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理想與現實總是背道而馳
字數:4486 加入書籤
辛羸沒有立馬回家,也沒有現在就朝著十字街區的巡尉司去。
他在朝著當初遇見張朝三人的巷子走去。
龍二郎的確是被抓進去了,但問題是,今天這事兒沒出人命,而且,一開始龍二郎所高喊的‘殺人啦’,在當時是真的。
也就是說,龍二郎連‘陷害良家子’這條罪名都不成立。
罪名不成立,那麽他很快就會被放出來。
從這次精心布置的局來看,這些家夥是真的要置他於死地的。
要是他被放了出來,下次,下次他再針對辛羸設局的話,怕是真的就再無生機了。
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已經差點被害了,再不斬草除根,豈不是太不珍惜自家性命了?
但辛羸還在猶豫。
他說過要堂堂正正做人的,要幹幹淨淨的活著的,如果要斬草除根的話,用堂堂正正的方法,肯定是做不到的。
想要斬草除根,他如今隻能想出兩個方法,其一是誘使龍二郎等人犯法,然後以大宋律令除掉他們。
其二就是用同一個層次的東西,砍掉他們!
前一種方法,太過勾心鬥角,太過肮髒……與他那堂堂正正做人的理念相悖。
辛羸想選擇後一種方法,那樣,至少勉強還能算是堂堂正正……
而要選擇後一種方法,就要讓遊俠去做,而辛羸認識的遊俠兒隻有張朝等三人。
但即便是最後一種方法,就算能勉強堂堂正正,卻絕對算不上幹幹淨淨。
這依然違背了他的理念。
前世,在二十一世紀的時候,他考上過公務員,一年後卻主動辭職,進入過五百強公司,最後還是主動辭職,就是因為他受不了那裏麵的彎彎繞和各種心機。
最後,他選擇了閑雲野鶴一般的旅行作家這種自由職業,這才做到了幹幹淨淨的活著……
這一世,他以為大宋民風淳樸,或許不逃避也可以幹幹淨淨的活著。
但,大宋也有著跟後世一樣的東西,後世金本位,大宋官本位,後世人人為錢,大宋人人為官。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江湖,注定了不能幹幹淨淨。
片刻後,辛羸摸出一塊銅板,豁然拋出,如果是正麵就去找那三人,反麵,就萬事寬心以不變應萬變。
銅板拋出的一刹那,辛羸期待會是反麵,那樣,他就有名正言順的借口和理由去逃避了。
但銅板落下的時候,慶曆通寶四個字很是刺目!
是正麵。
辛羸沉默著,朝著前方走去。
話說,就算去了那個巷子,也未必能見到張朝二郎和惡來吧?而且是很有可能根本見不到!
既然如此,見到了就做,見不到就算了!
就這樣決定,看老天如何安排!
如果見不到,老子幹幹淨淨堂堂正正,你龍二郎盡管出招,辛某見招拆招便是!
這麽想著,辛羸腳下速度加快。
兩刻鍾後,他轉進了那天那個巷子。
空無一物,更別說有人了。
辛羸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好了,萬事寬心,以不變應萬變就夠了!
這是老天的指示!
他轉身,又極為擔憂的迅速回頭看向巷子中,他生怕出現小說中的神轉折劇情。
然而,直到他離開,也沒有任何轉折出現。
確實是沒見到那三人。
放下心來,動手的條件不成立,逃避的借口有了,辛羸便溜了,守諾去了一趟十字街區的巡尉司。
陳典熱情的迎了他進去。
辛羸在牢房見到了龍二郎等人。
戴著腳鏈的龍二郎豁然大怒,他撲了上來,趴在柱子上,死死的瞪著辛羸,咬牙切齒的開口道:“辛十一!”
辛羸麵無表情:“這次算你幸運,若有下次,辛某必將你連根拔起。”
“記住,所謂的連根拔起,是包括你的所有親朋好友,包括劉開的遺孤,全部都得死!”
龍二郎驚退:“你知曉我與劉開的關係?”
辛羸沒有說話。
他此來,一是說到做到,說了要來,便一定會來,其次便是震懾一下龍二郎,最好能嚇到龍二郎,從此相安無事。
該做的做了,辛羸便拖著疲憊的身子朝著城外走去。
理想和現實的背道而馳,最是讓人茫然無措。
辛家莊,人煙寥寥。
據說五十年前的辛家莊,有著三百多戶人家,兩千多口人,而這三百戶人家,還全都是辛家祖上的佃戶。
隻不過,後來經過了宋太宗征蜀、大江(即長江)洪水泛濫、王小波起義等等天災人禍導致的人口和田地的損失,再加上五十年前辛家大房和二房離開的時候帶走了不少佃戶,辛家莊便冷清了下來。
三房留下來的,也就是辛羸的祖父,而辛羸的祖父在一次大江洪水之後,又分了土地糧食與佃戶。
佃戶自由了,在王小波起義那會兒就全跑了,田地再度被淹沒,又毀了不少。
漸漸的,就隻剩下了如今的十六戶人家,三百三十七人。
人不多,也不少。
隻不過,全都是苦哈哈,每日都是天明而作日落而息,除了農忙時節,少有聚在一起的時候。
至少,辛羸穿越過來這一年,還真沒和辛家莊的其他人有什麽來往。
回到家裏,辛栩已經做好了饗食(下午飯),這是一天的正餐,也是最後一餐。
此時的人們,除了達官貴人,都是一天兩頓,朝食和饗食,過了申時便不吃任何東西了。
吃過飯,辛栩再次出門,一個人負責二十六畝地,即便有十畝地在輪休,也是相當繁重的活兒。
辛羸看了看書,但不知道怎麽的,就是心煩意亂看不進去,索性合上了書籍,朝著田間走去。
即是散散心,也是想幫兄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夕陽西下,田地間人影無數。
黯淡的光芒下,田地間的人,卻還在加班加點的忙活兒,忙著除草,忙著翻地,忙著很多很多瑣碎事。
“兄長,我來幫你!”辛羸遠遠的喊道。
辛栩旁邊,一個消瘦至極的漢子抬起頭:“嗬,六哥,我就說十一哥不是書呆子吧(稱呼,宋朝時,哪怕老大稱呼老二,也不喊二弟,而是喊二哥兒或者二郎,對女子也是車不多一樣,老大稱呼老二,不喊妹妹,喊二姐。),你還不信。”(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