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字數:5766 加入書籤
nbsp; 第三十八章
陳鵬手腕被砍斷,鮮血噴濺而出,斷手掉在地上,大聲慘呼。武鬆上前又是一刀,狠狠砍向陳鵬麵門,直把一張臉劈得稀爛。陳鵬死於刀下,餘匪嚇得魂飛魄散。武鬆回身朝幾人衝來,餘匪扔下兵器四散奔逃。武鬆也不追趕,那青年和少女目睹匪首陳鵬斃命,餘人逃脫,急忙來到武鬆身前跪倒在地,說道:“多謝英雄相救,敢問英雄尊姓大名?”
武鬆扶起二人仔細觀瞧,看青年二十四五歲年紀,身高七尺,方臉闊鼻,倒有幾分豪傑之氣。那少女年方二八,身材婀娜,雖不算傾國傾城的絕色美人,可也姿容俏麗,楚楚動人。武鬆看罷,說道:“在下武鬆,你二人是何人?”
青年答道:“我姓馬名忠,這是舍妹馬萱。此莊的員外便是我父。”說完嚎啕大哭。
武鬆聽聞哭聲,又看那莊內烈火熊熊,心中亦是不忍,問道:“馬老員外現在何處?”
馬忠邊哭邊說道:“這夥強人深夜上門,放火殺人。我父已葬身火海,家人仆役非死即逃,現隻剩我兄妹二人。”
武鬆歎道:“我在一破廟中無意聽到匪人商議來此行歹毒之事,本想阻止,隻是匪人馬快,我是步行追趕不上,道路又不熟,等到此地,慘禍已生。”
馬忠哭道:“這夥匪人是黃巾餘孽,在離此不遠的雞鳴山占山為王。那匪首陳鵬一日偶遇舍妹,此後三番五次前來提親,被我父拒絕。不想今日竟上門報複,令我家人遭此橫禍。”
武鬆好言勸慰,馬忠、馬萱一夜之間家破人亡,傷心欲絕,哭得死去活來。
天色漸明,大火燒了一夜慢慢熄滅。武鬆三人在廢墟中搜尋,發現殘垣斷壁下有幾具燒成焦炭般的屍體。馬忠、馬萱也分辨不出哪一具是其父,隻得一起掩埋。
武鬆幫二人掩埋完屍體,問道:“馬忠兄弟有何打算?”
馬忠說道:“我家突遭此劫難,我亦六神無主,實不知該當如何。”
武鬆說道:“我看馬忠兄弟武功不錯,又曾聽那夥歹人說兄弟箭術高超,不如與我一同前往荊州投奔皇叔劉備。”
馬忠想了想說道:“武英雄一番好意馬忠謝過,隻是此事過於突兀。”馬忠頓了頓又說道:“我家叔父現在江東孫權處,待我料理完家中之事想與舍妹去江東探訪叔父。”
武鬆說道:“也好,那武鬆與馬忠兄弟就此別過,日後若有事可到荊州找我。”說完衝馬忠、馬萱一抱拳便要趕路。馬忠攔下武鬆說道:“武英雄莫急,馬忠有一事相求。”
武鬆說道:“馬忠兄弟請講。”
馬忠說道:“我兄妹二人得武英雄相救,感激涕零。我敬服武英雄人品武功,如武英雄不棄,馬忠願和武英雄結為兄弟,不知武英雄能否應允?”
武鬆聞聽甚喜,說道:“這有何不可,我亦覺與馬忠兄弟頗為投緣。”
馬忠說道:“可惜此處並無香燭。”
武鬆說道:“你我真心結拜,無需那些俗套。”
馬忠連忙跪倒在地,說道:“大哥在上,受小弟一拜。”武鬆也跪下,二人各自磕了三個響頭,武鬆扶起馬忠說道:“兄弟,從今起你我就是一家人。”馬忠欣喜,武鬆又說道:“兄弟、賢妹,為兄急著趕往荊州,不便在此久留,還請見諒。”
馬忠聞言牽過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匹馬遞於武鬆,說道:“哥哥,此馬是歹人所乘坐騎,馬上包裹中有不少金銀,哥哥留著路上用吧。”
武鬆也不推辭,勒韁上馬說道:“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兄弟、賢妹,你我後會有期。”說完打馬揚鞭朝荊州而去。馬忠、馬萱見武鬆離去,心中難過,想到轉瞬之間世事巨變又痛哭起來。
武鬆離了馬家莊一路無話,不一日到了荊州尋得劉備府邸,請門人通稟。劉備聽聞武鬆前來驚喜交加,急忙跑出府門外見果真是武鬆。劉備拉住武鬆雙手說道:“武鬆兄弟原來你尚在人世,吾等皆以為你在曹營……。”
武鬆笑道:“皇叔以為武鬆已死?”
劉備把武鬆接進府內,命人告知宋江等人。宋江眾人聞訊飛奔而來,一看武鬆淚如泉湧。武鬆細說經過,眾人聽完甚感驚奇。正說話間,張飛也已趕來,一把抱住武鬆放聲痛哭,聲似悶雷。眾人勸住張飛,武鬆又把自己脫險之事講了一遍,待說到鮑旭被曹兵亂槍戳死,張飛又自哭泣。劉備傳令在府上大擺酒席,眾人高興開懷暢飲。武鬆連飲數十碗酒方覺痛快。酒宴直至深夜,眾人皆醉。
劉備自投荊州,劉表待其甚厚,軍政大事俱與劉備商議。劉備知劉表是想利用自己外抗曹操內防蔡氏,但見劉表禮數周全殷勤有加,心中也十分感動。一日劉表急召劉備到府議事,劉備前來問道:“兄長喚備,有何要事?”
劉表說道:“賢弟,江夏張武、陳孫共謀造反,騷擾百姓,攻占府縣,為禍不小。”
劉備說道:“兄長無須憂慮,備請往討之。”
劉表大喜,即點三萬精兵與劉備前去。劉備領命而行,不一日來到江夏。張武、陳孫得訊引兵相迎。兩軍對陣,劉備在門旗下向對麵觀瞧,隻見張武所騎之馬極為神駿。劉備說道:“此馬必千裏馬也。”話音剛落,趙雲挺槍而出,徑衝彼陣。張武縱馬相迎,不到三個回合被趙雲一槍挑落馬下。趙雲隨手扯住韁繩,牽馬回陣。陳孫目睹張武身亡,氣得哇哇怪叫,又看寶馬被趙雲搶走更加火冒三丈,遂趕來爭奪。陳到大喝一聲催馬搖槍殺向陣前,一槍刺死陳孫,餘匪一哄而散。劉備乘勝追擊,占得江夏。
趙雲將張武之馬獻於劉備,劉備喜出望外,忽有一人拱手說道:“皇叔,此馬騎不得!”
劉備聞聲一看,見此人身高八尺,碧眼黃發,頜下胡須濃密,乃是宋江的兄弟紫髯伯皇甫端。劉備認得皇甫端,知其有識馬之能,忙問道:“皇甫先生所言何意?”
皇甫端說道:“皇叔,此馬名曰的盧,日行千裏,夜走八百,實是絕世好馬。可惜此馬的眼下有淚槽,額邊生白點,騎則妨主。張武因此馬身死,皇叔不可乘之。”
劉備聽罷笑道:“皇甫先生說笑了,人之性命與馬何幹。多做善舉,命運通達。多行不義,必多困噩。豈是一匹馬所能為之。”
皇甫端聞聽,麵帶愧色。劉備招安餘黨,平複江夏諸地,班師凱旋。劉表出城迎接,設宴慶功。酒至半酣,劉表說道:“賢弟雄才大略,荊州有賴也。但憂南越不時來寇,張魯、孫權實為大患。”
劉備說道:“兄長勿憂,可使吾三弟張飛巡南越之境,二弟關羽拒固子城,以鎮張魯,四弟趙雲守三江,以擋孫權 何足慮哉!”劉表頗喜。
酒宴結束,眾人離去,劉表入內堂,其妻蔡氏等候多時,見其怒道:“好一個豬油蒙了心的東西,如劉備遣三將在外而自居荊州,日後這荊襄九郡豈不盡歸了劉備。”
劉表畏妻如虎,輕聲問道:“夫人如何得知?”<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br />
蔡氏大聲說道:“爾等酒宴之時我便在廳外相候,故聽聞此事。近來荊州多有人與劉備往來,不可不防。今容劉備居住城中久必生患,不如遣往他處。”
劉表說道:“劉備仁義之人,吾待其至厚,怎會有謀逆之心。”
蔡氏罵道:“夯貨,知人知麵不知心,隻恐他人不似你這般。”劉表沉吟不答。
過了幾日,劉表請劉備府中一敘。劉表說道:“賢弟久居此處恐廢武事,襄陽屬邑新野縣,頗有錢糧,賢弟可領本部軍馬於此屯紮,如何?”
劉備知劉表已起戒心,隻得領諾而行。次日劉備謝別劉表趕赴新野,方出城門一人攔住劉備坐騎,在馬前深施一禮說道:“公所騎之馬,不可乘也。”
劉備視之,看此人五十七八歲上下,身高七尺,目正鼻直,精神矍鑠,氣質不俗,連忙說道:“老先生何人?”
此人微微一笑,說道:“老朽黃承彥。”
劉備心中一驚,這黃承彥是荊襄名士,其妻是劉表之妻蔡氏的親姐,與劉表是連袂之親。劉備久聞大名,急忙下馬施禮說道:“久仰黃老先生大名,今日得見,三生有幸。”
黃承彥說道:“我亦久仰皇叔大名,本欲登門拜訪又恐打擾。”二人一番寒暄,劉備問道:“黃老先生適才因何說此馬不可乘?”
黃承彥說道:“皇叔,我自幼喜馬,也精通一些相馬之術。此馬高大神駿,膘肥體壯,四蹄烏黑似炭,實是寶馬良駒。書中曾有記載,此馬名曰的盧,隻是的盧馬又分兩種,一曰天盧,一曰勞盧。天盧馬為馬中之王,翻山過海,如履平地。勞盧馬卻空有龍形,實則妨主。此馬額生白點,麵有淚槽,乃是勞盧之馬。皇叔若乘之,久後定有災禍。”
劉備想了片刻,說道:“多謝黃老先生指點,吾亦聽聞此馬妨主,即是如此,待吾殺之以免其害人,也就是了。”
黃承彥說道:“皇叔,此馬是千裏挑一的神駒,殺之可惜。”
劉備奇道:“黃老先生先說此馬不祥,吾欲除之,老先生又言可惜,是何道理?”
黃承彥笑道:“皇叔,此馬雖然妨主但若將此馬送於旁人,待其人被馬妨死再取回此馬,妨主之憂便解。”
劉備聞言大怒,麵色陰沉,說道:“黃老先生此言差矣,人為萬物之靈,禍福生老豈由一馬所控?就算此馬不祥又怎能明知而送於他人,這豈非禽獸所為。黃老先生與吾初次見麵,便教吾害人之法,是何居心?”
黃承彥聽罷,麵紅耳赤,羞愧難當,心中暗暗稱讚劉備真君子也,連忙向劉備深施一禮,說道:“皇叔仁德之人,黃承彥自幼飽讀聖賢之書,深諳孔孟之道,不想卻說出此等妄言,真是慚愧萬分。”
劉備向黃承彥深施一禮,說道:“劉備一時性急,言語多有冒犯之處,還望老先生海涵。”
黃承彥說道:“皇叔說哪裏話,皇叔正人君子,高風亮節,如皇叔不嫌,懇請皇叔常來我襄陽府中一敘。”
劉備喜道:“吾奉劉郡首將令調防新野。新野和襄陽咫尺之距,吾定往先生府中拜訪,聆聽先生教誨。”
黃承彥也十分歡喜,說道:“如此最好,我亦會去新野拜會皇叔。”二人拱手而別,黃承彥欽佩劉備為人,自此常和劉備往來。
如果喜歡可以加我微信18245032108
(www.101noveL.com)