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 起名棲霞島

字數:4060   加入書籤

A+A-




        雞籠河北岸,二百個藍色的彩鋼房排成回字形在河邊一塊衝擊平原上矗立著,每一道一百戶,現在還隻有回字的下邊兩道,左右兩邊和上邊還空著,但也看起來十分整齊美觀,就好似一個現代小鎮一樣。

    將來回字形小鎮建好,就是一座能容納八百戶數千人的繁華小鎮了。

    因為經驗豐富的管家伯德提醒,島上這塊氣候溫和,中秋過後正是種冬小麥的好時候,車晨在詢問了混江龍手下幾個擅長農活的海盜,得知他們大陳島也是在這個時候開始秋收冬種的。

    東番島的氣候比幾百公裏外的大陳島隻暖不冷,後世彎彎個別地區都可以一年三熟,他們這裏跟江南一樣一年兩熟還是很輕鬆的,所以這時候播種正是時候。

    鄭銘把兩台多功能小型農耕機都開到東番島上,穿越者們輪班上陣玩的很嗨皮,將事先安排作為農田的地方翻耕了幾遍,幾天下來就開辟出了五百畝新田。

    社寮島和雞籠河岸上的廢棄碼頭已經被車晨讓人修複了,因為有原來的根基,又暫時不缺石料,所以這次回來大家就能在新碼頭上下船,而不必再用小船周轉了。

    船隊停靠在雞籠河碼頭邊,移民們依次下了船,雖然有三分之一的移民都有了暈船的跡象,畢竟裏麵多數是北地人,但是因為穿越者們的細心安排,卻沒有一個死在船上的。

    緩過勁的新移民們看到眼前的景象,不由得紛紛瞪大了眼睛,有膽子大的還小聲議論紛紛。

    “各位,這裏就是我家爵爺給你們安排的新家,有住處,鐵皮房結實的很,有田地,看到那裏嗎?以後都是給你們耕種的,每畝隻收三成租,剩下的都是你們自己的,而且東番島地方廣大,良田沃土有的是,以後還要開墾新田,隻要勤勤懇懇做事,主家是不會虧待你的。”

    鄭一平代表穿越者們站在高處大聲對新移民訓話。鄭銘還好心的給這位管家加了一個擴音法術,免得他喊壞了嗓子。

    不管是北地流民還是之前被救下的匠戶,聽了鄭一平的話,麵上全都驚疑不定,既希望這是真的,又害怕是空歡喜一場。

    不過鄭一平可沒有時間挨個安撫,直接命之前已經遷移過來的混江龍水寨移民和匠戶之中選出的幾個辦事利落的人手,加上已經跟著內管家伯德和鄭一平家裏的培訓有一段日子的男女仆人,在這些人手帶領下,這一批移民到了岸邊兩處搭了草棚的地方,分男女經過統一洗澡和藥水消毒,驅除之前存在的寄生蟲和髒東西,換上穿越者們在現代服裝廠統一訂做的棉布衣褲。

    這是那種過去媽媽手工做的棉襖棉褲一樣造型的結實棉布衣服,沒有用紐扣,古代紐扣掉了不好更換,都是那種用布帶係好的,可能年輕人沒有見過,不過七零年以前的人們應該都穿過這種衣服。

    這些現在都屬於穿越者的子民或者說領民、農奴,一人領了一套衣服加一套白布內衫,加上有點難看但十分耐穿的綠膠鞋,活脫脫好似五十年代的農民。

    不過這些衣服對移民來說可都是新奇的很,因為大人不說了,裏麵小的孩子可能一輩子都沒穿過新衣服。

    盡管在現代人眼裏這些衣服土氣的很,很多人都會[筆趣閣5200 bqg5200o]嫌醜不肯穿,但是對這些缺衣少食的古代人來說可都是厚實耐穿的新衣服,一個個都有著想哭的衝動。

    “匠戶和手藝人這邊來!”

    “鐵匠跟我走……”

    “木匠在這邊……”

    “剩下的都是種田的,你們跟著來,一家一戶不要搶……”

    鄭一平分派的人手一個個大著嗓子喊話,然後人群按照家庭匯合,一陣亂糟糟的分隊之後,帶著各自的隊伍安排到了兩百個藍房子空著的裏麵。

    因為怕同來一處人們的抱團組成小勢力,所以車晨特別吩咐鄭一平,所有移民不論是混江龍水寨還是匠戶和流民,都要全部打亂分配,互相參雜,這樣才不會形成宗族那種地方勢力,方便他們管理。

    “加上心來的移民,二百個彩鋼房好像快不夠了。”

    看著隻剩下五間的空房子,鄭銘跟大夥說道。

    “那就再去訂吧!”

    申胖子懶懶的說。

    趙鐵柱皺皺眉。

    “我去那兩家都沒有二手的了,再定就隻有新的彩鋼房,價錢就高多了。”

    鄭銘笑著說:“濱城地區沒有了咱們就往北走,我想這玩意應該有的是。新的彩鋼房成本過高,反正這都是過渡性的暫住房,以後都要淘汰的。”

    這些俗事當然不會被車晨放在心上,他現在幾乎就相當於甩手掌櫃,隻是偶爾提一些意見,把煩心事都交給了別人處理,整個人都是鹹魚的狀態,唯有修煉每天雷打不動,他也是想要盡快把玄門修行趕上林中術士職業的境界,然後一舉完美衝擊先天。

    當然到了先天境界就可以更加偷懶,無憂無慮的當一個門麵招牌或者說吉祥物,這才是他努力的動力所在。一個門派或者勢力要想在大明世界真正立足,最少還是要有先天境界的高端戰力才能讓人顧忌,減去許多可能存在的麻煩事。

    此時的車晨就在岸邊迎著微風,手裏捧著一杯枸杞靈茶,看著人們忙忙碌碌。

    雖然大明世界馬上就進入崇禎曆九月份了,北地已經寒風卷地百草折,不過位於亞熱帶的東番島依舊氣溫不低,人們都穿著薄衫,所以不會耽誤領地的建設,大家幹著力氣活,全都汗流浹背的。

    此時已經快到傍晚,工地兩邊已經生起了炊煙嫋嫋。

    因為新移民都剛剛安排好,所以大家還是在一起吃大鍋飯,有幾十個婦女一起負責每天三頓飯。

    到了下工的時候,幾個工頭敲響了銅鑼,大家排著隊高高興興的吃起了美味的飯菜。

    現在是工作時期,鄭銘他們就安排的一天三頓一稀兩幹,油水也足,免得做工的人體力跟不上。這種日子雖然勞累,但是對這些古代人來說卻過的充實的很,甚至比以往要幸福太多。

    大家都是過過苦日子的,所以很少有人偷奸耍滑,也對得起主家一天三頓飽飯。

    看著橘紅色夕陽下,兩邊工地的人們滿足的笑意,鹹魚如車晨,心中也不由升起了一股成就感。

    想起此時還沒有社寮島一說,這個島在漢人之間還是無名島,車晨望著晚霞鋪灑的瑰麗海麵,回身對還在討論的鄭銘幾個說道:

    “就叫棲霞島吧!”

    “呃?”

    鄭銘幾個聽了明明奇妙。然後才反應過來,車晨說的是給社寮島起名字。於是不由一頭黑線。他們幾個在那裏辛苦思考領地建設,這貨竟然有時間喝著枸杞茶麵朝大海在那裏傷春悲秋?

    不過大家再看社寮島島上的岩石因長期受東北季風的吹蝕、及海浪的侵蝕,產生風化和海蝕的奇特地形景觀,如海蝕平台、豆腐岩、蕈狀岩、千疊敷等奇岩怪石。

    確實是很獨特的景致,在晚霞鋪灑下,與棲霞島這個名稱也很相配。

    於是大明世界的社寮島就成為了穿越者口中的棲霞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