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字數:4859 加入書籤
nbsp; 第二十七章
這一變故太過突然,雙方將士皆駭的呆若木雞,戰場上竟無一點聲音。過了半晌才聽袁紹失聲痛哭道:“我的兒啊!”曹操也緩過神來,急揮帥旗,令大軍向前衝殺。袁紹目睹愛子慘死,哀痛欲絕,眼中冒火,看曹軍殺來毫不退縮,率軍殊死一戰,雙方從中午直殺到黃昏才散去。隻見戰場上兩軍士卒遺骸遍野,血流行船,慘不忍睹。
曹操、袁紹歇兵三日,第四日袁紹命使者來下戰書。曹操看罷,提筆寫下來日決戰四個字。送走袁使,曹操即刻召文武群臣商議對策。
程昱說道:“丞相,袁紹此時仿如困獸猶鬥,尚做垂死掙紮。明日丞相在左右兩側設下伏兵,再派一軍斷其後路,袁紹一戰可擒。”
曹操聽罷,依程昱之計,令徐晃、樂進在左,於禁、夏侯淵在右,許褚、張遼抄小路埋伏在袁軍後方,斷其歸路。次日一早,曹操命人早開戰飯,眾軍飽食後披掛整齊,擺開陣勢靜候袁軍。過不多時,袁紹率軍趕到,見曹操大罵道:“曹操匹夫,殺吾愛子,吾與汝不共戴天。”
曹操說道:“本初,戰場之上,刀槍無眼,汝怎可怪罪於我。”
袁紹氣道:“曹操,汝敢與吾單獨一戰嗎?”
曹操笑道:“吾有上將千員,擒汝焉用吾親自出馬。”說完對身旁眾將說道:“誰能擒得袁紹,吾記他首功。”話音剛落,一人答道:“丞相稍等片刻,我去擒袁紹獻於丞相。”曹操一看是小將史渙。史渙催馬搖槍來到陣前,高聲叫罵。袁紹氣極,令外甥高幹出戰。這高幹二十七八歲年紀,身長九尺,細腰乍背,鷹目狼嘴,容貌凶惡,手提一把象鼻鋸齒大刀,去戰史渙。隻三四個回合,高幹手起刀落斬史渙於馬下。
曹操見狀心中一驚,問道:“這是何人,如此英勇?”
袁紹降將張郃說道:“回稟丞相,此人喚做高幹,是袁紹外甥。其人自幼神力,後拜顏良為師,盡得顏良真傳,有萬夫不擋之勇。尤其高幹所用兵器與別人不同,大刀細長且彎,猶如象鼻,刀鋒乃是鋸齒,甚是怪異。”
曹操歎道:“燕趙之地多豪傑,可惜袁紹無才,浪擲這許多英雄。”說完又回身對眾將說道:“哪位將軍願意一戰高幹?”
霹靂火秦明聞言,說道:“我願會他一會。”說罷縱馬掄蜂刺狼牙棒直取高幹,二人刀棒並舉,鬥了五十餘個回合不分勝負,真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高幹一時不能取勝,心生一計,猛的一刀向秦明左肋斜劈下來,秦明用狼牙棒相迎。隻聽“噹”的一聲,刀棒相交,突然高幹刀頭自動彎折向下砍來。秦明不防,正劃中左肩,鋸齒般的刀鋒刮破鎧甲,鮮血直流。原來高幹所使大刀上裝有機括,刀頭可自行伸展。秦明負痛,回馬敗走。高幹緊追不舍,誓取秦明性命。就在此時有人大喊道:“高幹休要猖狂,爾的死期到了。”
高幹聞聲仔細觀看,見曹軍陣中奔來一將,高九尺,騎白馬,提一杆火龍槍,威風凜凜。高幹不識此人,正要相問,突聽身後袁紹喊道:“幹兒小心,殺死韓猛,生擒張郃、高覽之人便是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他。”高幹一驚,知盧俊義武藝高強,不敢輕敵,二人槍去刀來各施展平生所學,殺得難解難分。
方一交手,盧俊義也吃驚不小,心道:這高幹的確武藝超群,刀法路數自成一家,且年輕氣盛,力大無窮,實是勁敵。雙方軍士從未見過如此精彩打鬥,不由都看得癡了。隻見二人時如蜻蜓戲蝴蝶,時如猛虎鬥惡龍,一人出招精奇,一人拆招更奇,打了七十餘個回合不分高下。盧俊義暗想,要勝高幹必用防身絕招,想到此處挺槍朝高幹咽喉連刺三槍。這招喚做無影四槍,既名叫無影,定然是快。高幹隻見盧俊義手中火龍槍如流星般刺來,忙舉刀相迎。封住第一槍,第二槍又至。高幹再回手用刀向外抵擋,擋住第二槍,第三槍又到。高幹欲使大刀招架已來不及,忙側身閃躲。盧俊義槍尖擦著高幹脖頸而過,高幹嚇出一身冷汗。不想盧俊義第四槍再出,前三槍俱是刺向咽喉,這第四槍卻是刺向下盤。高幹無法躲閃被一槍刺中大腿,槍尖入肉半尺。高幹疼的大叫,盧俊義用火龍槍向上一挑,把高幹挑落馬下。高幹大腿血流如注,倒地不起。盧俊義俯身一槍結果了高幹性命。曹操看盧俊義刺死高幹,急令大軍向前,袁紹領兵以死相抗。這時忽聽兩聲炮響,左麵殺出徐晃、樂進,右麵殺出於禁、夏侯淵。袁軍三麵受敵,抵擋不住,紛紛向後敗退。曹軍一路掩殺,袁軍死傷無數。袁紹同袁譚、袁熙死衝血路奔走。行了不到二十餘裏,正遇到埋伏在此的許褚、張遼,雙方又是一場混戰。袁譚、袁熙令人保著袁紹先走,二人自去攔阻許褚、張遼。袁紹苦戰得脫,殺出重圍。袁譚、袁熙怎是許褚、張遼的對手,張遼砍死袁熙,許褚生擒袁譚。袁紹帶殘兵敗將逃回冀州,身邊隻剩五百餘人,又聞聽二位公子一位殞命,一位遭擒,痛不欲生,口吐鮮血不止。眾人上前搶救,袁紹哭道:“吾曆戰百餘場,從未有過這般慘敗,此天喪吾也!”
女婿柴進勸道:“嶽丈莫要悲傷,冀州尚有精兵五萬,且城池高大,糧草充裕,足可堅守。”
袁紹說道:“就是堅守十年又能如何?”
柴進說道:“嶽丈,隻要我們守住冀州,事情便有轉機。”
袁紹哭道:“吾當年帶甲百萬,不想今日落得如此境地。吾二子身死,一子遭擒,吾有何麵目苟存於世。”說罷羞愧難當,抽出寶劍欲要自刎。
柴進奪下寶劍,擲在地上,氣道:“嶽丈乃一方霸主,威名播於四海,怎可輕易自決。傳聞公子袁譚被曹操俘獲,嶽丈若在,曹操還會留公子性命,嶽丈若死,曹操必殺公子。嶽丈難道不為公子著想?”
袁紹低頭流淚,默然不語。柴進說道:“嶽丈,當務之急是去尋求救兵。”
袁紹說道:“事已至此,哪裏還有救兵。”
柴進說道:“天下諸侯敢和曹操抗衡者鮮有其人,即使有也離冀州遙遠無法相救。隻有汝南劉辟、劉備離此最近。嶽丈可修書一封,曉明利害,皇叔劉備定會相救。”
袁紹說道:“劉備與吾有殺子之恨,吾安能相求於他?”
柴進急道:“此事嶽丈最清楚不過,殺人者是劉備手下之人,劉備當時並不知情,且五弟袁買喪命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皆因其咎由自取所致。在此生死存亡之際,嶽丈切不可再念舊惡,以鑄大錯。”
袁紹沉思良久,歎道:“就算吾不念舊惡,然當初吾曾派人一路追殺劉備,雙方已結下仇怨,劉備又豈肯施救?”
柴進說道:“嶽丈,皇叔劉備為人忠厚賢德,最重義字。昔日他落難投於嶽丈,嶽丈對其禮遇有加。現嶽丈有難,他定會援手。況且我家哥哥宋江在劉備處,我親自去找宋江哥哥,此事必成。”
袁紹聽完稍感安慰,說道:“既然如此,吾做書一封,煩勞賢婿走一趟吧。”
柴進說道:“嶽丈言重了,事不宜遲,請嶽丈速速修書。”
袁紹命人拿來紙筆,修書一封交於柴進。柴進接過書信,知情勢緊急,回府和妻子袁瑩辭行後立刻起程趕奔汝南。
柴進一路風餐露宿,抹月披星,不一日到得汝南,尋到宋江住處忙請門吏通稟。宋江、吳用等梁山兄弟聽聞柴進前來,親自出府相迎。柴進見宋江,跪倒在地眼含熱淚,說道:“哥哥可想殺柴進了。”
宋江連忙扶起柴進說道:“兄弟,當日劉唐等人打死袁買,我們走得匆忙,未及告知兄弟,兄弟勿怪於我。”
柴進說道:“哥哥說哪裏話,柴進怎會怪罪哥哥。”
宋江把柴進讓進府內,眾人苦訴離情,俱言冀州分別之後遭遇。一番傷感過後,宋江問道:“兄弟來此,可是為了袁紹和曹操交兵之事?”
柴進說道:“正是為了此事,哥哥業以知曉?”
宋江說道:“袁紹大敗官渡,七十萬大軍全軍覆沒,早已傳遍天下。”
柴進說道:“我曾苦勸袁紹,時機未到,不可輕易伐曹,其不聽,不想有此大敗。”
宋江說道:“兄弟我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柴進說道:“哥哥,但說無妨。”
宋江說道:“袁紹為人外寬內忌,好謀無斷,非賢明之主。官渡之戰七十萬精銳敗於曹操十萬之眾,足見無能。手下勇將如雲卻派一好酒貪杯的淳於瓊把守要地烏巢,豈不是自掘墳墓,焉能不敗!今日兄弟既到此,切不可再回。我等兄弟共保皇叔劉備,開疆拓土,青史留名,不勝過那袁紹百倍。”
柴進沉思許久,目有淚光,說道:“哥哥所言不虛,我亦知袁紹非成事之人,然其待我甚厚,我若棄之不顧,那我妻又該如何?且內子已有身孕,我安忍相棄。”
宋江聽完,心中難過,說道:“我等兄弟用九天玄女所授天書中秘法來到這亂世三國,本想追隨明主,建功立業,不枉活這一遭。誰知兄弟們連番征戰死傷不少,盧員外又帶二十二位兄弟投奔曹操。燕青兄弟護送貂蟬姑娘也不知所蹤,現我等隻剩四十七位兄弟,損失大半。我有時甚悔,實不該來此亂世,不如當初聽從朝廷招安,也省得看兄弟們慘死分離。”
加我我微信18245032108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