到他的歎氣聲,埋首於奏折中的康平帝終於抬起頭來,一張俊美的臉上,扯出一個不太自然但能讓人感覺和藹的笑容。
“醒了便回殿中休息罷,方才從已批奏折中學到的,明日與太傅講明……也宣董令行進宮伴讀吧。”董令行比秦商以大一歲,是太子太傅的小兒子,與他處得極好。
告退之後,秦商以一夜輾轉反側。
按照剛才所閱奏折可知,西北叛軍糾集代國裏應外合,企圖攻破國界,鎮北大將軍不敵喪命。手下從一品將軍臨危受命,立刻給京中發來急報,想要父皇調兵支援。奈何東北山匪也是各種劫官道,官府也各種請兵剿滅。所幸巴蜀越族除少數極端分子外都不喜參戰,而江南地區有慕容一族坐陣。但兩個比較強大的種族俱不會離開自己的屬地,雖說聽聞叛軍勾結外族時,兩族均有所動作。然越族能出入巴蜀的少之又少,慕容一族卻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大雨傾盆,空氣燥熱,秦商以翻來覆去難以入眠。他不喜歡下雨。
本著絕不能生病的想法,於是他便隻得安靜地躺在床上,呆呆地望著牆頂。心裏將所知的天文地理是是非非翻了個遍。
世稱父皇為康平帝,是大康第三十七位天子。現今年號為清隆,今歲適逢清隆十年,也便是周元九百四十年。
母後是一三品官嫡女,極為精明睿智。父皇自五六年前便很少臨幸後妃,若不是母後壓著,怕是後宮大亂了。父皇有約摸十五個子嗣,他是長子,其上還有一個皇姐,是貴妃所出,長他兩歲。二弟秦商仲小他三月,是淑妃所出。三弟秦商秋虛歲八歲,也是淑妃所出。四弟秦商卯四歲,係德妃所出。五弟秦商塵二歲,惠妃之子。他們六人俱因身份比其他子嗣高貴且出生時正逢父皇空閑因此得父皇鄭重賜名,而父皇記得清的子嗣,也隻他們幾個罷了。
而由於常年作皇位繼承人培養,幾乎不與任何血親親近。至於父皇,仿似他心中的啟明星,隻能遠遠地仰慕著。
思及此處,他什麽也不願多想,隻得靜下心。聽著愈漸悄然的雨聲,他知道明日又是豔陽。
太傅說他會有一手開啟大康盛世的太宗之才。那麽,他能夠為秦家,守住這天下嗎?
能嗎?
------題外話------
再也不看言情了,再也不想喜歡了,太影響大哥我行走江湖了。男孩我放棄你了。
(m.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