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敦刻爾克剖析
字數:3920 加入書籤
皎潔明月照耀下的西歐平原上,此時同樣有一個人在深夜裏久久難眠。
方彥躺在窄小的行軍床上,紛湧的思緒使得他無論如何也沒法安然入睡,軍營裏的微弱燈光從窗外透露進來,照亮了他那張凝重沉肅的容顏。輾轉半晌過後,全無睡意的方彥索性掀被坐起,背靠在床頭默默沉思起來。
作為對曆史進程異常清晰的穿越者,方彥知道此時北線聯軍敗局已定了。他們拖遝的行動和混亂的指揮,葬送掉了主力部隊最後一絲可能突圍的機會,即便是有阿拉斯戰鬥那樣令德國統帥部驀然一驚的反擊,但那也隻是少數軍隊打出的回光返照式的攻擊,對整個宏觀戰局幾乎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力。因為就算德軍裝甲部隊的防線被短時間突破,一片混亂的聯軍也無法大規模撤離,屆時後者最多從德軍手指縫裏溜出幾條小魚小蝦,主力部隊仍然被困在包圍圈內。
然而聯軍無法從陸地逃跑,卻可以通過海上撤離。方彥絕不可能忘記曆史上被英語世界大吹特吹的敦刻爾克撤退,這些在戰場上毫無功績可言的英國陸軍,逃跑起來的效率卻是無人能敵。短短8天的時間裏,他們就從一片小海灘上撤走了34萬潰軍,速度堪與香港記者相媲美。
令方彥感到棘手的是,英國人的這種腳底抹油早已是駕輕就熟:早在1915年的達達尼爾海峽戰役時,英軍最後階段的撤退就可以用完美來形容,不僅讓對麵德土聯軍毫無察覺,自身還沒有損失一人!
有沒有可能阻斷英國人從海上逃跑呢?方彥思考了諸多辦法,但最終都被他自己一一否決。首先用空軍去消滅英國運輸船就是一個極為愚蠢的偽命題,就算德國有1萬架轟炸機能夠出動,且飛行員全都是投彈百發百中的超級精英,但別人隻要在夜間實施撤退,德軍就徹底抓瞎了。曆史上,英國船隊有幾天就是在夜間行動的,而且效率非常可觀,每天都撤出了超過3萬被困人員。
更何況,實際局勢還遠沒有方彥設想的那麽誇張。由於海航的建立,這個位麵中德國陸軍所能得到的空中支援,並不如曆史同期那般強勁。而敦刻爾克距英國近,離德國遠,德軍飛機無法在其上空逗留太長時間,又進一步限製了德軍空中力量的發揮。
最重要的是,英國空軍不會再繼續藏私了。麵對自家遠征軍生死一線的危急關頭,英國原本那留守本土、坐觀盟友覆滅的30個戰鬥機中隊,必定會拚死來敦刻爾克上空作掩護。此消彼長之下,德國空軍能成事那才見鬼了!
想到這裏,方彥便忍不住深深鄙視了一通曆史上的戈林和希特勒。這兩個納粹黨核心首腦層,一個好大喜功貪慕虛榮,想讓自己成為萬眾矚目的英雄,從各個方麵都淩駕於除希特勒之外的國內所有人;而另一個總想著要製約陸軍勢力,加強由國社黨控製的空軍的威權來與之抗衡。於是,這兩個大權在握的統帥便對所有的風險都在潛意識裏將其忽略,強行下場微操,直到把一切都搞砸掉。
單靠航空兵顯然不行,但即便再加上海軍的協助,也同樣無法阻絕英國人的撤退。目前德國海軍能用於在近海進行高強度作戰的兵力,隻有10艘小型驅逐艦和大約30條魚雷艇,而英國人能在敦刻爾克附近集結的護衛艦艇至少2倍於此,並且還能布設大量水雷來阻止德國軍艦向海峽靠近。倘若德國海軍貿然將這股力量投入到海峽戰場與英國人正麵硬撼,那麽非但擊沉不了多少運輸船隻,反而會將自己這點有限的力量在對攻之中白白消耗掉。
潛艇雖然看上去比較合適,在相對狹小的英吉利海峽附近根本無需為索敵而憂慮,但英國護衛船隻也不是吃素的,想要穿過他們的密集搜索進入運輸船隊中心,幾乎要冒九死一生的風險。除此之外,當前德國海軍也沒辦法在短時間內集結起足夠多的潛艇。大約四分之三的海狼都在狩獵或往返的途中,方彥估計鄧尼茨能在1周內擠出15艘潛艇開赴海峽,就已經是極限。而這個數量還遠遠不夠。
因此,要想阻斷英國人的逃亡道路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阻斷他們與海灘的接觸,將此時的三麵包抄變成四麵合圍。唯有這樣,聯軍才能徹底成為甕中之鱉,無處可逃。雖然德軍裝甲部隊在攻占沿海地區之後,極有可能遭到聯軍為求活命的瘋狂反撲,但後者更可能出現的結局卻是士氣崩潰,如雪崩似的成批放下武器。
方彥清楚的記得,曆史上法軍是在撤退到敦刻爾克、有了逃出生天的希望之後才開始頑強抵抗的,此前他們的戰鬥意誌簡直就像綿羊般軟弱。至於比利時軍隊,則更是在5月28日就投降了。因此,真正能在絕境中還有強烈求生的戰鬥意誌的,隻有英國遠征軍一家,即便他們破釜沉舟,德軍也有能力進行應付!
經過一番思索,方彥發現最終的關鍵點還要落在希特勒身上。這名前陸軍下士出於種種或謹慎、或荒誕的緣由,讓A集團軍群的7個裝甲師在5月24日到26日間停止了整整兩天,這導致聯軍得以迅速從內陸撤退到海灘上,27日便開始坐船逃離。
而當古德裏安於29日兵臨敦刻爾克城下時,希特勒又命令其停止前進,將進攻任務交給還沒趕上來的步兵去完成。如果不是這兩次、特別是前一次的叫停,聯軍早已經被四麵合圍,根本不可能溜出去如此多的部隊。
盡管這個位麵已經沒有戈林前來攪局,但方彥的心裏仍然沒有絲毫樂觀。原因無它,希特勒的停止前進命令是早在5月24日就已經發出,而戈林則是在獲知這道命令後才“挺身而出”,將後續作戰任務大包大攬下來的。因此方彥必須說服希特勒改變主意,否則一切想要留住英國遠征軍的想法都是空談。
“要改變希特勒的決定啊……”方彥喃喃自語,嘴角忍不住露出了一絲苦笑。為了扭轉德意誌的國祚,方彥總是不可避免的要麵對各種困難或麻煩的事情,現在又輪到了他想辦法主掌船舵,讓德國這條巨輪避免駛向風凶浪惡的航線。在對付希特勒這點上,方彥通過之前十幾年的認識接觸,以及曆史上施佩爾的成功經驗,已經有了較為完善的心得。現在方彥需要弄明白的,便是希特勒下達停止進攻這道命令的內心想法。
經過反複的思考,方彥對希特勒的腦回路逐漸產生了一個認知雛形。
當隆美爾於阿拉斯擊敗聯軍的反擊之後,到5月23日的情況是,法國在陸地上敗局已定。因為北線的60個師是聯軍無論如何也損失不起的:這批主力大軍覆滅後,法國的戰敗就隻是時間問題。屆時,德國麵前的敵人就隻剩下了一個英國,而到了這個時候,德英之間的局勢就變得微妙起來了。
眾所周知,1940年的英國仍然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殖民霸主。直布羅陀、埃及、南非、印度、新加坡、澳新、加拿大……等超過3千萬平方公裏的土地,都飄揚著紅白雙色米字旗。這些或物產富庶,或極具戰略意義的海外領土,都距離德國天遠地遠,一戰後喪失了所有海外殖民地的德國根本鞭長莫及。
倘若德國用武力將英國本土征服占領,那麽這些海外領土登時就成了無主之地,而周邊的國家肯定不可能放過這個擴張勢力的天賜良機。屆時美國將全麵占領加拿大,並將澳新納入自己的“保護”;日本則會將觸手一直向南伸到新加坡,吞並馬來西亞甚至是荷屬印尼。蘇聯將從哈薩克斯坦南下進入伊朗和印度,擁抱斯拉夫人上千年來夢寐以求的“溫暖大洋”,就連意大利也能占領埃及和中東地區,成為地中海與紅海流域無可爭議的絕對主宰。
換言之,德國在歐洲拚死拚活打垮了英國,最終卻是給其他國家做了嫁衣,自身所能撈到的利益少得可憐。作為一名政治家,這種情況無疑是希特勒所要竭力避免的。相比之下,留著一個對德國俯首稱臣的英國,顯然更符合德國的利益:我所得不到的,你們也休想得到,更何況我還能從英國那裏得到足夠的間接好處!
平心而論,希特勒的這番考慮沒有任何問題,但關鍵壞就壞在之後的一點上,即希特勒認定英國會在法國投降後必定向德國低頭請和。
在希特勒看來,英國同占據了整個歐洲的德國繼續作戰,根本就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其付出與收益完全不成正比,最關鍵的是沒有任何勝利的前景。因此,為了給英國人足夠的台階下,讓他們那顆被擊敗之後變得脆弱而暴躁的心靈能夠接受與敵人的和談,希特勒便有意在戰場上放了水,希望英國人不會因為輸得一塌糊塗而變得失去理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