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字數:6034 加入書籤
nbsp; 第三十二章
張飛回到府中,回想今日與盧俊義一戰,頗有些意猶未盡。他思來想去盤算出一條計策,不覺欣喜,忙命人找來魯智深、武鬆、李逵、鮑旭四人。張飛對四人說道:“幾位兄弟,曹操大兵壓城,皇叔苦無良策退敵,心裏苦惱。方才我偶得一計可退曹兵,不知兄弟們是否願意和我一同前往?”
李逵說道:“張飛哥哥,到底是何計策,說出來給俺們聽聽。”
張飛說道:“曹軍遠來,今日一戰必然更加疲憊,我想乘此機會混入曹營刺殺曹操。曹操一死,汝南之圍自解,我軍揮師北上盡得其地,豈不痛快!”
武鬆聽完心中一驚,連忙說道:“三將軍萬萬不可。曹軍有數十萬之眾,那曹操身旁高手極多,定是護衛森嚴,怎會容我等輕易近身。我看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張飛笑道:“平日武鬆兄弟最是豪傑,難道今日怕了不成。”
武鬆說道:“非是武鬆膽小,隻是覺此事多有不妥。”
張飛說道:“兄弟若怕便留在府中,我自與他人前去。”
武鬆不悅,想了想說道:“如要前去也需稟明皇叔和宋江哥哥。”
張飛氣道:“兄弟怎麽婆婆媽媽起來,常言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曹操必不會想到有人敢來行刺,我等此去雖有些冒險,但出其不意反而更易成功。”
武鬆沉思不語,鮑旭說道:“三將軍言之有理,我們投在皇叔帳下已多有時日,寸功未立,思之常感慚愧,此事如能成功實乃天大的功勞,就算失手大不了一死,有何懼哉!武鬆哥哥若是怕了,我等自去。”
武鬆怒道:“天下還沒有武二郎不敢做之事。我願與三將軍同去。”
張飛聞言大喜,幾人商議妥當。待到午夜各帶兵器,換上曹兵號衣,讓守城士卒用籮筐把幾人放下城去,趁著夜色混入曹軍大營。曹軍營寨一座連著一座,張飛幾人小心謹慎四處打探,遇見巡防曹兵便自躲閃。大約尋了半個時辰隻見前方有一座大帳,這大帳有普通營帳七八倍大小,帳前立有一根大旗,旗上寫著一個鬥大的曹字,大帳四周有百餘名精兵護衛。幾人大喜,知此定是曹操帥帳,也不耽擱,齊舉兵器往上就衝。帳外精兵乃是曹操的貼身侍衛,名曰虎賁,由虎侯許褚直接統領,皆是百裏挑一的健兒。奈何今夜遇到的是五條惡龍,又被幾人殺了個措手不及竟抵敵不住,亂作一團。武鬆乘機衝入帥帳,帳內一片漆黑。武鬆打開火折,借著點點火光慢慢找尋。帳內被一屏風一分為二,前帳除了帥案、椅子並無一物。武鬆來到後帳,見有一床榻,榻上空無一人。武鬆伸手在榻上一摸,入手微涼。原來曹操生性多疑,晚間就寢從無固定所在。武鬆心知不妙,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用火折點燃帳中之物,跑出帳來。
帳外曹兵越聚越多,幾人死命衝殺奪路而走。不想喪門神鮑旭肩頭中刀,被砍翻在地。武鬆回身欲救鮑旭,可憐鮑旭在地上又讓曹兵紮了數十槍,亡於亂槍之下。武鬆親眼目睹鮑旭慘狀,怒不可遏,揮雪花雙刀力戰虎賁軍,片刻之間砍翻十餘人。這虎賁軍知道若讓刺客走脫是誅九族的重罪,雖見武鬆神武仍是不退,誓死拚殺。武鬆寡不敵眾,身上連中兩刀,血流不止。武鬆自知情勢危急,狠命向外衝殺卻不見張飛、魯智深、李逵三人蹤影,隻得獨自尋路而逃。
武鬆也不識得路,隻往安靜處跑,七拐八繞不知跑了多久,就見不遠處有一座營帳無人把守。武鬆聽得後麵追兵漸至快跑幾步,打開帳簾竄入帳中。
武鬆入得帳內但覺異香撲鼻,仿似女子身上脂粉香味,連忙仔細觀瞧。帳內甚暗,隻有一盞油燈亮著,油燈下有一女子正手捧書卷,見武鬆入內驚愕萬分。武鬆疾步上前,吹熄油燈,用手捂住女子之口,把刀架在其頸上,低聲說道:“不要出聲,否則我活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剮了你。”女子連連點頭。
此時帳外已有曹兵追到,在四周尋找一番不見武鬆蹤跡都覺奇怪,又不敢擅自進帳,隻好在帳外徘徊。武鬆聽得清楚,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忽聽有馬蹄聲由遠及近,又聞曹兵皆呼“將軍”,武鬆知有曹將前來,更是驚懼。這時一人高聲喊道:“末將許褚,給夫人請安。”原來許褚被趙雲刺傷胸口後,每日便在帳中靜養。今夜忽聞有人行刺曹操,心中大驚。許褚本是虎衛軍統領,護衛曹操是其職責所在,故不敢怠慢,忙帶傷和軍士四下查找刺客,才來到此處。
武鬆聽是許褚,大驚失色,心道既然必死無疑索性拚了性命,一拍兩散,便欲提刀出帳。突覺懷中女子輕拍其手,武鬆一愣低頭觀瞧,見女子眼中有哀求之意,又用手指武鬆捂在口上之手。武鬆明其意,鬆開手掌。女子吸了一口氣說道:“許褚將軍深夜前來有何要事?”
許褚說道:“回夫人,今夜有人行刺丞相,焚毀帥帳,守衛看其逃到夫人營帳周圍就不知所蹤,恐其傷害夫人,想進帳查找,不知夫人可否應允?”
女子說道:“許褚將軍,我帳內並無刺客,還請將軍去別處找尋。”
許褚說道:“刺客武藝高強,藏在帳中恐夫人不知。”
女子怒道:“豈有此理,我的閨房怎能容你等擅入。”
許褚也怒道:“哼,末將職責所在,還請夫人見諒。”說完便要進帳搜尋。
女子忙道:“將軍莫急,若真要入帳待妾身穿戴整齊。”
許褚聽罷,立於帳外。武鬆心中焦急萬分,正無計可施之時卻見女子拉住其手走到帳後一大浴桶處,手指浴桶示意武鬆藏於其中。武鬆也顧不上許多,跳入桶內,桶裏有水,武鬆深吸一口氣潛入水底。
女子看武鬆藏好,整理一下衣裝,說道:“許褚將軍請進。”
許褚聞言與幾名士卒入得帳內,向女子躬身施禮。士卒拿火把四下找尋並無刺客蹤影。許褚深感奇怪,自拿火把走到帳後,見有一浴桶,正要上前檢查就聽女子說道:“許褚將軍,此桶是妾身洗浴之物。妾身剛自沐浴,水還尚溫,難道連這汙穢之物將軍也要檢查一番。”
許褚聞言伸頭一看,桶裏確實有水,水上還漂著花瓣、浴巾等洗浴之物,甚是羞愧,連忙對女子說道:“夫人勿怪,許褚絕無唐突之意,這就告辭。”
女子也不搭言,目送許褚出帳,聽許褚走遠忙來到桶邊,輕敲桶沿。武鬆騰的一下從桶中站起,大口喘著粗氣。
女子說道:“曹兵已撤,你出來吧。”
武鬆跨出浴桶,渾身上下濕透。女子點燃油燈,借著燈光仔細打量武鬆。見武鬆三十歲出頭,身高九尺,細腰乍背,目如亮漆,眉似雙劍,鼻直口闊,相貌堂堂,威風凜凜,頗有英雄之氣。女子心中一動,問道:“你是何人?”
武鬆向女子施禮,說道:“在下姓武名鬆,多謝夫人相救,來日定當報答。”說完便欲出帳。
女子忙道:“且慢,曹兵今夜必會嚴加搜查於你,你此時若走豈不是自投羅網?不僅自己白白丟了性命,還會牽連於我。”
武鬆站在帳口,不知如何是好。女子看武鬆衣服尚在滴水,說道:“你把衣服脫下擰幹。”
武鬆聞言大窘,想到剛才藏身之處乃是此女所用浴桶,桶中之水更是女子沐浴之水,不覺臊的麵紅耳赤,手足無措。女子見武鬆呆立原地,說道:“天氣已寒,你穿濕衣在身易感風寒。事出有因,不必拘禮。”武鬆隻得脫下衣服用雙手使勁擰幹。女子接過濕衣晾在一旁,看武鬆身軀偉岸,肌肉健碩,仿似天神下凡,心裏如小鹿亂撞,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又見武鬆身上有傷,急忙取來衣物用剪刀剪開,為武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鬆包紮傷口。武鬆本想推辭卻說不出口,無奈隻得坐下任由女子包紮。武鬆三十餘年從未與女子如此親密,隻覺女子手指在身上每劃過一處,心頭便是一顫。武鬆偷眼觀瞧,看女子二十二三歲年紀,生得齒白唇紅,眉目如畫,冰肌玉骨,國色天姿,宛如仙子一般,不由看得癡了。女子知武鬆盯著自己,心中大羞,忙把頭轉過一邊。武鬆知道失態更是如坐針氈,不知所措。武鬆是頂天立地的英雄好漢,並非好色之徒,然縱使鐵打的漢子也有七情六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人終究是人。
過了半晌,女子給武鬆包紮好傷口,武鬆問道:“敢問夫人尊姓大名?”
女子說道:“妾身賤名,不提也罷。”
武鬆沉思片刻,說道:“我和夫人素昧平生,夫人為何救我?”
女子說道:“你為何行刺曹操?”
武鬆也不隱瞞,照實說道:“我是劉皇叔帳下一名小校,近日曹操率大軍攻伐汝南,汝南危在旦夕。我和幾名兄弟商議,想趁曹軍遠來疲憊,行刺曹操。誰知費盡波折找到帥帳,竟不見曹操蹤影。我拚死殺出重圍,多蒙夫人相救,性命才得以保全。”
女子說道:“原來你是劉皇叔帳下,那因何穿著曹兵號衣。”
武鬆說道:“我穿曹兵號衣是為了混入曹營方便下手。”
女子點頭說道:“劉皇叔仁德忠厚,昔日在冀州妾身與皇叔有過幾麵之緣。”
武鬆說道:“夫人識得皇叔。”
女子說道:“皇叔在冀州之時,我夫君常邀皇叔來府上做客,席間妾身曾見過皇叔。”
武鬆奇道:“冀州是袁紹之地,夫人和尊夫即能請得皇叔到府必不是凡人。夫人到底是何人?”
女子歎道:“妾身夫君是袁紹二公子袁熙,夫君亡與曹兵之手,我與曹操有不共戴天之仇。”
武鬆想了想說道:“夫人既和曹操有仇,怎會在曹營之中。那許褚是曹操愛將為何對夫人如此恭敬?”
女子聞言,淚如雨下,說道:“曹操攻破冀州,見我遂起色心,想霸占於我又覺不妥,於是假意把我許配其子曹丕,實則供其淫樂。我本不肯,卻被曹操以旁人性命相逼,我亦無他法隻得相從。曹賊要載我回許昌,不想又發兵攻打汝南,妾身就隨大軍一同來到汝南。我生性喜靜,所以曹賊撥一僻靜營帳於我獨自居住,任何人不得前來。現我在曹賊身邊,日夜思量殺其之法,為我夫君為袁氏一族報仇雪恨。”
武鬆聽完,恨得咬牙切齒,說道:“曹操如同禽獸,我定要取其性命。”
女子說道:“武英雄今夜就在此休息,待到風聲過了再回汝南。”
武鬆不知該如何做答,女子又說道:“武英雄身上有傷,請歇於榻上。妾身在地上鋪些被褥也好歇息。”
武鬆忙道:“夫人折殺武鬆了。武鬆皮糙肉厚睡於地上不妨事,還請夫人歇於榻上。”
女子聞聽說道:“也好,妾身給武英雄收拾一番。”說完在帳後一幹淨所在為武鬆鋪好床褥,然後吹熄油燈,二人各去歇息。
武鬆躺下,聞著錦被上陣陣幽香,心亂如麻。武鬆一生孤苦,自幼父母雙亡,與其兄武大相依為命,未嚐人倫之愛。待到成年遊曆四方,拜師學藝,結交英雄豪傑,不喜紅粉。後遇其嫂潘金蓮屢次勾引又毒殺兄長武大,使其心中厭憎世間婦人,隻覺所有婦人非奸即婊,俱是可惡之人。誰知今日得此女子相救,見其端莊美麗,氣質高雅,又孤男寡女共處一室,竟禁不住暗生情愫,隻覺心裏翻江倒海,熱血沸騰,實是難以平靜。
加我我微信18245032108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