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劍道春秋

字數:3467   加入書籤

A+A-




    次日,甘泉宮內便是動靜而出,趙太後徙居雍城,嫪毐偽為禦者而往,離鹹陽城,落雍故宮,召集工匠給予修繕和擴展,名曰大鄭宮。

    鑒於雍州故宮遠離鹹陽城兩百裏,秦王政下令,調集一千兵馬守衛宮前,方圓數十裏奉養其內,於太後的一應請求盡數應下。

    旋即,趙姬於嫪毐,愈發的相親不忌,數月之後,便是在密室之中誕下一子,秘密養育之非如此,趙姬於毐約,異日王崩,以其子為後。

    大鄭宮偏居鹹陽兩百裏之外,沒有呂不韋與太後之事,秦王政心情亦是舒暢許多,更有近來文信候呂不韋蟄伏不亂,一時之間,亦沒有辦法將其處理。

    “大王,文信候今日於鹹陽市門,布《呂氏春秋》之書,凡言二十多萬,竹簡高懸,綿延整個市門周圍,號稱諸侯遊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即賞給千金!”

    “此刻,鹹陽城中,市門區域為之熱鬧非凡!”

    興樂宮中,秦王政與昌平君熊啟正在商討政事,盡管不喜文信候,但如若文信候不存,朝政大局亦是有人助力自己,昌平君便是其中一個較好的人選。

    秦楚姻親數百年,更有百年來,自秦宣太後以後,楚國外戚便一直存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呂不韋也是他們要驅逐的存在。

    未幾,中常侍趙高躬身而入廳中,近前上首,緩聲而語,將今日鹹陽城中大事說道一二,旁枝末節不存,便隻剩下文信候在市門布《呂氏春秋》之語了。

    “哦,《呂氏春秋》?”

    “據寡人所知,儒家孔丘鑄就《春秋》之冊,微言大義而出,為儒家經典,卜商的弟子公羊高也曾冶《春秋》之語,卜商的弟子穀梁俶也曾冶《春秋》之語,魯國左丘明也曾冶《春秋》之語。”

    “難道相邦也要冶《春秋》之語了,昌平君,此事你可有耳聞?”

    聞趙高之語,正在批閱政令的秦王政手中動作一滯,而後頭顱微微抬起,看了一側的趙高一眼,想不到相邦還有這等興趣。

    數月以來,一直在府中安穩無暇,想不到竟然在著書立說,而且言語多達二十餘萬字,布於市門,增損一字予千金,相邦還是一如既往的財富無雙呐。

    既有《春秋》之語,相邦莫非要學儒家?

    但由自己所得,相邦對於儒家可沒有太大的好感,於此事覺得有趣,便是看向下首同樣在靜耳聆聽的昌平君熊啟,以他的身份,想來也應該知曉了。

    “儒家孔丘著《春秋》之冊,其後有公羊高、穀梁俶、左丘明三大家注解,所言《春秋》各不同,也有鄒氏、夾氏聲名略弱之《春秋》。”

    “相邦所著《呂氏春秋》迥異儒家《春秋》,傳聞文信候初任相邦之時,覺以秦國之強而自己不如魏信陵君、楚春申君等是一種羞辱,而後招門客厚待之,養士至三千人。”

    “今日著《呂氏春秋》,則是諸門客輯合百家九流之說編寫而成,內蘊百家精要之說,集論而為《八覽》、《六論》、《十二紀》,以備論天地古今萬物之理!”

    “相邦之舉,倒是令熊啟想到魯國左丘明冶《春秋》的一段話!”

    於對手文信候呂不韋的信息,昌平君自然一直在關注,對於《呂氏春秋》的著作,更是在數月之前就曾知曉,縱論一番,言語而上嬴政。

    遍數諸夏《春秋》之語,以詮釋相邦呂不韋著書之心,從條案後起身,修長的身材挺立,高山冠束冠而梳,俊朗的麵容上沒有太大情緒,拱手一禮,餘韻不覺。

    “何語?”

    於昌平君之語,秦王政微微頷首,對於相邦《呂氏春秋》之語,還真沒有特別的了解,但聽昌平君之語,竟是要以一家之言,雜糅百家,統禦百家,相邦做事還是一如既往的霸道。

    “昔年,穆叔如晉,與範宣子交談,範宣子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謂也?於此,穆叔並沒有做回應,不過範宣子卻是回應了!”

    “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禦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範氏,其是之謂乎?”

    “故而,熊啟暫稱這是範宣子的不朽之道!”

    昌平君腳步近前,對著上首看過來的秦王政繼續而語,腦海中翻滾諸般,呂不韋如此張揚《呂氏春秋》,實在是自惡於王上。

    秦王政沒有打斷昌平君之語,對於左丘明所冶的《春秋》之語,自己也隻是有耳聞,相對來說,自己更加喜歡公羊家的《春秋》之語。

    “於範宣子之語,穆叔不以認同,曰:以豹所聞,此之謂世祿,非不朽也。魯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沒,其言立,其是之謂乎!”

    “穆叔又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絕祀,無國無之,祿之大者,不可謂不朽!”

    “今觀文信候之行,似乎欲證三不朽,以奉養門客為名,立德與諸夏,以開拓秦國疆域為名,立功與諸夏,而今又以《呂氏春秋》為名,立言與諸夏。”

    “誠如是,則可彰顯文信候之心!”

    世人均想要長生不死,與世長存,但亙古以來,諸般傳聞中,似乎並無人可以做到,然則,既然不能夠追求壽命上的不朽,那就隻有將名烙印在諸夏之上,亙古不朽。

    一者立德!

    一者立功!

    一者立言!

    如今文信候呂不韋所為之事,與此相似,或許其人一生不長,但若是真的可以做到這三點,那可就真的媲美道家祖師老子、儒家孔丘等一般的不朽之人了。

    而這一點,昌平君自襯秦王政絕對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一介商賈,粉墨登場秦廷十多年,一身榮耀已經足夠了,還想要立下三不朽,豈非自尋死路。

    “哈哈,昌平君是否有些過讚相邦耶?”

    “善養門客數千人,立德不過一隅,如何媲美孔丘?為秦開疆拓土,乃是其相邦職責所在,豈是一人之功?集門客之力,匯聚百家之言,豈是一人之語?”(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