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一十五 人前顯聖

字數:5825   加入書籤

A+A-




        關於太陰派的宮觀裏並不供奉三清。

        對此宗教理論小白的吳小瑞提出疑問。

        因為無論是電視劇裏演的還是國內各大道觀,基本上都是要供奉三清的。

        車晨對此解釋說:“先不說為什麽不供奉三清,我先說說三清的來曆,大家都看過封神和西遊等古典神話小說吧?”

        吳正太跟其他人都點頭。

        “其中總把道德天尊也就是太上老君排在第一位,然後是元始天尊和靈寶天尊,但熟悉傳統文化和道家文化的應該都知道這是錯誤的。”

        說道這裏,車晨看到高衙內和陳飛白都笑了笑,其他人則有些懵懂不解。

        申明道:“怎麽不對嗎?小說裏不也是這麽說的嗎?”

        車晨笑著搖頭。

        “對於三清尊神的地位高低,其實我們看現實中的三清殿中三清尊神的神像擺放位置就知道了。通常三清神像和畫像,都是玉清元始天尊居中間,上清靈寶天尊居左邊,太清道德天尊居右邊,而中土古禮是居中為主最尊貴,其後左文臣右武將,所以可以看出太上老君在現實中其實是排第三的。”

        哦!原來如此。

        大家聽了這才恍然。

        吳小瑞發出了自己的感歎。

        “原來小說裏都是糊弄人的!”

        車晨笑著又說:

        “小說嘛,都是虛構的,咱們回到道家術語,何為元始?在《曆代神仙通鑒》也有解釋:‘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氣也。’這先天之氣不好理解,在《道經》中有更詳細的記載:說這元始天尊是稟自然之氣,存在於宇宙萬物之前。按道教說法,祂的本體常存不滅,即使天地全部毀滅,也絲毫影響不了他的存在。每當新的天地形成時,天尊就會降世人間,傳授秘道,開劫度人。所以元始是指世界未成之前就存在的元始之氣,本來沒有被神化,後來道教文化興起,才有了元始天尊的說法,是一種自然現象的擬人化。”

        “如果說元始天尊代表著太初自然之氣,那麽上清靈寶天尊就代表著太乙混元之氣,太乙也稱太一,我認為這裏麵融合了一定程度古老的東皇太一信仰。靈寶天尊供奉在元始天尊的左邊,手持太極圖或玉如意,象征“混沌始清,陰陽初分”的世界誕生之初。最古老的天帝其實是太一,其為原始之氣,昊天之靈,故本質上昊天上帝跟太一是同一存在。用西幻的說法,太一就是宇宙意誌,昊天就是源海,二者類似人的意識和靈魂的關係。隻是漢末黃巾之亂之後,世俗統治者就本能的放棄了太一的信仰,改為祭祀昊天,也就是老天爺。”

        吳小瑞再次不解問道:“不是說最大的是玉皇大帝嗎?”

        車晨不屑的說道:“所謂的玉皇大帝,是前宋才出現的神位,是趙宋時期道士為了討好趙家天子,故將其祖宗神化為昊天玉皇上帝,俗稱玉皇大帝,其實這是篡奪了昊天的神職。這算是道教黑曆史之一,咱們不好多說。所以說三清中,其實靈寶天尊是最先出現的,上清靈寶天尊的原形是上清派供奉的上清大道君,也稱太上玉晨大道君,代表著大道天道,地位於上清派還在元始之上,那時候還沒有三清尊神呢。再說太上老君,尊號為太清仙境大聖道德天尊,代表著陰陽二氣演化萬物,這裏著重解釋道德二字,道指大道無名,強名曰道,是天道運行規律的意思,而德是指對世界有益的行為,引申到人類身上就是對人類群體有益的行為,可以說道自古永恒存在,而有人才有德。所以道德天尊是最晚出現的,因此排在第三位沒毛病。”

        說道這裏高朗接過話說道:

        “論壇裏關於三清的來曆有具體解釋,跟小鹿說的差不多,至於小說中總把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排第一的原因,我認為可能是古人以尊老為美德,而太上老君不光名字占個老字,本身的形象也是須發皆白的慈祥老者。所以創作文字的時候就將太上老君排第一。第二個可能是道德二字的緣故,古人特別講究道德,無論是孔子提出的仁和禮,還是曆代儒家學者的增添補充,整個種花家社會都是在道德的框架下發展的。講究父慈子孝,天地君親師等等,人的行事以道德為首,首先考慮的是合不合禮教,所以道德天尊就儒家文人被排在了第一。”

        車晨點頭讚同,這也是他要說的。

        “所以我太陰派出身陰符門,最早可以追溯到李唐以前,來曆甚至比三清信仰出現的還早,自然不會供奉三清,就跟小說裏鎮元子道觀裏隻供奉天地,而不拜三清諸神一樣。”

        聽了兩人一番解釋,大家顛覆了以往的人生觀,不過太陰派也算傳承久遠,車晨說的肯定比現代學者們說的更有可靠依據。

        宮觀定下名字,由車晨親自書寫,再讓手下木匠盡快趕製一麵匾額,第二天便懸掛在山門大門之上。

        此時的崇聖真靈宮山門下是一座高達兩丈的白石牌坊,上刻太陰勝境四個大字。然後是整齊寬闊的石階直上宮門。

        宮門前修築了一道三丈寬五丈長的小平台,都是用石板鋪就。

        然後就是兩旁為一丈宮牆的大門。

        大門寬逾六米,上懸一麵紫檀木的匾額寫著“崇聖真靈宮”。

        進門之後是一進的前殿大院,院子中央是一尊三尺高的一尊大銅香爐,方磚鋪路顯得莊重整潔。左右是待客的廂房。前殿供奉太上玉晨大道君也就是中皇太一,這裏車晨按太陰派的記載,將兩尊神聖合二為一,畢竟太一代表昊天意誌,玉晨大道君在上清派理解中也是天道化身,二者其實是同一存在。

        前殿之後通過左右寬闊的石板路,就是第二進的主殿區,主殿供奉白鹿大聖和目前八個護法神將,也就是車晨之外八個穿越者們的觀想神靈。

        主殿的院落最廣闊,堪比一個小廣場,兩邊則是兩座偏殿,這個是招待貴客和商議大事之用,並不供奉神靈。

        後殿供奉曆代祖師屬於太陰派的家廟宗祠,前殿是汲取香火信仰的地方,反正太一早已隕落,主殿的白鹿大聖其實就是車晨自己的化身,後殿的祖師牌位隻有祖師林中仙人,曾祖夫妻和祖父夫妻,以及他那故去的烈士老爸。畢竟太陰派原本隻是車家單傳,現在多出了這些同門道友,高朗他們都尊敬前輩,也不好把自家祖先牌位供奉到這裏,何況現代那邊很多人都不講究這些了。

        既然崇聖真靈宮已經落成,在大明世界已經有了穩定的根據地,那麽車晨就打算將太陰派的祖庭轉移到大明世界這邊來。

        選定了良辰吉時,現在車晨就身穿爺爺留下的法衣,準備開光儀式。

        除了他們九個穿越者和隨從,他們還找來了滬尾村的宿老們以及基隆那邊抽選的領民中管事的幾個道大殿來觀禮。

        當中神台之上立著白鹿大聖神像,此時的白鹿神像肚子裏藏著白鹿部供奉多年的白鹿圖騰,還有那位祖師留下的符籙牌位。

        車晨按照老一輩傳下的科儀,取來東番島上五色土。也就是從森林、山地、金屬礦脈、水底、向陽山火焚燒之地的土壤,因為兼具五行之力,所以在太陰派記載中,這些象征著一塊地方的自然,以此為祭祀,可以獲得天地自然對於太陰派統治此地的認可。

        就相當於古人封土祭天一樣。

        在隱藏的功放機環繞音響放出《pae ories》莊嚴肅穆的宏大背景音樂下,車晨點燃了三株清香,這是祖上留下來的庇神香,有此香煙氣庇護,即使是修為未成的陰神鬼物也可以白日出神。這首音樂是島國著名作曲作詞編曲人神思者為島國電視台拍攝的《古宮》紀錄片所作的第一部配樂。此曲采用了源自古老華夏的打擊樂,一時間仿佛敲響了永樂大鍾,讓人回到那古老的年代聽著莊嚴的宮廷大樂。

        用在這裏恰到好處,在場的凡人不見有人演奏,都似乎以為這是憑空響起的仙樂。

        待到清香煙氣散布大殿左右之後,車晨便凝神而立,在凡人們驚呼中,一隻由虛幻白光組成的聖潔白鹿從他腦門躍出,踩著煙氣如同騰雲駕霧一般躍入白鹿神像之中。頓時白鹿神像像是活了一般,發出白蒙蒙的靈光。

        其實是這神像之前已經經過車晨的注靈,有著八大神咒效果,此時被他激活,白鹿神像時時散發蒙蒙白光,顯得神聖之極。

        就連在場的修士們都忍不住心生崇拜敬意,更不要說見到這場景的凡人了。來觀禮的領民代表和滬尾村宿老們全都一臉震撼的拜倒在地。穿越者們要的就是這種場麵,這樣從世俗和精神兩方麵可以更好的維護他們在東番島的統治。畢竟那些難民移民還好,得了他們的好處自然相對更加歸心一些,可滬尾村這兩千多人突然頭頂上換了個主子,難免不會產生其它想法。此時正好借此機會震懾一下這些土著領民。

        當然穿越者們都知道之前的白鹿不過是車晨觀想出來的一個念頭化身,對凡人來說隻是一個虛幻影子罷了,根本沒什麽作用。甚至如果不是庇神香的存在,這化身一離體就會渙散掉,根本不會讓人看見。

        畢竟他們都還沒有獲得神位,觀想出來的“神靈”化身,一旦離開意識世界,也隻是一個虛無幻影。

        與幾位道友們想的不同,此時的車晨裝比好像過了頭,卻陷入了一個神奇的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