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四為’驚公堂

字數:4557   加入書籤

A+A-




    想要瞞天過海的話。

    首先,他說的話,要是他和他夫人知道而外人不知道的,其次,著重某個關鍵詞,應該能讓他夫人聯想到什麽……

    當然,最最重要的是,傳達的話語,要稀鬆平常,絕對不能讓外人感覺出不對勁兒來。

    “你說還是不說?”韓秉中問道。

    “說!”

    劉開迅速開口道:“就勞煩官人告訴在下內人,就說在下被學生誣告作奸犯科,如今在太守府府衙,一時半會兒回不去,讓她去私塾通知學生們散學,而後,記得關好私塾所有的房門,還有,邸報一定要給我帶回家去,放邸報的屋子的幾道門,也都要好好關好,最好是徹底鎖死,切不可有半點遺漏,免得再遭奸人陷害。”

    “就這樣?”韓秉中疑惑的問道。

    “對,就這樣!”劉開淡然開口。

    韓秉中對著周聰行禮後,轉身離去。

    看著韓秉中和周聰都沒有懷疑,劉開心底慢慢的鎮定了下來。

    時間慢慢的過去,第二個一刻鍾快結束的時候,辛羸氣喘籲籲的跑了進來。

    “十一郎,事情辦好了嗎?”辛栩慌忙問道。

    劉開卻是立馬就冷冷的朝著辛羸看了過來:“辛十一,莫要自誤,現在收手,老夫可以念著往昔師生之情,不反告你誣告!”

    辛羸先是恭敬行禮拜見太守公後,這才回頭橫眉冷對劉開,字字鏗鏘的開口道。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有罪者,當誅!小子絕不苟且,就算是大義滅親,小子也必要為天地正心,為生靈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句話落下的瞬間,滿堂鴉雀無聲。

    不管是堂上太守公,還是堂下兄長辛栩和劉開,還是那幾個昏昏欲睡的官軍,全都是一臉驚訝。

    辛羸微微一愣,心思急轉,自覺沒有說錯話的地方……那麽,難道是這個時候,還沒有這句“四為”?

    臥槽,我這是不經意間剽竊了哪位大佬的名言嗎?

    話說,這句話到底是哪位大佬說的?

    曆史學得不太好的辛羸有些傻眼兒了。

    周聰眼中依然滿是驚訝。

    他嘴中默默念叨著‘四為’語句,回味之間,他的眼中閃過激動,恨不得拍案而起。

    這四句話,竟然囊括了儒家千百年來的核心宗旨!!

    而且比《大學》之中所謂的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條目還要震耳欲聾,還要激蕩人心!

    周聰眼中的激動更甚。

    光憑這一句話,他就可以斷定,此子他年必能成一代文宗!

    而在他的轄下出現如此天才,隻要結以交情,待他年此子金榜題名時,他周聰也可以往上挪一挪,說不定有機會進政事堂宰執天下!

    想到這些,周聰的心思活絡起來,他開始打算跟這小郎君好好結交一番。

    辛六郎辛栩呆愣愣的,他雖然沒讀過書,但這句話裏麵的堂皇正氣,他卻是感覺到了。

    那種激蕩人心的感覺……

    十一郎這書沒白念!

    “十一郎,說得好!”辛栩忍不住為兄弟喝彩。

    劉開也愣住了,這還是那個不學無術的辛十一麽?

    如果,早知道這小子有這份文才……他或許可以以這辛十一蒙師的名義青史留名……

    緊接著,劉開眼中閃過殺意,既然師徒已然反目,那麽這小子越是優秀,便越是必須得死!

    隻要過了太守這一關,他必讓這辛十一永世不得翻身!

    周聰捋著胡子,他看向辛羸,極為溫和的問道:“辛十一郎,老夫且問你,你要狀告劉開何事?”

    他開始自稱老夫,而不是自稱本官了。

    “回稟太守公,小子要狀況劉子明販賣私鹽,而且是大量私鹽!”

    辛羸一邊說著,一邊伸手從衣袖裏抓出了一把白花花的細沙一般的鹽粒。

    精鹽!

    大宋精鹽產量不高,且因為精鹽難以製作,價格高昂,幾乎所有精鹽都進入了東京開封府。

    除了東京外,便是西京河南府、南京應天府、北京大名府也少有精鹽。

    如今,在這益州出現精鹽,定是走私無疑了。

    周聰眼神淩厲起來:“有多少?”

    “至少三十石!”

    “胡說八道!”劉開怒吼:“這定是你這豎子在這半個時辰跑去買來栽贓老夫的!”

    “栽贓?”

    辛羸笑了。

    他回頭靜靜的看著劉開:“這一把精鹽,價值數十貫,這還可以說是小子賣田賣地然後買來栽贓你的。”

    “可,劉夫子,您私塾後院地窖中的三十石精鹽,難道也是我買的不成?別說小子買不起,便是買得起,也沒法在半個時辰不到的功夫,將三十石私鹽帶到你後院中去吧?”

    “胡言亂語,老夫地窖空空如也,何來的精鹽?”劉開依然狡辯,他將希望寄托給了接到傳話的妻子。

    隻要及時轉移了私鹽,那地窖裏麵就是空空如也!

    辛羸懶得搭理這老貨,轉身向著周聰行禮道:“太守公,是真是假,隻需遣人隨小子去劉開私塾的後院地窖一看便知,若是假,小子寧願發配邊疆三千裏!”

    發配,這是大宋自開朝以來就有的刑罰。

    大宋似乎因為趙匡胤見多了人命如草的血腥,於是開始重人命,不隻是刑不上大夫,便是販夫走卒犯罪,甚至是起義造反,也很少出現死刑,大多是丟到軍隊裏麵養著,稱之為發配,或者配軍。

    這也是日後大宋冗兵局麵的緣由之一,甚至可以說,這也是大宋民間起義層出不窮的原因。

    因為,老百姓吃不起飯了,隻要造造反,成了,能得天下,敗了,立馬就去當配軍,每天就都能吃飽了。

    但得到什麽就要失去什麽,遭受發配邊疆的刑罰之後,都會在臉上黜字,成為大宋人人鄙棄的賊配軍。

    臉上有了這一行黜字,從此,這個人的人生基本上就徹底毀了。

    仕途無望,人生無望,就連人家寡婦改嫁都看不上你這賊配軍。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這個例外就是昆侖鬼麵狄萬狄青,以賊配軍的身份,成為了大宋樞密使,但大宋萬萬人隻出了一個狄青,且狄青最後終究被皇帝猜疑而死。

    周聰豁然起身:“既如此,本官信你,十一郎,且帶路!”

    同時,周聰迅速拿起紙幣寫下一張文件,回頭看向堂下的一個小兵道:“將此令交予周巡尉,令其率西尉司警察圍住兆學私塾!”(別疑惑,宋朝真有警察,職能跟現在差不多,而且,真的就叫警察,但大多時候不稱為警察,而是稱作弓兵或者土兵,隻有在官方正式文件中才稱呼其為警察。)

    “是!”小兵應下,接過文件,飛快朝著府衙外跑去。

    而後周聰走下高堂,三五個小兵拘押著劉開和辛羸辛栩,一行人快速朝著西城兆學私塾走去。(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