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一二章 攻取河套(求票票)

字數:12910   加入書籤

A+A-


    大勝!
    鹹陽那邊需要的是大勝!
    其實,真正需要大勝的是這裏。
    是數十萬黃金火騎兵,尤其是一些即將臨近從軍中離開的老兵,在此地練兵多年,還沒有曆經真正的大戰就離去!
    多為可惜!
    ……
    還有蒙恬將軍!
    還有自己!
    還有父皇!
    甚至於是諸郡之地那些極力提供糧草輜重的地方,還有江南,如今軍中的後勤糧草輜重……有一部分是從江南送來的。
    大勝!
    那需要將匈奴主力大軍擊潰,將匈奴兵士斬殺許多,將匈奴之地攻占許多。
    眼下!
    半年來的兵鋒相對,匈奴大軍被擊退過,卻沒有真正有過很多的斬殺,最多的一次也就一兩千首級。
    相對於匈奴出動的大軍,根本不顯。
    若是匈奴一個萬人隊被斬殺如此,到底一場小勝利。
    黃金火騎兵,也損失不少。
    匈奴人!
    他們的弓弩好像也更為強力了,根據他們所得消息,是一些投入匈奴的諸夏之人,改進匈奴煉鐵之法。
    更有替他們堪輿草原之地的礦藏,還真發現一些鐵礦,煉製出不少強力箭矢。
    射出去的時候,威能不小。
    是一個不小的威脅。
    那些人還真是該死。
    真真該死!
    “輿圖!”
    “在做一些準備,算著時間,那些匈奴人怕是又要主動進攻了。”
    “安平君。”
    “深夜來這裏,應該不隻是喝茶吧?”
    “莫不……於戰事也有所思?”
    “若有,快快道來!”
    “……”
    蒙恬並未在案後久坐,不過喝了一口茶水,便是起身,聽得扶蘇公子所言,深邃明亮之眸閃爍,看向遠處的輿圖。
    簡言笑語。
    旋即,話鋒一轉,看向扶蘇公子。
    扶蘇公子在軍中已經待了數年,雖為監軍,實則對於軍中諸事了解許多,都知曉許多。
    有時候也協助領兵。
    數年來,於兵道諸事的見解不住進益。
    果然這個時候的公子出現在數年前的齊魯,當不太可能發生那樣的艱難之事,終究……那些事已經過去了。
    數年來,對公子的性情也有所知。
    無緣無故,公子當不會這個時間……前來中軍大帳,定有事情,還是要事,緊要之事!
    兵事!
    匈奴!
    ……
    語落,蒙恬一禮,伸手指了指屏風懸掛的輿圖,多有期待。
    “……”
    “時間!”
    “匈奴人的確又要進攻了。”
    “此刻前來叨擾,的確……有一些淺薄之見,不知是否有大用。”
    “蒙將軍,請!”
    “……”
    扶蘇放下手中茶盞,亦是案後起身,踏步間,走向遠處的屏風,和蒙恬將軍很是熟悉。
    倒也無需過於避諱。
    尤其。
    對匈奴作戰有成,無論是對他,還是對自己,都有莫大的好處,若能有成,還可將匈奴早早剿滅的日子提前。
    自己!
    也就可以回鹹陽了。
    自己不在鹹陽的這幾年,鹹陽內外的變化……似乎不小。
    父皇!
    此刻,正在巡視江水、淮水之地,帝國諸郡之地,一切安穩,一道道目光回看向這裏的。
    蒙恬將軍需要將多年來的練兵效果打出來,將匈奴人痛擊,將匈奴徹底擊潰。
    自己!
    也在其中。
    “哈哈哈,蒙恬就知安平君有大謀。”
    “快快道來!”
    “……”
    蒙恬在前,快步之間,便行至屏風前,抬手將臨近的銅台拉進一些,取出懸掛的剪刀,將火線剪掉一些,使之更為亮堂。
    “蒙將軍切勿此言,扶蘇不過些許淺見。”
    “淺見!”
    “……”
    “扶蘇所思,也是同身邊人言談所得。”
    “希望有用。”
    “……”
    視線落於那標識清楚無比的輿圖,這是一份帝國北方邊界、匈奴部分之地的詳細輿圖。
    長城橫貫其中,大河騰躍縱橫,一處處山川水脈坐落其中,一處處城池、村落集鎮都有標注。
    匈奴之地東西數千裏都在其中,許多匈奴部族、綠洲之地也在輿圖上,就是匈奴王庭都在。
    可惜。
    匈奴王庭有些特殊。
    匈奴單於更是特殊。
    匈奴莫大之力是相隨匈奴單於而動,匈奴王庭地位雖顯,不為真正核心,當然,若是拿下王庭龍城之地。
    對匈奴也是一個莫大的打擊。
    相似的輿圖,自己的營帳裏也有一份,隻是詳略程度還有更迭的時間不如蒙將軍這裏。
    “安平君身邊的幾個人,我觀都不錯。”
    “那個夏侯嬰,那個曹參,都很好。”
    “再在軍中錘煉數年,偏將、司馬、主將之位都不遠。”
    “此間隻有你我,安平君但說無妨。”
    “……”
    蒙恬輕捋頷下不算長的須發,視線也是落在輿圖之上,公子所言的身邊人。
    自己知道。
    也都認識。
    也都了解。
    那幾個人,有兩個還是很入自己的眼,如那個夏侯嬰,行軍打仗很是勇猛,半年來,都已經立下不少軍功了。
    那個曹參,雖不擅長行軍打仗,但是……行軍司馬、行軍長史絕對可以勝任。
    安平君於其也多有誇讚。
    自己也按照功勞,於他們以晉升,那是符合帝國軍中晉升之法的,另外幾個也不錯。
    大才大將不顯,比起普通人強上許多。
    “蒙將軍,於他們多讚譽了。”
    “……”
    “匈奴戰事,已經半年多了。”
    “半年來,算下來,匈奴主動出兵的次數多一些,我軍主動出擊相對少一些。”
    “自然,長城一線太長,我軍若是主動,反倒可能被匈奴之兵利用,出現不小的麻煩。”
    “於匈奴戰事,記得扶蘇剛來這裏的時候,蒙將軍就說了,欲要擊敗、徹底攻滅匈奴非短時間之事。”
    “起碼,一兩年、三五年難以做到。”
    “除非兩軍全力生死交戰,分出勝負,那……很難出現。”
    “扶蘇淺見,既然一戰功成難有,則可……分成數步!”
    “就如帝國一個個五年規劃,每一個五年,都有定下目標、期望,如此,在此期間,便可極力將其完成。”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有些事情定下,就容易做成。”
    “帝國通行諸郡的馳道修建就很順利。”
    “對匈奴作戰,扶蘇淺見……也落成一個個五年規劃不至於,卻可以分幾步做到!”
    “一步一步的走下去,直至走到將匈奴攻滅的終點。”
    王陵、曹參、夏侯嬰、周昌……他們跟著自己來此地數年了,自己一直是監軍,基本上沒啥變化。
    他們都有不小的變化。
    喜歡領兵作戰的,都披上甲衣了。
    喜歡參謀諸事、後勤諸務的留在身邊了。
    蕭何和曹參挑選的這幾個人,的確不錯,自己觀之也很好,鄉野之地,也有大才。
    也許。
    如叔父所言,什麽是大才?
    沒有天生的大才。
    放在合適的地方,曆練一段時間,不是大才,或許也能曆練出來,無論如何,於他們的成長,自己是喜歡見到的。
    蒙恬將軍也給他們機會了。
    沒有在曹參他們幾人的事情上停留,扶蘇抬首落於麵前的輿圖上,看著輿圖上一處處熟悉的地點位置。
    說道所思。
    “帝國五年規劃,的確大用,那些五年規劃,許多時候都提前有成。”
    “一步步走?”
    “一步步走到終點!”
    “攻滅匈奴?”
    “……”
    “安平君此言,有理!”
    “……”
    蒙恬靜靜聽著,公子所言,並不難理解,還是比較新穎的,既然要一步步走,那麽,就需要知道每一步要做什麽。
    “眼下戰事之所以焦灼,之所以沒有取得很大的戰果。”
    “扶蘇淺見,是因為這片地方!”
    “大河如套,匈奴占據此地,越過大河,進退輕鬆,更有大河為險要可攔阻。”
    “而我軍戰線太長。”
    “半年來,我軍同匈奴交戰,之所以一次次沒有很大的戰果,就是這處河套之地。”
    “他們依仗這裏的地利,依仗這裏的援兵,依仗這裏的便利,輕鬆出動大軍,還能夠提供不小的輜重!”
    “他們軍中也有一些大型攻伐器械,雖不如帝國,數量也是不少,也有不小的威脅。”
    “扶蘇淺見,接下來第一步……便是要將匈奴所占據的這處河套之地攻下!”
    “將河套之地的匈奴趕出去。”
    “如此,河套便可成為我軍的便利之地,我軍出動就可輕鬆便利。”
    “尤其,匈奴雖占據此地數十年,卻沒有好好的利用此地,根據曹參收集的消息,河套之地地利很好。”
    “整個河套,險峻的山脈幾乎不存。”
    “因大河的存在,兩岸多衝積出來的沃土良田,其餘缺水之地,若是以水家之力給於鑄就水利溝渠,則更為方便。”
    “整個河套之地,若是可以完全所用,當可相比關中鄭國渠。”
    “我軍在這裏就能夠有堅實的根基,後勤糧草會大大充足!”
    “此外,也能夠以此為根基,對匈奴之地四方而動,不斷蠶食,不斷出擊,將匈奴之地一一攻陷。”
    “每攻陷一地,鑄就城池,絕其傳承風華!”
    “……”
    “那個時候,匈奴必然會奮力反擊,如此,帝國也可以漁陽、遼西、遼東、河西之地、西域之地為用。”
    “合而圍之!”
    “如此,匈奴可滅!”
    “這片河套之地……必要拿下!”
    接著前言,扶蘇再道。
    視線緊緊盯著輿圖一處,抬手輕撫那片地方,那裏是大河蜿蜒流淌之所,若繩套之象。
    那裏。
    眼下為匈奴所占。
    根據半年多來黃金火騎兵同匈奴交手的一道道訊息分析,那裏是匈奴之所以沒有太大損傷的緣故。
    隻要將河套握在手中,匈奴就會失去先機之勢。
    如此,想要再進退隨心……不可能了,要麽匈奴取勝,要麽他們留下更多的屍體!
    第一步。
    將河套拿下。
    第二步。
    以河套為根基,徐徐蠶食匈奴之力,迫使匈奴改變以往懶散不主動的性情。
    戰事,打的是錢糧,而他們不缺。
    帝國將士勇武鐵血。
    有何懼?
    第三步。
    合多方之力,或者戰機合適,黃金火騎兵就可將匈奴直接剿滅,一戰有成。
    第四步!
    自然結束了。
    語落。
    扶蘇舒緩一口氣,拱手一禮,看向身側的蒙恬。
    蒙恬將軍數十萬大軍,一舉一動,定然都要深思,都要三思,半年來的一次次交戰,對於蒙恬將軍……非小事。
    不知此刻所言淺見如何。
    “河套!”
    “這片地方的確是河套!”
    “若是以這裏到這裏為距,可有一兩千裏,南北……也有八百裏左右!”
    “果然取下,果然修築水利溝渠,果然灌溉良田,的確可比關中鄭國渠!”
    “一步步走下去,第一步……取下河套。”
    “……”
    “安平君所言。”
    “甚好!”
    “……”
    “嗯。”
    “安平君稍等,……。”
    聽完扶蘇公子所言,蒙恬明眸生輝,黝黑的顏麵在月夜的營帳……觀之似是更有威嚴。
    河套!
    踏步近前,也是抬手點了點輿圖上的那處位置,像是有一根繩子將大河套住了,形成一片巨大的河套之地。
    讚歎一語。
    頷首一笑,沒有多言,抱拳一禮,轉身歸於營帳另一處。
    “……”
    扶蘇頷首。
    蒙將軍似乎同意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這……是一件好事。
    河套之地東西一兩千裏之長?
    南北八百裏?
    八百裏河套?方圓千裏的河套之地?
    嗯?
    蒙將軍對於此地似乎也頗為了解,既如此,為何不行那般之略?倒是不清楚。
    蒙將軍先前也沒有說過那件事。
    “……”
    “這是……蒙恬剛才寫的一份奏章文書!”
    “安平君可一觀!”
    “這隻是一份粗略的綱要,我尚未將其完善成書謄抄。”
    “安平君盡可一觀。”
    “……”
    須臾。
    蒙恬手持一個深黃色的扁平木盒,將其打開,從裏麵取出幾張紙,直接遞給扶蘇。
    觀扶蘇雙手推辭。
    忙又一言。
    若是真正的奏章文書,安平君自然不能看。
    現在,那份奏章文書還沒有真正的落下,自己還沒有將其完善,還沒有將其細細整理出來。
    “……”
    “這……!”
    奏章文書?
    如何可看?
    又聞蒙將軍之言,扶蘇心中安穩,雙手將那幾張紙接過,再次一禮,借著燭火之光,以觀白紙黑字。
    “……”
    “嗯?”
    “蒙將軍……你……你也已經謀定河套之地?”
    “伱……。”
    “慚愧!”
    “扶蘇慚愧!”
    “見笑了。”
    “見笑了!”
    “……”
    雖不太明白蒙將軍為何要讓自己看這份尚未完善的奏章文書,既然要自己看,定有深意。
    視線落在紙張,一枚枚熟悉的文字入眼。
    十多個呼吸之後,扶蘇豁然抬首,驚愕的看向蒙恬。
    這……。
    手中的紙張上,蒙將軍也提及河套之地,也說到河套之地的緊要,欲要用兵將其取下。
    豈非!
    蒙將軍所思已經在自己前麵了?
    頓然。
    扶蘇羞慚,本為深夜前來說到一策,希望對早早攻滅匈奴有利,誰料……蒙將軍已經想到這一步了。
    實在是……有些多操心了。
    言語遲鈍,將手中尚未看完的文書遞回。
    “安平君如何言此?”
    “……”
    “說來……慚愧的應該是我。”
    “這處河套之地,我雖想到了,卻……安平君所思更為長遠,更為大略。”
    “尤其攻滅匈奴劃分幾步的思緒,蒙恬受益。”
    “安平君且繼續一觀,上麵是蒙恬對於河套之地的謀劃,惜哉,也隻是一些謀略。”
    “還有相合河套的謀劃。”
    “至於長遠的謀略……並未提及多少。”
    “安平君剛才所言,蒙恬大為受益。”
    “或許,剿滅匈奴可以提前!”
    “絕對可以提前!”
    “……”
    蒙恬搖搖頭,於扶蘇公子遞過來的文書沒有接下。
    河套之地。
    自己的確想到了。
    也是近月來才想到的將其準備拿下的,以前……同匈奴交手,幾乎彼此無傷,縱然小傷,也不為大礙。
    河套之地不為緊要。
    而且,真要提前拿下河套之地,定然會引起匈奴大動,對於始皇帝陛下穩定諸郡非好事。
    便是一直不動。
    現在!
    是一個很好的時機。
    為此,自己正在對拿下那片地方思忖完整的謀略,希望以最小的代價將河套拿下。
    沒想到。
    扶蘇公子今夜前來,也說到此事,說道此地,甚是合心,可見扶蘇公子在兵道上的進益。
    更有扶蘇公子於兵道的大略更為長遠,自己……反倒沒有做到那一步。
    如此。
    這份沒有完善的文書,還有改進地步。
    若然定下大略,始皇帝陛下需要知曉,取下河套之後,許多事情都需要鹹陽那裏進行調動。
    扶蘇公子。
    前來軍中數年來,能有如此所謀,自己很高興,替他高興,若始皇帝陛下知曉,應也會歡喜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