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福輕於羽
字數:6526 加入書籤
nbsp; 第十六章 福輕於羽
七十.外公……
七十一.唉……
七十二.事親以適,無論所以
七十.外公……
正月十八,傍晚時分,一披麻戴孝的中年男人匆匆直奔散之堂後院兒,人還未進屋,正吃飯的李瀟野看到來人及裝束一驚之後,立刻放下了碗筷:“慧能,你外公仙逝了!”話音未落,便一步上前跪接喪訊。家人見之,也迅疾起身,跟著齊齊以跪……
來人坐下之後說到,元霄之夜,老人高興多喝了幾杯早早就去睡了,第二天慧能媽媽做好早飯不見習慣早起老人的身影便去房間卻沒任何回應,推門一看,才知老人已經仙去了……
安頓好兩天兩夜沒合眼的報喪親戚之後,李瀟野便同慧能星夜動身了。趕路途中,慧能仍是淚流滿麵不言不語,隻一個勁兒的加快腳步,因為他的心底無法相信身體向無大礙的外公真的已經離他而去……
兩天兩夜,終於看到了龍山,趕到了家裏…… 昏暗燈光下,隻見老人一臉安詳的靜靜平躺著,似沉沉入睡,更像長耽夢境。
~~“外公……”
慧能心裏叫著,輕輕伏向老人,自覺不自覺的,手伸了出去,臉貼了上去,可外公手臉的冰涼,這才叫慧能如夢方醒~~
為他操碎了心的外公,他深深依賴的外公,真的再也醒不過來了!
此時此刻,兩天兩夜無言無語匯聚的十六個春夏秋冬外公於之點點滴滴的滿滿記憶,頓時於裏直湧直衝,那無絲無縫齊頭擠壓的巨大力量,徹徹底底蕩走了人最後一點兒僥幸的祈望,而精神陡然的崩塌,更連日連夜趕路極度的勞累,使慧能一下昏厥了過去……
~~“慧能哪,村裏人都說,你外公心好人好福報好,才走得那麽利落,那麽清爽,那麽安祥;
慧能哪,廟裏的師父都說,你外公無苦撒手是塵緣已了,是去極樂世界了啊;
慧能哪,人總是要走的,外公不在了,今後媽媽就全指靠你了,你可不能……”
昏厥的慧能在床上被舅舅針醒之後,李筱芸望著兒子有些脫形的臉龐,心裏痛得直抹淚水。兒子那麽早就沒了爸爸,自己的父親,實際於慧能承擔了雙重的身份。外公的慈愛,嚴父的責任,慧能與之的感情,當然非同一般……
“媽媽,我感覺好了點兒,你去歇會兒吧!”
醒過來的慧能,見媽媽明顯一下老了許多更揪心揪肺難受的樣子,隻想盡可能減少減輕點兒媽媽的擔憂。
“那你把這碗粥喝了,媽媽就去歇會兒。”
見慧能終於開口說話了,李筱芸便趁機要求兒子吃點兒東西,而此刻的慧能也乖乖聽話,強撐身子把粥喝了下去,這時李筱芸的心裏,才稍稍感覺到了點兒踏實安穩:“睡會兒吧,都兩天兩夜了。”……
昏暗燈光裏,望著媽媽一步三回頭孤獨離去的身影,慧能的內裏更是有些愴愴惻惻~~
父親走的時候,自己才剛剛三歲,父親在那個世界是否“從然以天地為春秋,雖南麵王樂,不能過也,”自己無法知曉。但媽媽這些年的思念之苦,他多多少少是能感覺一點兒的……
世間所謂凡“人之情,莫不惡死而樂生”,可人有時一走了之留給親人的責任和思念之苦,誰能說在世比作古更為容易些呢?人活著死去的苦清楚,但死如長睡不醒,活則苦樂不期不虞,卻是真真正正的吧……
父親走時的情形,已沒半點兒印象了,但外公的平靜安詳,更四體散發的那種徹底的鬆馳,臉上呈現的那種意足的神情,慧能卻是銘刻在心了。難道真如媽媽所說,外公無苦撒手,是塵緣已了福報西天,安享極樂去了?若真如此,活著的至親,還真可於中減少減輕點兒悲苦,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增添些慰藉了……
自覺不自覺的,人與至親至愛陰陽兩隔之際,那三世因果,人天去處,西天極樂等等美好願望更情懷的種子便悄然入心,悄然植根,悄然萌芽了吧?慧能於此雖是有省,但極度的困乏,還是令他很快迷迷糊糊的睡了過去,不過,他卻因此進入了一個之前從未有過的非常夢境……
七十一.唉……
安葬了父親,送走了哥哥一家子,春去夏來秋又到,天開始有些涼意了。沒了父親和他的學童,若大的宅院,顯得格外的冷清,操勞慣了的李筱芸不僅倍感寂寞,且內裏的思念之苦,更添了沉沉的愁悶,總覺時光特別的長,日子過得特別的慢……
這期間,哥嫂好幾次托人來信,還是希望早去南海定居。慧能於之,當然不太上心了,而她自己,似乎更是不願離開這故鄉故土和老屋子。
因為,這裏不僅有母親的依稀溫暖,父親的難忘慈愛時時圍繞,更有行瑫刻骨銘心的身影聲音處處相伴,她甚至連想都不敢想,若是離開了這一切,那日子怎麽過得下去?可她也清楚,要是自己那一天也突然走了,像父親一樣沒有任何一點兒征兆,留下慧能孤零零的沒個依傍,那也是她更加不願接受的。因此,她雖暫時沒有答應哥嫂的請求,可也一直沒有拒絕哥嫂的用心,隻是眼下她實在有些難取難舍罷了。
今天一早,慧能剛剛上山,李筱芸又接到哥哥托人帶來的書信,上麵除言她們的住所一應都完全妥當之外,還特別告訴說嫂子給慧能在南海提了一門親事。說姑娘是嫂子一個遠房侄女,比慧能小一歲,不僅生得清秀可人,且性格脾氣好得沒挑了。而更為難得的,是姑娘一家在聽了慧能的一些故事之後,不但沒有覺著不可理解,反是更加動心放心了。這與之前試探別家姑娘的反應,太不一樣了,說這或許就是倆人倆家難得的因緣吧……
這一消息,太叫李筱芸動心了,整整一個上午,她都在為這事兒既興奮,又懷疑,當然更有一些七上八下的憂慮了~~
姑娘真那麽好嗎?姑娘的父母更姑娘真能理解和接受我們慧能的生活態度嗎?她有些不敢相信,可她不能懷疑自己的哥嫂吧……
姑娘的父母作為過來人,或許懂得適性舒懷和平順快樂才是人難得的生活真義更閨女一生最為可靠的依托。但對條件那麽好,選擇餘地那麽大的一姑娘家來說,這就有些難為人了…… 自己也是女人,應是了解女人的吧?這樣的姑娘,這樣的緣分,果如來信所說,那還有什麽值得猶豫的呢……
為了慧能,為了這麽好的姑娘,行瑫和父親如若在世,也一定不會有半點兒遲疑的吧?當然,她最為犯難的,還是兒子的心思和誌意她壓根兒就有些吃不透、拿不準更亦無法做主……
哥哥年初回南海之前,就慧能的情況,與她進行了一次交心的長談。因此,先不說慧能的天性更後天的養成,也不問慧能為什麽決心離開南海回返家山,僅就人還沒有完全走出失去親親外公的傷悲心境而言,此時去提南海親事更因此遠離有歸有寄的龍山,怎麽想恐怕都不是合適的時機,合適的話題,況慧能的年歲還不滿十七呢?
怎麽辦?怎麽才能叫慧能不出意外先答應去南海呢?李筱芸心想,隻要慧能去了南海,見了這麽好的姑娘,這麽好的人家,那麽善於反思的他,一定沒有道理不於之分外的珍惜吧?可話怎麽開口,又有什麽充分理由更十足的把握呢?
唉!李筱芸還從未這麽費過腦子呢,要是行瑫還在該多好啊,要是父親還在該多好啊。想著想著,李筱芸又有些格外的傷感了……
七十二.事親以適,無論所以
~~“‘福輕乎羽,莫之知載;禍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臨人以德!殆乎殆乎,畫地而趨!迷陽迷陽,無傷吾行!郤曲郤曲,無傷吾足!’”
放好了柴捆,取下了草藥袋子,慧能仍不見媽媽的身影…… 奇怪了,長這麽大,還第一次遇上這樣的情況呢,一時有點兒詫異的慧能便中氣十足的歌吟起莊子來,既像是在給自己解乏開心,更像是在向媽媽大聲問訊……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回來了。”
滿臉仍清晰寫著憂愁的李筱芸,這時才走出屋子,遞上茶水和汗巾。
“怎麽了,媽媽?”
慧能見狀,顧不上喝水擦汗,雙手扶著媽媽肩膀,關切的詢問。而李筱芸卻是愁眉苦臉的盯著慧能,一聲不吭。
“怎麽了,媽媽,是我回來晚了,還是哪兒不舒服,告訴兒子好嗎?”
“你天天、上山,把媽媽、一個人、丟在家裏,孤零零的,空落落的……”
剛一開口,李筱芸就有些說不下去了,此中雖有自覺不自覺刻意的成分,但所言的每一個字,卻又都是內裏感受的實情,因此鼻子跟著就酸酸的,眼紅紅的,嗓子也哽咽難繼了。
慧能聽之見之,反一下有些把心放了下來,於是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到:“媽媽,大半年了,你不是常勸我把心放開些嗎。媽媽,再過幾年,我給你帶個兒媳回來,你就不會孤單了。瞧,今天我采了好些藥草,有幾味還挺值錢的,所以多耽擱了點兒時間。”
“那得、等到、什麽時候,咱家、現在、這個情況,說個媳婦兒,那麽容易呀!”
“那我以後盡量少上山,在地裏多種糧食,再多養點兒家畜家禽,也一樣掙錢。”
看著兒子這麽懂事和貼心,本來多有猶豫的李筱芸一下豁了出去:“慧能哪,今天你舅舅又來信叫我們去南海,媽媽有些動心了。和你舅舅一家在一起,人多熱鬧,又相互有個照應,媽媽的日子,也好過點兒......”
慧能聽了,目不轉睛的看著媽媽~~媽媽今天是認真的嗎…… 而李筱芸見兒子那凝目探詢更有所沉思的老樣子又回來之後,便一下有些穩不住神了:“我、我炒菜去。”那有些怯怯的話音未落,便急急轉身朝廚房去了,連手上的茶水和汗巾都忘了交給慧能。
聽著媽媽有點兒怯怯的聲音,看著媽媽有些惴惴的慌神,慧能不知為何突然感到了一種難言的心痛和愧恨~~
“哀哀父母”,那哀哀二字,還真就是天下父母為兒為女全心全意心照的入木三分吧……
麵對一切全為兒子著想的母親,慧能此刻更覺自己太過自私,太不懂事,太不孝順了!從記事到今,自己的心裏,除了自己還是自己,怎麽就從未站在媽媽的角度替媽媽考慮過問題呢……
想到這裏,慧能心頭一酸,那種對不起媽媽,對不起舅舅,更對不起外公的複雜意緒,頓然滿滿的湧入了內裏~~
“福輕於羽,莫之知載。”人有媽媽的幸福卻不知珍惜,真的是愧對幸福,愧為人子……
“事親以適,不論所以。”媽媽所適,莫過於之的順心順意吧?所謂百年安時處順,人連自己媽媽的心意都不能順遂,又順個什麽,安在哪裏呢……
“已乎已乎,臨人以德。”人連叫媽媽順心適意的事都還要去反複思慮計較,人又何德之有?
全心全意為自己操心勞神的外公已經沒了,再也不能將滿心的痛疚和愧根存留在媽媽身上了……
想到這裏,慧能幾步躍到廚房門口:“媽媽,我們是該去南海了,不然舅舅舅媽也總是放心不下。”
正在灶前更加犯愁的李筱芸陡然聞之,一時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有些怔怔的望著慧能……
“媽媽,想好什麽時候動身了沒?”慧能見狀,刻意進一步詢問。
~~兒子同意去南海了!千難方難的難題就這麽一下給解決了!這出乎意料的結果,一時叫李筱芸高興得有點兒不知如何是好了……
“媽,菜糊了!”
“哦,啊!還、還、還有,還有……”
刹那李筱芸的心裏,一片歡喜!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