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東方思量
字數:3740 加入書籤
綠樹點綴,風鈴搖動,教堂鍾鳴,聖歌唱響;1936年的平安夜如期而至,將整個中歐都籠罩進了一片平和寧靜的喜悅氛圍。
溫暖富麗的餐廳內,方彥及家人正圍坐在寬闊的長桌前享用晚餐,燦爛明亮的光輝從穹頂的水晶吊燈散發而出,將每個人的笑臉都映照得清晰而又真實。多少年來,各自肩負重擔的他們都沒有聚在一起共賀聖誕了。伴隨著觥籌的不斷觸碰,那份獨屬於血脈的親情開始在眾人心中流淌開來,即便是靈魂不屬於這個世界的方彥,也不由得感受到了那份原始而又真摯的深切羈絆。
魯道夫將杯中的佳釀一飲而盡,滿懷感慨的說道:“二十多年過去,父親的願望終於變成現實了。瓦提成為了國家經濟的最高領導,家族在政治上得到了無可撼動的強大倚靠,可以放心去追逐建立卡塔爾帝國的宏偉目標。憑借這份獨有的絕對優勢,布羅姆家族成為像法本化工那樣的超級巨頭隻會是年月上的計時。”
******麵容含笑,嘿然道:“這都要歸功於約納斯的那準確無比的情報。如果不是他在今年元首的生日宴會上,向我告訴了元首的這份意願的話,我也是沒有辦法通過事先進行充分的準備、在8月末去贏得元首的青睞。真說起來,小約納斯才是為我們家族帶來好運的那隻最關鍵的貓;我們從1918年開始算起,他的想法和作為,已經為家族帶來多少回讓蛹繭成為蝴蝶式的根本蛻變了?”
弗雷亞凝視著眼前的幼弟,眼中的光芒變得越來越明亮。對方在1918年末提出的金字塔騙局,讓慘遭協約國強盜洗劫、已經處在崩潰邊緣的家族造船廠,獲得了救命的資金來源;這不僅讓船廠從奄奄一息中煥發生機,還得以用極低的價格吃進了大量同行的股份,奠定了今後壟斷兼並的堅實根基。而他在1923年提出的到蘇聯開設船廠分支的建議,不僅為家族克服了世界經濟危機的衝擊,更通過為蘇聯承建主力艦的方式,在海軍假日期間獲得了寶貴的重型軍艦建造經驗。
除了這些主動提議之外,就連他的個人生活,竟然也對家族的發展有著莫大的推助。目前已經和方彥有了十幾年魚水交睦史的西爾維婭,在意大利幾乎就是公主般的人物;通過這份姻親,布羅姆家族得以通過在石油、機械、造船等領域的合作,與米蘭的齊亞諾家族建立起了關鍵性的聯合。至於他的交友則更是不必提了,誰能知道那個在1924年末還身陷鐵窗的慕尼黑囚犯,能夠在短短8年之後就魚躍龍門,成為被千百萬德意誌人視為救星的絕對獨裁者?
看到家人們明亮的眼眸,方彥隻能打個哈哈掩飾過去;他不想被任何人關注到自己這份處心積慮的成就,以免為他招來不必要的麻煩,即便是自己最親近的家人也是一樣。真要說起來,就連陸海兩軍之中的眾多關鍵武器的性能,都和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些基於穿越者眼光所做的舉手之勞又算得了什麽?
不過對於方彥來說,此番******成為四年經濟計劃的總負責人,的確是他在整個1936年所收到的最令他振奮的消息。這不僅意味著他可以非常容易的通過這層親屬關係,來改變今後德國戰略資源的分配;更能借助******驟然提升的政府地位,從而左右德國的戰略決策。雖然自己和希特勒之間的關係同樣十分密切,但源自內閣要員的意誌,其分量顯然要比職務輕微的年輕自己更加有力。
伴隨著談笑和消滅食物間,方彥的思緒也開始快速盤算起來。當前在擴軍備戰中的資源分配上,已經並不需要自己再在其中插上一腿:由於德國海軍在1935和1936年度中已經新開工了多達8艘的大型軍艦,無論是出於對外政治、還是對內權衡等方麵的考慮,今後兩年都不會再有大的戰艦被推上船台。
在這種情況下,至少未來兩年的擴軍基調就已經被敲定:海軍隻會建造裝甲驅逐艦及以下級別的小型艦隻,同時采購相應數量的飛機,其餘的軍費全部可以被傾斜給陸軍。毫無疑問,這是******向陸軍將領賣一個人情的大好機會,而本身就存有拉攏陸軍之念的方彥,更是不可能再對這份定局進行任何形式的幹預。
然而在戰略決策領域,當前方彥還真需要借助******的一臂之力。自從兩天前從便宜兄長弗雷亞口中得知《反共產國際協定》已經簽訂之後,方彥就開始思索如何才能讓德國在這份大勢中,從日本人身上得到最多的好處。經過仔細的考慮,此刻方彥的心中已經對問題有了直達本質的深入洞悉。
那些對二戰曆史缺乏真正了解的人,總是隻看表象地認為德日同盟的最大弊端,是以“義務捆綁”的形式將德國拖進了對美戰爭的深淵。他們所不知道的是,早在1941年3月租借法案生效的那一刻起,美國就正式以非參戰國的姿態加入到了對抗德國的行列中。為了支援被狼群折磨得岌岌可危的英國,美國不僅明目張膽的用自己的貨船幫助英國人輸送免費的戰爭物資,更公然踐踏最基本的戰爭準則,派出自己海軍的戰艦一路護送這些船隻航向英倫。
最初,這些美國軍艦隻護送小半個大西洋便原途折返,然而在短短半年之內,這個護航區域已經擴展到了幾乎整個大西洋。羅斯福宣布,隻要美國軍艦在護航途中發現德國潛艇,就立即予以擊沉。美國海軍的武力介入,給德國海軍的潛艇戰帶來了巨大的阻礙。稍有常識的人都會看出,這分明就是讓整個美國大西洋艦隊直接參與戰爭的舉動,所差的僅僅隻有那微不足道的一紙宣戰書罷了!
正因如此,當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消息傳來後,已經對美國的這種無恥行徑忍無可忍的希特勒,才會在3天之後主動對美宣戰,並下令空潛部隊對那些早已是公然參戰的美國艦船展開全力打擊。可以想見,即便是希特勒繼續忍下去,美國也同樣會成為英蘇兩國的兵工廠、以及大洋的實際守護者;除了不派遣陸戰兵員之外,美國也與直接參戰再沒有任何區別了。而由於不能對懸掛星條旗的船隻發起攻擊,德國也將永遠無法贏得大西洋剿殺戰的勝利,同時永遠無法攻破蘇聯這個堡壘;等到核彈出現之後,留給德國的也同樣隻有敗亡這一種定局!
德美戰爭的種子,是早在1939年9月3日英國對德宣戰時就已經埋下,德日同盟隻不過是將這個必然的進程稍稍加快而已。
德日同盟不是問題!偷襲珍珠港不是問題!甚至對美宣戰也同樣不是問題!實際上希特勒在東方戰略中,隻出現了一個嚴重的紕漏,那就是他對因蘇芬戰爭的失敗而醜態畢出的蘇聯估計得過於孱弱,認為自己至多半年就能將其征服,因此不願意讓日本揮師北進、來和自己分享這份“赫赫武功”。最終的結果無疑是災難性的:憑借著一份《蘇日中立條約》,蘇聯得以依托當年沙俄從清帝國手中奪來的遠東港口海參崴,從日本人的眼皮底下,在近4年的時間裏得到了來自美國的近1300萬噸物資的援助。而這些物資占到了全部盟軍對蘇援助的50%以上!
如果說還有什麽缺憾的話,那就是和國民政府的生意往來,因為日本的抗議而中止了。在中日戰爭全麵爆發之前,德國同南京政府的生意可謂是做得熱鬧非凡:德國需要南京方麵的廉價礦石來生產軍備,而南京方麵則需要德國的武器裝備來攘除內亂、平禦外敵。然而到了1937年下半年,麵對日本的一再抗議,擔心會失去這個東方盟友的希特勒隻得下令撤走所有在華軍官、同時全麵中斷武器貿易。這無疑給德國經濟帶來了沉重的損失,但卻沒有在其他領域得到一分利益。
實際上,這是希特勒在執政早期的判斷中幾乎僅有的一次失誤。由於客觀經濟、國內政治、以及戰略形勢等各方因素,日本最後不可能不走上反英美反蘇聯的道路;即便是德國繼續我行我素、向國民政府進行礦石換武器的貿易,日本最終還是會在對外戰略上與德國站到一處。
計議已定的方彥,隨即決定在晚餐之後,將自己的打算向便宜叔叔******道出。而他的突破口,則選在了同南京政府加強貿易合作之上——隻要德國和南京政府的貿易合作達到了一定高度,那麽希特勒也自然就很難下定決心,在大半年後將其斬斷掉。至於海參崴的問題,方彥則準備放在今後解決。雖然這個問題更為關鍵,但等到時過境遷的5年後,方彥也有眾多的辦法令它癱瘓掉。(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