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未來之路
字數:3642 加入書籤
1919年8月初秋,來到這個世界大半年的方彥終於邁出了他本人在求革圖變道路上的第一步:即辭別在漢堡操持家業的魯道夫,獨自前往首都柏林的自己中學入學就讀。由於擔心幼子年齡偏小,很難適應獨自在校居住的生活,魯道夫特意在毗鄰學校的住宅區租了一套房屋,並讓自己的一名心腹侍者長駐其中,在方彥的課後時間裏對他進行生活照顧和學業督促。
盡管前世方彥開始獨自生活的年齡比當前這具身體還要小上一倍,根本用不著再派個人來這麽多此一舉,但他在仔細思慮之後,還是點頭應允了下來。除了不讓魯道夫對自己的改變感到過於驚異之外,他每天也能由此省下不少做瑣事的時間,這便可以讓他全身心的投入到提升自己的行動當中。中學的課程對方彥而言根本不值一提,他真正需要鑽研的,乃是學校圖書館中那些關於海軍戰略戰術、以及造船和航空學方麵的具體專業知識。
自從決定要改變德意誌的國運以來,方彥就在仔細思考該從哪一個方麵來進行著手。從曆史上的情況來看,德國在二戰中的最終失敗與許多因素都有著直接的相關:在政治上,國社黨的臃腫腐敗使得德國的戰爭動員程度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處於相當低下的狀態,以至於坐擁整個中西歐工業的德國在1940年的飛機產量還比不上困守孤島的英國,直到大廈將傾的1944年末才達到了1914年同期的總動員狀態。在決策上,經曆了前期輝煌勝利的阿道夫?希特勒在1942年後便昏招迭出,不僅葬送掉了東線的大好局麵,也讓盟軍輕易開辟了南方和西線戰場,致使德國在勝利的最高峰直落千丈,跌到了數百年未有之低穀末端。在資源上,德國除了煤炭之外無一物不缺,非但戰機、坦克、戰艦、各運載車輛飽受缺乏燃油之苦,其各項裝備的生產規模和質量也都因原材料的不足而大打折扣。在情報上,號稱不可破譯的恩尼格密碼機在盟軍手中早已不是什麽秘密,許多時候盟軍都能撥開戰爭迷霧以上帝視角作戰,知己知彼之下自然是百戰不殆。
然而,當方彥經過深入的探究之後,卻將這些因素都統統放在了一旁,而將變革的核心放在了海軍之上。因為德國海軍在對英作戰中的戰敗,才是導致德國最終戰敗的最根本原因所在。
1940年7月,德國在歐洲隻剩下了英國這一個敵手,然而當英國人在丘吉爾的領導下表現出誓死不降的決心之時,在歐洲大陸上所向披靡的德意誌戰車卻發現自己並沒有什麽有效的手段來迫使對方屈服。空軍轟炸的方式在持續兩月的英倫空戰之後不得不慘淡收場,巨大的戰損使得德國空軍無法再將這一行動繼續推進下去:實際上,就算是德國空軍成功壓倒了英國同行,在沒有地麵部隊渡海的情況下迫使對方屈服也都是純粹的妄想。由於雙方在海軍實力上的巨大差距、以及黑夜、水雷、岸炮等不利因素的多加困擾,想要僅憑空中優勢就能讓大軍完成渡海、並提供源源不斷的後勤保障,同樣是不可能辦到的任務。英軍隻需集結艦隊來一次夜間突襲,就能把德軍的登陸場連同補給船給一鍋端掉!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隻能選擇漫長的海上破交來使這個島國失血窒息;然而由於其海軍從戰略構想到艦隊構造上都存在嚴重的失誤,代表水麵和水下破襲戰的俾斯麥號和U艇都黯然沉沙折戟,而失敗的種子也就由此在德國種下了。
隨著美國的參戰,堅守歐洲的英國頓時成為了美國反攻歐洲大陸的前線橋頭堡;數以百萬噸計的商船源源不斷的駛向英倫,使得這裏儼然成為了德國與美國直接交鋒的核心舞台。而即便是把整個歐洲都擰成一股繩,美國都仍舊占據著決定性的工業優勢;更遑論德國統治下的歐洲原本就是反抗不斷:波蘭、捷克斯洛伐克、法國、比利時、荷蘭……等等國家的民眾根本不可能為臭名昭著、跋扈凶厲的德國侵略者賣命,這更加拉大了德美兩國之間的硬實力差距。此外,英國的存在還能通過北極航線和印度洋航線向東方的蘇聯輸送戰爭物資,使得德國所麵臨的壓力進一步加劇。一旦進入這個比拚工業和人力的總體戰大勢,就算是德國內部再怎麽革除弊病,也是不可能在蘇美英三國的合圍之下贏得勝利!
因此,德國的唯一機會便是將英國提早擊敗。隻要失去了這個能夠從容整備物資和積蓄軍力的橋頭堡,那麽就算是美國實力再強,也不可能跨過整個大西洋來發起對德國的遠征。而單獨一個蘇聯,在無需三線分兵的德國麵前根本不成氣候,德國最多花費兩年時間便可克競全功。
即便是德美兩國最終如曆史上一般爆發了戰爭,無法奈何到對手的美國最終也隻能退一步與德國和談,如此德國便能將勝利果實安穩的收入囊中。而對於美國政府的對德態度,方彥從一開始就沒有抱任何幻想:從1941年初的租借法案起,這個滿口人權公正、實際上其行動卻全是對外擴張的政府就已經全麵站在了英國這一邊;美國軍艦開始公然為英國的運輸船隊護航,羅斯福甚至在德美開戰之前就下達了美國軍艦可以就地攻擊德國潛艇的命令。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加入對德戰爭隻是遲早的事,一如他們在上場大戰時所會做出的必然選擇!
至於後世那大行其道的“德國如果不與日本結盟就能避免對美戰爭”的觀點,無非是英語世界用來刻意貶低德國外交政策的一個拙劣不堪的托詞。操著倫敦腔的人們似乎忘了一點,幾年前的他們也正是在與這個德國的外交博弈當中一敗再敗,使對方幾乎毫無阻礙的就以強絕之姿重返國際舞台;如果不是其祖輩留下的遺產足夠豐厚,禍害歐洲和平數百年的他們早就被對方的複仇狂瀾所征服踐踏。
而要想迫使英國在美國完全動員起來之前提早退出戰爭,德國唯一的依仗便是海軍了。如果不能實現掃蕩英國海軍、掩護陸軍主力登陸的理想局麵,也應當能夠切斷其海上航運線,迫使英國在嚴重的饑荒當中被迫求和。隻要德國海軍點對科技樹,並在具體細節上進行更加深入的優化,即便是隻有短短數年的籌備期,也完全有機會擊敗那個隔海相望的老對手!
有了這番謀劃之後,方彥遂決定繼續遵循“約納斯”的理想,將自己的未來發展定到了海軍這一領域上。每當課餘之時,他都會準時出現在學校的圖書館裏,各種戰史、軍艦性能剖析、以及各相關子係統的書籍都是他借閱的目標;當這所中學的圖書館收藏已經不能滿足他那專業性極強的求知欲的時候,他甚至會在休息日乘坐城市電車來到柏林的幾所高等學府裏,在它們的館藏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書籍。一來二去之間,方彥已經憑借著自己的年齡“優勢”和如簧巧舌,與這些圖書館的管理員都混得麵熟,而在不斷的研習之中,方彥也積累了大量的細節知識,這對他前世那隻是走馬觀花的海軍宏觀認知有了極佳的充實。
中學一年級的孩子年輕且天真,心智和知識都比他們不知高到哪裏去了方彥很快就成為了他們眼中的異類:這個自考入學的年幼家夥幾乎從不和他們一起玩耍,課桌抽屜裏總放著些許不知所謂的艱深圖書。然而這卻並沒有讓方彥遭到排斥,相反卻是讓他獲得了眾人的一致欽羨;蓋因方彥本身形象極佳,而他那令眾位師長交口稱讚的課業也沒有任何可挑剔之處。在校之時,經常會有班級內外的同齡女孩來和他同行搭訕,而抽屜裏也經常會發現向他吐露情愫的信件。不過,並非紳士(Hentai)屬性的方彥對這些身形單薄的小丫頭片子沒有絲毫的興趣,而他的理想也並非是當一個安穩閑適的富家翁;麵對這些明珠粉黛,他都是予以禮貌得體的婉拒,並在不斷的自我充實當中等待著寒鋒出鞘的時刻。
春秋輪回,寒暑更替,在每天充實而又忙碌的生活裏,方彥仿佛回到了前世那段一個人拚搏奮鬥的歲月。盡管現在的條件比從前要好了太多,但那刻入靈魂的習慣卻是讓他與憊懶一詞完全無緣。每個月他都要回一次漢堡,和自己的便宜老爹呆上一天,而對於方彥的表現,魯道夫自是歡喜不盡,對當前國難的痛苦和憂慮也漸漸淡了下來。當方彥終於在1920年的初夏迎來自己12歲的生日之時,大洋彼岸的瓦爾特也通過線人傳來了令他振奮不已的消息。
感謝書友Z道士和虛哥的打賞~~求大家給點收藏和推薦,來讓作者更有動力吧...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